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1718


朝廷和官员们很现实,你一个区区江湖门派,下九流的角色,若是没有多少用处,你有什们资格去和其他背景更深人脉更厚的盐商竞争?
哪怕是你的弟子给巡盐御史当妾也不行,因为涉及利益太大了。
秋藏锋最小的师妹宋如珊,便是林如海六年前纳的侍妾,秋家也正是凭借着这个侍妾才开始真正踏入了窝商之路,这几年也算是秋水剑派和秋家发展最快的时候,但是眼见得林如海病重,这等情况却又让秋水剑派不由得担心起来。
事实上秋琴心甚至隐约清楚自己父亲的一些想法,不过父亲没有明说,她也装糊涂。
父亲实际上很希望秋水剑派能在这一轮护卫行动中发挥作用,这也意味着这帮刺客杀手必须要出手,如果只是单纯的一次警卫保护,而没有任何意外,那秋水剑派就很难展示出自身实力和作用。
但同样如果刺杀行动得手,哪怕是只是造成一些伤害,那秋水剑派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这也让秋琴心很是矛盾。
进了金陵城,冯紫英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迎宾馆护卫很严密,龙禁尉和南京刑部以及金陵府都有专门人员负责警戒,完全是把这一行人当成了都察院下来查案的御史规格,甚至更高。
在船上大家精神都有些紧张,现在终于放下心来,崔景荣也给大家放了假,让大家休息两日,然后再去龙江船厂,不过冯紫英更倾向于是让龙江船厂那边赶紧做好最后的准备,该弥补的弥补好。
“紫英,总算是把你盼来了。”贾雨村老远就迎了出来,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
来了金陵府,自然是要拜会这位府尊大人的。
一晃贾雨村便在这里已经干满了三年,从各方的风评口碑来看,好像还不错,就看有没有机会了。
金陵府知府若是元熙三十年之前,成为应天府尹,那是正三品官员,但元熙三十年后,应天府改为金陵府,这其实是一个对南京六部和都察院所在的降级,南京地位更是下降,所以金陵府知府和其他府名义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正四品官员。
但即便如此,贾雨村现在的地位也不是冯紫英所能比。
从六品到正四品,这中间整整差了五级,理论上哪怕你每一次三年一察都是上等,并且都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晋升,也需要十五年才能走到这一步。
当然如果你能有雄厚的背景和像西征平叛乃至开海之略这样的功劳,破格提拔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冯紫英在起步时候就已经占了莫大优势,当人家都还只能是从七品或者正七品时,他便已经跨过了这道关,直接步入了从六品,这相当于他已经比那些同年们甩开了最起码三到六年的差距。
“雨村兄,我可是一到金陵,就首先来拜访您了,”冯紫英赶紧疾走几步。
这一位能耐也不小,让人不敢小觑。
现在的贾雨村已经不完全是是依靠王子腾了,虽然他和王子腾依然关系密切,但据说已经和方从哲搭上了线,而且和吏部那边也有人脉。
虽说比贾雨村小了二十来岁,但是官场这等场合,从来就不是以年龄来计的,如果冯紫英现在是首辅,那么雨村兄这个兄字就可以省了,而贾雨村也绝无可能在以“紫英”相称,那必定是首辅大人随时喊响。
“呵呵,那为兄可是翘首期盼,今晚就在我府里安排,不能推托,”
二人手握在一起,也是格外亲热。
贾雨村丝毫不以冯紫英年龄缘故而有什么不适应,这一位虽然是从六品,但是人家现在是内阁和皇上面前的红人,而且又有齐永泰和乔应甲作靠山,谁敢小觑?
那是寻常官员攀附都攀附不到的,贾雨村自然要好生结交一番。
===丁字卷
第三十五节
精明人贾雨村===
“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啰。”冯紫英和贾雨村手牵手并肩而行,一边微笑道:“听说雨村兄治下金陵一片安泰祥和,今年金陵风调雨顺,粮食又获丰收,吏部考评又是上等,”
贾雨村不无自得的捋了捋颌下胡须,抿着嘴笑道:“托皇上洪福,今年金陵上下尚算景气,”
这厮看来是真的有点儿飘了,比自己还飘。
不过飘估计也是有底气的,金陵府这几年运气不错,治下雨水均匀,也没有大的灾害,吏部和都察院的考评自然也就不错,而且这家伙便是有些猫腻也藏匿和处理得很好,吃过一次大亏的人,在这方面就更谨慎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运气也是实力和底气,
“皇上洪福自然是主要,不过也有赖于雨村兄的励精图治啊。”冯紫英这等官场套话也早就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了,信手拈来。
“呵呵,紫英你这番话为兄可是记下了,来日齐阁老问起,紫英可莫要忘了。”贾雨村也涎着脸大大方方道。
冯紫英心中暗笑,这厮还真的是官迷啊,随时都指望着能再上一步,只是表面上却是泰然应承下来,“那是自然,雨村兄和小弟可是生死里闯出来的交情呢,”
贾雨村眉花眼笑,哪怕这话就是说来听听,但起码也能说明眼前这一位对自己印象不差,齐永泰现在还是吏部尚书,若是能在他面前有这样一番评价,自己的考评和未来奔头也就稳了。
“嗯,愚兄就喜欢听这句话,对了,玉丫头的事情,”贾雨村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冯紫英。
冯紫英也没想到贾雨村的消息如此灵通,看来他也有眼线在扬州府那边才对,或者说自己这一行人南下也牵动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贾雨村也不例外。
“嗯,小弟却有此意,只是家父母那边还要沟通一番,”冯紫英含糊其辞,也不说死,“雨村兄也知道林妹妹的身子骨,”
“愚兄明白,不过林公那里你却如何说?林公身体现在可是有些麻烦,”贾雨村不肯罢休,还欲问个清楚。
林如海病重不是秘密,京师那边知晓,在南直隶官场上更是牵动万人瞩目。
只是大家也都知道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里坐纛儿的巡盐御史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上的,便是内阁也做不了主,还得要看太上皇和皇上的想法。
贾雨村也很关注,甚至也多次遣人去看望林如海。
至于说谁来接林如海的这个班,现在也还不确定,但是如果冯紫英真的要当林如海的女婿,那的确可以赚个钵满盆肥。
几年巡盐御史的家当可不是一般的官员能比的,就算是自己这个金陵知府也差得远。
冯紫英没料到贾雨村居然问得这么深,有些讶异,但转念一想对方也是仗着给林黛玉当过西席,和林如海有宾主之谊,所以才敢这般问。
当然对方这么关心恐怕未必是关心林如海和林黛玉的未来,多半还是关心林如海的家当吧。
“林公虽然病情不轻,但是只要好生将养,一年半载当无事,所以小弟也打算此番返京后禀明父母,再来向林家提亲,”
贾雨村微微侧脸,避开了冯紫英可能看到他的脸色变化,似乎是在迟疑斟酌着什么,一时间也没说话。
二人就这么一直走着,一直到贾雨村把冯紫英引入后房内书房,冯紫英这才有些意外怎地这家伙先前这么热络,这一段路走下来,却是一句话没有了?
正疑惑间,贾雨村却是将书房门掩上,示意冯紫英坐定,才踌躇着启口道:“紫英,你若是要娶玉丫头也罢,不过林公这巡盐御史之位,你怕也是明晓其中底细的吧?”
冯紫英微微一凛,挑了挑眉,这家伙是什么意思?是要提醒自己,还是规劝自己?或者说有意向自己示好?
点点头,冯紫英沉吟了一下才道:“小弟的确也听闻过一些,可能未必有兄长这般深透,但也知道这是广元年间便遗留下来的惯例,太上皇下江南时,约摸着大部分花销都是从这里走账吧?”
对此倒也不意外,贾雨村自然知道冯紫英既然是被齐永泰和乔应甲这些北地士人刻意栽培的对象,当然这些情况不会瞒他,纵然可能因为其年龄经历原因没说的那么深那么透,但大体也是应该知晓的。
“若是单单是这下江南走账倒也罢了,恐怕还不止这些。”
贾雨村中了进士之后任官就有些了解,这几年里和王子腾走得甚紧,加上现在坐了金陵知府这个位置,与南京六部和都察院这里边一帮子闲官打交道时间甚多。
这些被发配到这里来的闲官多是些仕途无望只等致仕之人,自然是什么都敢说,便是元熙帝和义忠亲王甚至永隆帝、忠顺亲王几兄弟的破事儿烂事儿都敢变着法子编排,他也是听闻了不少逸闻趣事和阴私隐秘。
“哦,那还能有什么?”冯紫英隐约知晓一些,但看样子这贾雨村只怕知道更多,不过他和自己说这些意图何在?
难道只是单纯的拉近双方关系讨好自己?就算是齐永泰是自己老师,但隔了这层关系,也不可能对他贾雨村有多么特殊的关照才是。
“太上皇下江南免不了花销,都转运盐使司衙门肯定要支应,但户部那边每年的盐课是少不了的,那怎么办?自然就会走盐商的路子,借了多少,许下了多少条件,谁也说不清楚,都是一包糊涂账,但是君无戏言,自然就要兑现,”
贾雨村此时语气反而转淡了,“另外太上皇当时兴致高昂,宠幸无数,也牵扯进去了多少人得了好处,并不仅止于盐这一块,甚至还有特许的免死金牌,这些烂账都需要人擦屁股,元熙三十五年之后,林公之前两任两淮巡盐御史,便是被逼得走投无论,既要面对户部和都察院的责难,又不能让太上皇的名声毁了,所以一个才会投水自杀,一个才年过五十就神思恍惚难以胜任而致仕,”
冯紫英默不作声。
这些情况他略有耳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就是一个专门负责来擦屁股的衙门,这么些年来除了最大限度的解决以前遗留历欠外,也还因为一些不甘寂寞的人插手而太上皇却又态度暧昧使得其重新陷入了困境。
某种意义上来说,林如海之所以被折磨得心力憔悴劳累过度才会导致肝疾崩发难以挽回很大程度也是源于此。
老账尚未抖落清楚,新账又源源不断涌来,谁受得了?
林如海就很含蓄的和冯紫英说过几次,有些事情非不为而不能,实在是难以应对。
贾雨村没提其他人的插手,但是冯紫英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用这种方式再暗示自己。
“雨村兄,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那边的情况小弟也只是知晓大概,不过想必林公病重,朝廷也会有其他人来接任,小弟看林公心态也是十分豁达,”
见冯紫英这般说,贾雨村也不再多说,他觉得自己尽了心了,嗯,冯紫英应该明白自己的好意才对,那塘水不该去趟,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的较量远未结束,尤其是还有一个上蹿下跳的义忠亲王在里边搅合,谁沾上,都难得讨得好。
他内心觉得冯紫英是应该放弃这段姻缘的,只是不知道他那两位老师如何着想?
在贾雨村府上用了饭,冯紫英才会到迎宾馆。
躺在床上,冯紫英也在思考着贾雨村这个人。
不能说这个人一无是处,红楼梦书中将此人写得心性凉薄心狠手辣,善于观风辨势,在冯紫英看来,处于贾雨村所在的环境位置上,他一个因过免官却又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想要起复,若是不去投靠某一家,那怎么可能?至于说贪墨也好,心狠手辣也好,那都是这个时代当官“必备品质”,都属于正常范围内,顶多说德不配位,属于才能有一些,但是品性差一些的官员。
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的见风使舵和攀附能力很强,而且在治政上也有些本事,否则这金陵府在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眼皮子下,还有一个风骨极为刚烈副手孙鼎相,不是那么好打理的。
他此番提醒自己无疑是一种近乎于“推心置腹”的示好,或者说拉近密切关系,等闲人是绝不敢在外人面前提及太上皇和永隆帝之间的这些秘辛的,他敢这么说,就是有意要让自己和他显得不是“外人”。
至于说他和林丫头之间的师生之情,和林如海之间宾主之谊,可能在他看来就不值一提了。
反正林如海都快要死了,林家的没落是必然,林如海和王子腾那边也没有什么多么特殊的关系,那里比得上“示好”自己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明日之星来得划算,尤其是在感觉到自己态度模糊时,当然就能做出选择了。
也难怪红楼梦书中给他的评语是心性凉薄了,当真当得起。
真是一个精明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