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明星(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22

  这计算结果愈发坚定了陈佳璇的想法,她嘟嘟囔囔地说道:“既然电子版卖得这么好,英文出版权更不能随便卖出去,我们得好好策划一下,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出版社找到我们。”
  兰登书屋跟企鹅集团联合起来固然是最大的,但此外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书,只要能赚钱,这些出版商就不会放过机会。
  “希望其余出版商不要跟这样坑,太不划算了,用得着去争一个虚名吗,还是拿到手的钱最实惠。”
  林翰在亚马逊的排行榜内认真搜寻了一番,他发现其实自己的书已经被亚马逊放在了小说推荐目录里面,因为小说卖得越多,亚马逊能收到的钱也越多,所以销量才能迅速涨到18万册。
  目前亚马逊小说的总销量已经进入到百万时代,单本电子书累计销量破百万的书才能真正意义上被成为畅销,比如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的三部曲《龙纹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和《直捣蜂巢的女孩》都进入到百万时代,还有美国惊悚推理小说天王詹姆斯·帕特森的《蜘蛛来了》、《死亡之吻》等系列小说都销量惊人。
  现在《我,机器人》所在的新书销售榜上有很多书籍都在打榜,亚马逊基本上都是按照销量在排名,而且不管一个人买多少本都会计算在内,方便很多投机取巧的人进行操作。
  月销量18万册,在新书销售榜上排名第8名,距离前面的销量差距并不大。排名第一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光明》(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这本书一出来就被评论所广泛看好,甚至有望获得今年的普利策奖。
  在小说销售榜上面,《我,机器人》就要逊色一些了,其余类型的书籍销量很高,甚至有好几十万的销量。但在科幻小说分类里面,它就要显得出类拔萃一些,直接攀上了科幻小说销售榜的第10名,仅次于那些科幻大师。
  按理说,如此好的成绩应该能证明自己的潜力才对,但除了兰登书屋以外,竟然无人问津,而且兰登书屋的条件也如此苛刻。
  “我们需要更高的销售排名,这样才有更多的出版商看到小说。”陈佳璇用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她开口说道:“要不然我们也去找那种专门的打榜公司?”
  然而林翰摇了摇头,他笑着说道:“我觉得不用这么麻烦,直接跟亚马逊那边联系吧,说我们愿意加入促销的行列里面。进入打折促销里面,销量肯定会增长的。”
  “原本就只有4.99美元,打折之后能有多少钱。”
  “就算六折,也有2.99美元,就当是薄利多销吧,购买人数应该会增加才对,就看我们能冲到哪个位置去。”
第73章
最后一个地球人
  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读者在购买电子书的时候也会考虑到价格因素的,一本2.99美元的电子书,跟一本12.99美元的电子书比起来,谁更有优势?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林翰跟陈佳璇的做法就是扩大小说的受众,反正打折促销都是一阵一阵的,这一次持续一周,下一次还指不定什么时候呢。
  兰登书屋那边,秦军倒是生了点闷气,他被拒绝的时候可不太多,特别是被一个新人作者给拒绝了。
  于是这会儿时间里面,他就开始在中国科幻小说里面物色起来,想要找一个可以超越林翰的替代品,用事实证明选择兰登书屋才是正确的选择。
  “你先别考虑这些事情了,专心写小说吧,作家都得用作品说话。”陈佳璇拍了拍林翰的肩膀,她自己转身走了出去。
  想要出版英文小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过去熟练,中国文学出版一直陷在翻译关、题材关的困境之中,很难在海外复制在国内畅销、长销的繁荣局面,而大多数国外出版社对中国的文学作品也一直抱有谨慎保守的态度。
  《我,机器人》这部小说如果出版的话,就会变成一座长盛不衰的金矿,可以一直慢慢赚钱下去,毕竟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至今仍然在销售榜前十的位置上面。
  林翰独自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面,说实话,他是有点愤懑的,觉得被小看了。这可是在地球上都经历过各种口碑跟票房检验的作品,你居然给我这个价格,不是侮辱人吗?!
  《我,机器人》抛去小说出版的钱以外,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帮林翰奠定一个科幻大师的基础,让他可以载入到科幻小说发展的历史当中去。
  平复一下心情过后,他就打开电脑,准备看看新闻来放松一下自己的大脑,微博上面热闹非凡,某位男星公开撕逼女星的消息沸沸扬扬的。
  林翰粉丝这边一如以往的就是不停在催更,甚至催更党的势力还越来越大,都快把他的微博给占领了。
  “大大,快过年了,没什么娱乐活动,要不然你就先把新书写好的部分发出来吧,多少钱我也愿意订阅。”
  “biubiu枪毙作者菌,距离上次曝光新书计划已经多久了,不努力写书的下场就是被读者吊起来打。”
  “小作者,不更文,二只耳朵拎起来,割完动脉割静脉,一动不动真可爱!……小作者,快更文,不然我们照着办!”
  “唉,没想到这里也有寄刀片的,可我觉得林翰脸皮太厚,刀片都割不动。”
  “每日催更卡,滴!”
  “理性催更,合理追书,表示很想知道怎么在火星活下去,你再不写出来的话,就要被别人抢先了!”
  ……
  看到这些评论,林翰总觉得很满足,有读者催更的作家才是真正受欢迎的,但《火星救援》的章节才写到第五章,只有写完才能印刷,不会提前曝光的。
  可这么多人都在等待着自己的作品,总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做,转移一下视线,或者出一部短篇小说是不错的想法。
  短篇的科幻小说在林翰脑海里面有非常多的存货,不管是大刘的《朝闻道》还是《带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或者柳文扬的《一日囚》,何夕的《伤心者》。
  林翰骨子里是一个慵懒的人,原本就在写长篇小说了,还要开个坑写一个短篇,那不是更加麻烦吗?
  因此他就开始在记忆里面搜寻起比较短的小说来,可一个念头起来,他突然笑了,还有什么比这部小说更短呢。
  全文只有区区25个字的中文,但确是一篇完整而充满悬念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来敲门声……”
  据说这时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拉迪克·布朗写过的一篇享誉全球的微小说,关于作者甚至不知道具体生卒年或者其余代表作,作者的荣誉或者过往历史都是一个迷。
  但许多人却孜孜不倦的开始续写这篇小说,因为这个话题太有趣了,就像一个终极谜题一般,让人趋之若鹜,从而诞生了许多有趣、有才华的续写。
  尽管只有一句话,但它同样具备了小说的特点。就小说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一个人独坐,还听见敲门声)、有环境(仅仅只有一个人的房间内)。
  科幻重在科学幻想,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擅长夸张、制造悬念,给读者设置自由而广阔的联想、想象思维空间。
  这25个字可以促使读者追究、探求的问题太多了,地球上怎么会只剩下一个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是移民搬去了其余星球,还是都已经死亡?
  既然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那么外面敲门的又是谁?是人类、机器人还是外星人?
  最后这名地球人听见敲门声之后是什么反应呢?他是否会选择去打开门?
  如果开门的话,他将会看见什么养的景象,故事最后到底怎么发展?
  一连串的问题会是的每个读者都产生丰富而宽阔的联想,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会有一千个关于“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故事。
  甚至林翰已经开始幻想起来,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真的只有一个人,当他正在家里读者这片人类最短科幻作品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会是怎么样的场景。这人是慢慢抬头、回转脖子,还是目瞪口呆,就此僵住?
  这个小说续写经久不衰,甚至出现在许多考题上面。
  短短两行字,一个悖论接着一个悖论。不论怎么想,都觉得是不合理跟合理的矛盾体。转了一圈,这最后一个地球人只可能是作者,他开了门,迎接的是读者。
  作者浮想联翩,读者给出无数答案,所有的一切猜想都是正确的。
  他飞快的将这个故事输入到微博里面,然后点击了发布,然后关上微博,让读者们自己去猜测答案,相信未来几天都不会有人再催更了。
第74章
续写狂潮
  刷新微博的网友们眼尖的发现林翰更新了一条消息,他们往下一划,定睛一看发现这简短的一句话居然让人欲罢不能。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林翰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经典,这个没有标题的科幻小说注定是一枚炸弹。
  一直以来,科幻小说给人的印象就是高深莫测,似乎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或许觉得物理化学差的人就不配看这些小说。林翰就一步一步扭转这些人的看法,哪怕你是文科生,哪怕你都不清楚大气里面氧气跟氮气的比例,都不会影响阅读。
  率先看到这条微博的网友们泛起了迷糊,纷纷疑惑起来,这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林翰这家伙是故意设置悬念,把还没有写完的科幻小说发出来。
  “这是搞什么名堂,才写这么几个字就发出来,多写点一起看呀!”
  “就是说嘛,二十多个字发出来干啥,你的《火星生存指南》都还没写出来,又开始随便挖坑,简直就是坑死人不偿命啊!”
  “差评,差评,没头没尾的这么点字是想表达什么,难道是《火星生存指南》的主角回到地球时候的场景?”
  “有时间发微博,还不如赶紧去码字。”
  “这是新书的开头吗?还挺有悬念的,不过你得一本本慢慢写才是。”
  ……
  似乎有很多网友都没有明白林翰发布这个微博的意思,还以为是他在吊胃口,或者打广告,准备后面憋一个大招出来,对于微博的参与度并不高。
  直到后面一个明眼人突然明白过来林翰这个微博的意思,他颤抖着用手敲下这样一行字:“这他妈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充满悬念的科幻小说,有无数延伸可能性的科幻小说。刚刚数了一下,这居然才二十多个字,会不会是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这个评论瞬间就把网友们的激情给点燃了,感情这微博原来是这么回事,简单几个字居然隐藏着如此深。
  或许这人都没想到一条评论会收获如此多赞,很多人都没有思考太多,还以为是在预告新书什么的。
  恍然大悟后,一些兴奋的网友这才反应过来,然后彻底解开了思维的枷锁。
  “牛逼啊,这么短的科幻小说,我居然没想正确。不过这感觉有点自相矛盾,最后一个人本来就是独自坐着,怎么会有人来敲门呢?”
  “楼上的骚年,独自可以理解成没有动物或者其余事物的陪伴啊,而且这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里面能敲门的东西多了去了,或许是克隆人或许是机器人或者是外星人,这就是发挥想象的时候。”
  “给跪,科幻小说还能这么玩!”
  “好想把这个结尾写出来,看看大家想法是不是一样的。我先来一段,抛砖引玉,大家别笑话我啊。突然响起敲门声,男人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来,他快步走到门口,然后听到:‘先生,您的美团外卖送达,祝您用餐愉快!’”
  “哈哈哈哈,我也来写一段。突然敲门声响了起来,林翰打开门一看,赫然发现是读者寄出催更刀片组成的机器人,他不由得后退了一步,大声求饶着说道:我再也不拖更了!”
  “你们怎么那么有才,我猜门外响起敲门声之后,肯定会说:你好,我们是来查水表的,请开门。”
  这些网友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搞笑才能,什么送快递的,送外卖的,查水表的都来了,一点也没个正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