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9/1806

[27]《红色文献》,第194页。
[28]《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4页。
[29]郭华伦:《中共史论》第2卷,第312页。
[30]萧作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第165页;郭华伦:《中共史论》第2卷,第306页。
[31]《斗争》第47期(1930年2月16日)。
[32]《红色中华》1934年6月28日。
[33]《红色中华》1934年5月25日。
[34]《毛泽东集》第2卷,第82页。
[35]1931年9月1日中央给苏区的指示,收入郭华伦:《中共史论》第2卷,第302—304页。
[36]《毛泽东集》第2卷,第82页。
[37]《毛泽东集》第3卷,第168页。
[38]《古田决议》,《毛泽东集》第2卷,第123页。
[39]王观澜向斯诺提供的情况,见斯诺:《红色中国杂记》,第38页;《红色中华》1934年7月26日;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152—154页;斯诺:《西行漫记》,第183、253页。
[40]《红色中华》1934年6月30日;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152—154页;《星火燎原》第2集,第100页;《红旗飘飘》第13集,第65页。
[4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3页;钱塘:《革命的女性》,第13—15页;《红旗飘飘》第11集,第166、171、210页。
[42]《红旗飘飘》第1集,第74页;第7集,第79—108页;第9集,第176—178页;第11集,第151、200—208页。《星火燎原》第4集,第266—268页。
[43]苏维埃法典在1933年10月15日颁布。见陈诚档案第16卷;特吕格弗·勒特菲特:《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年:民政经验》第5章B节;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404—406页。
[44]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第413—414页。
[45]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353页。
[46]《星火燎原》第2集,第462页和第6集,第379—380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2卷,第192页。
[47]《剿匪战史》第4卷,第685页。
[48]《星火燎原》第2集,第100—102页;贺龙文,《星火燎原》第1集下册,第617页。
[49]陈学昭:《漫走解放区》,第94—95页;《星火燎原》第2卷,第510—522页。
[50]根据1991年7月31日《文汇报》,冯增敏为红色分遣队第二任连长。——译者
[51]关于理论上的处理,见黎安友:《中共政治的宗派主义模式》,《中国季刊》第53期(1973年1—3月),第59页;又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149—151页。
[52]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149页;埃兹拉·沃格尔:《从朋友关系到同志关系》,《中国季刊》第21期(1965年1—3月),第46—59页。
[53]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1929年12月10日,第7—8页。关于陈独秀分裂主义的其他原因,见林进的文章:《社会新闻》第9卷第8期(1934年12月11日),第296—300页;托马斯·C.郭:《陈独秀(1879—1942年)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第8章。
[54]彭述之:《让历史的文件作证》,《明报月刊》第30期,第18—19页。
[55]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分裂主义文献应当受到与中国叛徒文献不同的看待。在这方面中共的学者没有分享他们的俄国同事所拥有的方便,后者可利用大批翔实的叛徒文献。
[56]李昂:《红色舞台》,第189、192页。李昂甚至自称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同上书,第75—76页。李昂这部书大概是这类著作中最不可信的之一。
[57]龚楚:《我与红军》,第2—10、445页。
[58]《星火燎原》第4集,第117—118页;《红旗飘飘》第3集,第229—233页。
[59]《明报月刊》第57期,第95页;第61期,第83—84页。见载在《明报月刊》第62期上的《张国焘敬告国人书》(1938年5月20日);一种较早的版本发表在张国焘、柳宁等:《一个工人的供状及其他》,第4页。
[60]《明报月刊》第56期,第86、93页;第59期,第85—86页;第60期,第85页;第61期,第93—94页;第62期,第85—88页。又见张国焘为龚楚《我与红军》所作的序(第ⅲ、ⅳ页)。
[61]哈里森:《通往权力的长征》,第105页。
[62]简·德格拉斯:《共产国际,1919—1943年:文献选编》第2卷,第390页。关于南昌起义的叙述,我主要依据韦慕庭:《战败的废墟》,《中国季刊》第18期(1964年4—6月),第3—54页。
[63]陈志让:《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第129页;参看雅克·吉耶尔马:《中国共产党史,1921—1949年》第12章。
[64]粟裕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9页;金帆:《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第10—11页;《南昌大事记》,《近代史资料》第4期(1957年),第130页。这些青年大多是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
[65]经查核,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并无第25军的番号,朱德所指挥的是第9军;在叶挺所指挥的参加起义的第11军中有第25师,但该师由周士第指挥。——译者
[66]杨成武文,《星火燎原》第1集上册,第101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9/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