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56


第212章
以二合一
  高进对祝建才的了解可不是张淼等人能比的,当年在余姚起义不久,祝建才就投入袁奇部下,直到后来杭州大战失败后大家这才分道扬镳。
  之后,双方虽各自又起事,不过之间的联系一直未断,对于祝建才这个人,高进有八个字的评价,这八字就是“心狠手辣,唯利是图”。
  同袁奇相比,祝建才是一个彻底的草莽,而且做事只凭喜好和利益,至于其他丝毫不顾虑。之前祝建才见势不妙直接断尾求生,不仅把自己的部下直接丢给了清军,甚至还顺手狠狠坑了袁奇一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袁奇也不会一口气跑到江西来。
  随后,祝建才带部下悄悄潜归河南,把八卦教的教主刘儒汉骗来后软禁,同时又派人直接拿下了刘家满门作为人质,一举掌握了教中大权。
  紧接着,祝建才直接夺了刘儒汉的基业,依靠八卦教在北方的势力再行起事,从而一下子坐大到如今局面。前些时候,祝建才为了防止清廷渗透又对部下举起了屠刀,在军中搞大清洗,杀的更是人头滚滚。据说,刘儒汉一家也被祝建才一起杀了,只不过暂时还未确实而已。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川中白莲教和祝建才合作,那无疑等于羊入虎口。以祝建才的势力和为人,到时候提兵入川把王致清等人一口吞的连骨头渣滓都不会剩。
  当高进把这些事一一说出后,张淼等人是面面相觑,脸色大变。
  “汉王如何会……如何会是……?”
  “无妨,道长远来也不急着走,可以在江夏多呆些日子,或者也可由高某安排去其他地方转转。这些事出自高某之口,想来道长自然不会放心,既然要成大事,小心些还是必要的,多打听些消息,多知道些情况,总是有好处。”
  高进很是大度的如此说道,张淼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看来高进不会骗他,因为这种事不难打听,凭张淼在教中的地位,只要联系一些在中原的教中兄弟细细打听就能得知真相如何。
  高进说的没错,川中白莲教如果要找人合作的话也只有袁部一个天然的盟友,无论是朱怡成还是祝建才都不是好合作的对象。另外,现在的袁部虽然势力缩水许多,可在江夏的精锐还在,再加上高进的指挥得当,袁部依旧能和清军对峙。
  还有,白莲教在川中势力虽大,教众也不在少数,但王致清是一个明白人,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王致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起事和起事后又如何面对清军的一系列问题。
  起义不是普通的山村百姓扛着锄头打架斗殴,这可是一件大事。白莲教的人虽然多,但却不是军事组织,王致清身边真正用派上用处的人手只不过百人而已,至于那些数十万的教众说白了都是没拿过刀枪更没杀过人的泥腿子。
  套用伟人的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如果起事后没有严密的组织和懂军事的人协助,那么这样的起事并不会久。正是看准了这点,王致清才和袁奇当初一拍及合,其目的也是如此。
  这一次会面就这么结束了,张淼暂时在江夏住了下来,不过他也没闲着,不仅自己天天在外面转悠,就连他带来的两个圣女也是一早就不见人影,直到天黑才回到住处。
  对于这些,高进只当是不知道,这合作合作,本就是合得来就做,如合不来也勉强不了,再加上高进所说的又非是虚言,自然放心的很。
  几天后,张淼回到住所,两个圣女已在堂中等着他了,见到二人张淼点点头让她们先坐,先去了房间把身上穿的一身算命先生的行头换了,随后回到堂上。
  端起已经泡好的茶,张淼喝了口问:“如何?有消息了?”
  那鹅蛋脸的圣女点点头道:“江北的兄弟刚刚传来了消息,汉王真如高侯爷所说一般无二,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张淼追问道。
  圣女神情有些气愤道:“八卦教刘家老少已好些日子不知下落了,传话的兄弟说十有八九已被汉王悄悄灭了口。”
  “呸!这样以下犯上又无情无义的混蛋你居然还叫他汉王?我看,这就是个卑鄙小人!亏得当初教主没把你送过去,要不天知道姐姐你会遇到什么结果。”婉儿的气比那圣女更大,当即就骂了起来。
  至于那圣女同样脸上有庆幸的表情,要知道在来江夏之前,王致清就考虑过转为和祝建才合作的,甚至还动起了把她送给祝建才以拉拢对方的念头。只不过后来因为高进派人来联络,王致清考虑再三这才觉得先派张淼去接触一下比较好,所以这事暂时耽搁了下来。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真把她送到了祝建才那边,以祝建才六亲不认,残暴嗜杀的性格,到时候能有好日子过?说不定什么时候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听了这些话,张淼也不意外,实际上化装出去的他每天走街串巷中也打听了不少消息,对于祝建才此人也远比出川之前了解更多。当即张淼叹了口气,摇头道:“如此,北边是不用着想了,高侯爷说的没错,我们两家联手才是最合适的。不过这事我做不了主,必须尽快报给教主,请他老人家亲自定夺,这样吧,明日我就向高侯爷请辞归川,你们暂时留在江夏,以安高侯爷之心。”
  说到这,他看着两个圣女嘴角露出了笑意,意味深长道:“高侯爷是袁部大将,当年在袁王爷手下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此人忠勇无二,更深得军心,最重要的是高侯爷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婉儿、玲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要记得抓住啊!”
  听到这话,两个圣女的脸顿时就红了,尤其是婉儿更是忍不住瞪了张淼一眼,似乎是责怪他口不择言,这小女子姿态看的张淼是哈哈大笑。
第213章
喝多就了干
  福建,长泰县。
  长泰县位于厦门西北,距离厦门并不远。原本长泰老百姓的日子虽不说好,但也不能说坏,福建本来多山,土壤贫乏产出不多,当地百姓除了普通的农作物和手工业外,大多都会出海打些渔以补贴家用。这就是老话说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道理。
  但至去年以来,福建一带就开始不太平了,清廷先是紧缩了渔船下海的政策,可几个月后随着局势的变化,官府直接下达了封海的命令,不仅如此还把所有民间船只,包括渔民的小船也全部征收,导致本就贫困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前些时候,总督衙门又下令,召集厦门周边各州县抽掉青壮,一部分直接补入绿营,另一部分作为训练团勇,而最多的是去安溪和龙岩两地服徭役,主要是修筑两地的城墙工事等等。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北方的明军已经拿下了福州,并且不断向南推进,不久前更有消息传来,说是蓝延珍的联合舰队没了,这更令人心惶不安,官府不仅加紧对厦门周边的防范,更又从各地抽调了不少人,闹的地方是怨声载道。
  这一日,几个年轻人提着酒拎着猪头肉来到了长泰夏凤口,这里是一个不大的村落,以前住着百来户人家,而现在由于抽壮丁闹的人丁稀少,青壮基本全被官府强拉走了,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
  进了村子,那些年轻人找当地一个老头问了问路,随后在村里七拐八拐地来到一个小院,到了地方其中一个就上前拍门。
  “谁呀?”拍了几下门,里面传来了个女人的声音。
  “开门!”年轻人喊道。
  “你谁呀?找那个?”女人没有开门,而是在门内警惕地问。
  “我找朱老大,快点开门!”
  “没这个人。”女人干脆地回答道。
  “有没有你说了不算,我们进去就知道了,开门开门!”那年轻人一副二流子的样,把门板拍的震天响,里面的女人就更不敢开门了,甚至还扯着嗓子道:“都说没有了还拍门?你什么人呀,你再这样我就喊人啦!”
  那年轻人眉毛一跳,正要说什么,另外一个年轻人连忙把他拽回来在他脑袋上用力拍了一巴掌就骂:“你个吴歪嘴,简直就是个臭头鸡仔,酒还没喝就糊涂了?哪里有你这么喊门的?给老子滚一边去。”
  把吴歪嘴推开,这年轻人上前又拍了拍门,然后冲里面道:“这些大姐别慌,我们几个都是朱老大的兄弟,我姓黄,叫黄殿,还有李勇、颜子京……哦,对了,刚才拍门的是吴外,也叫吴歪嘴,麻烦大姐和朱老大说一声,他就知道了。”
  话说完,里面沉默了会,然后那女人也没来开门,而且朝屋里走了。黄殿也不着急,只是在门外静静等着,过了会儿一阵脚步声由远至近,紧接着门打开了。
  “进来吧,林大哥在里屋。”开门的女人年约二十出头,虽然只是一个村姑却很漂亮,尤其和普通福建女人黄瘦个头不一样的是不仅个子高,而且皮肤也好,如果换身衣服简直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向这女人道了声谢,黄殿带着几个兄弟进了院,等女人关上门带着他们来到正屋,示意他们要找的朱老大就在这里。
  进了门,一眼就看见朱老大坐在张桌前,斜着眼看着他们。黄殿连忙笑着上前把手中的酒放在桌上,随后几个兄弟也七手八脚地把带来的猪头肉等东西一一摆上。
  “老子本以为是官府的人,弄了半天居然是你们几个歹仔,丢你姆,你们几个怎么知道老子在这的?居然还找了过来。”朱老大用手指拨开包猪头肉的油纸,捻起一根丢进嘴里嚼的咯咯响,同时没好气地骂了几句。
  “嘿嘿,昨个碰上三河了,他偷偷告诉我的。”黄殿笑嘻嘻地在一旁坐下,其他几个年轻人随后各自找坐地,一个个全坐了下来。
  “老子猜就是三河这个歹仔。”朱老大呸了一声,顺手拿起酒给自己倒了一碗,端起喝了口。等他把酒放下,瞧着四周的几个家伙只是笑看着自己,顿时又骂道:“都愣着干嘛?要喝自己倒,难道还要老子招呼?”
  众人一听顿时笑了,拿碗的拿碗,倒酒的倒酒,嘻嘻哈哈地喝了起来。喝了几口酒,前面那女子端了几盘简单小菜过来给他们下酒,摆上桌后什么也不说径直就走了。
  “朱老大,怪不得你要藏在这儿,闹了半天是金屋藏娇啊……。”吴外贪婪的目光在那女人身上游走,直至那女人离开后这才收了回来,捻起一颗花生米,吴外脸上满是羡慕地说道。
  “臭头鸡仔,关你毛事,喝酒!”坐在他身边的李勇兜头就是一巴掌,吴外顿时反应过来,这可是朱老大的女人,万一朱老大生气不得揍掉自己半条命?心有余悸地看了眼朱老大,见朱老大似乎没把他的话听进去,这才忐忑不安地拿起酒喝了起来。
  “朱老大,你这次跑回来可得小心些,这些日子官府简直和疯了一样到处在征人,前天要不是颜子京脑子活,说不定就给直接带走了。”拿起酒给朱老大续满,黄殿神色有些凝重道。
  “废话,老子当然知道,要不老子不回家躲这干嘛?”朱老大如此说道,随后突然像想起什么来,紧张地问:“你们几个来这没别人知道吧?”
  “你放心,绝对没外人知道,一路上我们几个也小心着一直走的小道,也没碰上人。”黄殿回道。
  听到这话朱老大这才放了心,这时候颜子京忍不住问了一句:“朱老大,之前你在安溪虽说是徭役,可听三河那歹仔讲你手下有十几个兄弟,不用直接干活,大小也算是个领头的,而且官府不仅供应一日两餐,又拿了不少银子犒劳,你怎么就突然不干跑回来了呢?”
  “你这些都是三河和你说的?”朱老大反问道,见颜子京点点头,朱老大冷笑道:“三河这歹仔知道个屁!他算是运气好,家里给使了银子,要不凭他这脑子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这差事可不同往常,是要提着脑袋干的!再说发银子?你那只眼瞧见过官府发银子给老百姓了?做梦去吧。”
  “朱老大,究竟怎么回事你好好说说,兄弟们今天来一是来瞧瞧你,二来嘛也是想打听打听这消息,据说这北边厉害的很,前些时候传来消息连蓝二军门的水师都没了?”
  蓝二军门就是蓝延珍,联合舰队全局覆没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厦门,民间也有所耳闻。再加上这些兄弟一个个眼巴巴看着自己,朱老大喝了口酒叹了口气,也不瞒着他们当即就说了起来。
  由于局势紧张,福建的清军已经开始收缩防线,按照之前蓝理的战术,就是以厦门为基地进行三角布置,形成厦门——龙岩——安溪防御圈,这样一来进可攻退可守,依托地形和明军周旋。
  既然要这么防御,那么各城的加固和工事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联合舰队被歼灭后,福建清军兵力不足无法和明军相抗衡,年羹尧就以总督名义大征徭役充做壮丁,然后再从其中挑选人员组成兵勇甚至直接充入绿营。
  前面说过了,这事闹的地方是鸡犬不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但如果只是出点力还算好的,可年羹尧是什么人物?不把人往死里用就不是他年羹尧了。
  为了赶进度,抓时间,这些服徭役壮丁几乎是做牛做马,甚至做的稍不如意就是皮鞭加身。至于组成兵勇甚至充入绿营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依朱老大来看就是些炮灰,到时候一旦明军打过来,首先死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老子一过去就看明白了,官府是打算用老子这些人的命去填他们的缺呢。到时候这仗无论是输赢,老子弄不好就得死在那边,而且现在局势明摆着就是永业天子占优,这永业天子天兵势不可档,依老子看这蓝大和年督早晚要完。”
  朱老大这番话说完,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明白这朱老大为什么要冒如此风险跑回来了。不过现在的局势真的这么紧张么?众人还是有些不放心追问了几句,朱老大信誓旦旦告诉大家,这官府肯定是打过永业天子的,蓝二的舰队已经灭了,到时候人家陆上海上一起进攻,这厦门怎么守?
  “所以说,这孔圣人就是说的有理,蛮夷无百年之运,还是我老朱家厉害。”似乎是酒喝上头了,朱老大大着舌头讲道。
  听到朱老大这么说,吴外忍不住就讲这永业天子的朱和他朱老大的朱可不一样,人家可是大明天子,你却是一个平常养养鸭子打打架的混混而已。
  这话音刚落朱老大顿时就不高兴了,拍着桌子说他朱一贵当年也是朱明的后人,只不过关系稍微远了些,现在他们老朱家的大明重获天下,他朱一贵是当仁不让,眼下大明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他要聚众高举义旗,接应朱明天子的军队。
  也许是酒和多了缘故,这话顿时令大家伙全兴奋起来,当即所有人都嗷嗷叫好,借着这股子酒劲,朱一贵甚至当即就拿来纸笔写了反清复明四个大字,然后说什么自己身为朱明一份子当带大家共富贵,然后随便封了大家几个乱七八糟的官职,让大伙现在就去联络人,拉起队伍和清狗直接干。
第214章
造反喽
  朱一贵当天喝多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下的,等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午时。下了床,只感觉头发涨口发干,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好几口这才渐渐缓过来。
  昨晚喝到什么时候,几个兄弟们什么时候走的,朱一贵已想不起来了,不过和兄弟喝酒他酒醉也不是头一回了,反正喝多了就是大家在一起吹牛说话而已,朱一贵也未放心里去,这次回来他是准备在凤口躲些日子,清军和明军在东边的厉害,他们这些民夫在前线几乎是朝不保夕,弄不好那天就给年羹尧送上去当了替死鬼。
  朱一贵不是大户人家,家里也没什么人,从小是靠着帮人养鸭子为生,十多岁后认识了一帮兄弟就去县里混起了日子,朱一贵为人出手大方,又认识几个字,而且很讲义气,一来二去就成了这群人中领头的。这次倒霉被抓了差,平日里吃光用光的朱一贵也拿不出银子打点差官,最终才冒险选择偷偷逃回来的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