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1097


比如关于自家学生能不能毕业的问题,他早已经跟学校达成共识了。
他也的确不再需要任何科研成果拉证明自己,更不会缺项目,事实上他非常希望能把手头的项目都丢出去,然后潜心去学习他心心念念的物理……
……
最终也没谁放弃跟宁为学习的机会,不过这也是正常情况。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机会有多难得。
虽然宁为告诉了他们毕业很难,作为导师他会很严格,但是对于这些早已经规划好人生的学生而言,能分辨出宁为后面几句话的分量,比如宁为会尽他所能保证自家学生不会受任何场外因素干扰,换句话说,在宁为手底下读博,只需要埋头苦学就够了。
这话从宁为口中说出来分量很重。
对于会学习的人来说,这种氛围更是求之不得的,经历的多了才会明白,只要智商足够,学生时代的学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没有之一,因为学习方向的正向反馈可以说是最为明显的了。
努力工作不一定能有正向反馈,但在智力无问题的情况下,只要愿意努力学习一定会有正向反馈。尤其是这些学生们还都是各个学校优等生的情况下,一个足够好且公平的学习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燕北大学研究生官网正常公示了宁为录取学生的名单,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
到是西边媒体突然在这天蹦出一个消息。
就很莫名其妙的,BC、ABC、CBS、BBC、路透社、法新社、Süddeutsbsp;Zeitung等等,号称百家媒体评定出了一个当代科学家贡献排行榜,据说是以打分的形式给目前依然健在的世界知名科学家做一个综合排名榜单。宁为的名字力压全球科学家,以9.82分的高分,领先第二名0.6分排名第一……
当这消息传到华夏,把宁为都给震撼到了……
===356
错位发声===
西方百媒评选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这种事情到也不算稀奇,事实上西方媒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一些评选,比如十年来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历史上科学家大评选,比如在新旧世纪交替时,评选千年风云人物,还有什么安全城市排名等等,等等。
具体怎么个评选方法,谁也不知道,一般而言会有一个玄而又玄的算法。
比如这次媒体公布的评选办法是,记者投票算一定的分数,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出现次数算一定分数,科学家上新闻头条的次数算一定分数,各种世界性科研奖项算一定分数,最后这些分数相加之后,在除以一个常数,最后得到一个排名分,然后按照分数高低排出次序。
怎么说呢,很显然这个评分方式就不太科学。比如记者投票算分数。
众所周知记者学习的传媒知识链,需要学习的是系统化的新闻传媒知识,属于社会人文类学科,跟科学是不太沾边的。换句话说,记者大都是学习文科出生,思考问题的模式跟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般来说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所以让记者投票来给科学家们打分,就很离谱。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知名科学家很多都不是太喜欢跟媒体打交道的。
对于沉溺在研究中的科学家而言,尤其是年富力强,正处于身体巅峰期的科研人员,大都是懒得应付媒体的,除了某些精力过于旺盛的怪胎,比如宁为,其他人很少会主动出现在媒体面前,更别提上头条了。
唯一还算科学的大概就是科研奖项的分数了。
但这一块却很模糊,世界性科研奖项其实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诺贝尔奖,却很少有人知道瑞典还会颁发克劳福德奖,而且克劳福德奖其实在学界属于跟诺贝尔奖齐名的奖项,除此之外还有罗夫·肖克奖,还有爱明诺夫奖……
这还只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出的奖项,放大到世界范围,富兰克林奖、狄拉克奖、拉斯克奖,以及正在筹备筛选中的三月奖……
太多了,这些不同的奖项每个分值多少,媒体并没有公布,所以这个评分到底是否科学,也很难说。
所以当宁为在网上得知他被一帮记者们评选为当今世界第一科学家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但不得不说作为无冕之王,虽然他们对科学性奖项评判的专业性,让人会忍不住质疑,但是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却很大,尤其是号称百家媒体参与其中的时候,那就更不得了了。
在普通人看来,这个评选结果大概应该是很专业的……
尤其是对于华夏人看来,这绝对是殊荣了!
毕竟以往类似的评选,别说一位华夏科学家了,就是华裔科学家也从没在前三出现过。这次还是第一次有一位华夏科学家直接被西方媒体碰到了当世科学家第一的位置。
所以消息刚传到华夏,立刻便火遍了整个网络。
最初是全网都在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到不是国内也对宁为不太信任,主要是大家对媒体的节操不太信任。
在这个为了流量让许多人已经不惜一切的年代,尤其是自媒体泛滥且良莠不齐的年代,许多新闻看到第一眼,就让人感觉这是假新闻,指不准又是博眼球的产物。
但这次太容易验证了,因为评选结果出了之后,各大媒体的官方推特、脸书都公布了这个排名,很快这些国外媒体官方推特、脸书发布的排名便被证实是真的,然后便迎来了第二次沸腾,这次沸腾也不是没原因的。
因为消息着实来得太突然了些,没有任何铺垫,甚至之前都没放话出来要做这个评选,然后结果就出来了,导致国内媒体也炸了,直接开启了互联网病毒式的二次传播。
于是宁为所作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再次被各个自媒体翻了出来,用宁为的话说便是,压根还没到盖棺定论的年纪,却又要把所有事情翻出来被鞭一遍尸……
本来很低调的直博生招录工作,也被细心的媒体人给翻了出来。
这次连带着宁为第一批招收的直博生也都火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