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1718


冯紫英在处置赖家的事情上,把贾瑞给用了起来,这让贾蓉也是十分艳羡。
连贾瑞这种货色,居然都能被冯紫英用得风生水起,捞了一大笔不说,而且在贾府里边地位日涨,现在贾瑞更是在倪二那边的赌场里放贷,每月挣的银子不少,这等好事就怎么没轮到自己头上?
他觉得自己纵然不比贾琏和贾芸,但起码不比贾瑞差,若是冯紫英眷顾亲戚,也该提携自己一番才是。
正是抱着这种心思,贾蓉看见冯紫英时,心情也是复杂难言。
“蓉哥儿,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物事来,我先谢了,你二姨娘倒是对那金藤笠和玉针蓑十分喜欢,……”
冯紫英脸上的喜悦神色让贾蓉心里放下大半。
他觉得自己还是选准了方向,都说冯紫英对两位姨娘十分宝爱,这胡女模样风情都大不一样,也难怪冯紫英这般态度。
松花绫锦这些物事肯定是入不了冯紫英的眼的,便是二位姨娘也不过领一份情罢了,但这金藤笠和玉针蓑估计也是二姨娘一直在西北未曾见过这等物事,所以才会觉得新奇,十分喜爱,却不知这玩意儿成了尤二姐和冯紫英恩爱的助兴物件。
“大爷这般说,倒是让侄儿有些承受不起了,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物件,那金藤笠和玉针蓑在北边儿或许稀奇一些,但放在南边儿也不过就是多花些心神编织而已,……”
贾蓉腆着脸含笑。
他的模样有些和贾宝玉挂相,都是宽皮大脸,粉润生姿,有些男生女相的味道。
不过宝玉是珠圆玉润中多了几分少年英气,而贾蓉却是多了几分阴柔气息。
“多花些心思那就不简单了,说明有心了嘛。”冯紫英摆摆手,看着眼前这个青年,已无复有往日那份探究好奇的心境,更多的是一种寻常心态来看待,“蓉哥儿,珍大哥可好?”
“父亲安好,也多亏了年初把这赖家给拾掇了,否则咱们荣宁二家还真的是永无宁日了。”贾蓉微笑欠着身子半个屁股坐在下首。
“唔,这也不怨谁,世家望族,年代久远了,哪家哪户都免不了有这些攀附着主家吸血的奴才,不思回报主家,却只指望着从主家多捞点儿,对了,那赖尚荣现在却在作甚?”冯紫英想起什么似的。
“赖家一大家子都已经打发到黑山庄子那边却了,不过赖尚荣却是不知所踪,因为他是自小就脱了籍的,府里边也管不着,所以只知道在京师城里晃悠,具体在哪里却不知道了。”
贾蓉对此倒是不太在意,事实上荣宁二府的人都不太在意,赖大赖升两家子都被打发到黑山庄子里去了,赖尚荣没有了家里的支撑,便成不了气候,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忽视了。
冯紫英也不过随口而问,他也不太在意。
赖尚荣不过是个捐官,而且补缺之事如果黄了,再要想补缺就难了,而捐官三年不补,那基本上就算是作废了,再要想补官,基本上就要重新捐官了。
“蓉哥儿,你今日来怕也不只是说些闲话吧?二位姨娘很感谢你带来的礼物,若是有什么须得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只要我能帮得了,……”
冯紫英手里事儿多,也不想和贾蓉多闲扯,便主动挑开话题。
“大爷,侄儿也没有其他事情,您也知道我们宁国府在北塘和大沽边儿上有几处庄子,在京师城里也打探到说今秋蒙古人可能要南下,这每一次蒙古人南下,永平和顺天都是首当其冲,听府里老人说,二十年前那一趟蒙古人南下,就曾经打到了三角淀、丁字沽附近,截断了运河,也幸亏边军来得快,才算是迅速撵走了蒙古人,即便如此京师城也闹得人心惶惶,……”
贾蓉脸上柔婉的笑容在有些人眼中只怕是喜欢得紧,但是看在冯紫英眼中却有些不太自在。
冯紫英很不喜欢这种带着阴柔娘气的姿容,但对贾蓉本人他并无特别的恶感,只能强压住内心的不适,也不知道秦可卿和贾蓉这等多年假夫妻是如何煎熬过来的,一边儿自重身份,一边儿是畏之如虎,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原因才让贾蓉身上阴柔气息更浓。
“所以侄儿也想问问大爷,这北塘、芦台一带有无大碍?”
冯紫英还有些不好回答这个问题,这要看蓟镇军能给蒙古人造成多大的阻碍了,若是真的放开南下,蓟镇军难以发挥阻挡作用,开平中屯卫一旦失守,蒙古人趁势西进席卷梁城所、宝坻直至运河的可能性就大了。
===己字卷
第一百六十八节
合格演员===
再说蒙古大军人多势众,但是毕竟还是以骑兵为主,目的也更明确,既非要入中原抢夺大周朝廷江山,也非要和谁置气斗狠,掳掠是第一目的,借掳掠之机巩固察哈尔部在蒙古左翼中的地位,提升林丹巴图尔自己在整个蒙古人中威望,这才是他的目的。
那么避实击虚,游动而击就是其主要作战方式,攻坚克难肯定是蒙古人不愿意的,但是在有些时候为了实现某些目的和达到结果,也会有所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蒙古人一旦在迁安和卢龙遭遇挫折,那么西进进入永平府西面和顺天府东部腹地还真有可能。
而且顺天府东南部的梁城所、宝坻、天津卫,甚至包括河间府北部的静海,都紧邻运河,素来富庶,而且缺乏坚城守御,蒙古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蓉哥儿,目前尚不清楚蒙古人南侵的规模和势头,不过,若是我,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肯把事情想得最坏一些,若是你们在芦台、北塘一带的庄子可以的话,最好现在就做好准备,人手该撤先撤,物事先收拾藏起来,蒙古人如蝗虫一般席卷而过,不过久留,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精力来一一查证,一掠而过,若是没有了值得他们一顾的目标,兴许他们就放弃了,……”
贾蓉踌躇了一下,他本来也就是寻个借口来探问一下,其实内心并不认为蒙古人能达到运河边儿上来,那意味着蒙古人要远离边墙数百里地的深入了,难道就不担心后勤补给,不怕大周军队截断其归途?
冯紫英也能理解贾蓉这些从未经历过战事的公子哥儿想法,都觉得蒙古人就是一阵风,只能在边墙边儿上打草谷,不敢深入内地,却忘了蒙古铁骑也曾入主中原,横扫天下,其后勤补给能力其实远非寻常大周步营所能比。
真要逼一逼,几百里地并不是什么无法逾越的障碍,更不用说从永平下来都是一路平原的中原腹地,凭借着其机动能力,除非能提前做到坚壁清野,否则蒙古人绝对能在开平中屯卫及其以西的顺天府腹地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贾蓉没想到现在冯紫英给了他这么一个答案,倒是让他有些踟躇起来。
“蓉哥儿,此事我建议你早做安排,一旦蒙古人真的突破边墙南下了,恐怕要南下也不过就是三五日就能抵达运河一线,你要再来收拾跑路,恐怕就有些来不及了。”
冯紫英言尽于此,若是对方不信,最终吃亏受损,那也怨不得自己了。
“大爷,您说蓟镇兵强马壮,怎么就会抵挡不住蒙古人入侵呢?京师城里还有京营十万大军,要说蒙古人在边墙外袭扰也有这么多年了,可除了二十年前,这么些年来可从未见蒙古人突入进来过啊,这一旦要搬迁把人和物事都搬走藏起来,花力气可不小,……”
贾蓉还是觉得不稳妥,想要讨个准确的答案。
“蓉哥儿,这等事情也非一句话能说得明白,蒙古人选择这一次入侵自然也有其原因,……”冯紫英也懒得多解释,信不信由他。
“可是与京城中的情形有关?”贾蓉很突兀地问了一句。
冯紫英一愣,他没想到贾蓉居然也能问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来,略感吃惊,正眼打量贾蓉半晌,才沉声道:“蓉哥儿,你想说什么?”
贾蓉起身,异常诚恳的躬身一礼,“大爷,我和我爹这几年来荒唐之余,也一直在考虑宁国府的未来,总觉得荣宁二府现在每况愈下,已经有点儿油尽灯枯的感觉,我们也知道当下府里难以维系的原因,可宁国府这边我父亲和我都是不中用的,读书不成,做事无能,只能萧规曹随的勉力维持,所以也盼着大爷能给我们宁国府指一条明路,……”
冯紫英惊诧莫名,这贾蓉一上来就给自己演的是哪一出?
自己和宁国府可没有这么好的交情,你说是贾琏或者贾宝玉为了荣国府的未来给自己唱这一出,他还能接受,可贾蓉和宁国府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不过这番话倒也能说明贾珍和贾蓉其实并非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只知道荒唐嬉乐而非一点儿考虑都没有,他们也觉察到了自家的危机,只是在无力改变和扭转的时候干脆选择了逃避,只不过在发现逃避不了,而危机越来越逼近直至直接触及到自家生存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
“蓉哥儿,你这话倒也有趣,怎么会突然想和我说起这些来了?”冯紫英淡淡地笑道。
伸手不打笑脸人,之前人家还为了搭上自己的线,而可以讨好尤二姐,大概就是想要借此机会让尤二姐也能吹吹枕头风,现在自己似乎也不好拒人千里之外,且听这厮说些什么再说。
“大爷,不瞒您说,我们府上情形恐怕比西府那边更差一些,自打祖父入玄真观修道,咱们府里就备受冷落,我父亲和我也没什么本事,……”贾蓉满脸痛心模样,“原本我和父亲也想寻个合适联姻对象,缓解府里的艰难,但未曾想到祖父却早早定下了秦氏,……”
冯紫英心中冷笑,这厮倒也是一个演员,演得活灵活现,越是这种半真半假,甚至九真一假最能动人心,哄人上钩,不过秦氏的来历他以为自己不知道么?
冯紫英不相信贾蓉会如此不智。
“……,若非大爷能点拨贾瑞为贾家揪出赖家这个毒瘤,荣宁二府便是永无宁日,……”
这等囫囵话不必说了,冯紫英有些不耐烦。
“,……前几日我祖父也曾把我和父亲叫去,说他命不久矣,……”
冯紫英一怔,身子微微前倾坐直,这似乎是有点儿不一样了,难道这贾敬还能有什么不同寻常?
冯紫英印象中贾敬是个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角色,进士出身,却又爱上了修道,然后出家玄真观,最后炼丹至死,唯一印象的就是他祝寿,然后就是死后葬礼,其他完全无感。
好像红学中关于他的争论也有一些,但当时冯紫英都以为不过是一些牵强附会,今世中他也听闻一些消息,这贾敬好像跟跟错了人,然后就主动出家避祸了,嗯,这一点儿上倒是和有些“红学专家”们所说的一致,但现在贾蓉突然提起,绝非一时兴起或者口误。
命不久矣?这是能预测自己生死了么?或者是病重难治?
冯紫英没说话,只是看着贾蓉表演。
“我和父亲也不清楚祖父此言何意,但是感觉祖父似乎心事颇重,和往常我们见他时大为不同,……”
贾蓉有些絮絮叨叨地把以往情况也做了一番介绍,听得冯紫英也有些云里雾里。
一直到贾蓉告辞离开,冯紫英都还是没有完全弄明白贾蓉此番来意。
当然,也不是一无所获,冯紫英能听出贾蓉代表着宁国府贾家这一支想要和自己拉近关系的意图,或许是贾琏、贾芸乃至贾环这些人的境遇对宁国府这边有些刺激,而贾瑞的得势和赖家被拿下等等诸多事情与宁国府这边的瓜葛,都让贾蓉生出了一些别样心思。
不得不说像贾珍贾蓉这些人,或许做事无能,行事无度,但是沉浮几十年,多少也还是有些观风辨势的眼力劲儿,能够觉察出宁国府的没落,也能够主动寻找拯救宁国府的路子,只不过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来,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但如果仔细想一想,也觉得这并不足为奇。
荣宁二府身边的群体就是四王八公十二侯这些武勋群体,当然也还加上原来的四大家族,可四王八公十二侯中,四王八公都和贾家一样,除了北静王水家和镇国公牛家之外,都处于一个无可逆转的坠落之势,反倒是十二侯以及以往连十二侯都未排入的部分武勋还有些气象,比如冯家,比如王家。
他们能寻找的依靠也就只能局限于这个圈子里,难道那些士林文官世家还能看得起他们?
荣国府那边还有王家可依靠,还把大姑娘送进宫,但现在看来送进宫这一宝有些压偏了,血本无归,现在就和冯家走近,薛家完全就是靠上可冯家,看看薛大傻子,再看看薛家二房甚至不惜让嫡女为媵,就足以说明许多。
而史家则是去讨好寿王一脉,但结果如何不好说,若是押错了宝,也许史家一样会落得个身死族灭,这就是
这种情形下,宁国府的焦虑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贾蓉今日的这些举动让冯紫英有些看不懂。
贾敬,秦可卿,这两个在《红楼梦》中的神秘人物,似乎都要走上前台了,之前自己还是有些忽略了这宁国府贾家,甚至连这个贾蓉好像也不像之前自己所看待的那般一无是处,起码是个好演员,在自己面前表现还是很到位的,起码成功的勾起了自己的兴趣。
===己字卷
第一百六十九节
丫鬟们===
贾蓉离开,晴雯还等着见面。
冯紫英一时间也觉得有些捉摸不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