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5/1806

[84]孙敦璠:《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下册,第260—261页。
[85]同上书,第271页。
[86]《大审判》一书中这类事例到处可见。
[87]《火车头》1967年2月7日,载《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3898期(1967年3月14日),第4—7页。
[88]军队介入不断升级可追溯到中央的指示,见“文件汇编”。
[89]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第123页。
[90]见于尔根·多姆斯:“‘文化大革命’和军队”,载《亚洲概览》第8卷第5期(1968年5月),第349—363页;于尔根·多姆斯:“军队在革命委员会成立过程中的作用(1967—1968)”,载《中国季刊》第44期(1970年10—12月
),第112—145页;哈维·W.内尔森:“‘文化大革命’中的军事力量”,载《中国季刊》第51期(1972年7—9月),第444—474页;内尔森:“‘文化大革命’中的军队官僚”,载《亚洲概览》第14卷第4期(1974年4月),第372—395页。
[91]多姆斯:“军队在革命委员会成立过程中的作用”。
[92]对中国军事政治中野战军作用的分析,常见的参考书有:威廉·W.惠策恩、黄震遐:《中国的高级指挥:共产党军事政治史(1927—1971)》;也见钱玉生(音):《衰退的中国革命:军队中的不同意见与军队的分化(1967—1968)》;威廉·L.帕里什:“中国军队政治中的派系”,载《中国季刊》第56期(1973年10—12月),第667—669页。
[93]《一场大审判》,第82—89页。
[94]陈:《毛泽东的文章与目录》,第45页。
[95]《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第6卷第2期(1973年夏季号),第96—99页。
[96]《毛泽东思想杂录》第2卷,第451—455页;《联合出版物研究署》第49卷,第826页;《有关共产党中国的译文集》(1970年2月12日),第44—45页。
[97]《文件集》,第19—20、21页;《大审判》,第160、164页。
[98]《联合出版物研究署》第49卷第826期;《有关共产党中国的译文集》(1970年2月12日),第22页。
[99]《文件集》,第54—55页;也见迪特默《刘少奇》,第152—153页。
[100]《文件集》,第56、61、66、71—72、78—79、89页。
[101]同上书,第84页。
[102]同上书,第72、82、83、85、87—88页。
[103]“二月逆流”的叙述来源于1979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见外国广播信息处《中国动态》1979年2月28日,E7—20;1984年10月21和22日《新华日报》中聂荣臻回忆,见外国广播信息处《中国动态》1984年1月6日,K
21—24;也见李《文化革命的政治》第6章;多比尔:《“文化大革命”史》第5章。
[104]多比尔:《“文化大革命”史》,第220页。
[105]对“武汉事件”的叙述根据陈再道的“武汉‘7·20事件’始末”,见《革命史资料》第2期(1981年9月),第7—45页;和托马斯·W.鲁宾逊:“武汉事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方冲突和省级官员的造反”,载《中国季刊》第47期(1971年7—9月),第413—438页。
[106]《文件集》,第111—112、15—116页。
[107]《中国大陆报刊概览(增刊)》第198期(1967年8月),第8页。
[108]有关这一时期外交部的斗争,参见梅尔文·格托夫:“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外交部和外交事务”,鲁宾逊:《“文化大革命 ”》,第313—366页。
[109]关于这一时期重新复活的激进主义浪潮,见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第8章,以及多比尔《“文化大革命”史》第8章。
[110]《红旗》第12期(1967年8月),第43—47页。
[111]多比尔:《“文化大革命”史》,第207页。
[112]有关“五·一六”兵团垮台的情况,请看《当代背景材料》第844期(1968年1月10日);巴里·伯顿:“‘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阴谋:‘五·一六’兵团”,载《亚洲概览》第11卷第11期(1971年11月),第1029—1053页。
[113]《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026期(1967年9月22日),第1—2页。
[114]《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4069期(1967年11月29日),第1—9页。
[115]解除杨成武职务的材料是由事件的参加者包括那些与林彪亲近的人提供的。参考:《林彪》,第488—500页,在《新华日报》(1984年10月9—10日)和外国广播信息处《中国动态》1984年11月5日聂荣臻的文章(第18—21页),以及在《北京晚报》1985年4月12日及1985年5月1日的傅崇碧的文章(第9—10页)。也见哈维·W.内尔森:《中国的军事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研究》,第97—101页。
[116]孙敦璠等编:《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下册,第270—271页。
[117]《毛泽东思想杂录》第2卷,第470页。
[118]陈:《毛泽东的文章与目录》,第105页。
[119]《北京周报》第11卷第35期(1968年8月30日),第3—6页。
[120]托马斯·P.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中国青年从城市走向农村》,第57—58页。
[121]关于“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机构变迁的叙述和估价,见哈丁《组织中国》第8—9章。
[122]《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第2卷第1期(1969年春季号),第3—12页。
[123]内尔森:《中国的军事体制》,第83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5/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