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1718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沉默不语。
这个要求太高了。
他们是按照在城墙或者栅栏内打防御战,或者说是依托车队来进行作战的考虑来的,未曾考虑过野外面对敌军骑兵的遭遇战,那种要求太高了。
“所以,还不够。”冯紫英冷冷地道。
“那又该如何?大哥,别说他们,就算是我们拔山营,真要面对蒙古骑兵的大规模进击,一样可能有各种情况发生。”左良玉实事求是地道:“这不是训练能实现的,需要真正遭遇几场战事存活下来的老卒方能完成这种淬炼!”
“那就一切按照可能面对的战事来!”冯紫英毫不客气地道:“蓟镇的一营骑兵马上到了,那我们就以他们为假想敌,实实在在地来几轮对战,除了不装药子,其他一切都完全按照遭遇战的模式来对战训练,我想对蓟镇骑兵也是一次洗礼,他们日后也许会面对东虏的火铳兵,而我们更需要直面蒙古和东虏披甲骑兵!”
===己字卷
第一百六十六节
公务===
回到府衙中,冯紫英尚未来得及休息,吴耀青便已经求见。
这同知公廨委实小了点儿,但是看看这破败的府衙也就知道历任知府都无意重修这衙门,这也是历代流传下来的规矩,那就是不修衙。
这可和后世各地政府喜欢修楼堂馆所的风气大不一样,修衙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还要引来都察院的目光,何苦来哉?还不如想办法弄到自己腰包里来得实在。
吴耀青近期一直在调查昌黎和乐亭那边,目标就是惠民盐场。
惠民盐场的盐田被瓜分一空,但是经过仔细调查,处于昌黎的惠民盐场,插手的却不仅仅止于昌黎的士绅,包括卢龙、乐亭这边都有士绅参与了进去。
卢龙也就罢了,这边士绅和府衙里的官员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瓜葛,但乐亭士绅如何能参与进去,这倒是让人很奇怪。
“所以属下也通过一些渠道查了查,尤其是倭寇这几回上岸的情况,总觉得这里边有些蹊跷。”吴耀青面带喜色,“我们发现倭寇的时间节点踩得很准,每每是盐场重建完成得差不多了,然后产出几批盐,存储得差不多的时候,倭寇就会准时登陆而来了,盐场固然被毁,但是储存的盐也被洗劫一空,远贼有熟脚,其能如此精准动手,必定在昌黎这边有内应这是确凿无误的,但是数百倭寇藏身于何处呢?”
“昌黎沿岸一线应该没有合适的藏匿点吧?”冯紫英也对昌黎情况有所了解,那一线地势平坦,若是数百倭寇来往,必定瞒不过耳目。
“没有,其实从榆关一直到山东大清河入海口,都没有合适的藏匿地点,如果再远,那就是辽西觉华岛和登莱那边沙门岛、长山岛、大竹岛、小竹岛那一片了。”吴耀青摇头,“觉华岛不可能,那上边是辽西宁远那边储藏物资所在,沙门岛、长山岛那边也不可能,太远了,要精准传讯做不到,所以属下认为只有在乐亭南边的祥云岛、月坨、石臼坨那一带,是倭寇最好的藏身地点。”
“祥云岛、月坨、石臼坨?”冯紫英迟疑地道:“那边我知道,是不是太小了?距离陆地也太近了?”
“大人,月坨、石臼坨小了点儿,但是匿身百十人也不在话下,祥云岛藏身三五百人没有问题,而且这几岛距离陆地很近,补给十分方便,……”
冯紫英摇头,“正因为太近,而且但时间藏身可以,若是久了,岂能无人觉察?另外若是倭寇一直藏身于此,岂能只针对盐场,乐亭和再往下边的北塘大沽那一带也有盐场,为何这些倭寇从无侵扰?”
“大人,我没说这些倭寇会一直藏身于祥云岛这边,我只说他们可能是临时在行动前藏身于此,得到内应消息之后,然后从这里出发发起进攻,至于得手之后,肯定就远遁,原来府里也曾经查访过祥云岛、月坨和石臼坨,但是并无所得,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至于说大沽那边的盐场,我估计倭寇恐怕还不敢去吧,那里驻扎着天津卫的驻军,亦有舰船,若是没有可靠内应,那就是去送死了。”
吴耀青耐心地解释道。
“那这些倭寇平常会逗留于哪里?”冯紫英突然问道:“这永平、河间乃至更南面的济南府沿岸,都未曾得闻袭扰之事?”
吴耀青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道:“大人,这却不好说,但以属下以为,这昌黎乐亭这边内应的人和倭寇还是应该是只针对盐场这一笔生意的默契,其他恐怕这些士绅也不愿意,毕竟做得越多,风险越大,士绅们未必愿意去冒这个险,而盐场之事相对简单,便是抢掠到的盐,昌黎乐亭二县的士绅们也能有渠道卖出,这玩意儿卖出去老百姓吃了用了,也就没有什么证据了,不比其他赃物,……”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倭寇平素并无在永平这边,那会在哪里?“冯紫英问道。
”这不好说,但属下知道像辽南那边有许多岛屿,还有朝鲜北面亦有不少岛屿,都是可供藏身之地,或许他们会在朝鲜那边谋生,毕竟朝鲜的海防更弱,……”
吴耀青的解释有些勉强,冯紫英不太认可,但是现在他也找不出合适的依据来反驳。
不过此事的处置肯定要等到蒙古人入侵之事解决之后才谈得上了,好在有了线索,倒也好办。
来到永平府也有小半年了,冯紫英深刻感受到在府州下边为官和在翰林院乃至六部里边的不一样。
翰林院也好六部也好,日常事务就是那些,只要不外出公干,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处理手里边事务,到点儿准时点卯,准时下班,类似于现代的早九晚五,当然该加班还得要加班,不过那都是特殊情形,除了兵部和都察院外,其他各部加班情形不多。
当然作为重要人物或者被上司看重的角色,留下来加班机会会多一些,比如像冯紫英这种经常被大佬拉去商计和谈话的,但即便如此,算下来也不多。
可到了永平府,冯紫英立即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早出晚归,到各县奔波,另外回到府衙就是看各种文档资料和下边传上来的公文,听下边各房的汇报,还有自家幕僚的一些情况报告和建议,另外还得要去和通判、推官协调一些事务,向府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总而言之,繁琐而庞杂,充实而忙碌,几乎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尤二姐几次想要让冯紫英陪她一起去庙里上香求子,冯紫英都没有时间,这也让冯紫英对这个一直默默无闻陪着自己的小妾很是歉疚。
倒是尤三姐经常女扮男装跟随自己出行,先前衙门里的人还有些讶异,但是在尤三姐表现出了一手剑技之后,立即惊为天人,再无人多言。
连朱志仁都是颇为艳羡冯紫英居然能有一个精通武技的胡姬小妾,不过冯紫英估摸这厮更羡慕的是这等胡姬在床上的妖娆风姿,而非尤三姐的武技。
“你说什么?”刚回到屋里,就看见尤二姐喜滋滋的迎了上来,身上居然穿着一身藤笠蓑衣,这又没下雨,穿这等物事作甚?
顺手将尤二姐丰腴的身子揽入怀中,放在自己腿上坐下,还没有来得及问起为啥穿着箬笠蓑衣,就听得尤二姐说起,冯紫英一愣:“蓉哥儿来永平了?”
受前世中《红楼梦》书中关于贾珍贾蓉父子聚麀之诮故事的影响,冯紫英对贾珍、贾蓉的印象一直不好,所以虽然后来贾珍、贾蓉也百般亲近讨好,而秦可卿在宁国府中的身份也完全和前世《红楼梦》书中所言那般不符,但印象一旦形成,还是很难让冯紫英改观。
所以二尤跟了自己之后,冯紫英也是严令二尤不准登荣国府的门,反倒是尤氏来过冯府见二尤这两个名义上的妹妹几回,不过尤老娘倒是时不时的去宁国府,要带些消息回来。
虽然不喜贾珍贾蓉,但冯紫英也知道贾珍贾蓉父子的表现其实就是这个时代这等武勋大家不太成器子弟的最真实写照,奢靡无度,好色贪杯,仗着府里的势力,难免要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情,但是你要说有多么过分的行径,也说不上。
要说这聚麀之诮,贾赦把秋桐赏给贾琏,似乎也有些这个嫌疑,秋桐作为跟着贾赦多年的丫头,要说二人没有过男女之事,冯紫英是不信的。
只不过秋桐是个丫鬟,和秦可卿的贾蓉正妻身份不一样罢了,而现在秦可卿在宁国府里处境更像是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烫手山芋,也就更不存在什么聚麀之诮了。
不太喜欢归不太喜欢,但贾冯两家现在却已经是亲戚关系,宁国府那边远了一些,但也算姻亲,而且二尤这层关系算上来,似乎还更近。
而且贾珍、贾蓉一直对自己十分恭顺,所以就算是冯紫英不太喜欢,但也无法做到不予理睬。
“嗯,刚来,这么凑巧的是晴雯也来了,现在正在和金钏儿她们一起说话呢。”尤二姐对冯紫英这种亲密行径很喜欢,不过只能是在只有两人独处的情况下,她还是还注重自己在人前的形象,深怕被别人说轻佻放浪了。
“晴雯也来了?”冯紫英更吃惊,“她来干什么,是家里有什么事儿么?”
“好像不是,说是替人带话,具体什么,晴雯没说,妾身也就没问了。”尤二姐很懂规矩,不该问的就绝不多问,这也是冯紫英很喜欢对方的缘故。
想了一想之后冯紫英才道:“那蓉哥儿来做什么?这等时候,数百里跑来永平府,有些让人意外啊。”
“蓉哥儿送了一些南边送来的松花绫锦,还有一些土特产,这金藤笠和玉针蓑妾身很喜欢,穿上很有些不一样的意境呢。”尤二姐显然很喜欢这一套金藤笠和玉针蓑,站起身来,盈盈一转,“爷喜欢么?”
===己字卷
第一百六十七节
贾蓉===
一身淡绿的绸裙,外边儿却罩着一层明黄色的玉针蓑衣,头上还顶着一顶金藤笠,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冯紫英却也不忍心打消尤二姐兴致,附耳悄声道:“这金藤笠和玉针蓑,若是穿在二姐身上,二姐内里却不穿衣着,那肯定就不一般,或者穿一件肚兜小衣,如那出水芙蓉,再配上这金藤笠和玉针蓑,方才够味儿,……”
明知道这是情郎的打趣,但是尤二姐依然有些心动。
这几个月来几乎是独占爱郎,可是依然未曾怀孕,这让尤二姐也有些心慌。
想到再等几个月薛家姐妹就要嫁过来了,到时候自己再难有这等机会,尤二姐就觉得心有不甘,也在琢磨着如何挖空心思讨好情郎,让冯紫英能在自己身上播下种子。
“若是爷喜欢,那今晚奴家就传给爷一人看,……”尤二姐掩嘴轻笑,“如爷所愿,……”
“哦,当真?”冯紫英食指大动。
“当真,不过爷也要好生怜爱奴家,也好让奴家早日得偿所愿。”尤二姐满脸期盼。
“哎,二姐,这等事情恐怕也是要看运气了,这几月来爷也在你身上花了心思不少,谁曾想一直没见动静?”冯紫英也是颇为不解,在沈宜修那里也未曾如何苦心经营,那边有了,这边尤二姐身上自己也是努力耕耘,却始终未见动静。
“奴家不管,总之奴家要在薛家姐姐嫁过来之前怀上相公的孩子,……”尤二姐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道:“这期间,便是奴家痴缠了一些,相公也莫要嫌奴家放荡,……”
冯紫英哑然失笑,尤二姐在床上放浪他求之不得,金钏儿和香菱都不及尤二姐放得开,而尤三姐就更不用说,几个回合就要缴枪投降,也就只有尤二姐还能鏖战一番。
“好了,不说此事儿了,蓉哥儿既然煞费苦心还给你们送来礼物,怕也是有些事情吧?”冯紫英随口道:“那我也见他一面吧。”
“嗯,蓉哥儿也就是希望见爷一面,奴家虽然愚钝,但也感觉得到他怕是有些事情要求爷呢。”尤二姐点头,“不过他也是奴家姐姐的儿子,若是爷能照拂一番,也给他留几分颜面才是。”
冯紫英侧目而视,笑了起来,“二姐现在倒也有了几分人情世故的本事了,嗯,倒也不枉在这边掌家许久了。”
“奴家可当不起爷这般表扬,不过是记挂着几分亲戚情分罢了,总要胜过外人几分才是。”尤二姐听得情郎表扬,也是眉花眼笑。
贾蓉进门时都是有些忐忑的。
虽然知道这份礼物似乎颇得二姨娘的心思,但是这么快就能见到冯紫英,贾蓉还是有些兴奋的。
倒是没指望这一次见面就能如何,前几年间,他也还是和冯紫英打过几次照面,甚至还吃过一二回酒,只不过在冯紫英考中进士之后,这份情意就慢慢淡了,这三年下来,人情淡如纸,几乎就变成了一指就能戳透的地步了。
贾蓉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个不怎么中用的人,既比不得贾琏那般在外边儿应酬得当,也不及贾芸那样肯吃苦,甚至不及贾瑞那样拉得下脸来做事,也不如贾赦那般贪狠,至于读书做事都不是他喜欢的。
对他来说,这样优哉游哉,成日里东边儿吃顿花酒,西边儿督促一下下边儿人做事认真一些,这日子就这么过最好。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种日子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现在贾家在走下坡路,若是不寻个门径,这宁国府只怕就要败在他这一代了。
从内心来说他还有些羡慕自己老爹,甭管怎么样,大半辈子也就这个潇洒过了,但轮到自己这日子却过不下去了。
至于祖父召见丢下几句神神叨叨的几句话,反而让贾蓉有些害怕,现在宁国府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是南北总还有十来个庄子,也还有些铺子,这么稍微手捏紧一些,还能奈何着过,可若是真的卷入那些个不测之事中去了,没准儿一觉醒来就可能是身陷囹圄刀斧加身了。
他一点儿都不愿意去过那种日子,朝不保夕,刀口舔血,夜不能寐。
都说富贵险中求,若是祖辈父辈去冒险求富贵也就罢了,但轮到自己,那就免了,他这一辈子好日子还没过够呢,他不想去冒这种险。
正因为如此,贾蓉才会打算来永平府打探打探风色,顺带看一看能不能搭上冯紫英这条线,也算是留条后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