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56

第217章
铁壁攻营垒
  安溪属泉州府,位于泉州府的西南方向,属于戴云山脉东南延伸的位置,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山峦起伏,山峰林立,山势峻峭,坡度大,河谷狭窄,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上,最高山峰太华尖1600米。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东南部地势相对较平缓,千米高山475座,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以丘陵山地为主,河谷盆地串珠状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主要河流贯串盆地,并切穿盆地之间的山岭。
  从这段介绍就能看出蓝理选择安溪作为防御线是有道理的,利用戴云山脉的落差和河谷等地势,清军在显要位置修筑了工事,派驻重兵以阻拦明军。
  “将军,前面发现清狗的营垒,地势很是险要。”刚过南安,就有斥侯来报,杨勖听后想了想,随后决定亲自上前瞧个究竟,走了大约五里,前面出现了一段盆地,其中有几条溪流从盆地经过,溪流不宽不深,宽度大约也就三五米的样子,清澈的溪水最多也就过小腿,淌着水很容易过。
  不过这些溪流弯弯曲曲从盆地中过随后在远处汇集,两旁都是数百米的山脉,这些山脉坡度很大,有些地方几乎是直上直下,而在盆地穿过山脉的地方立着清军的营垒,这还不算,在两旁的山头也隐隐约约可见不少工事,这样一来等于直接遏住了明军的去路。
  “这是什么地方?”提鞭指着前面杨勖问道。
  “当地人说这地方叫八道湾,将军您看,这些小溪在前面汇合,然后经山谷向南,里面弯弯曲曲一共有八个弯道,所以称为八道湾。”
  拿起千里镜仔细看着,杨勖眉头紧锁,这个地方不利于大军行动,而且清军已在要害处设置了工事和营垒,如果硬攻的话恐怕这伤亡极大。
  “还有其他路可以走么?”杨勖问。
  “这……。”斥候迟疑了下,这才说道:“有是有,可比这路还要难走,得往北再朝西翻过一道山梁……。”
  不等斥侯说完,杨勖就不打算听下去了,以他对蓝理的了解既然对方在八道湾都设了工事,那么斥侯口中的那条路就更不会放过,相比直接翻越由敌人把守的山梁,他杨勖还是情愿走八道湾,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当然也会调整路线。
  “将军,陈将军来了。”正当杨勖有些发愁的时候,一个亲兵说道,扭头一瞧就见陈五显大步流星地赶来。
  “杨兄!”见了杨勖,陈五显远远抱了抱拳。
  “陈兄来的正好,你来看看这个。”杨勖见到陈五显顿时大喜,连忙招呼他上前,等他走近就把手中的千里镜递了过去,随后伸手朝前指去。
  陈五显拿起千里镜朝前看着,脸色有些凝重,不一会儿他看完后放下千里镜想了想,随后道:“没想到清军在八道湾都设了营垒,这样一来可不好对付呀。”
  “是啊!”杨勖发愁道:“这里的地势不利大军展开,而且又是个喇叭口,外宽里窄,一旦冲进去就必要要面临三面攻击,如果是我的话,只需在营垒摆上几百人,然后再在两旁高地再摆几百人,用火箭、火铳甚至大炮进行防御,几千人都攻不破,假如在后面再放数千援军的话,以我手上一万多人怕是要全部填进去才行。”
  杨勖善守在明军中是出了名的,更有铁壁之称。看到这地形和营垒还有工事,他就感觉不好对付,作为前锋,他的任务是要尽快打通到厦门的道路,以保证后面的主力跟进,可现在面对八道湾这样的地方,他究竟是攻还是其他选择,一时间难以决定。
  “陈兄,你是福建人,除了八道湾还有什么地方能过?”杨勖带着希望看向陈五显,希望能从嘴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陈五显眉头紧锁想了半天却摇了摇头,对于往北的山梁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他和杨勖一样觉得那地方应该更难过,至于向东也是不可能的,东边靠近入海口,清军已在河岸对面做好了准备,而由于现在正是冬季,入海处吃水不深,礁石林立,水师的战舰又开不进来,所以向直接突破安溪最好的还是走八道湾。
  “先派人去北边探探再说,万一可以走呢。”最终,陈五显只能提出了个这个建议,杨勖想了想点点头,当即派人去察看一番,至于大军暂时不入盆地就地在外扎营,一切等察看后再决定。
  等到第二日,斥侯回来报告,北边的防御更为严密,翻越山梁这事想都不要想,清军不仅在要地修筑了营垒,更把大炮都搬上了山头,这个架势几乎是来多少灭多少。
  时间不等人,大军在八道湾多呆一天不仅要消耗许多,更重要的是一旦清军知道明军主攻方向是八道湾的话,到时候更不容易打下来。对此,杨勖下了决心,准备强攻八道湾,不过作为良将他在进攻前做了些必要的安排,以尽力减少伤亡。
  明军的大炮射程有限,再加上又是仰攻,效果并不明显,但考虑到进攻需要杨勖还是拨了些小炮,以作进攻时的辅助手段。至于大军后面拉着的攻城炮,一来地势无法展开,二来也打不到山头上,用了也白用,反而便于行动的小炮可以直接架到近前对营垒进行攻击。
  除此之外,杨勖让人砍伐树木,制作一些大盾和军车,以此来防御两边山头朝下的攻击,等做完这些准备后,攻击的队伍以300人为一营先开始了试探性进攻,当明军涉水过溪,逐渐靠近山谷的时候,对面的清军并未有所动静,而观战的杨勖这时候却忧心忡忡。
  如果清军在这时候作出反应,杨勖或许能心定些,善于守城的他非常清楚在防守时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时机。很明显,对面指挥的清军将领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没有做那些无意义的举动,而是静静等待明军继续向前。
  大约靠近三里左右,按照杨勖预先的要求,明军架起了小炮,对准山谷中央的营垒开始炮击,但这炮击的效果并不怎么样,由于对方的地势比较高,再加上射程只是勉强,炮子的威力不强和营垒修建的比较坚固,除了在营垒表面打出些破皮外,几乎没造成更大的伤害。
  “兄弟们!攻下营垒就打通厦门之路,胜利就在眼前,跟我冲啊!”见到着情况,领军的百户有些按捺不住了,抽出腰刀挥舞和就喊道,而明军同时发出了震天的喊杀声,在硝烟还未散的同时,明军以鸳鸯阵型为结构朝前冲去。
  “砰!砰砰!”
  当冲到近一里地的时候,突然三面同时响起了炮声,清军营垒和两边高地隐藏的大炮同时轰鸣。虽说清军的大炮数量并不多,约摸着也就五六门的样子,可是这些炮的威力可比明军的小炮强多了,而且居高临下射击,打的又是霰弹加实心炮子,导致进攻的明军虽有盾牌和军车掩护但也一时间伤亡惨重,几辆军车直接被飞速而来的实心炮子砸得粉碎,躲在军车后的士兵一时间根本来不及躲避,有的直接被炮子当场砸死,有的被打伤,而更多的是被三面而来的霰弹打的如同马蜂窝般。
  “不要停!冲!冲上去我们就赢了!”百户的运气不错,他藏身的军车没有被打穿,眼看着离营垒已经不远了,百户大呼着让兄弟继续冲,可当他话音刚落,前面营垒那边冒出了一群人,这是一群弓箭手,对准已快冲上来的明军搭弓就射,那些箭如雨点一般朝着明军飞来,更要命的是他们用的还是火箭,火箭射到军车和盾牌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百户带着兄弟们左冲右突始终无法近上前去,反而因为对方的第二次炮击开始又损失了不少兄弟。
  无奈,百户见情况不好,再这样下去兄弟们,甚至包括自己就得全丢在这了,他果断下令撤退,等撤下来的时候手下的兄弟已经折了一半,而回来的这一半人中还有不少身上带着伤的。而对面的清军别说伤亡了,就连靠都无法靠近,这仗打的实在是太窝囊了。
  “将军,让卑职再组织人马冲一次,兄弟们死的太不值了。”百户羞愧难当地跪在杨勖面前,杨勖却没有发火,更没有责备他,因为这次攻击本就是用来试探的。
  “上弗朗机!等到距离用弗朗机给老子轰正面,记得不要冲的太快,更不要去做那些没意义的蠢事!”杨勖如此说道,百户欣喜若狂顿时答应,连忙跑着下去准备,很快第二次进攻开始,这次进攻和第一次进攻开始是一样,但在冲锋时明军携带了好几门弗朗机,弗朗机和普通大炮不一样,它的结构更像是大号的火铳,而且分为炮身和子炮两个机构,便于携带,而且射速极快,在前明时期就曾大范围的使用过。
  如今,明军使用的弗朗机是经过改良的,更类似于后世的迫击炮,而且威力也比以前大了许多。当冲到近前,清军开始故伎重演的时候,明军的弗朗机开始发威,一阵对攻,营垒那边的清军终于出现了伤亡,而那些本神定气闲的弓手也明显慌乱起来。
第218章
难啃
  弗朗机的攻击有效,让明军的士气为之一振,正当百户带人准备逼近,打算趁清军慌乱的时候直接突入营垒,而这时候两边高地的火炮一阵阵地轰来,一下子把明军全压的死死的,由于得到两边高地的支持,正面清军的慌乱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在其指挥官的喝斥下开始反击,最终这次攻击也以失败告终,当退回来的时候,不仅损失了近百人,就连携带的弗朗机也毁了两门。
  望着两边的高地,杨勖很清楚要想拿下营垒得先拔掉这两颗钉子,可是清军的防御点选的非常好,两边高地朝向明军这面异常陡峭,别说冲了,就是当地山民想爬上去也得费点功夫。而且从清军反击的情况来看,两边高地足足驻扎了不少人,再加上清军在山谷那头的援军,以明军现在的力量想一口气拿下高地简直是不可能的。
  古来,有许多险要区域常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这八道湾的工事就是这样,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前提下,杨勖只能靠力量强行突破,这也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结果,同样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但杨勖就是杨勖,所谓善守者也善于攻,杨勖善守,所以他非常清楚这样的防御的优点和应对策略,他马上组织了第三次进攻,而这次进攻相比前两次更合理些,一样是携带着弗朗机、大盾和军车,但当快到清军攻击范围的时候,一些特意挑选出来的明军以三三两两的组成进行配合,同时带上弓箭、火铳和火药等物,依托岩石、山壁、丘陵的凹陷处为躲避,逐次接近攻击,不求一下子拿下营垒,只求尽量杀伤清军,以达到攻击目的。
  进攻的策略调整,明军的伤亡的确减少了许多,而清军的伤亡也开始陆续上升,这相比一开始的被动局面好转许多。可虽然看起来打的热闹,但杨勖并没有丝毫兴奋,因为他很清楚这种打发说白了就是拼消耗,而且从消耗的双方来讲,他作为进攻方的伤亡远比清军来的大。
  “这样下去不行。”杨勖对陈五显道:“陈兄,还是得你帮忙想办法,这样吧,你马上带五百人往北边去,虽说再北那边的山梁那边蓝理做了准备,但我想他总不可能处处设防吧,如果能找到一处可以翻过这山,直接绕过后再掉头向东给八道湾的清狗屁股上狠狠来一下,这仗就好打多了。”
  开战到现在,进攻的情况陈五显也全瞧在眼里,当即他点头答应,随后片刻也不耽搁直接挑人去了。
  明军中善于爬山的人不少,陈五显很快就挑选了五百人,带好装备立即出发。而八道湾的进攻一直都未停息,虽然这样的进攻从总体有些得不偿失,但杨勖必须要保持进攻以给予清军压力,同时他也是用这种方式吸引清军的注意力给陈五显创造条件。
  接下来的二日里,陈五显并没有完成任务,这不是他做的不好,主要是因为向北的山梁许多地方攀爬根本就不可能,假如仅仅是一两人依靠器械勉强爬上去或许可能,但几百人要翻越过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蓝理狡猾的很,不仅在许多山梁设置了工事,还在一些可能会被翻越的地方建立的警哨,陈五显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勉强可翻越的地方,但还没等他们行动就被留守的警哨给发现了,不仅没有成功,还白白丢了几条兄弟的命,最终无奈退回。
  当陈五显徒劳无功地回到八道湾时,听完他的讲述杨勖无奈也只能叹了口气,而这时候八道湾的进攻依旧在继续,明军这几日伤亡已超过了一千多人,至于八道湾那边清军的伤亡有多少暂时无法统计,约摸着几百人是起码的。
  “将军,马帅来问还需多久能拿下八道湾?”就在此时,马功成的大军也快到八道湾了,得知杨勖在八道湾受阻近三日,马功成派人前来询问。
  “再给我三日……不!二日!老子一定拿下八道湾。”杨勖斩钉截铁地说道,紧接着继续下达了攻击的命令,随着大军的马上抵达,进攻八道湾也越发猛烈,明军伤亡不断上升,但同样明显的是,防御的清军伤亡也不小。
  这一日,仗从凌晨打到傍晚,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军中把伤亡数字报上来,杨勖听后心中顿时心痛万分,这一日之战明军伤亡就超过了五百多,开战到现在伤亡已过了二千人,这几乎是他所带前锋的十之一二了。
  伤亡的士兵都是明军中的精锐,有一些还是当初跟随他在泰顺血战的老兄弟。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离自己而去,虽然说带兵之人容不得妇人之仁,心如铁石一般,可人心还是肉长的,如此情景杨勖怎能不为之痛心?
  假如明天还拿不下八道湾,等马功成的大军一道,明军全部被堵在八道湾,这对于福建战略将带来严重的后果。这点杨勖是很清楚的,何况他还说了二日内拿下八道湾的许诺,办不到的话就算杨勖曾有大功在,但军法无情,杨勖必须要承担这责任。
  “将军!”正当杨勖为之坐立不安,在营帐中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一个亲兵突然急急来报。
  “何事?”
  “八道湾的清狗好像乱起来了,陈将军让您马上去看看。”
  “什么?!”听到这话,杨勖顿时起身,快步就冲出了营帐,不多久他就来到距离八道湾前线几里的地方,这时候陈五显已早就那边了。
  “出什么情况了?”
  “杨兄你快看!”陈五显手指着谷口内,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清军营垒那边的确有些不对劲,平常的时候那边的营垒到了晚上除了隐隐约约的灯火外其他地方都是黑漆一片,而现在那边却是灯火通明,还有不少篝火的火光亮起。
  仔细听,在风声中,似乎还搀杂着其他声音依稀传来,但又因为太远有些听不清晰。但不管如何,清军的营垒的异常顿时吸引了杨勖,他果断派人前去接近对方营垒,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219章
牛皮吹大了
  人刚派出去不久,对面的营垒异常更甚,而且杨勖和陈五显发现两旁的高地也乱了起来,在风声中还传来一阵阵喊杀声。这时候杨勖脸色猛然一变,立即下令集合部队向营垒进攻,虽说他不知道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可从捕捉到的痕迹表明清军那边不是受到攻击就是因为什么情况大乱起来。
  为将者,在战场上随机应变是首要的,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决定更是重中之重。有位军事大家曾经说过,战场瞬息万变,在某些情况下作出及时的应对甚至要比迟疑不决更好,哪怕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何况,杨勖手中的兵力虽有损失,但主力还在,清军营垒正面又不利于大部队展开,派兵出去充其量也就损失几百人,但这时候按兵不动一旦错失良机就悔之晚也。
  刚集合完队伍,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就急急赶了回来,回报说清军营垒前方火光冲天,似乎有什么人正在从八道湾后面发起了攻击,现在清军正在大乱中。闻讯杨勖顿时大喜,急忙让队伍攻打营垒,当这支队伍在一个千户亲自指挥上冲去后,杨勖和陈五显焦虑万分,又无限期待地等待着。
  “报!我军抵近清军未作出反击,林千户已带兄弟们攻上去了。”十几分钟后,一个士兵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报告,得知此讯杨勖更是大喜,他果断地又派了一队人,以支援林千户。
  半个时辰后,前面的营垒终于攻了进去,当这消息传到杨勖这时,杨勖和陈五显对视一眼,两人满是喜色。过了不久,两边的高地也被明军逐一攻进,随着明军的生力军不断冲进营垒,厮杀激烈无比,两个多时辰后,这八道湾防御终于落到了杨勖手中。
  当黑夜过去,第二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杨勖终于进到营垒,等到亲眼目睹这营垒的结构时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这座营垒正面瞧上去似乎不大,其实是因为地形和结构的原因所至,实际上这营垒无论是坚固程度还是规模都比杨勖想象的更强。
  站在营垒中,再抬头望向两边高地的防御,大冷天的杨勖甚至冒出了汗。如果自己是这里的指挥者的话,只需在这摆二千兵马完全可以挡住正面几万军队的进攻。
  真是幸运啊!如果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别说两天了,就算给杨勖两个月都不一定能攻下它。
  开进营垒后杨勖和陈五显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就在傍晚时,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义军突然出现在八道湾的背后,这支义军先是袭击了一支清军的运输粮队,然后假扮成清军悄悄进到八道湾内,等夜色降临后,这支义军猛然开始发动,清军营垒根本来不及反应就顿时一片大乱。
  义军先是偷袭了营垒后方,甚至包括两边高地的要害处,随后还到处放起了火。紧接着又有无数义军从黑暗中朝清军扑去,清军根本就没想到会在自己老窝出现这种情况,再加上无论是营垒还是高地的防御都只是朝向东边的正面防御,背边的防御结构并不强,而且这些义军似乎很熟悉这些工事的情况,被打得措手不及的清军不乱才怪。
  清军大乱,指挥清军的参将好不容易才把人马勉强聚集起来,正当他试图反击的时候杨勖的明军突然间攻上营垒,这一下前后受敌,清军士气大跌,经过一阵激烈地战斗,清军终于全部崩溃,八道湾也就此陷落。
  “好!太好了!”听到这,杨勖忍不住拍手称好,这支不知来历的义军真是老天来帮自己的,看来这天命就在大明,要不然在自己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怎么会冒出这股部队呢?
  “义军的头领在哪里?”
  “回将军,义军头领就在营垒外……。”
  杨勖急忙道:“还不快快请进来!不……快带我去,我得亲自见见这位义士!”
  不仅是杨勖,陈五显同样也是又惊又喜,作为曾经福建义军的头领,当他听说攻击清军的队伍是福建的义军是他心里不仅高兴不已,更是无比的自豪。在他看来,还是自己福建老乡好,在这种场合给自己挣了大大的面子,这事报到皇爷那边,这大明军中哪个还敢小看他们福建人的?福建人,个个都是好汉,个个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当杨勖和陈五显快步走出营垒,很快就见到了十几个人聚集在不远处,其中居中的一人年纪轻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个子虽然不高,但很壮实,手中还提着一把染了血的鬼头大刀。
  杨勖的亲兵先过去和对方说了几句话,那年轻人抬眼朝杨勖看了一眼,随后把大刀交给身边的一人,然后再说了几句话,带着四人向杨勖走了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