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0/1806

[67]《华字日报》1927年9月28日和9月30日。
[68]桑顿:《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1928—1931年》,第5、15—16页。
[69]《红色文献》,第93—135页。
[70]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118页;向忠发曾在武汉发动一次中途夭折的罢工以支援起义,见《华字日报》1927年8月5日。
[71]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122页;关于这个地域的暴动计划,参看罗伊·霍夫海因茨:《秋收起义》,《中国季刊》第32期(1967年10—12月),第37—87页。
[72]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第122页;《中央通信》第6期(1927年9月20日),收入《毛泽东集》第2卷,第13页。
[73]甚至像湖北黄安这样的县城也受猛烈攻击,以致共产党人不能长期占据。见徐向前和郑维山文,载《星火燎原》第2集,第363—377页和第1集下册,第743—755页。又见罗荣桓文,载《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39—140页和黄永胜文,载《红旗飘飘》第13集,第7页。
[74]徐向前文,同上;陈伯禄文,载《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795—799页。
[75]贺龙文,载《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603—614页;萧作梁:《1927年的中国共产主义:城市与乡村的对抗》,第110页。《中央通信》第5期(1927年8月30日),收入《毛泽东集》第2卷,第13页。
[76]《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6页。
[77]《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64页;关于激进知识分子的作用,见J.M.波拉切克:《江西苏区的道德经济(1928—1934年)》,《亚洲研究杂志》第42卷第4期(1983年8月),第805—829页。
[78]瞿秋白:《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在十一月会议上的报告,收入胡华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第200—222页。
[79]叶剑英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96—197页。
[80]萧作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第147—148页。
[81]关于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环境适应学”,见罗伊·霍夫海因茨以此为题的论文,该文载鲍大可编:《中国共产党的现行政治》。在霍夫海因茨的这篇论文和较早的论文《秋收起义》(《中国季刊》第20期)中,他忽略了井冈山农民协会的存在。毛泽东在1928
年11月25日的报告(《毛泽东集》第2卷第61页)中,提到在他到井冈山前一年多时间里党在当地群众中的基础工作。关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见陈志让以《意识形态与历史》为题报道的1980年7月7日和8日与井冈山博物馆馆员的详细讨论(静电复印供交流用)。
[82]黄永胜记录的讲话,《红旗飘飘》第13集,第8页。见毛泽东1928年11月25日的报告,《毛泽东集》第2卷,第28、47—48页。
[83]张国焘文,载《明报月刊》第46期,第99页。
[84]《教务杂志》第13期(1931年6月),第468页。
[85]例如,见《密勒氏评论报》1933年7月22日、1933年11月18日和1934年1月13日。
[86]亚朋德等:《中国能生存下去吗?》,第238—239页。
[87]毛泽东给林彪的信(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集》第2卷,第128—129页。
[88]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第230页。规模、人口和红军实力的估计出入很大。确实,如霍夫海因茨已经指出的那样(见本书此处注释),甚至“共产党占据”的概念也需要严格界定。虽然邝继勋失去四川苏区,但据上海《时报》时常报道,他在川鄂湘边区继续进行游击活动。
[89]关于苏区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见勒特菲特:《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年:民政经验》和金一平(音):《中国共产主义政治》。
[90]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毛泽东集》第2卷,第51—52页。
[91]博古(秦邦宪)向斯诺谈到这一经历,见斯诺:《红色中国杂记》,第19页。
[92]关于共产国际指示,见《红色文献》第324—327页和桑顿:《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1928—1931年》,第87—91页。与桑顿的印象相反,共产国际的这个指示和其他指示措辞含糊不清。这个指示说,在反对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的战争变得激烈时,可把富农问题放在第二位。大概就是在这种限制下李立三在1930年夏改变了他的土地政策。关于这些法律的全文,见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357—361页。但如认为李立三的1930年5月土地法体现了向反对富农的激进政策的急剧转变则是错误的。因为这部土地法不坚持消灭富农,是符合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
[93]《毛泽东集》第2卷,第67—69页和第47、56页。
[94]同上书,第73—75、179—184页。
[95]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191—192、245—248页;《星火燎原》第2集,第99—100页。
[96]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1卷,第143页。该书中文版比该书1960年出版的英文版好得多。
[97]《红色文献》,第236页。
[98]前委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决议第二号(1930年6月),收入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年:文献研究》,第153—155页。
[99]1932年1月10日中央来信,收入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508页。
[100]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年》,第49页。
[101]《毛泽东集》第2卷,第166—167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508页。
[102]《毛泽东集》第2卷,第259—262页;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192—193、495页。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年》,第53页。然而,在王明的《两条路线》(《王明选集》第3卷,第61页)中,土地交易是准许的。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的土地政策,地主和富农是不许购买土地的。不久以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第2号通告,规定富农有买卖土地的权利,但不得以垄断方式买卖土地。问题是:在苏区什么人确实在买卖土地?什么人有钱购买土地?见《毛泽东集》第2卷,第262页。
[103]《明报月刊》第40期,第98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262页。
[104]关于湘鄂西苏区和湘赣苏区的经验,见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245、249—251页;《星火燎原》第2卷,第99页。
[105]郭华伦:《中共史论》第2卷,第409—412页;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203—205页;勒特菲特:《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年》,第154—184页。
[106]例如,所有关于查田的指示当时由张闻天发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0/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