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1097


孟润泽、吕赢、张丁喜、计明志、陈昱儒、王思唐、卢远正、周正浩、李静雯、卓明谦,所有这些学生的履历也都被媒体翻了出来……
宁为是肯定不会因为这种无聊的事情接受媒体采访的,他也有专门的人帮他拒绝这种无聊的采访邀请,宁班在燕北大学里,作为学校最为重视的一个集体,也有一群人小心呵护着,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但这十个人却是提前感受到了万众瞩目的感觉。
尤其是十个人中唯一的女生,李静雯一夜之间似乎成了媒体争相采访的红人,从学校到她本人,突然有了不下十个媒体的采访邀约,还有比较知名的官媒掺杂其中。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去,尤其是那些外地已经先回校继续学业,等着毕业后才来报道的,还有本地媒体希望能面对面采访的,所有人都很茫然……
当然全部拒绝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学校层面,出于各种考虑,还是希望能跟一些官方媒体打好关系的。尤其是这对于学校而言可并不是一件坏事,优秀学生接受一、两次采访,并不会耽误太多时间,退一步说这还是一次不错的宣传机会。
于是还没正儿八经接受宁为知识熏陶的少年们先接受了宁为莫名其妙影响力的洗礼。
“李同学,作为当代公认世界影响力排名第一数学家跟科学家——宁为教授的第一批学生,你们会不会觉得很有压力?”
“那个……其实我们不能说就是宁为教授的第一批学生,毕竟是先有宁班在那里嘛。至于压力的话,肯定是有的,但说实话,之前还没觉得压力很大,但现在我感觉到了压力山大。”
“哦?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事情在网上热传之后,也有许多人热议我们嘛,然后宁教授就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话,就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鉴于网络上消息的发酵,以及无数华夏网友对你们的关注,我对你们的要求肯定也要更高了,要求会更高,毕业难度也会相应增加。换句话说,五到七年后你们能顺利毕业的话,能力跟责任也会更大。另外还专门提到了我,说我是这批学生里唯一的女生,网上都说女生招少了,所以要对我更加严格……”
“这是宁教授的原话吗?”
“是的,不过宁教授也表示了,让我们不要受网络上热议的干扰,接下来我们虽然不太需要考虑毕业的问题,因为学分早就够了嘛,毕业论文也肯定没问题。但因为我们是直接作为博士生培养,而且宁教授希望我们能尽快上科研第一线,所以虽然还没有正式报到,但已经给我们安排了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还有各种电子版的资料都发到了邮箱里,在正式入学时会对我们进行一次重要考核,考核成绩直接决定我们接触科研的时间……”
……
“孟同学你觉得这次媒体上评论宁为教授是当代依然健在科学家中第一人,是不是一次公正的评价?”
“额……这个东西其实我不方便评价吧?不过宁教授在这个消息上热搜之后,到是在微信群里跟我们聊过这个问题。”
“哦?那方便说说宁教授是怎么评价的吗?”
“宁教授其实就是说让我们别太相信人家拍马屁的时候说的恭维话,还说我们如果以后的研究成果,也能做到让对面人见人怕的地步,咱们也是可以轮流去当第一的……”
……
“计同学,我们有注意到你来自于宁教授的母校——江大,作为当代世界科学界第一人,宁教授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吗?”
“那个,其实宁教授跟我们说他不太喜欢这个世界科学第一人的称号,说那都是糊弄鬼的。宁教授也专门跟我们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现在其实很多普通人对现代科学体系有很多误解,其中也包括许多接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才会兴奋与这个排名。实际上现代科学体系并没有什么第一、第二的说法,因为现在各种交叉学科跟学科细分化,已经让科研成为了一个专业壁垒极强的领域,尤其是理论层面。”
“哦,这个问题能具体说下宁教授的看法吗?”
“嗯,就拿我们未来要学习的人工智能来解释吧,人工智能数学理论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大家的理解可能是我们就是跟着宁教授学习,怎么做一个人工智能的软件出来。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宁教授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给我们安排不同的选题。比如电力系统动态智能化布局、比如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又比如人工智能智慧司法体系建设、药用生物平台药性副作用综合智能判定分析、风险的智能识别、光谱遥感分析……”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以后出了成绩,往往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跟人们直接生活体验强相关的成果,更容易被重视到,然后被广为歌颂;但是跟人们直接生活体验弱相关的成果,甚至学术上比前者要更重要,但可能因为人们没有体验感,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所以这个世界科学第一人的称号,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哦?照你这个说法,跟普通人生活强相关跟弱相关有具体例子说明吗?”
“当然,比如我们把人工智能引入到一些疾病治疗领域,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各类数据分析,开发出一种新药,能有效治愈绝大多数癌症,带来这类人群预期寿命明显延长,这就就属于跟人们生活强相关性。又因为太多人关注这些,所以大家肯定会将这些技术当成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一步,但实际上这种应用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是较为初级的,只是一个大数据挖掘、整合,难度往往在于让更多的医疗机构有意愿将资料跟平台共享。”
“同时有人的通过人工智能调整整个电力系统动态智能化布局,减少华夏整体电力资源损耗或者说浪费高达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这在技术上要实现其实更难,属于人工智能更高级的应用,因为要面对极为复杂的情况,比如从华夏整体来看电力系统本身的分布不平衡,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等不同的电力来源尤其是自然电力来源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很难。如果两项成果同步出现,作为媒体你们更愿意深入报导哪一种?”
……
“孟同学……”
“其实我本来不想接受采访的,不过学校既然希望我能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吧。首先,宁教授本人对于西方媒体给予的这个称谓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用宁教授的原话说,那些记者不懂科学,科学成就的评定,也不是他们投票就能决定的。第二,也请媒体不要过分关注宁班跟我们的学习安排各项情况,这些宁教授自然有他的考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更是我特别赞同的一句话。宁教授说去炒作别人给出的种种排名,本质其实是对自家评价体系的不自信表现。他以前、现在、未来并不需要得到国外媒体的肯定跟褒扬。更不需要为获得了任何人的认同。同样,宁教授希望我们以后也能有同样的认知,我们不需要任何其他人的肯定。”
“最后,宁教授说学习跟科研最高的目标是为了拿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成果,这个领域不是奥运会,不需要去搞排名这种东西。在科学任何未知领域做出的贡献都是同等级的,不需要给出第一、第二之分。”
……
是的,虽然想要采访宁为的媒体,大都未能如愿,不过宁为新收的十个弟子,直接把平时大家聊的内容都通表述了一遍,大概也相当于变相的给宁为做了一次采访,而且还是更全面的采访。
很明显当事人对于这个评定并不太上心,甚至还略有抗拒的样子,终究还是让人们觉得意兴阑珊。
尤其是那句“炒作人家给出的排名,本质是对自己不自信这句话”更是直接上了热搜,这句话也的确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后果,在这个十月,华夏网络关注的不在只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诺贝尔奖,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由宁为跟华为共同推出的三月智能奖、数学奖、物理奖跟计算机奖。
按照宁为一年前推出这个奖项时给出的介绍跟奖金,三月系列奖项基本上对标世界一流奖项去的,现在一年已经差不多过去了,也差不多到了第一年评奖的时候。虽然说影响力肯定还没法跟诺贝尔奖相提并论,不过在这个当口,还是让许多人兴奋起来。
所谓人工智能的评奖体系会是什么样的?又能不能得到世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
对于学生们将平时大家聊的一些内容在接受采访时都完全不避讳的说了出来这件事情,宁为本身是不太忌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