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806

[6]此处和前面的引文译文,见夏志清:《新小说的倡导者严复和梁启超》,载阿黛尔·A.里基特编:《从孔子到梁启超的中国文学观》,第230—232页。
[7]梁启超仍用文言句法,但大量使用口语说法。其追随者更进而大胆试用方言口语——包括官话和各地区方言(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最早完全用方言写作的报刊之一,《演义白话报》于1897年创刊。其宗旨是使一般民众能阅读到用通俗易懂形式写成的新闻——尤其是有关外国列强的新闻,并且将各种有用的书报杂志译成口语,以求便于阅读(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第64页)。文学报刊的影响,使文言和白话的分界线逐渐模糊,并增强了白话的地位。到20世纪初,白话不仅在报刊和文学作品中使用,并且已在历史、地理、教育、工业、科学著作中使用。参阅米列娜·多列扎洛娃一费林捷洛娃:《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载默尔·戈得曼编:《“五四”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第13页。
[8]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胡适文存》,2,第233—234页。
[9]此书有刘师舜的英文缩写本。
[10]这里所讨论的,是根据普鲁舍克教授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学笔记,米列娜·多列扎洛娃-费林捷洛娃编的学术论文集《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中,对晚清小说作了综合性分析。
[11]但是胡适认为,吴沃尧的小说《九命奇冤》,在倒叙技巧的运用和结构的统一方面,受了西方小说的影响,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239页。
[12]阿英:《晚清小说史》,第97页。
[13]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73—174页。
[14]参阅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3章;林纾的翻译作品将在本章第二部分讨论。
[15]参阅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3章。
[16]同上书,第169、176页。
[17]林培瑞:《10和20年代传统类型的通俗市民小说》,载戈德曼编:《中国现代文学》,第327—328页;并参阅其博士论文:《上海现代通俗小说的兴起》(哈佛大学,1976年)。
[18]根据林培瑞的统计,这类小说中最受欢迎的,“在上海肯定有40万至100万人读过”。参看林培瑞:《传统类型的通俗市民小说》,第338页。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销售记录,直到30年代末期都未被超过,以后才逐渐衰落。1949年以后的共产主义小说的销售量,当然要大得多。
[19]林培瑞:《传统类型的通俗市民小说》,第330页。
[20]同上书,第339页。
[21]新近对曾朴和刘鹗两位作家的深入研究,见李培德《曾朴》和夏志清《老残游记:对其艺术和意义的研究》,载《清华中国研究学报》,7.2(1969年8月),第40—66页;并参阅哈罗德·沙迪克带有注释的《老残游记》的精彩译本。
[22]校注:南社: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陈巢南)、高旭(高天梅)、柳亚子,1909年11月13日成立,主要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人数1180余人,1923年解散,以后又有新南社、南社湘集、闽集组织。
[23]曹聚仁:《文坛三忆》,第150—151页;关于南社的一般情况,参看柳亚子:《南社纪略》。
[24]王平陵:《三十年来文坛沧桑录》,第5页。
[25]参看胡适附录在《四十自述》之后的著名论文《逼上梁山》,第91—122页;还可参看胡适在芝加哥大学发表的英文演讲《中国的文艺复兴》和1958年在台湾发表的演说《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已被收入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1—15页。第二手材料,有杰罗姆·B.格里德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第3章;林毓生:《中国的意识危机:五四时期激进的反传统主义》,关于胡适的一章。胡适在文学革命时期的大多数论文,均收入《胡适文存》第1卷。
[26]胡适:《逼上梁山》,第112页。
[27]周策纵:《五四运动》,第275—276页。
[28]同上书,第266—270页。
[29]周策纵:《五四运动》,第272页。
[30]侯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第32页。
[31]侯健对此观点作了同情的分析,见《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第57—95页。
[32]周策纵:《五四运动》,第282页。
[33]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9页。
[34]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12页。
[35]几乎所有权威的中国第二手资料,都采用这两种分法,例如可参阅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第4章;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第40—53页;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第3章。
[36]见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20页所引周作人的文章《人的文学》,该文最初载于《新青年》5.6(1918年12月),第575—584页。当时文学研究会尚未成立,严格地说,并不能认为是阐明该会的宗旨。
[37]茅盾:《什么是文学?》,见张若英编:《新文学运动史资料》,第312—313页。
[38]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引文,见第21页;关于这场文学争论的更全面的论述,可参阅郑振铎:《“五四”以来文学上的争论》,这篇文章是郑振铎为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2卷写的导言。这套丛书的八篇导言,都收集在郑振铎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选集》中。
[39]参看《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选集》,第150页。
[4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9页。
[41]这是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对“五四”早期的评价,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选集》,第94页。
[4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8页。
[43]胡适:《易卜生主义》,见《胡适文存》,1,第643页。
[44]梅仪慈:《20年代和30年代的女作家》,见马里·沃尔夫和罗克珊·威特克编:《中国社会中的妇女》,第161—162页。
[45]关于对丁玲的另一种理解,参看梅仪慈的《变化中的文学人生的关系:作家丁玲的某些方面》,载戈德曼编:《“五四”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第281—308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