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66

  一家五口的话吃不饱但也不能说太饿,最多家里人口多的受点罪,喝粥还是够了,但是……
  军官赚什么?
  明军将领克扣军饷喝兵血难道咱大清的将军们就是圣人?开玩笑,他们一点不比明军差,话说这里面一大堆在明军里面就这么干的呢!钞票没什么价值,但克扣月米拿到市场上高价出售换银子,这已经是旗军从上到下所有一级级军官的主要工作。
  然后普通士兵就彻底活不下去了。
  “尔等欲谋反乎?还不归营?祖可法何在?”
  冯铨继续喝道。
  这些是正黄旗神军的,他们的固山是祖大寿养子祖可法,而八旗除了满洲以外,其他各军除了牛录和甲喇是本旗,其他固山和梅勒并不限于本旗的,尤其是汉朝神三军,固山和梅勒绝大多数实际上都是旧八旗汉军的那些将领。毕竟这些人都是老八旗,多尔衮对这些放心,尤其是八旗神军这种特殊的,坚决不能让他们内部出主将,这些家伙可是很喜欢搞事情。
  那些正黄旗神军的士兵都不说话只是拿刀凶狠地看着他。
  “尔等归营,老夫保尔等无罪!”
  冯铨色厉内荏地喝道。
  他身后十几个家奴拿着棍子哆嗦着。
  突然间一名神军士兵上前一步抬脚踹在冯大学士胸口……
  “玛的,废话真多!”
  那士兵鄙夷地说。
  就在同时冯铨惨叫着摔倒在地。
  他身后一个小妾刚好看见,立刻发出了惊恐的尖叫,那些士兵抬起头看着她,那精神陡然一振,然后一个个发出亢奋的吼叫,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大门,那些家奴直接一哄而散,几双大脚踩在冯大学士身上,冯大学士的惨叫一声接一声,很快他那小妾的尖叫也不停了。
  然后几百八旗神军的乱兵就这样涌入了冯家,冯家女眷们的尖叫同样也就不停了。
  徐诚愕然地看着这一幕。
  然后他和两个手下面面相觑。
  就在最后一名神军士兵冲进冯家大门时候,他们三个悄然跟过去,地上被踩了无数脚的冯大学士,奄奄一息地向他们伸出手……
  “救,救命!”
  冯大学士颤巍巍说道。
  说话间嘴里还溢出鲜血来。
  徐诚抬起头看了看前面,几个八旗神军的士兵正按着那小妾快活,另外更多士兵甚至还有冯家的家奴正在一间间房子里搜刮财物,很显然那些家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冯家作为顺天有数的大地主,也是这波高价粮的主要受益者。徐诚再向外面望了望,而另一面是郎廷佐家,也就是原本历史上在南京缓兵计坑了郑成功的,而他家也已经冒出烟来。这一次北都城内五万旗军里面超过四万汉朝神三军都卷入打砸抢烧,另外还有大批跟着抢粮的百姓,可以说整个城内局势已经濒临失控。
  既然这样……
  他低头看着冯大学士露出开心的笑容。
  “救,救我,我,我是武英殿大,大学士!”
  冯铨颤抖着说。
  远处那小妾继续尖叫着。
  再后面全是抢劫的乱兵和家奴。
  “那个,冯大学士,我是锦衣卫北都站站长。”
  徐诚很坦诚地说。
  冯铨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然后他也不知道怎么爆发出力气一下子翻过身子,发疯一样向前爬行或者说蠕动着,两名锦衣卫不得不把他翻过来,然后徐诚掏出匕首压在他脖子上……
  “前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冯铨,叛国投敌,助建奴残害百姓,已由南京大理寺依律处斩,今日锦衣卫代天行刑!”
  在冯铨惊恐的目光中,徐诚在不足一尺的距离对着他说道。
  冯铨还想尖叫,但却被一名锦衣卫一把将嘴按住,就在同时徐诚的匕首扎进他脖子,冯铨在地上发疯一样挣扎着,因为气管被切断而发出怪异的闷哼,然后很快随着匕首扎进他颈椎而停止了挣扎,只剩下了本能地抽搐。不过他的大脑还暂时保持着清醒,他一支支看着徐诚那近在咫尺的恐怖面容,感受着匕首刺进自己脖子的剧痛,他甚至能够感觉到匕首刺入自己颈椎的缝隙,然后将其轻松地切断……
  很快徐诚就在鲜血的喷涌中切下了冯铨的脑袋。
  一名锦衣卫迅速扒下冯大学士的官服,然后把他的脑袋一包,顺便扯下他帽子上的顶戴。
  “走,趁乱出城!”
  徐诚拎着这个价值不菲的战利品说道。
  这时候各处城门都已经被乱兵打开,八旗满洲只能确保皇城安全,正适合潜逃出城,反正留下也是挨饿,虽然理论上他不能擅离,但有冯铨的人头就没什么问题了。
  紧接着他们三人离开,迅速汇入街道上的乱兵和乱民中。
  就在同时大批八旗满洲的精锐列队出现,开始对街道上的混乱进行镇压,徐诚回头看了一眼带队的九门提督佟图赖,抑制住用怀里短枪来一发的冲动,带着两个手下悄然离去,而在他身后那些乱兵已经和八旗满洲的精锐们展开了小规模的火并,城内的混乱并没有因此改变。
  甚至更加混乱。
  毕竟汉朝神三军和八旗满洲之间也积怨颇深。
  这正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好机会。
  此时在距离徐诚很远的皇城西安门城楼上,多尔衮正阴沉着脸,默默看着混乱中的城市,在一处处冒起的浓烟弥漫中,超过四万乱兵和不计其数的乱民正在一条条街巷肆虐,抢劫,奸淫,放火,甚至和镇压的八旗满洲火并,饥饿的压迫让所有人都陷入疯狂,一个导火索的点燃让这座城市压抑的矛盾得到一个总爆发,这时候根本没有人再畏惧他,他那个圣主明君的梦终究还是泡影……
  没钱没粮玩个屁啊!
  可要钱要粮他就只能学杨庆找士绅收税,然后他也就不再是圣主明君了。
  同样也不会再有士绅支持他了。
  可要士绅的支持,维持士绅不交税的特权,那他就养不活军队,他就得不到军队的支持,他终究不可能仅靠几万八旗满洲打天下,话说他现在深刻体会到崇祯当年的日子是如何艰难了。
  “中国之君,殊难为也!”
  多尔衮叹息道。
第二五七章
这是一个春天
  多尔衮的倒霉消息只用十天就传到了杨庆耳中……
  八天从北京到海州。
  锦衣卫在北京周围又不是只有一组情报人员,在徐诚割了冯铨脑袋向西逃亡的时候,通州的锦衣卫特工就以最快速度奔向天津。他以某药材商的伙计身份,骑马狂奔一天半到达天津为其老板取回一种急缺的药材并离开后,锦衣卫天津站的特工立刻安排商船出海,以去盖州为名义花三天时间到达蓬莱。并在同一天以驿马接力传递到了大嵩卫,然后在大嵩卫以船用三天送到海州,转由通讯塔发送南京……
  呃,还有一天。
  这一天是因为忠勇侯这时候不在南京。
  “他这属于躺枪啊!”
  杨庆站在宣城的皇庄农田中对北都事变做出评价。
  多尔衮还是迅速镇压了兵变。
  毕竟那些旗军兵变只是因为饿极了而已,凭良心说五两银子一石的米也的确有点夸张,这种事情其实很容易解决,找几个倒霉的替死鬼安抚住情绪就行了。
  比如冯铨完全是咎由自取。
  多尔衮迅速以冯铨为首的奸臣集团囤积居奇,导致粮价飞涨为理由灭了他满门,不仅仅是冯铨家,还有十几家屯粮发大清国难财的大臣,其中包括刚刚带着五千石粮食从山东回去的曹三喜。都是这些奸臣和这些狗奴才捣鬼,就是他们把粮价推到这么高的,然后把抄这十几家收获的银子和粮食赏赐将士,包括他们的女人也赏赐披甲人为奴。
  这就可以了。
  士兵打砸抢烧一气之后情绪已经释放了,剩下再找这么一批替死鬼就可以挽回摄政王的形象,至于事后查清谁带头的找借口砍了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反正短期内只能安抚。
  多尔衮虽然跟他哥没法比,但政治才能也还是有的,更何况自古至今处理这种事情基本上也都是这种套路,安抚,杀几个替罪羊转移乱兵的仇恨,让他们的情绪稳定,然后犒赏一下打发他们先回营,把秩序恢复后再视情况看如何拉清单。
  就是把乱兵聚起来全砍了也不是没有例子的。
  不过多尔衮应该不会。
  他没这条件。
  总共就二十万八旗军,砍了四万那是自残,但这件事没完,不把缺粮这个根源解决,以后还会不断发生类似事情,然后多尔衮会在不断安抚中把士兵安抚成骄兵悍将。他可是已经在训练西班牙方阵了,如果连士兵吃饭都不能解决,别说西班牙方阵,就是把清军进化到排队枪毙也白瞎。明军是怎么在有戚继光的战术,有全套火器,有无数兵源的基础上,结果还是被打得惨败的?
  不就是士兵吃不饱饭吗?
  多尔衮接下来应该会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他想解决也不难。
  让那些士绅交税就能维持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