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1718


若是自己家里有事情,不该是这等情形才对,让晴雯跑一趟,这算什么?
一直见了晴雯,听完晴雯一五一十一字不漏地转达,冯紫英这才明白过来。
这是贾元春在传话,又或者要通过自己的反馈获得一些了解。
“抱琴说老爷虽然学无所成,但是却对培养学子一直热心,……”
冯紫英秒懂,贾政要外放了,看样子贾元春还是出面却恳求了永隆帝,好歹也是有夫妻之名,一个学政应该不算什么,但后续会不会带来一些什么,还不好说。
“抱琴还问了爷在永平府这边的情况,说现在宫里谈及爷的时候甚多,其中褒贬不一,让爷各自小心,……”
这也在冯紫英预料之中,在京师城眼皮子下边就是这样麻烦,稍微有些动静,都能迅速传入朝中乃至宫中。
“还有么?”见晴雯欲言又止的模样,冯紫英皱了皱眉,“有什么你只管说,爷自有判断。”
“嗯,抱琴还说娘娘觉得几位皇子甚是关心皇上身体状况,人人每月都要进宫送药献方,让人深感孝道之甚,宫中诸妃和其他人,亦是纷纷效仿,……”
冯紫英眉毛微挑,这是在暗示皇上身体不佳,所以皇子们都有些按捺不住了么?
也难怪,寿王跟着刘一燝去了山东巡视登莱,只怕对其他几位皇子刺激很大,这意味着寿王是第一个获得了直接参与政务的权力,虽然只是一次简单巡视,而且是以刘一燝为主,但是这个昭示就很重要,其他几位成年皇子当然不会后人。
这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难道从现在开始就进入了后永隆帝时代?
这种带话,双方都有明确目标,所以带话者本身都未必明白话语的意义,只有各自才知晓其中含义,但涉及的内容也不会太多。
问完了情况,冯紫英才让晴雯退下,他需要好好思索一些,尤其是结合着贾蓉带来的消息,让冯紫英感觉到似乎京师城中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
这场风暴源于何处,起因,推波助澜的因素有哪些?
哪些人或主动或被动的会被卷入进去?
最终的结局会演变成什么模样?
蒙古人寇边,建州女真策划并会有动作,西南土司的卷入,这是几个重要因素,但是要说这就要颠覆大周,冯紫英觉得还不至于,但为何像元春和贾敬这些人似乎都觉察到了危机一般纷纷动作起来?
但元春好像也没有真正说明这危机何来,而只是一种焦虑,因为她没有其他对策,或者她就是束手无策,向自己求卦问道?
除非永隆帝的身体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以自己见永隆帝时的观察,永隆帝的身体状况虽然不佳,但是远未到就要寿终正寝的地步,所以这才是最让冯紫英不解的。
想到这里,冯紫英越发觉得这大周局势和自己记忆中的大明是截然不同了。
大周继承了大明的规制体系,但是却又已经有了许多不同。
武勋群体势力仍然庞大,太上皇、皇上和义忠亲王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势力驳杂参差,在朝野内外的拥趸盘根错节,再加上士林文官群体的地域对立和天家之间关系也是明灭不定,再有外部因素的掺和,使得整个大周朝局显得无比混沌,无论是谁都很难看清楚。
提笔写信,冯紫英需要给汪文言写这封信。
汪文言这段时间似乎有些懈怠了,或者说过多的把心思放在了永平府这边,他和吴耀青一外一内,正在梳理着永平府的情形,应该说进展很大,似乎是在为自己日后全面接掌永平府做准备。
但这非冯紫英本意。
永平府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但是这里分量太轻,无论自己在这里做得再好,但到了一定级数,就很难再有提升,但如果交给一个合适的人选来,的确可做王霸之基。
但这没有十年八年的苦心经营,而且是需要按照自己的规划去经营,很难达到那种理想状态。
煤铁水泥复合体的打造,道路、港口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乃至于利用榆关港辐射顺天府、东蒙古地区、永平府、辽西走廊几个区域带动起来的海陆商贸体系,这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就目前来说,自己慢慢打下的基础正在成形,哪怕是蒙古人的侵扰也一样改变不了这个局面,自己加庄氏再加晋商、海通银庄,基本上代表了官方、技术和贸易渠道方、资本人脉方,而海通银庄能够稳定地将宗室捆绑进来,这样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工商联盟。
可以说谁都无法阻挡这样一个怪物的迅速成长,只要外部市场不受影响,那么这个怪物就会膨胀到一个惊人的地步,其囊括的利益群体会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甚至裹挟朝廷影响朝廷政策。
对冯紫英来说,这还只是第一步,在很多地方都还可以变相复制这类情形,当然未必要全部一致,选择合作的对象,采取的方式,合作的模式,都可以因地制宜变化,但是其核心却是不变的。
那就是要扶持工商产业体系,以工促商,以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来支撑商业贸易的内外扩张;以商带工,以不断拓张的商业贸易渠道网络来带动工业的发展,将大周的工业产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周内外的每个地方。
近期会以海贸为主,但是冯紫英很清楚外部市场受限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有一个饱和度,而大周内部市场才更具有开拓性,最终还要将工业产品向更遥远的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和欧洲输送,这才是终极目标。
想象很美好,但是这却需要建立在自己能完全掌控局面发展节奏的前提下,可当下混沌的局面已经远远超出了冯紫英所能控制,潜藏的危机冯紫英已经意识到了,但却很难捕捉到其中真实的一面,这让他也有些心烦意乱。
贾敬的异常,元春的提醒,无一不在映证着冯紫英自己的直觉,这不单单是蒙古人入侵和西南乱局甚至建州女真策划那么简单,肯定还有什么根据威胁性的潜在危险。
白莲教?还是倭人?义忠亲王?
所以他要写这封信提醒汪文言,该把重心适当调整了,等到永平府经历了蒙古人侵袭这一波之后,冯紫英自信有把握来好好梳理一番了,而朝中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看见晴雯脸色不太好看的出来,香菱也有些惊讶。
爷对晴雯的心思这阖府上下谁不知晓,怎么晴雯不远数百里来,爷却只是询问了一番便打发了出来,连体己话都没说几句?
香菱踮起脚尖向里瞥了一眼,却见冯紫英提笔疾书,知道也肯定是在忙正事,这才上前拉着晴雯的手,像是看破了晴雯内心郁闷,笑着道:“你是不知道,爷来了永平府可和在京师城里大不一样了,几乎每日都是如此,不是处理公文,就是何人谈话,要不就是写信,……”
“有这么忙?”晴雯撇了撇嘴,意似不信。
“真的,见你之前,东府的小蓉大爷还来了,爷还见了他一面呢。”香菱见晴雯不信,赶紧道。
“小蓉大爷?!”晴雯吃了一惊,“爷好像和东府那边儿没多少交情吧?宝二爷和环三爷都未曾来过这边,怎么小蓉大爷却还来永平了?”
“谁知道?”香菱摊摊手,然后又拉着晴雯,“所以你也别觉得爷冷淡了你,冷淡谁也不会冷淡你吧,……”
晴雯翻了个白眼儿,香菱这丫头就是老实,说奉承话都不会说,但晴雯也知道对方好心,摇摇头:“我倒不是在意这个,只是觉得这一趟跑得蹊跷,奶奶固然不满意,爷估计心情也不会好,但我不来还不行。”
“怎么了?”香菱讶异地问道:“不是奶奶让你来的么?”
香菱声音略大,那边儿金钏儿也从门洞里钻了出来,看着晴雯,“不是奶奶叫你来的?晴雯,那你怎么来的?”
晴雯和金钏儿关系很淡,虽说人前都还能维持着一个体面,但是真正无人的时候,却不会惯着谁,晴雯尤其是看不惯金钏儿以爷身边大丫鬟架势自居,冷着脸道:“我说了不是奶奶让我来的么?”
金钏儿一怔,瞅了一眼香菱,见香菱仍然是迷迷瞪瞪的模样,知道这丫头就这样,也懒得多问她,只看着晴雯:“晴雯,你也莫要仗着奶奶喜欢你就自作主张,咱们当奴婢的得有分寸,……”
晴雯恼了,“金钏儿,你这话该说你自己,我来去哪儿我自己心里有数,真要恶了也和奶奶的心意,我自个儿走人,不劳您记挂,……”
金钏儿也不在意,反而笑了起来,“那就好,好歹我和你也都是荣国府出来的,现在在府里做事儿,不想丢了我们自家颜面,……”
===己字卷
第一百七十节
海龙囤===
晴雯睃了对方一眼,她也知道金钏儿的性子,倒不完全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但今日来永平府的行径的确有些诡异,连奶奶都觉得棘手。
当初对自己去不去见抱琴奶奶就有些纠结,虽然最后还是同意自己去了,但对于自己面对抱琴时候说些什么,奶奶也是叮嘱了一番,甚至连鸳鸯在路上也都有些担心,让自己稍微收着点儿,别什么都往外倒。
晴雯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贾家的心气似乎在慢慢散了,再无复有往日那种淡定平和的泰然。
以往无论是老祖宗、太太加琏二奶奶,三位一体,基本上就能把荣国府这边的事儿给撑起来,但现在,琏二奶奶还在勉力维持,但是她和琏二爷和离了,底气就没那么足了,老祖宗和太太因为大姑娘入宫的事儿似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也有些沮丧和彷徨。
再加上二位老爷似乎也有些心思不属的,也托带着阖府上下都有些迷茫。
连她回荣国府一趟见到昔日许多伙伴熟人,都能感觉到那种精气神的黯淡。
这一点也能从鸳鸯的态度能看出来,原本大家都觉得大姑娘进宫是整个贾家的荣耀,对贾家前途会大有帮助,但是现在看来那纯粹就是一个虚幻。
大姑娘在宫中似乎很不得宠,甚至还可能拖累贾家,这也使得大家对大姑娘的许多事亲和要求也就有点儿疑虑了,所以鸳鸯才会提醒晴雯。
“金钏儿,我是冯家人,自然省得,但贾家那边和冯家这边也息息相关,以你为你比爷和奶奶还聪明不成?要不爷怎么会在娘娘省亲时去见娘娘,而奶奶还要让我去一趟贾府?”晴雯没客气,“你的好心我明白,但也莫要把人家都当做傻子。”
金钏儿笑了起来,对晴雯的这种直爽火辣性子她早就习以为常了,“嗯,我也就是提醒一下,莫要误导了爷,我也知道爷和贾家那边有牵扯不断的关系,但现在爷都到了永平府了,许多事情恐怕力有未逮,回去之后若是贾家那边来打探,晴雯你也要好生解释才是。”
晴雯轻轻哼了一声,不再说话,而金钏也不在意,“走吧,先去休息,我估计爷待会儿写完信,还要有事儿问你,在永平府好生将息两日,也聊解你的相思……”
晴雯最是佩服金钏儿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厚脸皮,虽然是个冷性子,但是平素里该怎么却是拿足了她作为首席丫鬟的架子,像这种自己横眉冷对,对方却还能笑意盈面的来招呼自己,自己真的做不到。
不过对方话语里略大揶揄的味道还是让晴雯有些耳根子发烧,“金钏儿,你少在那里嚼舌根,……”
“我怎么嚼舌根了?难道说你没记挂着爷?还是爷不喜欢你了?你来一趟也不容易,我待会儿就给爷说,索性就把好事儿办了,你也在这永平府歇息几日再回去,……”
金钏儿一番话把晴雯说得脸红筋涨,便是却有此心,此番也不可能了,恨得牙痒痒,“浪蹄子,你以为人家都和你一样,成日里就想那些事儿?没得辱没人,……”
“怎么,跟了爷还能辱没了你不成?”金钏儿也不饶人,语气却更刁钻,“你敢说你就没想过念过爷梳拢你?”
被金钏儿挤兑得无法回答,晴雯又不愿意昧心撒谎,只能杏目圆睁,恶狠狠地道:“我念着爷那也是我的事儿,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别以为拔了个头筹就觉得自己是大丫鬟了,还说不定是谁呢?”
金钏儿冷笑,“哟,还真说出心里话来了,怎么舍你其谁?”
晴雯也同样回报以冷笑,“若是论精细周全,我是不如你的,但可别以为只有你了,鸳鸯和平儿可不会输于你,……”
金钏儿心中微凛。
说内心话,金钏儿还真没觉得晴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虽说晴雯生得俊俏一些,但是以色侍人不长久,这句老话谁都明白,更何况本来也就是一个通房丫头的命,能生儿子恐怕才能有抬妾的机会。
看看这爷身边的女人,不说大奶奶和宝钗、黛玉三个正妻了,便是未来可能是妾室和丫头们中,又有几个姿容差了?
妙玉和薛宝琴,欺霜压雪,姿容绝顶,还有那二姑娘的模样也一样不输于人,这二尤也是胡姬模样,颇得爷的宠爱,但这都是皮囊表象。
金钏儿明白自己的身份,找得准自己的位置,像几位奶奶身畔的丫头,紫鹃性子柔婉,莺儿性子骄狂,都难以对自己构成挑战,晴雯这丫头虽然很得爷的看重,但她那粗疏火爆性子也不够分量,那二姑娘身边的司棋,也是一样莽撞,虽说那身段很合也的胃口,但是要在这大丫鬟位置上坐稳,却还不够格。
但晴雯提到的鸳鸯和平儿,却让金钏儿不敢小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