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718


“,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心有不甘者,他们比起那些头部的大海商们实力略逊,所以要和那些准备进入的士绅望族无法竞争,但是要让他们去结伙抱团,却又觉得自己利益会受到损失和影响,所以他们是最不甘心的,而这伙人中就有一些企图阻挡和干扰朝廷开海之略推进的,在特定情况下下,可能就要铤而走险了。”
汪言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将整个海商群体以及未来准备要进入海贸的群体细细道来,而且也分析了哪些人虽然反对,但是不会有暴烈行为,哪些人不甘,但只能服从,还有哪些人就可能存在风险了。
找出这些风险群体,并适时加以监控,基本上就能扼杀掉最大的风险源。
“汪先生,那是否近期与这些存在危险的群体中人,来了扬州?”冯紫英没有客气。
“冯大人,扬州乃是万商云集之地,闽浙海商和南直隶这边本身联系就很紧密,南来北往的货物很多都会在扬州交易,尤其是从杭州、苏州、宁波过来的客商更多,我不敢断言这其中谁有问题,但是我对比起了一下前面三个月的闽浙商人进入扬州的数量,略有增加,而照理说,现在是十一月,既非开年也非年末,也不是五六月和九十月生意最好的时节,一般说来从十一月到十二月,应该是一个缓慢减少的趋势才对,所以这种反常,我不好判断,但是肯定是有些蹊跷的,”
“而且我圈定的一些可疑对象,也的确是前几日来了扬州,但是今日去不知去向了,”
最后一句话让冯紫英和林如海都是一惊。
“言,你确定?”林如海知道汪言这等话是不可能信口妄言的,但是还是觉得要问清楚,居然能圈定一些特定人员了,这未免太神奇了。
“东翁,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这些人来扬州,要么就只能住那么几家客栈,更大可能是借住一些扬州本地商贾的别宅别苑,后者无论是舒适程度还是隐蔽程度,亦或是条件方便程度,都远非前者可比,所以只需要盯着这一块,全扬州这类商贾别宅别苑能满足得了需求的,也不过就是三五十处罢了,有的放矢,盯着发现不难。”
汪言轻描淡写的话让冯紫英对此人的洞察和归纳分析能力更为佩服,等闲之人怕是很难从这些方面入手来考虑的。
“当然,不是说这类人来了扬州就要行不轨之事,但是若是往日来了都要要么戏楼,要么饮宴,但这次来却行色匆匆,行迹诡秘,而不去这等花天酒地的场合,那就难免引人起疑了,”
汪言轻笑道。
===丁字卷
第三十二节
班底===
有条不紊,细致入微,观察事情分析问题能找准关键,这是冯紫英给汪言下的初步判断。
难怪林如海能如此欣赏此人,而且看他能在这段时间内调动各方资源把这个问题查到如此程度,说明其运作和执行能力也极强。
都转运盐使司衙门不是扬州府衙,没有像府衙所掌握的那等巡捕衙役和巡检司这样的基层治安单位,更多的还得要依靠自己人脉关系去调动这类资源。
但汪言还是能在短短几日里就拿出了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此人是个人才。
“看来言心中一惊有些底了,那我也就放心了。”冯紫英转过头来,微笑着道:“叔父可否让言跟我一段时间,我们一行人对南直隶这边很陌生,而单单依靠地方官府,他们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也未必会最客观真实把我们所想看的所想要的展现出来。”
“当然可以。”林如海本有此意,冯紫英主动提出来,他当然不会拒绝,“不过紫英你也要注意一下,言在我这里知晓人不少,最好还是不要以公开的方式出现,若是恰巧同行,那就不碍事儿了,嗯,最起码大家也可以做到心照不宣。”
“那就多些叔父了。”冯紫英道谢,然后转过头来,“这段时间就要有劳言兄了。”
冯紫英加了一个“兄”字,以示感谢和尊重,这也让汪言更感动,赶紧起身,“能为冯大人尽一份心,也是言的荣幸。”
“言兄,你年龄比我长,不如你就直接叫我紫英吧。”
冯紫英的话让林如海都有些吃惊,这礼贤下士到这个层度,看来自己这个准女婿很看好汪言,是要准备从自己这里直接全盘接手啊。
汪言也吃了一惊,但随即坚决而果断地摇头:“这如何使得?若是冯大人不弃,那言便以公子相称,而公子称我为言就最好,您看如何?”
少爷、大爷这一类称呼一般是用于家中仆人、丫鬟这一类下人称呼主君,而名字相称则一般是同僚、朋友,铿哥儿、大郎则是亲近朋友和长辈的称呼。
当然紫英这个名字称呼也可以用于长辈、同学和朋友之间的相称,相对宽泛,可对于汪言来说绝不合适。
而公子这个称呼有些近似于非公务下属的称呼,也就是私人幕僚,主要原因是冯紫英年龄实在太小,用东主东翁相称显得太过老气,所以公子这个称呼是比较合适的。
汪言原来也称冯公子,少了一个冯字,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几乎就是以自己人的角度来称呼了。
汪言既然决定了跟跟随这一位,那么就需要把自己的位置定好,用自己的才华能力来赢得对方的尊重,而相对密切但是却不过于亲近的定位作为一个开端才是合适的。
更何况人家以兄相称,已经是相当尊重了。
冯紫英看了一眼捋须微笑却不搭话的林如海,便爽快的答应了。
“那东翁,公子,言建议还是要从提防万一出发,闽浙海商那边长年在海上和倭寇打交道,不少人也养成了骄横桀骜,胆大妄为,喜好行险一搏的习惯,无论是江湖绿林还是倭寇中都是亡命之辈,所以不可不谨慎,所以我们这边恐怕也要做一些准备,”
“言兄,林公对这位冯公子如此看重,莫非真的这位冯公子已经和小姐约为婚姻了?”曹煜小心翼翼地瞅了一眼东厢房那边,问着正在认真审视着案的汪言。
“唔,子翼,你也看出来了?”汪言最后一道审查了方案,搁下笔,点点头,“差不多吧,怎么,有些意外?”
“嗯,不意外,倒是挺为林公高兴的,这几日林公脸色都要好看许多了,不过郎中也说林公”曹煜观察着汪言脸色,“或许郎中判断有误,”
曹煜是个比汪言略小好几岁的矮瘦士,秀才出身的他说来也是官宦之后,不过他这个官宦是前明时候了,祖辈在前明曾经担任过巡漕御史,也就是乔应甲担任过的职务,不过大周立朝之后,他家便破落下去了。
他家庭自幼贫寒,考中秀才之后两度秋闱失利,便死了这条心。
先是在县里找了一家族学当西席,后来主家过于吝啬,每年束脩所得实在难以维系一家子生计。
他是上有老,屋里有妻女,除了一个寡嫂和两个侄儿外,下边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需要抚养,所以也是迫不得已才又寻找收入更丰厚的职位,最终投入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里给林如海当幕僚。
他时间上甚至比汪言还早一些,但是主要是从事案策划和书写,比起汪言的丰富经历来,他就要逊色许多,所以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一直唯汪言马首是瞻,二人关系也很密切。
汪言摇摇头,“林公的病怕是很难治愈了,林公也很坦然和我说起过,”
曹煜脸上也掠过一抹感伤和遗憾。
说实话林如海带他们这帮幕僚不差,他在来给林如海当幕僚时,在县里给旁边一家族学当西席,一年所得束脩不过三四十两银子,寻常家庭倒是够用,但是他是一大家子,这就捉襟见肘了。
来了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后,当年林如海给的薪俸就高达一百二十两银子,而到了年底更有四十两额外赏赐,加上平素里零七八碎的恩赏,一年收入可达接近两百两,比起原来当西席时涨了何止四倍?
今年他的薪俸已经涨到了一百六十两,算下来一年收入已经超过二百四十两了,所以他很珍惜这个位置。
但是东翁的病重也打破了他一直在这里干下去的幻想。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他是林如海私人幕僚,林如海病故甚至因病致仕,他都只有另谋生路。
可现在要谋到一份像现在这样滋润的生计谈何容易?
而且他也不像汪言那边在外交游甚广人脉广泛,便是失去了这份工作,要另外找一个东家也不难。
见曹煜脸上的神色,汪言便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这也是他想要和对方好好谈一谈的。
林如海这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里除开官员吏员和林家下人外,就是他们这帮私人幕僚了,像巡盐御史这样的重要职务一般都有几个幕僚,像林如海便有六七个幕僚。
这等幕僚和贾政那等养在家中的清客不一样,都是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
像汪言是负责揽总,对外联络对内安排布置,对上承接,对下管理,基本上就是个大管家的身份,但是这个管家却不是寻常那等官宦家庭管理府中内务,而是管理公务。
像曹煜便是主要负责案事务,顺带协助汪言进行一些策划。
另外还有两名专门负责外联的。
一个对官,也就是上面的户部、工部、刑部这些和扬州府衙、分巡道、分守道、江都县衙以及南京六部、户部钞关、工部漕运分司等,这主要是有公务联络。
还有一个对民间,也就是像盐商群体、钱铺银庄、戏楼酒楼、江湖门派等等,主要是要负责一些日常事务联络安排。
另外就还有专门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社情民意的,盖因巡盐御史身份过于特殊,实际上某种意义还要承担起帮助太上皇打探江南这边情况的任务,所以汪言才能这么短时间内迅速汇总情报,给出一个指向。
光是这些幕僚们的薪俸赏赐花销一年都要超过三千两,这还没有算请他一些花销。
若是靠林如海正经八百的薪俸,是根本无法支应的,就是寻常县衙府衙都难以承担,但是在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却不在话下。
“学勤,我也不瞒你,林公身体怕是支撑不了太久,这个巡盐御史朝廷肯定会另外派人来,届时恐怕我们这群人都只有走人,”
学勤是曹煜的字,听得汪言这么一说,曹煜脸色更是黯淡,“看来是该我们自家自谋出路了么?言兄,可有去向?能不能带上小弟一个?便是辛苦一些薪俸少一些,也可以,只要稳定,你也知道我这才纳妾不久,又生了两个儿子,”
曹煜也是无奈,他原来只有一女,去年才纳妾,纳妾不久,妻子和妾却双双怀孕生下两子,这也让家里欣喜若狂,只不过花销却是大增,是真正离不得一份稳定收入的职业的。
像继续留在这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里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个新的巡盐御史会用原来巡盐御史的私人班底,便是吏员只怕新来的巡盐御史都要换一拨,更别说这种私人幕僚了,根本不可能接受,所以趁早走人另谋他途才是正经。
“呵呵,那若是让学勤离开扬州呢?”琢磨着什么的汪言突然反问了一句。
“离开扬州?”曹煜吃了一惊,仔细打量汪言,见对方不像是开玩笑,“去哪儿?”
===丁字卷
第三十三节
团队===
汪言摇摇头,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还刚和冯紫英接触,虽然感觉冯紫英应该是胸怀大志,但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和对方更深层次的交流。
而这一趟金陵、松江和苏州之行,无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任何一个有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都无法忽视江南这片土地,又是对方还是开海战略的提出者,那么未来江南的重要性对对方来说,还会与日俱增。
毕竟这是大周财赋的富集之地,离开了这片土地,大周朝廷立即就要停摆。
”言兄,透个信儿,你知道小弟的情况,其他不敢说,但是案策划和规划布局这些小弟自信还是有些底气的。”
曹煜感觉到了几分希望,用满怀希冀的目光望着对方。
看样子汪言应该是找到了下家了,而且应该还不差,对自己来说这就更紧迫了,如果能跟着对方,那也是熟人熟路,也要能适应许多。
“让你去京师,你去么?”汪言终于还是开了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