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66

  朱聿键倒没多说什么。
  其实他也同样是第一次见到这座建筑,之前他一直在云南,这位唐王是目前宗室里面职位最高的,云南都指挥使统辖云南四个民兵军,理论上一声令下可召集十万大军。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这十万大军要是依照信国公命令作战自然听话,但要是敢用来对付信国公,恐怕他自己都指挥使司的那些参谋先把他砍了。所以他对这场斗争原则是置身事外,迎驾使本来就不是他,最初杨庆任命的迎驾使是福王,毕竟福王是龙兴天子长辈里面最近的。
  然而……
  任命书送到福王手中第二天,这位大王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
  然后杨庆只好换成惠王。
  但任命书直接就没送进湖北荆州的惠王府,因为这位大王已经剃度出家正式当和尚,出家人不管俗事,从前的一切皆随风而去,什么王啊龙兴天子叔祖啊之类的统统空空空,贫僧法号空虚,施主还是请回吧!
  然后就只能是朱聿键了!
  实际上朱聿键也想过在路上落水或者坠马的,但最终还是在沐天波恳求下没有步前两位后尘。
  然后他终于平安到达南京。
  这艘水师战船很快靠上了一座专门的军用码头,早就有几辆马车和一队士兵在等待他们,登上这些马车后他们直奔正阳门。进入这座城门后紧接着是洪武门,但在洪武门内的御街上遭遇了青虫们例行游街,这时候南京城内青虫多达六万,日常除了吃喝玩乐外,就是靠游街消磨时光。不仅仅是在南京城,就是南京周围各城都深受其害,他们正不厌其烦地用这种方式制造着噪音,同时也在挑逗着应天府数百万百姓的容忍底线。
  毕竟一次是新鲜,两次三次还算比较好玩,这些人的消费也的确拉动了商业,可几十次之后,他们就彻底沦为了厌物。
  谁受得了这个啊!
  天天游行没完没了地游行!
  你们不烦我们还烦,你们吃饱了没事干,我们还都要养家糊口,天天不是这条路堵就是那条路封,话说现在连妓女都烦他们。
  毕竟绝大多数都是穷秀才。
  虽然他们有幕后资助,但那些幕后资助人,肯定不会资助他们风流快活的,在最初的大手大脚过后,绝大多数青虫都已经开始发挥他们的嘴炮手段,就像小说里很多男主角一样靠那些痴心女人过日子。但那是小说里面的,现实里面傻到那样的如凤毛麟角般,再说小说里的翩翩公子就算花妓女的钱还有飞黄腾达的未来,但这些青虫们有个屁!
  不过唐王和黔国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南京的新标志性景观。
  “大明终究还是忠义者多啊!”
  特意走下马车的沐天波站在车旁欣慰地看着眼前走过的有志青年。
  唐王也有些感动。
  他也没想到如今这地步了,朱家还如此得民心,这样看情况还不是太坏,百姓还是没忘了朱家的,大明江山还是稳固的……
  “黔国公!”
  突然一个士子用云南乡音惊喜地喊道。
  “是黔国公!”
  “那是唐王!”
  ……
  紧接着更多惊喜的喊声。
  然后正好路过的近百名云南籍秀才立刻就围过来,那些护卫的士兵刚想阻拦却被沐天波阻止了,张名振则很懂事地跑到士兵堆里躲着。
  “诸位能有如此忠心,沐天波感慨良多!”
  沐天波拱手笑道。
  “黔国公放心,学生等人纵然一死亦报大明之恩,断不会让那些乱臣贼子毁了太祖三百年社稷!”
  一个青虫大义凛然地说。
  “对,唐王放心,黔国公放心,我们十万士子齐聚南京,看谁敢动陛下的江山!”
  另一个青虫喊道。
  然后那些青虫们纷纷高喊。
  沐天波看着他们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那个,黔国公,只是南京米贵居住不易,学生如今囊空如洗,还请黔国公能否暂借一些?”
  突然间一个声音惊醒了他。
  “这个,好说!”
  沐天波爽快地一伸手,旁边家奴赶紧递过一个钱袋,还没等他掏出里面的钱来,就听见四周仿佛受惊的蜂群般嗡得一声,无数欢呼声响起,紧接着他的世界一片青色……
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张名振躲在士兵保护中,幸灾乐祸地看着脸都绿了的沐天波。
  这些青虫早就臭名远扬了。
  来南京的客商第一件事就是躲这些乡亲们,甚至说话都得尽可能地说官话,否则一旦被听到乡音,立刻就会有青虫跟闻着血腥的鲨鱼般蜂拥而至,六万多青虫啊,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基本上不被他们扒光那是别想脱身的,还不敢不给或者报警,因为这些家伙在家乡都有一定发言权,他们在这里的确是一堆厌物,但回到家乡都是有头有脸的,得罪他们回去会有麻烦的。
  但给了也别指望能还。
  我们这是为国为民,我们这是为大明江山勇斗奸臣。
  吃你们个西瓜……
  花你们点钱算什么?
  难道你们不想为大明出一份力?
  可怜唐王和沐天波哪知道进南京城首先得防火防盗防青虫啊!从沐天波掏出钱袋的一刻起,他们俩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转眼间超过两百如饥似渴的云南籍秀才就淹没了他们。
  钱袋?
  钱袋早被不知道谁抢去了!
  他们俩身上佩戴的各种零碎瞬间就被一扫而光,甚至马车上的行李都消失在人海,连他们的家奴都惨遭波及,无数只手在他们混乱的惊叫中从他们的身上撕扯着,恍如生化危机里的经典场面。可以说犹如秋风扫落叶般,转眼间当一片青色退去后,这一个藩王一个公爵就还剩下身上的官服,头上带着的官帽还在了,但也皱巴巴仿佛被狂揉一顿的狮子狗。他们就那么石化般站在突然空荡荡的街道上,欲哭无泪地看着远去的青色,后者则欢呼着扬长而去,隐约间还听到有人在说什么如花之类的。
  “大王,黔国公,末将其实正想提醒你们的!”
  张名振凑上前诚恳地说。
  沐天波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些许薄财,他们也是为了正事!”
  唐王很亏心地说。
  的确亏心,他的家底可不厚啊!
  “那个,他们其实来的时候都不缺钱,而且还可以让家人通过邮局邮递汇单过来,之所以不够花,主要就是在秦淮河上挥霍。”
  张名振补刀。
  唐王同样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大明的邮政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来讲除了极其偏远地区,绝大多数的县都能通邮车,虽然只是通到县城里面,而且有些地方因为道路没有修缮邮车很长时间才能有一趟。但这些秀才也不是那些穷乡僻壤的泥腿子,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学政那里有固定联系的,想写信回家然后让家里寄钱至少操作上很容易,邮局又不是没有汇款业务。
  但是……
  他们到了南京这种繁华都市哪还能控制得住寄几啊!
  那些名妓们嫣然一笑就懵逼了!
  有多少银子统统往外掏就行。
  最后基本上都扔秦淮河了。
  他们向家里要过几次之后早就已经没脸再要了,现在很多人就靠打秋风过日子,别说是那些客商,就是那些同籍的文官都烦他们。这些家伙最主要就是找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乡党姻亲之类关系,跑到他们府上去打秋风。
  越是那种桃李满天下的越倒霉。
  柳如是去年光打发老钱的那些学生,眷晚生,乡党之类,据说一年撒出去一万多元,搞得都开始卖首饰渡日了。
  不得不说老钱也是破家为国。
  唐王和沐天波面面相觑。
  紧接着他俩苦笑一下,一同走进马车继续向前,好在这时候青虫们也过去了,他们很顺利地直抵承天门然后进入皇宫。这时候的皇宫也不是前几年,那些破败的建筑基本上不重要的全被杨庆拆了,毕竟整个皇宫连宫女太监算上才千把人。从南渡至今就没增加过一个,那些没用的建筑根本不值得修复,还不如干脆拆了栽花种树还明快些。而必须保留的那些建筑则全部修缮一新,尤其是大块平板玻璃的铸造技术让玻璃窗在皇宫得到普及,新式煤气广场灯经过试验后也正式接入皇宫,这座大明皇宫完全展现新颜。
  唐王三人在太监引导下继续向前很快过了端门,午门,绕过前殿进入后宫,到达坤兴公主居住的乾清宫。
  不过公主不在这里。
  他们等了一下,很快有太监传他们到御花园。
  他们只好又到御花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