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1718


“京师?”曹煜一愣,怎么会突然要去京师了?看了一眼对方,曹煜小心翼翼地问道:“言兄,可以问一句么,是哪路神仙?”
汪言笑了起来。
说实话,他很想把林如海的这个幕僚团队保留了下来。
这一年多林如海身体都不是太好,时病时好,某种意义上来说,全靠这个幕僚团队得力,才把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事务撑起来。
不要小看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事务。
盐业这一块涉及相当复杂,尤其是现在太上皇尚未放手,而永隆帝又有意渗透,而义忠亲王更是通过各种渠道想要插手,如何平衡好各方关系,如同悬崖上走钢丝一般。
而且那些盐商们也是鼻子极其灵敏,感觉到林如海身体不佳,而上边几方在悄然角力,也都有点儿想要拖一拖看一看的架势,在盐引和盐课银子的上交上自然就会有各种理由来拖延拖欠了。
汪言他们还得要配合着衙门里几位官员们和这帮人脉关系不浅的盐商斗智斗勇,还得要把私盐贩子的局面那边控制好,防止捅出篓子。
威逼利诱也好,敲打要挟也好,总之要顺利把银子收回来,也是相当不容易。
这两三年里,几个人配合得相当默契,而且这几个人也都是经过了汪言的筛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早在两三年前就慢慢清退礼送出去了,只是没想到林如海的这场病却是来得这么不合适。
像眼前这个家伙,思路慎密,考虑问题周全细致,而且善于理解分析,一个事情交代给他,便能根据要求在很短时间内拿出方略来,而且还会根据要求变化不断做出修改完善,甚至还能主动提出一些建议。
就像刚才自己看得这份方案一样,自己只提出了要求,确保冯紫英一行人安全抵达金陵,并要前往松江和苏州,介绍了危险来源,以及行进方式,一个时辰不到,一个粗略的保卫方案就出来了。
而且在自己的提醒和介绍下,又花了半个时辰修改,基本上就可以行。
最为满意的是配合日久,对方也清楚己方能动用的资源有些哪些,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可用,都是一点就透。
除了这个曹煜外,其他几个人能力都不差,若是解散了,日后还要想重新组建这样一个幕僚班子团队就很不容易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帮人对南直隶乃至浙江那边的情况都很熟悉,也就是对闽地两广不太了解。
其中一个就是绍兴人,曾经在杭州干过胥吏,算是和汪言同行。
还有一个是淮安人,曾经给前两任金陵知府当过幕友。
几个人都各有所长,若非如此,汪言也不会如此不舍。
只是冯紫英现在还只是一个翰林院修撰,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类清贵京官,未来前途肯定是非常远大的,但是现在却真的算不上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团队显然有些用不上。
之所以林如海要把自己介绍给对方,也是因为对方恐怕因为开海还有一些非公务性质的事务要自己来处理,但并不代表对方就需要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了。
除非,除非对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当宏大而清晰的定位规划,否则汪言想不出对方留下这样一个团队的价值和意义。
“学勤,没什么不能说的,嗯,就是林公的女婿冯公子吧。”
“啊?!”曹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冯大人,可是他是翰林院修撰,这如何能用得上我们?”
汪言一时间也不好解释,他能说这位冯公子胸怀大志所谋乃大?
凭什么这么说?
见汪言有些不好回答自己问题,曹煜恍然大悟,压低声音:“莫不是林公不愿意见我等无处可去,所以才让其女婿来接手,只是这等也不是长久之计,冯大人养着我们这样一帮闲人也毫无意义啊,冯大人现在是从六品修撰,若是能下地方,可以到正六品,甚至从五品,若是能干个知州,或许能勉强”
说到这里,曹煜也有些失望的摇摇头。
便是这位冯大人立马下来干个从五品的知州,只怕也养不起这样一帮人,一年几千两银子,和就算是他当知州能养得起,但是没有意义和价值啊。
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想养着自己这帮人,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作用,起码要干到一个正四品的知府,而且还是得像苏州、松江、扬州这样富庶大府,才能说得上有价值意义,便是像池州、宁国、太平这样的穷府,都没有多大意义。
“行了,学勤,你也别胡思乱想了,先把现在的活儿干好,不过我可以给你打个包票,到时候能有你一碗饭吃,不会比现在差。”汪言见对方还在瞎琢磨,直接打断。
“嘿嘿,言兄,那我可就听进去你这句话了啊。”曹煜笑了起来,接触这几年,他知道对方不是轻诺之人,“这个方案如何?”
“差不多了,秋水剑派这边让老杜和秋藏锋马上安排好,务必不能出岔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素咱们衙门也懒得用上一回,就是这衙门里的护卫也都是闲活儿,现在这一回就是要见真纲了。”汪言点点头。
“每年衙门如此看顾秋藏锋他们,若是这等事情他还要溜边儿,那真的就欠收拾了。”曹煜摇头,“秋藏锋是个明白轻重的掌门人,几百号人靠他掌舵呢。”
“嗯,但愿如此。”汪言的目光重新回到方案中,“从扬州启程到金陵,我估计如果真的有人要伏击刺杀的话,最大可能性会是上船那一段时间,码头上人多眼杂,根本顾不过来,其次可能会是在路途中某一段水流平稳,船行较慢的时候,至于说到金陵府到岸下船时本来也应该是比较危险的,但这边已经通报给了金陵府和南京六部,估计会有龙禁尉和南京刑部的人手要准备防范,如果这帮人消息稍微灵通一些应该不会选择这个点,”
看着两艘船缓缓驶过,藏身船中的一干人最终也没有等到命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船慢慢远去。
“虎爷,就这么算了?”
“哼,没有接到命令,当然只能作罢,而且恐怕我们真要动手,只怕也讨不了好。”被称作虎爷的虬髯汉子,手中一对精钢分水刺重重在船板上一顿。
“秋藏锋这个老狗,就差点儿亲自出阵了,就算是替户部钞关押运银子都没有这么来劲儿,他两个儿子一前一后都在船上,而且儿媳女儿也都据说是在船上,据说是陪着上边一个官员的侍妾,哼,谁知道是不是把自己儿媳女儿送去给人家暖被窝去了,”
船舱内响起一阵淫荡的笑声。
“虎爷,除了秋水剑派的,漕帮也来了不少人,刚才兄弟都看见了漕帮三龙头带着两名亲传弟子在船头,另外还有几个盐枭中的好手,那是心狠手黑之辈,居然也敢坐官船,扬州府这么大胆?“
一个干瘦汉子忍不住质疑道。
虎爷没吭声,实际上在来这么埋伏时他也是忐忑不安的,这帮人有多可靠?真要被官府拿住,只怕根本就封不住嘴,说是亡命徒,但是亡命徒哪个又敢说是真正无牵无挂?
而且人家明显是爷有所防范了,从淮安下扬州时,只有几个龙禁尉,怎么到了扬州,一下子就变得如此小心谨慎,光是他观察到和了解到的江湖高手就有不少现身船上,这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在防备着什么,或者说已经有人通风报信了。
所以在没接到命令之后,他反而松了一口气,这事儿没有完,但是若是和这帮人一起做事儿,只怕还真的要小心,弄不好就要把自己陷进去,所以他要斟酌一番了。
“撤吧。”最终还是摇摇头,虎爷看了一下远处,“去松江,看看有没有机会。”
===丁字卷
第三十三节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船终于慢慢靠近了金陵码头,云集在码头上的龙禁尉和南京刑部的人手紧张的四处观望打量着,提防着可疑人。
甚至还有一队火铳手埋伏在码头两侧的仓房中,他们也得到了命令,一旦有险,对可疑人员便可开枪,格杀勿论。
前后两艘船上的人也都紧张起来,这应该是最危险的时候了,而一旦下船离开了码头,在金陵城中再想要动手,就别想跑掉了,一般说来也不会有人敢在城内伏击。
在过丹徒那一段最平静水面时,大家紧张了一回,但是却风平浪静,甚至差点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一艘南京都察院致仕退休的官员船当成了伏击者,弄得手忙脚乱。
然后,一切都很平静安泰,码头上南京户部、工部和都察院的接站人员也和崔景荣一阵寒暄,然后便上了马车,直接去了金陵城中迎宾馆。
名义上是迎宾馆,其实就是从各地来金陵城中的官员接待驿馆,主要是接待来自京师城中的达官贵人们。
尤三姐一直手按在剑柄上,须臾不敢离。
她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类更像是保镖护卫的角色,格外吃力。
与那等直接在沙场交锋不一样,随时要保持高度警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悉各种可疑动静,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身旁的秋琴心颇为好奇地一边警戒,一边打量着这个这两天迅速熟悉起来的异族女子。
嗯,在秋琴心看来,这个女孩子就是异族女子。
虽然能说一口西北话,但是那剑眉蓝眼加上深眶高鼻,还有那比自己还在刚给孩子断了奶的二嫂更丰腴的身材,怎么看都不像是汉家女子。
听说她是那位冯大人的侍妾,但是就跑江湖的她一眼就能看出对方还是一个处子之身,不过看她和那位冯大人颇为亲昵,估摸着应该是还没有收房的缘故。
不过秋琴心倒是挺喜欢对方豪爽大方的性子,或许北地人都是这样?
“尤家妹子,不必紧张,那边仓房里埋伏有人,刺客应该不会从那边来,”秋琴心一边观察着岸边情况,一边,却在小心的用目光余光看着靠岸边的水下。
这种从水里突然窜起来的杀手更为隐秘而不可测,但是时间却很短,只有短短一息时间。
一帮人几步路就能踏着船板上岸,若是不能得手,甚至得手恐怕都很难逃得性命。
“哦?姐姐怎么知道那边有埋伏?”尤三姐讶然问道。
秋琴心嫣然一笑,“你看,那仓房原本就是一个最好的遮掩物,按理说肯定要安排人在两边布守,可是除了门口有一个人外,其余两边都是敞着,而且你看那几扇窗户,明显有人走动的光影,要么是强弩手,要么就是火铳手,甚至本来就是一个圈套,一旦刺客现身,没准儿就是窗户洞开,火铳齐鸣了,”
尤三姐这才恍然大悟。
她虽然自小习练武技,但是却没有怎么走过江湖,这些江湖经验更是欠缺,所以连冯紫英都发现把她给带出来根本就是一个累赘,大概就真的只有暖床的作用,或许就是能够在睡觉的时候能保护一下自己了。
尤三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秋水剑派和漕帮、盐帮的人加入进来之后,她就跟着秋琴心和秋琴心的二嫂,成日里询问情况,一副刻苦好学的架势。
不过尤三姐虽然不懂经验,她还是听出了秋琴心话语里的一些落寞,忍不住问道:“姐姐不是说刺客不太可能选则在这里动手么?这不是好事么?那就姐姐为何还闷闷不乐?”
秋琴心摇了摇头,“这里不可能,就意味着这些人也许就会在他们去松江甚至苏州的时候动手,那更不可测,危险更大,我们要防范和保护的压力更大啊。”
不过这不是秋琴心内心的话,她还在想着父亲前几日里和自己说的话。
这一次秋水剑派几乎是倾尽全力,除了父亲因为身体不佳而没来的话,大哥二哥加上自己以及派中高手全数出动。
大哥就曾经问过父亲,为何对此事如此重视,而且林公病重,卸任在即,未来谁来接任这个巡盐御史都很难说,秋家明年还能不能拿到窝商资格也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了。
父亲的话却没有说其他理由,只说林公这几年待秋家不薄,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秋家必须要在这一次行动中展示自己的实力,要让衙门里知晓秋家是有用的。
父亲也一度不无担忧的提到随着南京五军都督府的营军也开始装备火铳手,据说下一步在扬州、苏州等地营军也可能要开始装备火铳,而火铳的出现无疑是对他们这等靠刀剑讨生活的江湖门派和标行镖局的一种极大威胁。
当一个苦练几十年的江湖好手,甚至顶不住一队三人练了一年的火铳手三段击时,这种打击和失落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秋琴心自然不会去和尤三姐说这些,但是父亲却很明确的说道,如果不能让衙门里的官员们看到秋水剑派和秋家对朝廷的用处,那么明年哪怕是不换这个巡盐御史,恐怕秋家要想拿到这个窝商资格也很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