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22

  不管是科幻作家还是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几乎都被这部小说给吸引住了,这就是顶级科幻小说的魅力。
  哪怕比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晚了几十年,但《我,机器人》的魅力一点也没有减少,让如此多的人为之癫狂。
  或许它不是最卖座的小说,但只要是评价史上最好的科幻小说,它几乎都会出现在候选名单里面。
  为此,严肃大报《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版也刊登了物理学家约翰尼·戴森撰写的书评《我们为什么应该阅读<我,机器人>这部小说!》
  《洛杉矶时报》也紧随其后,他们的特约评论员菲尔普斯发布了专栏文章:一部从中国来的科幻小说为何畅销世界?
  芝加哥太阳报不甘示弱,简单明了的撰写标题:这周你应该阅读的小说——《我,机器人》
第71章
鼻孔朝天
  《我,机器人》这本小说在海外受到的关注度跟热捧程度超乎想象,国内充其量只是在科幻小说迷的圈子里面流传,但国外直接上大电视台、知名报纸的新闻。
  这原本就是属于它的荣誉,林翰将这本小说从地球带到了这个世界,如此辉煌的成绩也让他有种感同身受的意味在里面,传递地球文明的精华。
  如果他看过更多的小说,那么就可以将其余小说或者文学作品也写出来,但他对其余文学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语文课本的基础上。
  明明这个世界上没有莫言,但林翰却没法把莫言的那些代表作搬过来,因为没有看过。他只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又不是传统文学爱好者,只知道莫言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那些作品甚至就知道一个《红高粱》。
  这还是因为《红高粱》拍了电影电视剧的原因在里面,其余作品一丁点不了解,想要转型当个其余作家也都有心无力。
  此时的林翰正推着车像小市民一样在超市里对着蔬菜挑挑拣拣的,眼看就要春节了,别人都要回家,他却只能一个人呆在出租屋里面过年,因此得好好囤积一点菜品。
  超市里洋溢着浓浓的春节气息,火红的中国结、一幅幅印刷好的春联、门神还有福字,超市货架上方还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欢快的音乐响个不停。
  旺旺大礼包已经堆积成小山,各种礼品也被摆在显眼的位置,等到春节的时候,估计北京城都要空出一大半来。
  拿了几棵大白菜放在购物车里面,林翰知道这玩意儿保存得比较久,可以让自己安心当几天宅男。
  正当他准备过去称重的时候,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而且还是一个极其陌生的电话号码。
  “您好,请问是林翰先生吗?我这边是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工作人员,有件事情想跟您协商一下,不知道方不方便?”
  林翰抬头看了看正在放歌的喇叭,他默默往另外一个角落走了过去,同时开口说道:“方便,有什么事情请说。”
  他很疑惑为什么亚马逊会在这个时间联系自己,难道是准备把上个月的销售分红发给自己?但这种事情不是直接转账到银行就行了吗,自己之前上传时就提供过了银行卡信息。
  对面那个柔声说话妹子继续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有美国出版商看中了您的那本《I,Robot》的小说,想问一下您英文、西班牙文、法文出版权还在手上吗?”
  “目前版权都在我手上,只是将简体出版权独家授权给了人民大学出版社。不知道是哪一家出版商,方便说一下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你们直接进行对话比较好,对方是美国传统出版商兰登书屋,稍后我会联系兰登书屋中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请稍等。”
  刚好林翰也需要时间跟陈佳璇商量一下这件事情,所以很爽快的回答说道:“没问题,再见。”
  挂掉电话后,他飞快的将购物车推到收银台,然后直接刷卡消费后提着袋子就往家里赶,这是争分夺秒的事情,必须好好商量一下。
  用电话跟陈佳璇沟通这件事情后,林翰总算是镇定下来,将刚刚的慌忙平复下去。
  一边将袋子里面的东西装到冰箱里面,一边自嘲道:“不就是来询问一下吗,居然都不能淡定,把阿西莫夫的脸都给丢光了。”
  混出版界,他还是一个新人而已,才出版过第一部简体中文小说,现在就有全球性大图书出版商找上门来,这不激动是假的。
  陈佳璇急匆匆的从央视赶回来,她原本正在疏通关系,想让旗下的歌手节目不被春晚导演取消。
  “你确定是兰登书屋有出版意向吗?”陈佳璇火急火燎的打开自己准备好的资料夹,她从没想过林翰会这么快走向国际,国内市场都才只是打开了冰山一角。
  换而言之,她并没有准备相应的资料,现在只能抓紧时间补一补。
  林翰摊开手,“应该是的,现在又不是愚人节,不会有人专门来骗我的。”
  “还是谨慎一点,等会儿打完电话之后,我就去找人查一下兰登书屋的事情。”
  ……
  半个小时后,一个陌生号码准时打了过来,林翰按下接听后就打开免提,让旁边的陈佳璇也能听到这边的对话。
  “你就是写《I,Robot》的那个林翰对吗?我是兰登书屋中国公司的,你叫我秦军好了。”
  这语气微微让林翰有些不舒服,仿佛有些趾高气昂的意思在里面,仿佛真把自己当成作者的上帝了。
  “是我。请问一下现在想要我出版权的,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总公司呢?”林翰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他可不想廉价卖给一个皮包公司。
  秦军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当然是总公司那边,中国公司拿来也没有用。现在版权基本上都在你手上对吧?我们公司那边愿意用5万美元购买除开简体中文外的所有出版权以及电影、电视剧改编权等等,其余分成另外单独计算,你觉得怎么样?”
  陈佳璇在一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区区5万美元就想要把自己打发,真当中国人没有见过钱吗?
  林翰也被这报价弄懵逼了,这么多版权居然只值5万美元,他一下子都懒得去讨价还价,“不好意思,价格太低,而且版权要求太高,影视版权不会出售的。”
  “你知不知道,现在出版行情都不大行,能拿五位数价格的作家不多,而且你这还是中国的科幻小说,美国人买不买账还不知道呢。等小说出版了,你可以拿到3%的版税,这还是很厚道的新人合约吧。”
  陈佳璇冲着林翰摇了摇头,她快速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这人脑袋有病!
  看到这行字之后,林翰没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他开口说道:“秦先生,看来你们出版社没有认识到这本小说的价值,我觉得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秦军遇到过不少作家,他们很多人在听到兰登书屋美国总部进行出版小说后,几乎一个个都喜不自禁,根本不在乎合约到底签订得怎么苛刻,几乎都认为是能出英文版就很好了。
  可在林翰这儿却不成立,3%的版税加5万美元的价格,这就想要把《我,机器人》的版权拿下来,兰登书屋也想得太美了。
  “你知道我们兰登书屋吗?现在我们跟企鹅出版集团合并了,全球25%的出版市场都是我们的。只要你跟我们签约,你就是风靡海内外的作家,下本书兰登书屋可以优先考虑帮你出版。”秦军有意无意的透露着,“现在日本分公司那边也在跟一个科幻作家联系,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兰登书屋的招牌的确很响亮,但光是一味的强调自身实力强,但却不拿出更优惠的条件来,这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林翰也不想再虚与委蛇了,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觉得我们互相不合适,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你知道你现在是在拒绝兰登书屋吗?你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兰登书屋不会一直都在原地等你的。”
  秦军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失败,以往凭借兰登书屋的名号基本上是所向披靡,所以他的语气就有些恼羞成怒的感觉。
第72章
冲榜进行时
  高高在上的兰登书屋看中一本来自中国的科幻小说,这就相当于是要给这片科幻荒漠里添加一瓢水,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对方甚至都不能开口拒绝。
  一个中国科幻作家还能要求什么?能出版英文版的小说,那就是对作家最大的奖赏,想要更多的版税就得拿出更有价值的作品来。
  秦军虽然自己也是中国人,但他却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一部中文科幻小说,想要出版英文,不做出点牺牲怎么可能。
  从来都是兰登书屋开口拒绝别人主动投稿,很少出现自己递出橄榄枝被别人拒绝的事情,这原本只是商业上面的事情,但却触及到秦军心里的敏感地带。
  作为一名出版商工作人员,很多外界有名的作家都得和颜悦色的对自己,英文版小说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的。
  而林翰这边也是满头雾水,兰登书屋真的是抱有诚意来寻求合作的吗?5万美元就想将那么多版权一起买下,虽然后期自己可以参与分成,但这比例也太低了,简直就是来施舍的。
  《我,机器人》这部小说已经省去了出版社翻译的时间,其余类型的书籍还要找翻译,由原作者直接翻译的小说既准确又有宣传的噱头,怎么看都不止5万美元这个数字。
  事实上,《I,Robot》这部小说从亚马逊拿到的电子销售分成远远不止5万美元,价格4.99美元一部,现在已经销售出了18万册。
  按照林翰70%的分成比例,他可以拿到好几十万美元的收入,根本犯不着为了几万美元就将小说版权贱卖出去。
  在亚马逊网络书店发布小说几乎是无成本的事情,而且林翰之前就撇开了出版社,自己以个人名义跟亚马逊签订了代理协议,这18万册的销量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机构来帮忙注水。
  国外图书的市场营销策略跟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给新书“打榜”,这有点类似于音乐打榜那种,冲上排行榜去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美国有专门做图书“打榜”业务的市场营销公司,他们与出版业内人士共同策划,想方设法让新书挤进畅销书榜。
  一本新书在发布前如果能保证获得足够的预订订单,比如1万册就能登上《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榜,5万册就能保证登上最大牌的畅销书榜——《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当然,这只是保证他们进入前一百名而已,并不能直接空降前十甚至更高。通过打榜制造的图书广告效益让更多的图书成为畅销书,而畅销书又具有极大的市场影响力。
  出版商可以从畅销书中转去了利润,作者也从中获得了信誉跟声望,图书“打榜”市场营销公司生意非常红火,这样精彩纷呈的畅销书成为推动图书销售的巨大动力。
  林翰曾经在这样大规模的宣传下也被坑过,一本叫The-Alchemist(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小说打出的旗号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蝉联240周冠军”,但阅读之后发现有些言过其实,这固然是一部经典,但总觉得好像差点什么。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可以给一本好书或者不好的书籍加冕桂冠,让读者们趋之若鹜。
  甚至对作者而言,这样的排行榜也非常有趣,从出版公司到普罗大众都盯着这些排行榜。如果是一名虚构类作品的作者,上榜了之后就会收到源源不断的约稿邀请,甚至图书加印不断,还能带动以往老书的销量。
  如果是现实类的小说作者,上榜之后就会被邀请参加各种演讲、培训、咨询,这个排行榜可以增加更高的曝光率与更高的声望。
  回归正题,目前由于《I,Robot》并没有出英文实体版,所以无缘《华尔街日报》跟《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这既是出版商们的潜在商机,也是林翰错失的一个宣传阵地。
  “兰登书屋的人是不是想捡漏呢?”
  陈佳璇想了很久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可他们真的认真查询过亚马逊销量这些吗?明明现在经过口碑跟销量的双重检验后,《我,机器人》已经成为一个香饽饽才对。
  林翰摆摆手,他将平板电脑拿过来,随手打开亚马逊美国版官网,然后说道:“不清楚那边是怎么想的。我现在通过亚马逊销售的英文版电子书收入就已经快超过国内了,要是真正宣传起来,销量肯定要增长的。”
  “我计算过,凭借现在的销量,你可以在税后拿到50万美元收入!这也太高了吧,我们在国内辛辛苦苦吆喝,都才拿到几十万人民币的版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