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6

  之前,卫国公府的董夫人入宫,以拉家常的方式向皇后李娟儿提婚,其意就是想让董华迎娶大公主朱清研。
  这件事虽然只是小规模的人知道,但是朱怡成考虑到女儿还小,所以暂时没答应这件婚事。不过除去父母的意见外,其实在学院里董华和朱清研的关系一直不错,说起来也奇怪,在外人看来董华虽出身武家将门,却更像是一个文人学者,举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才学出众,性格稳重。
  而作为大公主的朱清研却比董华更像是个将门之女,平日里巾帼不让须眉,性格中极为要强,这两个人看起来完全是性格相反的两人,可偏偏这样反而双方擦出了火花。
  他们之间什么时候正式有好感的,就连自己都已经不清楚了。也许是一起长大求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生的吧。而在卫国公府求婚的事发生后,似乎双方的关系就彻底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虽然朱怡成还未答应下来,但也没完全拒绝。
  此外,无论从两人的身份、家室还是其他来看,不得不承认是最为相配的,临近毕业实习的现在,他们的关系也越发近了些,就连朱伯沝都私下笑称董华为姐夫了。
  “你自己呢?是怎么打算的?”朱清研先为能够正式进入海军而高兴了一会儿,接着就问起了董华的打算。
  “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了。”董华微笑着说道。
  “你真的不打算进军队?”朱清研略有惋惜道,董华的出身来讲他进军方发展是最为合适的,以董家在军方的影响力只要董华按部就班,不出十数年董华就能安安稳稳地走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他在战场上再能立下功劳的话,那么一个将军之位绝对是跑不掉的。
  除去这外,朱清研希望董华去军队更有着自己的考虑,她更愿意董华和她一样在同一支舰队中服役,这样一来两人就能经常在一起,而不是分开了。
第1274章
实习申请
  “你知道的,虽然我的军事学科不差,不过我更喜欢做其他的事而不是成为一个军人。”见朱清研略有些失望的眼神,董华柔声说道:“大哥已经服役了,董家有大哥在军中就足够了,何况我是次子也不需要继承卫国公的爵位,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假如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享受,你说呢?”
  假如说朱清研不失望的话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朱清研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知道董华的性子虽然看上去温文尔雅,其实他性格内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就和朱清研一样,她向往的大海,是整个世界,而董华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抱负,而且也正是因为董华的坚持和理想恰和朱清研的坚持合拍,这也是他们能相互吸引的原因。
  “那么你准备去哪里实习?”朱清研知道自己说服不了董华,转而询问他的去处。
  “外交部。”董华回到。
  “外交部?”朱清研原本以为他会去原有的六部实习,或者说去地方担任一个九品官员一步步磨炼,但没想到董华会给她这样的回答。
  董华点点头,认真道:“我想好了,实习就去外交部,而且有可能的话我想去外交部的驻外公使馆。”
  “你要去欧罗巴?”朱清研更为惊讶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是啊!”董华笑道:“你说过,这个世界很大,很多地方都需要去探索,你的愿望是走遍整个世界,其实我也是呀。去外交部然后再去欧罗巴,作为大明的外交官员直接深入西方世界的核心,去了解和大明不同的一个世界,这不好么?”
  说到这,董华俏皮地冲着朱清研眨了眨眼:“另外,也许当你率领舰队去欧罗巴的时候,我就能在那边的港口迎接你,想想这个场景,难道不是让人心神向往的么?”
  朱清研歪着脑袋琢磨了一下,突然噗嗤一声就笑了起来。
  “你以为在写戏本呀,居然还弄这么一出,假如真的有这么一天,也起码许多年以后了,我可是等不急的。”
  董华顿时哈哈大笑,笑的同时望向朱清研全是爱意,一时间他情不自禁伸出手去,握住了朱清研的手。
  朱清研根本没料到董华会突然握住自己的手,下意识的身子微颤就要抽回,不过董华的手很大很温暖,朱清研略微用力后就放松了下来,起初的反应很快就变成了一种微妙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温馨,有甜美,还有那么一丝期望。
  皇家学院学员毕业在四个月后,学员的毕业实习申请将在毕业前三个月内向学院提出。
  邬思道作为山长平日里不管具体的工作,不过这件事却是必须亲力亲为的。
  毕竟这是皇家学院学员毕业,而且这期毕业生中有着不少勋贵子弟,更有着像太子朱伯等重要人物,邬思道平日再怎么散懒也要关照这件事,并且把最终实习的名单进行审核后交由朱怡成来批复。
  一个月后,学员的实习申请都已经汇总到了邬思道手中,经过整理和初步审核后,邬思道就亲自拿着这些东西入宫拜见朱怡成。
  相比其他人,邬思道入宫极少,或者说以他的性格如果没有必要的事他丝毫不想入宫。
  “有些日子没见邬先生了,看起来你的气色不错呀。”今日,朱怡成没有在偏殿见邬思道,而是把地方摆到了御花园的一处庭阁。
  这里相比偏殿更为幽静,而且出于御花园内,四周的景色也更让人随意。
  对于邬思道,朱怡成并没有把他当作臣子,而是当成一个老朋友来对待。作为皇帝,虽然拥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可是皇帝却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君王展现出来的更是威仪,这也是君王自称“孤家寡人”的缘故。
  所以说,朋友这个词对于君王而言是个奢侈,像邬思道这样的朋友,朱怡成尤为珍惜。
  “天天在府中吃的好养的好,这气色自然也就好了,臣和皇爷相比恐怕也就这么一点能自豪的。”邬思道笑着回答道。
  朱怡成听了顿时大乐,摇头笑骂了他一句,随后亲手给邬思道沏茶,茶自然是好茶,茶香扑鼻。
  “这茶不错,刚送来的贡茶?”邬思道品一口赞道。
  朱怡成点点头:“邬先生可是头一个喝朕这个茶的,等会带些回去,反正朕也喝不完。”
  “好!”邬思道也不客气,当即拱手道:“如此,臣谢皇恩。”
  “你这老货!几月不见越发没规矩了。”朱怡成笑道,虽然话中是责怪,但言语中却透着双方的亲近。
  “这不能怪臣呀。”邬思道故意很认真道:“所谓有贤君才有谏臣,如皇爷不是贤君的话,我这老瘸子恐怕早就被拉出午门砍了脑袋了,这要怪也得怪皇爷您才是。”
  朱怡成听了顿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他前俯后仰。
  邬思道同样笑意相对,君臣两人笑了一阵这才停了下来。
  “皇爷,您看看这个,如您没有异议的话,臣就如此安排了。”客套话说完,邬思道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册子递了过去,这是学员实习申请的名册,上面详细写着各学员的名字和实习申请的目标等等。
  邬思道今天来见朱怡成目前就是为了这个,而且上面还有着太子、二皇子、大公主等人的名字,无论于公于私,必须要让朱怡成最终定夺。
  朱怡成自然是知道的,当即接过后翻开细看,当看见头一个名字的时候,上面就写着太子朱伯,朱伯的实习申请和朱怡成之前预料的差不多,他是直接向海军部提出了实习申请,同时陆军部作为备案申请。
  作为大明的太子,朱怡成早在建立皇家学院的时候就定下了皇子的教育要求,凡是皇家子弟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毕业后也必须再入军中进行实习,等拿到正式合格的军官职位,经过正常服役才能离开军队(或者在军队继续),再根据其能力安置(太子除外)。
  朱伯现在提出军中实习申请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也是朱怡成要求和希望看见的,所以他仔细看后就点了点头,随后就朝着后一个名字看去,可当他看见后一个名字的时候略微有些惊讶,眉角微微跳动了下。
第1275章

  后一个名字正是二皇子朱伯沝,让朱怡成有些意外的是,朱伯沝没有和朱怡成预料的那样同朱伯提出了一样的申请,他并没有以海军作为第一选择,直接选择了陆军实习,而且也没有填写备案申请。
  也就是说,朱伯沝的实习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陆军。一直以来,自己这个老二在外人眼都总是太子朱伯跟班的存在,自从就一直在朱伯屁股后面打转,虽然朱怡成对于兄友弟恭的结果颇为欣慰,不过有时候也觉得这个老二过于有些没有自己的主意。
  原本,朱怡成以为朱伯沝还会像以前那样跟随朱伯的脚步,心甘情愿当太子的陪衬,可没想到这一次实习申请朱伯沝却给了自己一个惊喜,他居然没有和太子提出同样的申请,而是有了另外的选择。
  “这傻小子,居然想明白了……。”朱怡成惊讶之余又感到欣慰,作为一个父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呢?就算是皇家同样也是如此,朱怡成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看中嫡庶,在他看来无论是谁出的终究是自己的儿女。
  从皇位继承的角度来看,作为皇帝的朱怡成需要定下规矩,按照传统来确定继承先后。可作为一个父亲而言,朱怡成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他们作为皇家子弟的能力。
  朱怡成可不想像前明时期那样把皇家子弟甚至宗室养成只会享乐的猪,这也是朱怡成一手重新确定皇家子弟爵位继承制度和教育要求的缘故。
  嘴角挂着微笑,朱怡成继续看第三个人的名字,不出自己所料第三个名字就是他的长女朱清研。
  看见朱清研的名字,朱怡成就感觉有些头大,这个女儿太要强了,相比她才晚几个时辰出身的弟弟二皇子朱伯沝,朱清研的性格更像一个男子。
  前些时候,朱清研特意找到朱怡成,死缠烂打要求去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
  也不知道这个女儿是从哪里得到的太平洋舰队消息,让朱怡成略微诧异之下又感觉到头痛不已。虽然之前朱清研曾今向朱怡成说过想看看这个世界的话,但是朱怡成却没真正放在心中,只觉得这是小女孩一时的梦想罢了。
  谁想到,临近毕业实习,朱清研还真的要去海军,而且一眼就盯上了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这让朱怡成有些难办了,当即朱怡成劝说朱清研打消这个念头,希望她重新选择。可朱清研却不依不饶,而且还把当初朱怡成同意的玩笑话直接说出了出来,并且以此为根据让朱怡成遵守承诺。
  “父皇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之主,所谓皇帝金口玉言,做出的承诺怎能不作数呢?女儿虽是皇女,却同样是大明的子民,为大明开疆拓土,是每一个大明人应有的责任!父皇!您说呢?”
  这句话似乎依旧在朱怡成的耳边依旧回响,还有朱清研当初的那表情。无奈,朱怡成只能勉强答应了朱清研的请求,而现在在这册子上看见了她的名字和申请,朱怡成只能苦笑连连。
  “罢了罢了,儿女自有儿女福,这孩子长大了终究是要飞的,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我朱怡成的子女自然是不一般的,也许皇家也会出一个穆桂英,又或者秦良玉。”
  朱怡成心中这样安慰自己,但相比太子和二皇子,朱清研毕竟是个女子,女子上舰这可是刚刚允许的,要知道在以前女子是不能随船出海的,尤其是在民间还有女子出海必见风暴的传说。
  虽然大明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尤其是在大明海军中,那些民间的规矩都已废除,可作为一个女子加入海军还是会有着诸多不便,而且朱怡成也不会看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些普通水手一样辛苦。
  心中有了主意,朱怡成决定到时候和海军那边打个招呼,适当地照顾一下朱清研,至少单独的船舱和岗位这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作为公主当海军出海,这可是中华从未有过的事,无论朱清研能熬多久,是否能挺过这一关,仅仅以她加入海军这件事来讲就足以令人震惊。
  暂时把这个放到一旁,朱怡成继续往下看,这一次毕业实习的人有上百个,除去极少部分外,基本都是勋贵家的子弟,一些名字朱怡成还依稀有着印象。
  这些毕业实习申请中,要求加入军队的,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的占了极大比例,这也是因为皇家学院的学风所至,皇家学院除了文外,对于武也就是军事方面的培养学风极为浓厚,再加上大明帝国如今武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此外还有这些勋贵家族大多也是武家将门,自然也就偏向于此。
  当然了,在实习申请中没有选择军队的人也有,有些申请去了六部,有些申请去了地方,还有的申请去锦衣卫、通事处等部门的。
  不过一个人的名字吸引了朱怡成,这人就是董华,作为董大山的次子,他可是大明顶级勋贵的一员,朱怡成虽然知道董华喜文更甚于武,可没想到董华居然提出了去外交部的申请,还在申请中希望去欧罗巴的公使馆任职,这让人很是意外。
  “这小子,倒是眼光和别人不同。”朱怡成意外之余有有些欣慰,在之前朱怡成就在考虑大明未来的国策,而随着大明同这个世界的接触越多,朱怡成越感觉外事人才的严重缺乏。
  朱怡成虽然略微了解世界格局的走向,不过了解归了解,但目前的世界已经和他知道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外事和内事不同,有着许多特殊性和不确定。
  大明虽然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不少有为的政治家,可是数千年来的老大却使得大明对于外事方面的人才极少。虽然现在大明已经和这个世界接触,逐步在改变这些问题,可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些却是极难。
  朱怡成这些日子一直为这件事而苦恼,甚至已经开始组建移民局以期望从欧洲招揽西方人才加入大明,从而用这种方式来改变外事人才的稀缺。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话,那些欧洲人才的招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完成,而且这些人就算加入了大明,朱怡成是否能真正放心使用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朱怡成看来,就算这些人才来了,朱怡成也不可能把外事权交给他们,这种关系到国策和大明未来的重大问题怎么可能把持在外人的手里?
  从政治和宣传角度来讲,朱怡成会一视同仁,而且以此作为宣传。但在真正的决策上,这些人最多仅仅只是一个参谋的方式,却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西方人性格上和东方人的不同,他们更重利益而不是忠义,所以朱怡成更希望的是有着自己的外事人才,能够真正信任并且委以重任的大明人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