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806


[55]见本书第6章和《东地中海世界的接触》一节,以及本章《汉代民间的道教》的末尾部分。
[56]见本章《东汉时期哲学的衰颓》的有关部分。
[57]关于“州举里选”在早期文献中的起源和发展,见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东京,1955—1960)第11卷,第11841页,词条39571(24);又见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第132页以下;以及本书第8章。
[58]见白乐日:《汉末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危机》,第230页;马伯乐与白乐日:《历史与制度》,第116页注2;以及唐纳德·霍尔兹曼:《中世纪九品中正制度的起源》,载《高等实验学院论文集》,1(1957),第402页。
[59]关于此书的一种译文,可见约翰·K.夏伊罗克:《人的才能的研究:刘劭的〈人物志〉》(纽黑文,美国东方学会,1937;纽约,重印,1966)。
[60]关于“九品中正”,见霍尔兹曼:《中世纪九品中正制度的起源》。
[61]对于“清议”和“清谈”的关系的确定问题,尚有某些疑点。见冈村繁:《清谈的系统和意义》,载《日本中国学会报》,15(1963),第100—119页;这篇文章摘载于《汉学书目评论》,9(1971),第770号。在19世纪,“清议”这个名词用于指“清高地”支持传统的人:他们反对从西方输入现代思想。
[62]关于“名”与“实”的问题,见罗伊·A.米勒对N.
C.博德曼的评论:《关于〈释名〉的语言学研究:元音群与辅音群》,载《通报》,44(1956),第281页。
[63]见罗伯特·P.克雷默:《孔子家语》(莱顿,1950),第54页以下。
[64]《三国志·魏书九》,第283、292页。
[65]这就是“五石散”,是一种用五种不同矿物质合成的粉末,其中包括钟乳石中的钙;见鲁道夫·G.瓦格纳:《中世纪中国的生活作风和药物》,载《通报》,59(1973),第79—178页。
[66]见马瑟:《六朝时期关于遵奉传统观点和崇高自然的争论》,载《宗教史》,9:2—3(1969—1970),第160—180页。
[67]见汤用彤:《王弼对〈易经〉和〈论语〉的新解释》,沃尔特·利本塔尔译,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0(1947),第129页。
[68]法文“ilya”和“il
n’y
a
pas”或“il
n’y
a
rien”要更确切一些,因为“有”意指“to
have”,而“无”则意指“not
to
have”。
[69]见A.
C.格雷厄姆:《西方哲学中的Being同中国哲学中的是/非和有/无的比较》,载《大亚细亚》,7,新版(1959),第79—112页。费伦克·托克伊提出的关于有/无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载于他的《3—6世纪的文艺风格理论:刘勰的诗歌风格理论》〔布达佩斯,1971〕,第70页和注83),是站不住脚的。
[70]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2卷,第181页;以及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长沙,1934),第609页。
[7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长沙,1934年),第608页。
[72]关于“无情”(apatheia),见让·达尼埃卢:《柏拉图主义与神秘的神学》(巴黎,1944),第99—100页;西尔万·莱维编:《大乘庄严经论》(巴黎,1907),第87页。
[73]可比较柏罗丁对kinēsis和stasis的讨论;埃米尔·布雷伊埃:《柏罗丁的〈九章集〉》(巴黎,1924—1938),3(ⅶ)2,第128页以下,和6(ⅲ)2,第157页以下。又可参照库萨的尼古拉斯书中关于motus和quies及其coincidentia的讨论;M.德冈迪利阿:《库萨的尼古拉斯的哲学》(巴黎,1941),第8和第101页注7。
[74]《道德经》,第五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5]例如王弼;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长沙),第603页;汤用彤:《王弼对〈易经〉和〈论语〉的新解释》,第152页。
[7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英文版)第2卷,第173页。
[77]《三国志·魏书二十八》,第795页;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英文版),第179—180页。
[78]《崇有论》,部分翻译见于白乐日:《虚无主义的叛逆或神秘的遁世主义:公元3世纪中国的思想潮流》,载于他的《中国的文明和官僚:一个主题思想的变异形式》,H.M.赖特译,芮沃寿编(纽黑文和伦敦),第251页以下。
[79]关于向秀的情况,见《晋书》卷五十,第1397页;又见《晋书》卷四九,第1374页。
[80]关于“竹林七贤”,见唐纳德·霍尔兹曼:《嵇康的生平和思想(公元223—262年)》(莱顿,1957);《竹林七贤与当时的社会》,载《通报》,44(1956),第317—346页;以及罗伯特·G.亨利克斯:《公元3世纪中国的哲学和争论:嵇康的文章》(普林斯顿,新泽西,1983)。
[81]关于服食药物,见瓦格纳:《中世纪中国的生活作风和药物》。关于裸体主义,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英文版)第2卷,第190页;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79页;白乐日:《虚无主义的叛乱或神秘的遁世主义》,第236页以下;以及戴密微:《一位诗人的作品》,载《通报》,56(1970),第241—261页。
[82]关于郭象的传记,见《晋书》卷五十,第1396页以下。
[83]关于“辩者之流”,见刘文典:《庄子补正》(上海,1947)卷十下,第24页。
[84]《晋书》卷四九,第1374页;《世说新语·文学四》,第13—14页注(理查德·B.马瑟译:《世说新语》[明尼阿波利斯,1976],第100页)。
[85]见前文。
[86]关于《儒道论》,见霍尔兹曼:《嵇康的生平和思想》,第28页。
[87]《庄子序》,第1叶。
[88]郭象注释的片断由冯友兰译成了英文:《庄子》(上海,1933;纽约,1954年重印);《中国哲学史》(英文版)第2卷,第208—236页;以及陈荣捷:《中国哲学资料集》(普林斯顿和伦敦,1963),第326—335页。
[89]见戴密微:《中国哲学词汇形成的研究》,载《年鉴》,47(1947),第151—157页;48(1948),第158—160页;49(1949),第177—182页。
[90]可比较安那克萨哥拉著作中的Panta
en
Pasin;库萨的尼古拉中的Puodlibet
in
quolibet。
[91]见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349页注38。
[92]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英文版),第208页。
[93]或者像老子所认为的那样;见《道德经》第四十章:“有生于无。”
[94]刘文典:《庄子补正》卷一上,第12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