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1986


萧阆话少,崔恪却有些嘴碎一会说江边楼台那么多,萧阆每次总到这处草棚来,实在太过寒酸,不符合他们的身份。
一会又说咱们先饮上几杯,等齐翁把鱼弄来,再以鱼脍佐酒不迟,没等萧阆说话,他已经把酒倒上,喝了两杯,然后就又埋怨如此饮酒太过冷清,怎的不找些妓子来弹唱几句?
萧阆任他说嘴,很少应他,崔恪也不在意,他和其他崔氏子弟大不一样,只要眼前有美酒美食,其实陪着他的是不是萧阆,有没有美人歌舞弹唱,又或者在什么地方都不重要。
这如果让身在晋阳的王绩晓得了,不定就要喊上一声知己,不远千里跑来相会了呢。
说话间,一艘乌篷船顺江而下,渐渐靠在了岸边,一白发老翁身手矫健的跳下船来,将船绳系在岸上,便提着手中的渔获匆匆赶了过来。
穿过那些护卫侍从,老翁径自入棚,满是水锈的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跟萧阆和崔恪见礼。
两个贵族吃人的嘴短,江南人物也多谦逊守礼之辈,所以并不以老翁身份卑贱而有所鄙夷,都起身回礼。
老翁连道使不得,将渔获拿到棚侧,从侍从手中接过刀具,刀光翻飞,连洗带涮,崔恪也只又饮了两杯的工夫,那边已经将江陵有名的白鱼珍馐处置完了,侍从掏出银钱,老翁心满意足的驾船而去。
这边萧阆,崔恪的桌上却多了几盘鱼脍,两人稍稍相让,便动筷夹起那薄如蝉翼,彷如白玉般的鱼片放入嘴中。
满足的咀嚼之中,崔恪像以往一样,大加赞赏,“齐翁所捕江鱼就是比旁处佳美,也难怪萧阁部屈尊降贵,每次都来此等候于他。”
萧阆也不回他,只一心享受美味,心里则道着,如此美味佳肴可不只是鱼生如何如何,还是齐翁的手艺精湛,才能让鱼生如此鲜美。
两人细嚼慢咽,间或碰上几杯,聊上两句,着实悠闲雅然若让李破看到,一定会将他们赶开,品尝一下江陵城边的鱼和长安的有何不同。
细雨连绵间,水天渐渐融合,江雾弥漫,两个有着深厚学底蕴的贵族渐渐都看的痴了,良久崔恪才悠悠道:“岑景仁才情绝世,若在此间定能写上一篇好来佐酒你也是的,为何非要赶他去晋阳?”
萧阆敛下眼皮,“那是元君善的手笔,与我何干?”
前内史令元君善为皇帝宠臣,为何会对岑本下手,那还用问吗?岑本是最可能接任内史令的人选
说服萧铣令岑本出使晋地的理由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那就是岑本采斐然,萧后见了如此俊秀之人物,定然欢喜说不定就会启程南归了呢。
当时萧阆为内史侍郎,若无他相助,想来萧铣也不至于那么糊涂。
崔恪不喝酒的时候就很洒脱,喝了酒之后那更是什么话都敢说,“不管是谁的手笔,皇帝总归是不喜欢那些才能过人的臣子,你们其实枉做小人了。”
这一点萧阆倒也同意,皇帝外宽内忌,气量不足的脾性在梁国臣子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最可怕的是他作为皇帝,竟然嫉妒臣下的才能,你说这又该怎么评说呢?
===第922章江陵(二)===
“如今说什么都也迟了,岑景仁在那边颇受重用,自去后也没传回过只言片语,看来是决意背主,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萧阆说着,夹起一片鱼片皱眉瞅了瞅,又将鱼片放了回去,“你可真是扫兴,提什么岑景仁嘛?”
崔恪心情不错,萧阆这人很是无趣,可他府中的美酒实在让人垂涎,改日当与周法明一起去他府上相会,谅他也不敢不拿出好酒来招待客人。
一边琢磨着萧阆家的藏酒,嘴上却毫不留情的怼道:“江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岑景仁一去,气少了一半,你与元君善等实在难辞其咎。”
萧阆笑笑,不再与他争辩,继续吃他的鱼脍,只是味道不如刚才鲜美了。
崔恪还没喝醉,见好就收,他其实也只是发发怨气而已,当年他与岑本等人相交,岑本年纪最轻,才学却最是让人佩服。
那样一个惊才绝艳之人,竟然被当做“礼物”送去了晋阳,真是不知所谓,发几句牢骚怎么了?他若是恼了,还要写章来骂人呢
实际上此时若是岑本重回南郡,也不太可能与他们这些人谈诗论画了,在北边待的久了,与南人在行止言谈之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别。
崔恪是个嘴上闲不住的人,“如今已然入夏,北边天气渐暖,朝中人人皆谈大略,各个语及军事,议论纷纷,却无有定论,实在惹人烦厌至尊还没有下定决心吗?”
萧阆饮了口酒,“此等大事,怎好轻下决断?你若有什么想说的,说与我听便是,切莫出去胡言乱语,至尊也被烦的不行,脾气可不太好呢。”
崔恪摇头叹息一声,大事确实是大事,可商讨了小半年了却还没有定论,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可这件事也没什么可埋怨的地方,冬天时李孝恭称臣了,大家在江陵城中额手称庆,皆道大势已定矣。
只是还没高兴几天,李孝恭便已被人擒下,甚至于梁国这边还在商量着派谁领兵增援蜀中,又该如何跟李孝恭打交道,是不是要令其来江陵觐见皇帝
你说可笑不可笑,是李孝恭无能呢,还是情势变化太过?或者说江陵这边商量来商量去的贻误了战机?
张镇州与柴绍相互提防,眼睁睁的看着刘弘基一败涂地好消息来了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几乎是空欢喜一场。
崔恪喝了一大口酒,哈出一口酒气,“我不通军事,不晓韬略,能说什么呢?就是觉得进军河南太险了一些,窦建德,杜伏威之辈出身低贱,哪知信义为何物?一旦有所反复,岂不”
萧阆施施然的夹着鱼片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品尝,良久才道:“我劝你呀,以后离周法明之辈远些,当初他们与诸王争权,斗倒了张绣等人,如今又来与我等为难。
此等人只知争权夺利,何时顾过大局?”
崔恪听了哈哈一笑,“我只就事论事而已,勿要说及其他再者说了,至尊又未在此间,何必背后道人短长?”
萧阆这下真被他给气着了,重重哼了一声,“你倒成了正人君子了,也不知是谁整日里骂了这个骂那个,险些被人捉去斩了,还得我等相救才能脱身”
见好友有了脾气,崔恪立即怂了,连连拱手道:“我也就那么一说,你在意个什么?周法明等人要出巴蜀,你则要去河南,我想了想,若是张绣,董景珍等还在,他们又该如何说呢?”
萧阆平复了下心情,“这有什么不好猜的?诸王从来同进同退,秦王雷世猛殁于夔州城下,他们可不会去管什么大略不大略的,自然要先去为雷世猛报仇。”
崔恪就笑,“那倒未必,诸王向与周仆射等不合,他们若在的话,不定就会主张出兵河南”
萧阆摇了摇头,“说他们作甚,你这人真是见不得旁人高兴,总要说些扰人之事,当初诸王总领兵权,向来跋扈皇帝斩张绣时,你我都在推波助澜,如今怎的?倒觉得朝中缺了他们不成了吗?”
崔恪不答,灌了口酒,却是击箸吟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萧阆扬了扬眉,心潮澎湃间,却还是摇头道:“李定安出身虽然低了些,可这才情却非凡俗可比。”
李破去年“作”的诗,今日已是传到了江陵,南方的人们很有包容性,并没有因为这诗出自北方诸侯之口便禁止人们传唱。
于是江南的人们也便晓得,那个占了小半个天下的人是个武全才,很有些令人敬慕的资格。
即便是萧阆和崔恪这样的梁国朝中重臣,也是如此,可见南人在化层次以及其包容性上,确实要比北人强上许多。
崔恪饮了口酒,叹息一声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啊天下纷扰已久,内忧外患,生民涂炭,张绣等人虽然跋扈,却比吾等有用的多
他与董景珍若还都在,皇帝又怎会犹豫到现在还无定计?”
萧阆沉默了下来,张绣确实死的可惜了些,但是他可不会像崔恪一样悲天悯人,做这种后悔的把戏,张绣自有其取死之道。
董景珍死的冤了些,可他先起了畏惧之心,后又有通敌之实,留着也是祸患。
两人的政见,行事都不契合,能相交为友也是际遇使然于是一个吃鱼,一个饮酒,都不说话了。
正在崔恪想紧着把酒喝完了,早些回去的时候,远处一辆马车迤逦而来,到了近处,车夫呼哨一声停下马车,招呼从人上前,从车厢中卸下一张瑶琴,随即搬来草庐之中。
马车车帘再掀,伸出一个脑袋,左右瞧了瞧,小巧玲珑的身子顺势便钻了出来,许是在车厢里闷着了,她扶住腰腹狠狠的呼吸了几下,才望向草庐这边,远远的便屈身一礼。
守在周围的侍从们赶紧让开,庐中两人起身拢袖回礼,女子笑了笑,便向这边行来。
崔恪张望了几下,回身便笑道:“好你个萧从师,竟把吕乡君请来了,也不早说一声,我也好少饮一些,唉唉,饮酒就是这点不好,耳朵不很灵光。
可惜可惜,早知她会来,我是要洗了耳朵才会来此的。”
===第923章大音===
吕乡君,江都人氏,原名不详。
据传其父乃江都富户,也有的说他的父亲为江都司佐,不管传言如何,吕乡君曾亲口对人说他的父亲亡于江都之乱。
那时她还年幼,随母亲到江陵避祸,却辗转流落章台,可以说是身世颇为凄苦。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战乱时节,百姓纷纷逃离家园到大城之中避难,可生活无着之下,粥儿卖女者比比皆是,尤其是烟花柳巷,更是容纳了许多家破人亡的人儿。
许多大阀豪族也趁机在成本最低的时候收留流民以为奴仆家妓……
换句话说,战乱造就了一些大城的畸形繁荣,长安,晋阳其实都在此列,只是洛阳等地却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匪巢。
…………………………
如今江陵名妓吕乡君之名在江陵城中,乃至于南郡,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几乎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吕乡君,自号佛前客,又称五桃居士,通文章,擅音律,著有“锦书集”,在章台间流传,近两年来,不但得青楼女子们顶礼膜拜,更使贵族们趋之若鹜。
这样一个女子无疑是江陵瑰宝之一。
据传有贵人想要纳她入府,吕乡君不愿意,受了许多逼迫,最终却是皇帝萧铣从中阻拦,才消了祸患。
更有人说张绣与她如何如何,才致身死……
都是些江湖传闻,做不得准,可事关朝中权贵政争,你死我活间却还会牵扯到一青楼妓子,由此可见吕乡君名声之大了。
她能出现在江边之上,崔恪自然惊喜万分。
自古以来酒色不分家嘛,好酒之人大多耽于美色,崔恪也不例外,只是他是好于声色的文人雅士,并非那些只想唐突佳人的色痞。
文人,名妓,这是江陵,乃至于整个江南地面上永恒的话题,不管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