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1806

[82]《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190—1191页;沈德符:《野获编》[468],8,第223—234页。
[83]《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239—1242页。
[84]引自姚名达《邵念鲁年谱》[614](上海,1930年;1934年重印),第16—17页。
[85]已故海因茨·弗赖斯在他未发表的论明代宦官的政治作用的资格论文中,详尽阐述了这个题目;又见乌尔里克·汉斯—理查德·马米特希《魏忠贤(1568—1628年):对晚明太监与党争的重新评价》[368](安阿伯,1968年)。
[86]《清代名人传略》[271]。第310—312页。原文引自《修史条议》[231],在刘承幹编的《明史例案》[347](1915年;复制重印,北京,1982年)中,题为《徐健庵修史条议》,见该书卷2,第10页。徐乾学为他的历史编纂评论写的序言,可以在下列书中找到:《明史例案》2,第1页和徐乾学的《憺园文集》[232](1697年;重印,《清名家集汇刊》,昌彼得编,台北,1979年),19,第20—21页。
[87]浅野忠允:《明实录杂考》[1],《北亚细亚学报》,3(1944年10月),第254—285页。
[88]关于尚存手抄本的传播和两种刊本的起源,见傅吾康《介绍》[172],第22—23页;间野:《明实录之研究》[370],第91—115页。
[89]黄虞稷(1629—1691年),见《清代名人传略》[271],第355—356页;《千顷堂书目》[260](17世纪后期;重印,《适园堂丛书》,1,台北,1967年),177,第1—6页。据编者张钧衡的跋,这个目录是《明史·艺文志》[41]的主要资料来源。又见王遵通(音)《黄虞稷(1629—1691年)〈千顷堂书目〉史部新校注本》[556],学位论文,吉隆坡,马来亚大学,1968年。
[90]关于《大明日历》,见本章此处及有关正文;关于《宝训》,见本章此处的有关正文;关于《三朝要典》,见本章的《有关历史或作为历史资料的明代政府出版物》。关于万历朝起居注,见本章的《国史馆》。
[91]牟复礼:《诗人高启,1336—1374年》[399],第162—165页,和《明人传记辞典》[191],第697—698页和第1227页。李晋华在1932年发表一篇《明代敕撰书考》[320],见《哈佛燕京国学引得丛书补编》,3。
[92]《皇明祖训录》[386](6.1.12)(1373年;重印,《明朝开国文献》,台北,1966年),第1686页。
[93]酒井忠夫在他渊博的《中国善书研究》[443](东京,1960年)中,列出56种这类官方出版物的有注释的名单。
[94]见本章的《有关历史或作为历史资料的明代政府出版物》。
[95]见本章此处。
[96]关于“综合体”,见杨联陞《中国官修史书的结构》[609],第44—59页。
[97]陈学霖:《当代中国史评中的李贽(1527—1602年)》[22],第125—151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565—1567页。
[98]A.J.M.德穆瓦里亚克·德马拉:《中国通史,或这个帝国的编年史:〈通鉴纲目〉译文》[140](巴黎,1779—1785年),第10卷。
[99]这个版本的翻印本,1978年在台北出版。
[100]关于这部著作见本章的《引言 若干普遍趋势》。
[101]《明人传记辞典》[191],第1399—1405页。
[102]彼得·奥尔布里希特:《中国的列传》,《时代》,8,2—3(1957年),第224—235页;崔瑞德:《中国的传记著述》[520],见《中国和日本的史家》,W.B.比斯利、E.G.晋利布兰克编(伦敦,1961年),第95—114页,和《中国传记问题》[521],见《儒家人物》,芮沃寿编(斯坦福,1962年),第24—39页;戴维·S.尼维森:《传统中国传记的诸方面》[407],《亚洲研究杂志》,21,4(1962年),第457—463页。
[103]尼维森:《传统中国传记的诸方面》[407],第459页。
[104]同上书,第457—459页。
[105]8卷(台北,1965年)。
[106]藏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107]刘仁开(音):《〈新唐书〉中的奸臣、叛臣和逆臣》[350],学位论文,汉堡,1975年。
[108]有重印本可利用,30卷(台北,1971年)。
[109]关于这部作品,见本章的《引言若干普遍趋势》。
[110]见本章的《有关历史或作为历史资料的明代政府出版物》。
[111]有重印本,25卷(台北,1970年)。
[112]见本章的《引言:若干普遍趋势》。
[113]见本章的《引言 若干普遍趋势》。
[114]赫伯特·弗兰克:《13和14世纪中国私家历史著述的某些方面》[167],见《中国和日本的史家》,第116—117页。
[115]中华书局的新式标点本(北京,1959年;第2版,北京,1980年)。
[116]现代铅印本(上海,1935年;北京,1959年)。
[117]哈佛燕京学社1940年初印于北京。
[118]焦竑:《玉堂丛语》[77](1618年),北京1981年出版新式标点重印本,台湾1982年翻印。
[119]这三部作品都有加标点的重印本:《七修类稿》[304]和《四友斋丛说》[203](北京,1961年),《五杂俎》[213](北京,1959年)。
[120]北京重印,1955年。
[121]屈大均:《广东新语》[119],圈点印刷本(约1680年;香港,1974年重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