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566

  “大王,这位是黔公吧?”
  杨庆看着他俩拱手笑道。
  “信公!”
  三人还礼。
  “监国播种有些累了,正在房里休息,由我和昭仁公主招待二位,咱们都不是外人,也无需那些俗礼,二王远来辛苦,先请坐吧!”
  杨庆很干脆地说。
  他旁边小萝莉自己先坐下了。
  张名振同样不客气地拉过一张藤椅在这里坐下,事实上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在大殿或各种仪式上,无论杨庆还是坤兴公主,都习惯于这种简单的方式,包括皇宫里面很多繁文缛节也直接取消了。而第一次遇上这种接见大臣方式的唐王二人,犹豫一下才在太监搬过的藤椅上坐下,然后带着疑惑看着前方。在他们前方的御花园已经完全没有了花草,事实上这里是一片耕耘过的土地,一些太监和宫女正在地里种着什么。甚至在这些人里面他们还看见了袁太妃,后者并没有过来见他们,继续带着宫女往地里播种。
  “信公,这是种的何物?”
  唐王看着不远处一间玻璃罩着的温室疑惑地说。
  御花园变菜园他是知道的。
  据说为了节省开支,以示勤俭节约的美德,懿安太后一声令下,把本来就荒废的御花园该铲的全铲了然后种菜,这座皇宫荒废两百多年,虽然有太监留守但很多地方实际上也早变成荒地。不仅仅是这里,皇城的很多空地也同样改成了菜地,里面种的都是如今流行作物,比如番茄之类,而且这些比外面的个头大,卖相好,传说是因为沾了皇宫的龙气。
  总之在外面市场上极受追捧。
  当然,不是说皇宫往外卖菜,杨庆虽然奸商但也不至于到这地步,皇宫里就算有多余的蔬菜,也是运到城里的各处慈幼院。
  宫里向外卖的是种子。
  这些东西的种子那也是沾了皇宫龙气甚至信国公仙气的,当然也不是凡品,皇宫里面种的这些东西是给宫里还有外面那些学生吃的,但种子总不能都吃了种了。有多余的就被那些太监宫女偷偷拿出去卖了,买走的人种上之后,因为的确好,那么就可以冠上皇种之名出售……
  好吧,优良的,经过了人工选育的蔬菜品种就这样传播开。
  话说杨庆也是煞费苦心。
  但效果是真好。
  毕竟有个神秘噱头,那么身价瞬间提升,甚至都有自己培育类似的优良品种冒充皇种的,这极大促进了种子的改良。比如这时候南京的厨房里就已经出现了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的西红柿,而通过英国人从北美殖民地引入的辣椒变种再经人工培育,已经让它不是那么辣了……
  其实就是甜椒啦。
  这鬼东西是辣椒的北美变种人工培育出来的,但这时候还没有真正诞生,杨庆已经等不了了,根据他的计算再有十年八年,基本上就可以让甜椒宣布诞生。就连让坤兴公主深恶痛绝的洋葱他都种出来,其他如甘蓝生菜花菜他这里统统有,为了能够维持大明宫廷丝织品在欧洲的专营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竭尽全力满足信国公的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
  包括他暖棚里的这种。
  咖啡。
  这里面种的是咖啡。
  可不要小看这东西。
  东印度公司为了给他弄不到一斤咖啡种子,那是死了两个雇员的,因为阿拉伯人禁止咖啡种子出口,熟咖啡豆要多少都行,敢带走种子那是要砍死的。欧洲唯一一个盗走种子的是荷兰,同样荷兰人也不会给别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摩卡港花了巨大代价才弄出一批种子,然后分给了他这么一斤。毕竟杨庆要是以宫廷丝织品专卖权为交换,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肯定也会给他去偷,这东西产地大家都知道,摩卡港不远的农田里就有,那地方甚至南洋公司自己都有商船开过去。只要豁出去代价,总会弄来一些的,甩出去一万龙元,当地保证有人充当卖国贼,既然杨庆知道这种东西那么英国人就阻挡不住他获得,而大明宫廷丝织品可只有杨庆自己一家卖的。
  再说荷兰人已经开始种植,英国人知道藏已经没意义了。
  “和茶差不多!”
  杨庆看着暖棚里的咖啡小幼苗说道。
  这个早期还是在暖棚保险。
  荷兰人偷回种子后,也是先在暖棚里培育,虽然荷兰纬度比南京要高不少,但气候差异不算大,至于以后这个只能种云南,中国的咖啡引种最早台湾,最远都到山东,但真正稳住并形成产业的只有云南。
  “和茶差不多,那又何必种这种东西呢?”
  唐王疑惑地说。
  “有总比没有好!”
  杨庆说道。
  其实他也知道这个没多大用,毕竟接下来荷兰人会满世界地种植咖啡直到它泛滥,可他现在似乎有一种收集强迫症,总想把能够引种的东西统统都弄来。再说东印度公司这种好仆人,不使唤白不使唤,他只要把大明宫廷丝织品这个钓饵垂着,东印度公司就得跟哈巴狗一样摇尾巴。他们去年刚刚订制了一批刺绣,其中一幅加上波旁家族的纹章,江宁制造局负责制作的,荷兰人一个月前出于嫉妒向他告密,英国人一万两银子采购,最后回去宰了法国国王五万金路易。
  二十几倍的暴利!
  算上两国金银比率不同,利润超过五十倍!
  那他为何不让东印度公司多劳动一下?和五万金路易相比,东印度公司死几个雇员算什么?给他满世界顺手搜罗些作物种子算什么?给他辗转几万里运几匹马更是不值一提,话说第一批夏尔马一个月前应该已经在伦敦起航了。
  当然,这些就不是唐王这些人能知道的了。
  “大王率领一个旅走运河,带着第一笔四十万枚金币先启程,这时候到徐州基本上黄河凌汛期也结束,然后继续走黄河到洛阳。李自成的人在洛阳接收,您和他们核对这笔金币的数量并继续在洛阳等待,剩余的银币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分批运输到洛阳。不过需要扣除两百万,这两百万是李自成在咱们这边采购粮食的,这是他们的人自己用掉的,这些粮食同时北运,您需要的只是和他们核对好一千三百万的金银币。总计这一千三百万全部交付,您再从洛阳启程前往长安接驾,至于陛下愿意到洛阳沿黄河而下,还是出商洛道南下进汉江这个看陛下的意思。”
  杨庆说道。
  “信公到何处接驾?”
  沐天波说道。
  “若走黄河而来,那我就率领南京部分官员到扬州,若走汉江南下那就到大胜关。”
  杨庆说道。
  他不在乎这个,他到哪儿接驾也不怕南京有人翻身,这城里城外几百万他的狂信徒,更别说近卫还有两个军,城里上万军警,两万多锦衣卫再加四个民兵军,这全都是一天之内就能投入南京城的。
  就那七万青虫不说藐视他们,一万警察就能踩着他们唱征服。
  对付他们根本不需要大炮。
  警察的防暴弹就足以。
  所以去哪儿接朱慈烺,对他来说并没有本质区别,话说就是跑到长安去接他都敢,就是不知道李自成敢不敢。
  唐王和沐天波眼神多少有些复杂地看着他,很显然杨庆在这个问题上的坦荡令他们意外,这时候他们都不知道杨庆是真问心无愧,还是目空一切了,话说这个……
  这个奸臣总是难以理喻。
  “你们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我,为什么你们总是怀疑我呢?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你们还不能相信我?”
  杨庆说道。
  然后他站起身,四十五度角仰望着朗朗清空……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家伙厚颜无耻地叹息一声。
第三五二章
公主谦恭未篡时
  杨庆是故作姿态也罢,还是真得问心无愧也罢,总之第一笔四十万枚金币在四月初一正式装船,三天后由唐王领衔,黔国公和怀远侯为副的迎驾团就启程北上……
  “监国怎么没来?”
  下关码头的一片绿色海洋中,张国维疑惑地说道。
  在他们前方士兵们抬着最后一个装满金币的木箱走上漕船,唐王和负责的户部官员,帝国银行的职员做最后核对。而遮蔽江面的一艘艘漕船上一个步兵旅的明军全副武装,为龙兴天子南幸准备的各种仪仗立在这些漕船上。甚至还有大批青虫和迎驾会的耆老们也自己雇船在其中,准备跟随迎驾团一同远赴长安,而码头上则全是青虫,他们那仿佛已经胜利的欢呼声响彻长江两岸……
  普通老百姓没多少来的。
  正是春播季节,谁有闲心来看这个呀。
  不过坤兴公主和杨庆也没来。
  在下关码头的,只有代表他们俩的昭仁公主,小公主已经十一岁,穿着一身长公主礼服,一脸不耐烦地站在人群最前方。
  “没那心情吧?”
  瞿式耜笑着说道。
  “据说信公陪同监国去视察皇庄的春播了!”
  他紧接着说道。
  “这几个月监国似乎在外面的活动频繁了些,原本她一向不喜欢出皇宫的,怎么现在又是视察皇庄,又是视察慈幼院,上个月我记得还亲自到扬州督促过那里的小学建设吧?”
  张国维疑惑地说。
  “拉拢人心,为以后做打算!”
  瞿式耜说道。
  “要说公主的确贤良淑德,每次看到她的断臂,就想起她和先帝患难相随!”
  张国维叹了口气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