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1806


[15]《汉书》卷三十,第1723页(张朝孙 〔音〕:《白虎通》第1卷,第143页);又见本书第14章《注解》。
[16]见白乐日:《汉末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危机》,载《中国的文明和官僚政制:一个主题思想的变异形式》(纽黑文和伦敦,1964),第198页以下。
[17]关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见张朝孙(音):《白虎通》;以及本书第14章《后汉时期的官学》。
[18]见下面的《公元3世纪的哲学复兴》。
[19]见本书第3章《宦官的作用》;第5章《灵帝的选择》和《王朝权力的崩溃》。
[20]见本书第5章《大放逐(党锢之祸)》。
[21]关于这种甲子周期,见本书第12章《空间、时间和诸天》。
[22]见保罗·米肖:《黄巾军》,载《华裔学志》,17(1958),第79—86页。
[23]见罗尔夫·斯坦因:《论公元2世纪道教的政治—宗教运动》,载《通报》,50(1963),第5页。
[24]见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香港,1956):安娜·K.塞德尔:《汉代道教中对老子的神化》(巴黎,1969),第75—80页;吉冈义丰:《道教的长生之愿》(东京,1970),第50—53页。关于“想尔”(似乎是用于冥观静思,因而变成了一个长生久视的人物的名字),见饶宗颐:《老子想尔注续论》,载《福井博士颂寿纪念东洋文化论丛》(东京,1969);又见威廉·G.博尔茨:《从马王堆帛书看〈老子〉“想尔注”的宗教和哲学意义》,载《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通报》,4511(1982),第95—117页。
[25]《汉书》卷七五,第3192页;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伦敦,1974),第278页以下。
[26]有人认为“太平”意指“大平等”,但这种说法可能有时代错误;见白乐日:《汉末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危机》,第192页。
[27]施友忠:《中国的某些叛乱思想意识》,载《通报》,44(1956),第150—226页。
[28]关于《太平经》的书目可见于白乐日:《汉末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危机》,第193页注5;以及马伯乐和白乐日:《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制度》(巴黎,1967),第90页注2。又见《汉学书目评论》,6(1960),第593号;福井康顺:《道教基础的研究》(东京,1952),第214—255页;以及吉冈义丰:《道教的长生之愿》,第415—448页。
[29]“养生”和“尸解”:像蝉蜕皮那样。
[30]关于这个字在官方制度中的用法,见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牛津,1980),第14、15、17、23、60、98、102页。
[31]斯坦因:《论公元2世纪道教的政治一宗教运动》,第56—58页;大渊忍尔:《道教史研究》(冈山,1964),第9—21页;塞德尔:《汉代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第105—110页。
[32]见下文;以及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莱顿,1959),第27页以下。
[33]马伯乐:《中国宗教和历史遗集》(巴黎,1950)第3卷,第93页以下;石泰安:《论公元2世纪道教的政治一宗教运动》,第8—21页。
[34]塞德尔:《汉代道教中对老子的神化》,第43—50、121—157页。
[35]同上书,第59—75页。
[36]见安娜·塞德尔:《初期道教救世主义的至善统治者的形象:老子和李弘》,载《宗教史》,912—913(1969—1970),第216—247页。
[37]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编:《大正新修大藏经》(东京,1924—1928)第52卷,第2110(6),第532a;马伯乐:《道家和中国的宗教》,第376页。
[38]理查德·H.鲁宾逊:《印度和中国的中观学派》(麦迪逊 〔密尔沃基〕和伦敦,1967),第7页。关于佛教之传入中国,见马伯乐:《公元2—3世纪中国佛教之僧众》,载《法国远东学院通报》,10(1910),第222—232页;《道教和中国的宗教》,第249页以下;以及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18—43页。
[39]见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19—22、269—280页。
[40]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26页以下;塚本善隆:《中国佛教通史》(东京,1968)第1卷,第65页以下。
[41]《后汉书》卷四二,第1428页。
[42]“斋”,是个道教术语,但斋戒三个月则当是佛教传统的一部分。
[43]关于公元190年的诸事件,见本书第5章。关于陶谦、笮融,见《后汉书》卷七三,第2366页以下;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27—28页;塚本善隆:《中国佛教通史》,第78—81页。
[44]有一份材料说,信徒的参加者有5000家;见《资治通鉴》卷六一,第1974页(雷夫·德克雷斯皮尼:《汉朝的末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58—68所载公元181—220年大事记》〔堪培拉,1969年〕,第137页)。关于这些集会后来发展为“无遮大会”的事件,见本章《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的开头部分。
[45]见马伯乐:《道家和中国的宗教》,第358、403页;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32、328页。
[46]见汤用彤:《〈四十二章经〉的版本》,J.
R.韦尔译,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1936),第147—155页;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29—30页;吉冈义丰:《四十二章经与道教》,载《智山学报》,19(1971),第257—289页。
[47]见本章《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中的有关部分。
[48]关于安息(帕提亚),大约是Arsak的译法,见何四维:《中国在中亚:公元前125年至公元23年的早期阶段,附鲁惟一导言》(莱顿,1979),第115页以下。关于月氏,见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119页以下。
[49]见罗伯特·施:《高僧传》(卢万,1968),第16页注59。
[50]见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35页,关于《{三十二音节}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Astādaśāhasrikā-prā
jnaparamitā-sútra)。关于黄巾军在不久以后用了“祭酒”这个称号,见上节。
[51]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29页;又见上文有关老子部分。
[52]关于这篇文字的编译和注释,见泽克:《佛教征服中国史》,第36—38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长沙,1938;重印,北京,1955),第56—59页,特别是塚本善隆:《中国佛教通史》,第73—78、586页。关于襄楷,见雷夫·德克雷斯皮尼:《东汉抗议的预兆:襄楷呈给桓帝的奏议》(堪培拉,1976)。
[53]见上文有关部分。
[54]关于老子“化胡”的理论,见本章《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和《隋朝的佛教和道教》的有关部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