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656

  在南京城,朱伯没有回皇宫居住。虽然大明已经还都京师,不过南京的皇宫作为行宫依在。
  考虑到身份和行踪不便让外人知晓,朱伯避免麻烦就在城中另找了地方住,几年没回南京,朱伯和朱怡成一样有些想南京的美食了,他第二天特意去了趟当年朱怡成经常去的那家老店,品尝了老店的美味,然后又去皇宫附近转了转,看看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
  做完了这些,朱伯直接过江,在江北上了北上的火车返回京师。
  第三日清晨,离京两年多的朱伯终于回来了,当他踏上位于丰台马家铺的京师车站站台时,情不自禁深深呼吸了口,只感觉这家的空气带着香甜的味道。
  “殿下!”
  回到京师,朱伯无法低调,锦衣卫指挥使张冉亲自带人来车站迎接。
  “张将军,辛苦你了。”朱伯微笑着向张冉点点头,他在外这些年虽是服役,却知锦衣卫一直在暗中守护,包括这一次回京也是如此,这都是张冉的细心安排,而且张冉在安排的过程中让朱伯最为满意的就是锦衣卫从不擅自行动,只是暗中守护,更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殿下,车就在附近,您请。”得了储君的一声辛苦,张冉心中很是高兴,当即示意朱伯跟随他走。
  在站台的一侧,一辆看似不起眼,但有着大内标记的马车静静停着,这是张冉为朱伯安排的。
  朱伯上了马车,见张冉正要离开去另外一辆马车,朱伯迟疑下就让张冉和他同坐一辆马车,张冉自然不会拒绝储君的意思,当即谢过后登上了马车。
第1450章
到位
  再一次回到紫禁城,朱伯的心情略有复杂,离开了这么久,见识了外面世界的广阔,小小的紫禁城这天地对于他来说有些狭窄。
  不过作为国家的储君,未来大明的皇帝,紫禁城不仅是他的家,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中枢所在。
  回到宫中第一时间,朱伯就前去朱怡成的偏殿拜见父皇,当他到了偏殿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的目前李娟儿也在。
  皇帝、皇后,此时此刻就同游子归来普通人家的父母一般期盼,见到父皇母后,朱伯快步上前,以大礼参拜,口称儿臣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娟儿连忙上前扶起朱伯,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个长子:“瘦了,黑了,也长高了。”
  朱伯嘿嘿笑着,在海上这么多时日如何不瘦不黑?至于长高了那就不用说,原本他就是个少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从服役到现在个头已窜了不少,现在快和朱怡成一般高了。
  朱怡成站在不远处,他同样用着欣慰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这个长子,从朱伯的精神气还有他所得知朱伯在军中服役的情况来看,这个长子不仅长大了,也成了真正的男人。
  “好了,让儿坐下说话。”相比皇后李娟儿,朱怡成要沉稳许多,毕竟他是皇帝,是父亲,作为这两者的威严他不可能和李娟儿一般如此真情表露,可话语中对孩子的关切却是显而易见的。
  拉着儿子的手,李娟儿让朱伯坐在她的身边,关切地询问他这两年中的情况。
  朱伯挑了些军中趣事说了说,在海军服役总是有风险的,不过对于这些朱伯半句没提,李娟儿是个极聪明的女人,她也不问这些,毕竟在她看来孩子平安回来就好。
  这一聊就是小半个时辰,朱伯还给父皇母后带了从南海带回来的礼物,这礼物虽不怎么起眼,但在朱怡成和李娟儿心中,无论多宝贵的礼物都比不上孩子千里迢迢带回来的新意更重要。
  “我回宫准备一下,等会同你父皇来我宫里,在外这么久了,一定想母后的手艺了吧?”说了会儿话,李娟儿笑着起身,她知道朱怡成还有不少事要和朱伯讲,她在场不怎么防备。
  再说了,朱伯回来,李娟儿要亲自下厨给儿子做一顿晚餐,这孩子在宫里的时候就喜欢她的手艺,现在离开这么久,作为母亲自然要亲自操持这件事。
  “孩儿送母亲……。”
  “不要了,就几步路的事,你先和你父皇好好聊聊,等过会过来就是。”轻轻在朱伯的手背拍了拍,李娟儿笑着说道,随后起身先离开了偏殿回自己宫去,等李娟儿走了,朱怡成这才咳嗽了声,对朱伯开口询问。
  “南陆的事后续手尾如何?”
  “回父皇,儿臣正要向您禀报。”朱伯当即向朱怡成汇报起了关于南陆的情况,南海舰队协助南陆拔除西方据点,同时打了一仗的消息之前就已送到了本土,本土这边并没有给予什么回复,而坐镇吕宋的董大山事后也没说什么。
  朱怡成询问朱伯此事,是想看看朱伯在这件事上的想法和态度,作为大明的储君,他现在应该是开始独立思考军事和政治问题了,这对他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对此,朱伯先讲了讲当时的情况和那场小规模海战的经过,随后又讲述了他的分舰队巡视南陆的工作等等,接着就讲起了自己对南陆局势和包括大明和西方各国的看法。
  朱怡成在朱伯的讲述的过程中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听着,神色中既没赞誉,也没不满。
  朱伯说了许多,其实对于这些他早就思考过,从他的讲述内容包括他的一些想法就能看出来。
  对此,朱怡成心中有些欣慰,自己这个太子的确长大成人了,虽然他的想法包括判断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和想当然,但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有这些判断已经很不容易了,人总是要成长的,无论自己作为皇帝又或是父亲的角色,他只能引导和扶持,却不能替代,因为大明的未来不属于朱怡成,属于他的后代,朱伯这代人代表的就是未来的大明。
  终于,说的口干舌燥的朱伯讲完了,他带着期盼望着朱怡成,意图想从父皇口中听到他所希望的结果。可惜朱怡成没有对他的讲述内容进行任何评价,只是笑笑告诉他,南海舰队那边的服役从今日起告一段落,接下来朱伯不需要再回南海舰队了,将进入大明总参谋部担任参谋一职。
  这个决定让朱伯有些意外,他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你是太子,是大明的储君,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人。”朱怡成郑重其事说道。
  “儿臣明白,儿臣领会父皇的苦心。”
  朱怡成点点头,他知道以朱伯的聪明会懂得自己这么安排的道理。正如朱怡成说的那样,朱伯不是普通的军人,他是大明储君,是大明的太子。
  大明的未来是他的,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朱伯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去舰队服役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总参谋部工作能够增强朱伯的全局观和对大明军方的整体认识。
  除去总参谋部的工作,再过两年朱怡成还准备让朱伯去各部实习,以了解大明朝廷的运转和职能等。
  等到哪时候,朱伯对于大明军政两方不仅有了基础,同时也能有更进一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样,朱怡成就能逐步让朱伯直接参与政事,从而培养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这是朱怡成对太子朱伯规划的未来,这个规划也包含着朱怡成对朱伯的无比期望。
  “你二弟的婚事已经定了,你是太子,这婚事你母后为你做了主,等过几日你见上一见,到时候同你二弟一起大婚。”
  朱怡成如此说道,对此早有准备的朱伯点头称是,不过同时表情也露出了一丝好奇和期待,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李娟儿为他挑选的女子究竟是谁,出自何家。
  看着孩子这副表情,朱怡成不由得笑了,当即就告诉了朱伯大致的情况。
  作为太子,朱伯的婚事和朱伯沝、朱清研自然是不同的,而且作为嫡长子,朱怡成这个皇帝虽然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那样讲究规矩,可嫡长子未婚,反而二皇子先成婚,这不利于皇储的地位稳固。
  所以,这也是朱怡成特意把朱伯从南海招回来的缘故之一,再加上储君成婚是国家大事,李娟儿可是精挑细选才给朱伯选了几个好女子,这几个女子都非贵勋之家,但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普通人家。
  这些女子的家世相比皇家和贵勋自然是比不上的,但在当地也算是诗书传家出身,其家中也有长辈为官,不过这官的级别并不高,仅仅只是四五品的样子。
  这是大明皇室的传统,朱怡成觉得朱元璋当初定下的这种传统是很不错的,虽然前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相比历朝历代,前明后宫却极少有扰乱朝政的情况,尤其是皇室外戚坐大的情况更是从未发生过。
  既然是好的一面,朱怡成为何不用呢?所以这个规矩也就延续了下来。朱伯作为太子自然也是这样安排,而且李娟儿这一次打算直接给朱伯敲定一个太子妃和两个侧妃,用朱怡成的话来说,做老娘的想孙子想急了,这是要给宝贝儿子一步到位啊。
第1451章
西聚
  永业十七年初春,这是大明崭新的一年,不仅是因为永业十六年刚过,更重要的是大明的储君,皇太子陛下要大婚了。
  二月初六,皇太子朱伯大婚,二月初八,皇二子朱伯沝成婚,两者仅相隔二日而已。
  相比皇太子朱伯的大婚的普天同庆,皇二子朱伯沝的成婚却低调许多,显得不那么起眼,不过对于朱伯沝本人而言,能够和琪琪格最终走到一起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他很清楚哥哥的大婚是出于皇家和国家的需要这才大张旗鼓,而自己作为一个皇子自然是不可能和太子一样。
  此外,朱伯沝是朱怡成诸子中除太子外唯一一个封王的皇子,皇子大婚就不能继续住在皇宫中了,自然要正式开府外居。
  朱伯沝被封安北王,这个称呼大有深意。之前朱怡成戏称给朱伯沝一个西伯利亚王,这样的封号自然是不妥的,但在唐时,安北都护府就在西伯利亚区域,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贝加尔湖,所以朱怡成给了朱伯沝安北王的封号,一来是借此告诉朱伯沝自己对他的期望,二来也是用这方式告知天下,大明要拿回漠北甚至包括自盛唐丢失的北地决心。
  朱伯沝的王府是早就为他选好的,不过他在王府不会居住太久,因为在三月份时朱伯沝就会先一步回到草原,而那时候大明针对漠北的战争就要正式打响,朱伯沝作为安北王自然不会缺席这场战争。
  这一日,安北王府。
  随着前几日的热闹过后贺喜的人逐渐稀少,朱伯沝和琪琪格正如胶如漆享受两人的新婚生活,可没想今天一大早就来了两位不一般的客人,这两个客人到来让朱伯沝既意外又高兴。
  来的两人一个是太子朱伯,而另一位却是公主朱清研。
  “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太子也就罢了,朱清研却是大惊喜,自学院毕业后各自入军中服役,一晃就是两年多过去了,朱清研在太平洋舰队服役远在海外,相互之间想见面都没机会。
  原本朱伯和朱伯沝成婚,朱清研应该能回来,可没想到到了朱伯沝成婚的那一日也未见朱清研。
  “昨日到的天津,两个时辰前刚进的京师。”朱清研笑着说道:“我这个做姐姐的不错吧?先去宫里见了父皇母妃还有太子哥哥后就马不停蹄赶来找你了。”
  “谢过姐姐关心。”朱伯沝笑着说道,同时拉过在一旁正好奇看着朱清研看的琪琪格给她们介绍。
  “这就是弟妹?你小子福气不错,居然娶了这么一个好姑娘。”朱清研平日性格大大咧咧,这倒和琪琪格有些相似,两人说了几句话后对双方的感官极好,朱清研特意从口袋中掏出一件精美的饰品,这件饰品是印第安人部落的东西,造型别致色彩鲜艳,琪琪格一见就喜欢上了。
  亲自帮着琪琪格戴上,琪琪格照了照镜子极是喜欢,对朱清研的感觉更好了不少。
  三人坐下说话,就如同当年的时候那样。
  他们三人是兄妹,是姐弟,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没有外人,三人更不在乎各自的身份如何,就和平常家里的兄弟姐妹一般聊着天。
  上了茶,朱伯沝这才注意到朱清研身着军服的肩章居然是一颗银星,之前朱清研因为海战的缘故晋升为海军上尉,这件是他是知道的,可今天一见却发现朱清研已是少校了,少校这个级别的军官已经正式脱离了低级军官的行列,迈入了中极军官层次,这让朱伯沝极为惊讶。
  “别看了,我早上就发现了。”朱伯笑着说道:“我这个妹妹,你这个姐姐可把我们两个男人比下去了,你我现在还只是尉官,她却成了校官,女中巾帼,实在是了不得!”
  “这是自然!”朱清研有些得意道:“你们还不知道吧?我现在已经是舰长了,虽然我的舰是一艘护卫舰,但在舰上我可是最大的!”
  “姐,你牛!”朱伯沝忍不住冲朱清研竖起了大拇指,同时又打趣道:“我说姐,你不会真当海军上瘾了吧?我姐夫可还眼巴巴地等着你呢,你和姐夫成婚这些年一个天南一个地北,这什么时候才能生个小外甥给弟弟玩玩?”
  “呸!要玩你自己和琪琪格生去,扯我干嘛!”朱清研不客气地瞪了他一眼,顿时引得边上的朱伯哈哈大笑。
  虽是姐弟之间的说笑,不过这倒也是真话。
  朱清研成婚后就去了太平洋舰队,至于他的夫君董华去了欧洲,夫妻两人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两年多来双方更没见过一面。
  虽然朱清研志向远大,可她毕竟是个女人,女人和男人终究不同。朱伯对自己这个妹妹是极照顾的,可不想看见自己的妹妹因为当海军而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再怎么说,董华他也熟悉,能有这么一个理解妻子的夫君是朱清研的幸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