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6

  对于这件事,朱怡成已经打算在皇家学院中增设外交课程,以这种方式先培养自己的外事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董华居然提出了加入外交部的申请,而且还主动要求去欧洲任职,这让朱怡成很是惊喜。
  朱怡成当然知道董华这小子,之前李娟儿还和他说过卫国公夫人为董华求亲的事,不过朱怡成并没有答应这事,也没直接拒绝,他只是考虑到朱清研年龄还小,这事不需要草率决定,此外朱怡成对于董华也不甚了解,仅仅只是知道而已,他更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幸福因为一个草率决定而葬送。
  皇家虽然看起来很好,可皇家的婚事许多都是无法把握,尤其是公主的婚事更是如此。
  在历朝历代,公主嫁的好的,幸福的少之又少,许多公主往往都是所嫁非人,最终郁郁而终。
  朱清研是朱怡成的长女,也是他最喜欢的女儿,挑选女婿朱怡成当然要谨慎小心,哪怕对方听起来不错,他也不能草率决定。
  这也是他暂时没同意卫国公家的求亲的原因,不过今日见了董华的申请,朱怡成倒是对这个年轻人又了极大的兴趣和好感,他默默记下了此事,继续往后面看。
  半个时辰后,朱怡成仔细看完了整个册子,对于册子中的内容他并没有异议,提起朱笔在最后写了个“允”字,随后把册子递还给了邬思道。
  “皇爷就这样批了?不作调整么?”邬思道接过册子笑问道。
  朱怡成当然清楚他这样问,笑着摇头道:“少年人,经历些风霜不是什么坏事,谁没有意气奋发的时候呢?邬先生你说呢?”
  邬思道顿时大笑起来连连点头,其实他今天来见朱怡成不仅只是因为汇报和批复,还是想看看朱怡成对这东西的态度,尤其是他故意把太子、二皇子和大公主三人放在最前头,就是要试探一下朱怡成会怎么做。
  而现在,朱怡成给予的态度让邬思道极为满意,国有名君何愁不兴?而储君和其他皇家子弟同样也是如此,大明未来之日可期啊!
第1276章
为皇爷喜
  处理完正事,朱怡成和邬思道闲聊了起来。
  平日里,朱怡成一直忙于公务,邬思道又不居住在城中,他现在直接住在皇家学院附近,用邬思道的话来讲城中虽好但太喧哗,他一个老瘸子也不喜欢经常出门,倒不如在皇家学院那边安静些,也便与养生。
  正是这个原因,朱怡成已经好些日子没见邬思道了,今日难得一见自然要好好聊聊,这不仅是朋友之间的欢喜,同样朱怡成心中有些问题也想听听邬思道的意见。
  邬思道虽不在庙堂,却对于朝廷之事很是了解,朱怡成所提出的一些问题邬思道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就着问题的内容谈了谈一些所见,同时还反问朱怡成几句。
  如果是别人的话,如此在皇帝面前回话自然是不妥的,可邬思道不同,这天下除了皇后李娟儿外,也许也只有邬思道能和皇帝这么说话了。
  “如此说,邬先生以为北方可以暂且不管,先彻底解决蒙古,然后全力对付西域?”
  “不是对付,是收复!”邬思道纠正朱怡成的话,笑道:“西域原本就是我中华国土,早在汉时就归于中华,后来唐代的时候更是直接设置都护府。”
  “邬先生说的极是!”朱怡成扶掌笑了起来,邬思道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出师有名,虽大明攻击满清理所当然,但是打下西域后如何处置西域却又是另外的问题。
  其实,现在大明内部对于大明扩张太快已有不同看法,在不少官员看来眼下的大明已有穷步黩武的迹象,不仅在原有基础上收复了前明的国土,还在海外占了那么多的地盘,而再下去大明隐隐又有直接吞并蒙古和拿下西域和藏地的姿态,在这些人看来国虽大好战必亡,大明在繁荣的表面之下已经隐藏着隐患。
  这些人认为,目前大明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扩张了,应该休养生息为主,建立一个盛世。
  但同样,反对者也有,而且相比前者对于大明目前扩张的支持者无论从人数还是影响力来说更甚。
  在他们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的扩张是授于天命,大明帝国正是在这种不断扩张中更为强大和富饶。
  至于什么隐患之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完全就是鼠目寸光的举动。故此,两种意见的人一直争论不休,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看法。
  对于这些辩论,朱怡成保持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有着不同政见是很正常的,矛盾双方的存在同样可以给相互各方带来一些压力,同时提醒和纠正一些可能的错误。
  不过在朱怡成心里,拿下西域和藏地是必须的,这点谁都无法阻拦。因为朱怡成一直认为这原本就是属于中华的领土,必须纳入大明的地盘,哪怕因为这导致大明对世界的脚步放缓他也在所不惜。
  现在,邬思道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他名正言顺拿下西域的理由,邬思道说的没错,西域原本就是中华国土,早在汉朝时就是,现在只是收复而已。出师有名,这点极为必要,而且等拿下西域后,朝廷同样可以用这个理由进行宣传,并且巩固地方。
  “之前朕让人给先生带信,提及的关于学院增设外交事务科目,不知先生是如何打算的?”
  邬思道喝了一口茶,随后说道:“回皇爷,增设此事易,但要做好却难。”
  “哦,具体说说。”朱怡成问道。
  邬思道当即讲了讲他的看法,作为学院的山长,在学院目前科目中增设外交事务专业并不难,只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即可。但问题在于增设后如何开展教学,要知道这个专业科目和其他科目不同,如果是文学、军事等等,大明这种人才不少,就算尖端的邬思道也能想办法请来。
  但外交事务,这在大明是一个新兴的东西,整个朝廷中能真正懂的也没,何况进行教学?所以邬思道才会这么说,并且觉得这事不易。
  “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此事重大,先生当知道朕这么做的理由。”
  邬思道想了想道:“皇爷的想法臣是明白的,至于办法嘛好的没有,马马虎虎的或许会有。”
  “先生请细说。”朱怡成微微一愣,顿时很有兴趣的问。
  邬思道也不卖关子,直接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建议朝廷可以从在京的各国驻华公使馆内挖人,要知道这些西方国家派到大明的外交人员都是专业人士,而且很多都是精英。
  如果能想办法挖几个人过来,就完全可以解决师资的问题,等以后自己的人才慢慢培养出来后,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朱怡成一听顿时哭笑,这邬思道的确出了个不是主意的主意。挖西方国家的外交官当老师?这怎么可能?弄不好还会惹来外交上的麻烦。
  “兼职嘛,又不是让他们背弃本国,这有什么不可的。”邬思道笑着解释了一句。
  朱怡成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事如果这么做的话的确有可能,但同样也要防备一些问题和麻烦,不过朱怡成觉得如果稍微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当即他也就做了默认。
  “董大山的次子董华对于外事倒是颇有兴趣?朕刚才看名单时见他申请入外交部还期望去欧洲?”朱怡成把话题转移了出去,提到了董华。
  虽然朱怡成这话似乎是随口说出的,可邬思道却敏锐地察觉到朱怡成说这话的同时目光炯炯看着自己,神色中似乎还有期待和询问。
  邬思道平日里不管具体事务,但作为山长学院里的大小事都瞒不过他。所以,朱清研和董华之间的状况邬思道早就听说了,在少男少女没有惹出问题情况下的这种接触,邬思道根本就没去阻拦,或者说他对此事还有些乐于见成。
  “恭喜皇爷!”
  “恭喜?”朱怡成顿时一愣,有些莫名地看着邬思道。
  邬思道理所当然道:“臣听闻卫国公夫人向皇爷求亲,皇爷并未拒绝,董华此子年少英才,前途无量,对于公主更是一片赤心,皇爷得此佳婿,臣自然是要恭喜的。”
  “这老货!”朱怡成没想到邬思道突然来这么一句,而且直接把自己未决定的事直接以自己未反对来说出,仿佛自己已经同意婚事一般,心中忍不住就骂了起来。
第1277章
做主
  “女儿见过娘娘……。”
  皇后宫,朱清研向皇后李娟儿行礼,李娟儿笑盈盈地看着她,虽然朱清研不是李娟儿所生,但李娟儿却视如己出,从小就把她养在皇后宫里和太子一起长大,相比之下感情自然不同。
  “起来吧,来这边坐。”等朱清研起身,李娟儿向她招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谢娘娘。”朱清研笑嘻嘻地在李娟儿身边坐下,李娟儿打量着这个孩子,一转眼的功夫,当初的娃娃已经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再加上朱清研在皇家学院勤于锻炼,非得没有养在深宫中的那种柔弱,反而有股子英气。
  “你可是有些日子没来娘娘这了。”拉着她的手,李娟儿说道。
  “是女儿的罪过,女儿这些日子在学院的事多,所以来娘娘这就少了,等过些日子,女儿一定多来看望娘娘。”
  “你呀,就尽说这些骗我开心。”李娟儿笑着拍打了朱清研的手,问:“学院学员的实习申请都已经报上去了,再过两个月听说你就要去太平洋舰队?等到那时候,娘娘想见你一面都难咯,你那里还有机会多来陪我?”
  “娘娘……。”朱清研没想到自己的谎话被李娟儿一句就揭穿,当即有些不好意思,拉着李娟儿的手撒起娇来。
  “好拉好啦,陪不陪的其实没关系,孩子长大了终究是要自己做主的,虽然你是女儿身,可我皇家的女子不同,志在千里,远超普通男儿,娘娘心里高兴着呢。”
  “嘻嘻,我就知道娘娘最疼我,娘娘是天底下最好的。”朱清研眉开眼笑,小马屁连忙拍了上去。
  笑着摇摇头,李娟儿道:“今天让你来就是告诉你,实习的事你父皇已经允了,不仅是你,你皇兄和二弟也一起允了。”
  “真的?太好了!”朱清研连忙急问,见李娟儿认真点着头,她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还好她反应过来现在在何处,可不是在学院中那么随便,但眉目中那抹不去的喜色却是如此雀跃。
  对于这才实习申请,朱清研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她的担心就是朱怡成。毕竟一个女子加入海军,这在大明海军是没有先例,而且还是去太平洋舰队这样重要的主力舰队。
  虽然朱清研知道自己父亲朱怡成疼爱自己,但是她毕竟身份不同,所以担心朱怡成会在最后一道卡住自己,或者说不让她加入舰队而是在其他地方服役。
  但没想到,自己的担忧并没有意义,朱怡成远比她想象的开放,直接就批准了她的实习。至于太子和二皇子,连朱清研的申请都批准了,哪里还会有问题呢?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加入海军,完成梦寐以求的纵横四海的梦想,朱清研心中就不由得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皇后宫,她甚至想大声欢呼,以庆贺自己梦想即将达成。
  “在军中不比在宫里,就连学院也是比不上的。”李娟儿柔声对朱清研说道:“你是女儿家,再强也是女人。到了军中,军中的规矩要懂,更不要依仗自己的身份做不恰当的事。假如实在熬不下去的话,就来信同你父皇说,或者告诉我也是一样,明白么?”
  “明白了娘娘,娘娘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朱清研认真点了点头。
  拍拍朱清研的手,李娟儿向左边的宫女点了点头,随后那宫女走了下去,很快又托着一个木匣回来了。
  这个木匣很是普通,仅仅只是普通木料制成,而且上面也没什么雕花,在大内看起来毫不起眼。接过木匣,李娟儿伸手在上面抚摸着,神色中似乎在怀念着什么。
  “这个你拿着吧,算是娘娘给你的礼物。”
  “这是……?”朱清研接过木匣有些不明白,但从李娟儿的神色来看,这个木匣或者说木匣里装着的东西不简单。
  在李娟儿鼓励的目光中,朱清研打开了木匣,当木匣开后,朱清研一眼就看见了里面装的事何物。
  一支单筒望远镜,望远镜的镜身是用黄铜打造的,看起来很是普通,镜片也仅仅只是一般的水晶,这个东西在军中很是常见,通常是低级指挥官使用,如果是中高级指挥官的话无论造型和质量都要比这支望远镜好许多。
  “这是当年你父皇刚刚起事时送我的,那还是袁奇大军在杭州兵败之后的事了,后来它跟随我和你父皇转战百里,到了宁波,又从宁波到了南京,知道南京正式复国后,它才被收藏起来,一直留到现在。”
  李娟儿的话让朱清研大为惊讶,她怎么都没想到这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望远镜居然有着这样的来头。可以说,它是伴随和经历了大明从无到有,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有这样的经历,还曾今是朱怡成和李娟儿的随身之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