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3/1806

[46]梅仪慈:《20年代和30年代的女作家》,第108页。
[47]同上。
[48]鲁迅:《娜拉出走后怎样》,见《坟》,第141—150页。
[49]西里尔·伯奇:《中国近代小说的变迁和连续性》,见戈德曼编:《中国现代文学》,第390页。
[50]对少数不那么易动感情的作家来说,最富吸引力的短篇文学形式是散文,这种传统文学形式,被周作人和鲁迅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关于周作人散文写作艺术的深入讨论,可参阅戴维·E.波拉德所著《一种中国文学风格:与传统有关的周作人的文学价值观》。
[51]雅罗斯拉夫·普鲁舍克:《中国文学革命情况下,传统东方文学与现代欧洲文学的对抗》,载《东方档案》,32(1964年),第370页。
[52]关于郁达夫的艺术分析,可参阅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6章;安娜·多列扎洛娃:《郁达夫:文学创作的特性》;迈克尔·伊根:《郁达夫和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戈德曼编:《中国现代文学》,第309—324页。
[5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73页。
[54]同上书,第57—58页。
[55]引自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89页。
[56]关于对这篇短篇小说的分析,可参阅雅罗斯拉夫·普鲁舍克的《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26(1969年),第169—176页。
[57]鲁迅:《鲁迅全集》,3,第203页;参看威廉·莱尔:《鲁迅对现实的洞察力》。
[58]鲁迅:《呐喊自序》,《呐喊》,第10页。英译文载杨宪益、戴乃迭译:《鲁迅小说选》,第24页。
[59]夏志清:《小说史》,第32页;夏志清在该书第42—46页中,对《肥皂》和《离婚》作了深入的分析。
[60]林毓生在深刻地分析了这篇小说时指出,辛亥革命不但没有创造出任何正面成果,反而使中国社会里受到传统约束的邪恶势力泛滥起来。阿Q这个浑浑噩噩的“革命者”的死,指出了一条不可避免的教训,思想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先决条件,见林著《中国的意识危机》中关于鲁迅的一章。
[61]帕特里克·哈南:《鲁迅小说的技巧》,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34(1975年),第92—93页。
[62]鲁迅:《彷徨》,第134页。
[63]关于鲁迅在日本时期的早年文学活动,可参阅李欧梵:《一个作家的诞生:关于鲁迅求学经历的笔记,1881—1909年》,载戈德曼编:《“五四”时代的中国文学》,第179—186页。
[64]林纾的弟子朱羲胄说,林纾共译206种,见朱氏编:《林琴南先生学行谱记四种》,载《春觉斋著述记》,1,第17页。180种的数字,是根据周策纵的《五四运动》,第65页。关于林纾的一生和作品的论述,可参阅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第3章。
[65]见林纾为其所译狄更斯的小说《老古玩店》所作的序,见《春觉斋著述记》,3,第5页。
[66]校注:原文为法文La
dame
aux
Camélias,译为《茶花女》,林纾译为《巴黎茶花女遗事》。
[67]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4章。
[68]《中国新文学大系》,第355—379页;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272—323页。
[69]邦妮·S.麦克杜格尔:《介绍进入现代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1919—1925年》,第256页。关于周作人对古代希腊文化的兴趣,参看王靖献:《周作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崇奉》,载《译文》,7(1957年春),第5—28页。
[70]邦妮·S.麦克杜格尔:《介绍进入现代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1919—1925年》,第254—255页。
[71]邦妮·S.麦克杜格尔:《介绍进入现代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1919—1925年》,第97页。
[72]梅仪慈:《20年代和30年代的女作家》,第150页。
[73]郑清茂:《日本文学倾向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载戈德曼:《中国现代文学》,第78页。
[74]邦妮·S.麦克杜格尔:《介绍进入现代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1919—1925年》,第177页。
[75]同上书,第189页。
[76]柏奇:《中国近代小说的变迁与连续性》,第391页。
[77]普鲁舍克和麦克杜格尔一直使用“新浪漫主义”一语,但不见于雷奈·韦勒克《批评的概念》,或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词语词典》等权威著作。
[78]关于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影响,可参阅格洛里·比恩的论文《波德莱尔与汉园》(在现代语言学会年会汉语教学学会小组会上宣读,纽约,1976年12月)和《邵洵美与恶之花》(在亚洲研究学会年会上宣读,芝加哥,1978年4月)。
[79]邦妮·S.麦克杜格尔:《介绍进入现代中国的西方文学理论》,第202—203页。
[80]参看方志彤:《新近中国诗歌从意象主义到惠特曼主义:对失败了的诗学的探讨》,载霍斯特·弗伦茨和G.A.安德森编:《印第安纳大学东西方文学关系讨论会论文集》。
[81]参看柏奇·西里尔著:《徐志摩诗中的英、中韵律》,载《大亚细亚》,N.S.8.2(1961年),第258—293页。
[82]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112—113页。
[83]哈南:《鲁迅小说的技巧》,第61页。
[84]同上书,第61—68页。
[85]道维·W.福克马:《鲁迅:俄国文学的影响》,载戈德曼编:《中国现代文学》,第98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3/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