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1806

[10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指示(1933年3月4日),《毛泽东集》第3卷,第195—196页。
[10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指示(1933年4月14日),《毛泽东集》第3卷,第207—208页。
[10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指示(1933年6月1日),《毛泽东集》第3卷,第223页以下。
[110]《毛泽东集》第3卷,第254页。
[111]《毛泽东集》第3卷,第223、257页;《斗争》1934年5月24日;王观澜文,载《星火燎原》第2集,第211页。
[11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22页。
[113]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211—212页。
[11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划江西省雩都县西北部与兴国县一部为胜利县,治银坑圩。——译者
[115]《斗争》1934年5月26日;张闻天指示,《红色中华》1934年3月15日。
[116]经查核资料,该数字有误,应为317539担。三担合地一亩。——译者
[117]《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特刊,1934年1月26日。
[118]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360、368页。
[119]张闻天文,《红色中华》1934年6月25日;萧作梁:《中国土地革命,1930—1934年》,第285页。
[120]《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5页。
[121]3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毛泽东集》第2卷,第37页;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39—140页;《红旗飘飘》第1集,第57—59页。
[122]《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465—470页。
[123]方强文,《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431—436页;《红旗飘飘》第10集,第186页;斯诺:《西行漫记》,第273页;斯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第270页。
[124]《红旗飘飘》第1集,第57—59页。
[125]陈锡联文,《红旗飘飘》第3集,第90页。
[126]《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史事论丛》,第63—64页。
[127]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39—140页。
[128]《古田决议》,《毛泽东集》第2卷,第123—124页。
[129]罗荣桓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40页。
[130]《毛泽东集》第2卷,第124、253—254页。
[13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7页。
[132]同上书,第68—69页。
[133]《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309—310和第2集,第145—148页;斯沫特莱:《伟大的道路》,第237页。
[134]汤良礼:《中国征剿共匪》,第99—100页;董显光:《蒋总统传》第1卷,第203页。
[135]《红色文献》,第152—153、166页。
[136]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关于国民党改组派和中共任务问题的信,1929年10
月26日(《红色文献》,第334、340页)或1929年12月末。
[137]布兰特等:《中国共产主义引证史》,第180页。
[138]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信(1930年7月23日或1930年6月),《红色文献》,第346—355页。
[139]李立三:《反托》,第9页;又见毛泽东关于这个问题的评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82页。
[140]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42—51页;萧作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第22页以下。
[141]《红色文献》,第335、358页。这封信的日期笼统地写成1930年6月(见A.M.格里戈里耶夫文,L.P.杰柳辛编:《共产国际与东方》,第334—335页)。日期的差异无助于断定这封信是在1930年6月11日有重大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前还是以后对中共战略计划的反应。
[142]例如,见库西宁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次全会上的报告和L.毛焦尔文[《国际时事通信》第5期,第40页(1929年8月20日)和《国际时事通信》第10期,第18页(1930年4月10日)]。
[143]江苏省委关于中央工作的意见,《中共的政治工作》第1集,第166—167页。
[144]《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78页。
[145]《红旗》1930年3月29日;《中央通信》第15期(1928年11月8日)。
[146]《中央通信》第70期(1930年2月26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