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656

  所以说,夜市的出现也是一种丰富百姓日常娱乐的场所,同时夜市还能创造许多财富,增强城市的活力。至于安全方面,大明可不是满清,按照满清的规矩凡京城夜禁,一更三点,钟声已静之后、五更三点钟声未动之前,犯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郡城镇各减一等,其京城外郡因公务急速、军民之家有疾病、生产、死丧,不在禁限。
  其实这条禁令来自于大明律,当年由朱元璋颁布。但朱元璋死后,这条禁令因为太过严苛早就名存实亡了,后来满清直接拿了过去写进了所谓的大清律中,而且执行起来相比前明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新的大明律早就删除了这条,仅保留在必要时候朝廷有权利可以实施宵禁的权利。夜市的繁荣对于经济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况且现在的大明各地政府在治安方面做的极为不错,其他的不说就说京师吧,夜市中不仅有着衙役巡街,同时还有锦衣卫的探子协助,别说一些图谋不轨的人了,就连偷鸡摸狗的家伙也早就被逮的一干二净。
  安步当车,朱怡成一路走一路看,热闹非凡的夜市让他的心情好了许多,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行了几条街,朱怡成这才感觉到有些饿了,原本是打算在寝宫用膳的,可朱怡成刚才突然想出宫逛逛就没吃饭,刚才还不觉得,当闻到一股食物的香气后,朱怡成的食欲突然就上来了。
  这股香气分明就是鸭子的香味,朱怡成闻着熟悉,原本以为是便宜坊的烤鸭,便宜坊是京师有名的烤鸭店,早在永历十四年就有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可仔细一分辨又觉得不像,寻着香味向前再走了一段路,朱怡成惊喜的发现香味是从前面一家店传来的,而这家店居然挂着曹家老店的招牌。
  曹家老店,朱怡成当年在南京的时候可没少去光顾,而且曹小二去上海开点时朱怡成还特意写了副字给他,这副字就是曹家老点的招牌。
  而现在,挂在那边四个写着曹家老店大字的不就是自己当年的笔墨么?朱怡成倒没料到几年时间,这曹家老店居然开到京师来了,这倒是让人意外和惊喜。
  既然见到了,食指大动的朱怡成自然要去光顾一下,当即就径直走了过去。
  到了近处一瞧,这家曹家老店除了店铺大小和结构略有不同,内部的装修和陈列却和南京的老店大同小异,见到熟悉的这一幕,朱怡成突然间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南京的时候。
  “几位,里面请。”门口的店小二见朱怡成几人朝着自家店走来,连忙热情地上前招呼。
  朱怡成点点欧,迈步进了店门,不过入店后店堂中的人却不多,相比南京的老店,京师的曹家老店生意似乎不怎么样。
  “来两只盐水鸭,再来四碗鸭血汤,其他的主食看着办上一些就是。”朱怡成没有上楼去什么雅座,直接在店堂内找了个靠里面的位置坐下,随后就对店小二说道。
  “这位爷,您是老客吧?”店小二应了一声,同时热情地问道。
  “哦,为何这么问?”朱怡成笑着反问道。
  “瞧您点的这些,不是老客根本就不会这么点,另外您这一口官话听起来分明就是从金陵过来的。”店小二笑着说道。
  “哈哈哈,真是好耳力,买卖也琢磨的不错。”朱怡成顿时就笑了起来,随后点头道:“我的确是从金陵过来的,当年在金陵的时候经常光顾老曹家的店,这些年在北地没时间回金陵,没想到现在这老店居然开到京师来了。”
  “怪不得。”店小二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回这位爷的话,这店是上月开张的,别看我们店在京师没什么名气,可在南边曹家老店可是金字招牌,您见着外面挂着的匾了没?那可是皇爷的御笔!”
  “呵呵,为何这生意不怎么样?”朱怡成打量了四周笑问。
  店小二叹了口气,摇头道:“这还不是京师这边的人吃不惯嘛,这京师上下除了从南边来的客人外,当地人都爱吃什么便宜坊的鸭子,可您是老主户,您最清楚我们老曹家的鸭子如何是那些糊弄人的烤鸭能比的?这完全不是这个味嘛。”
  “各有所好,这也不能一概而全。”朱怡成笑着说:“便宜坊有便宜坊的特殊,老曹家有老曹家的拿手,各人的爱好口味不同,这是自然的,只要东西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店小二尴尬地笑了笑,随后告了声罪。不一会儿,东西陆续上来了,朱怡成让陪坐在边上的小江子和两个侍卫不用拘束,然后就拿起了筷子夹了块鸭肉放进嘴里。
  虽然时隔多年,这鸭子还是当初的味道啊,朱怡成心中略有感慨,细细品尝着。
  吃一口鸭肉,再喝一口鸭血汤,还有烤的喷香的麦饼,这些比起宫里的膳食是丝毫不差,而且更对朱怡成的口味。
  正在朱怡成吃的高兴的时候,门口又进来了几个客人,不过这几个客人虽然穿着大明的服饰,却是一副西方人的面孔,他们在离朱怡成不远处的一张桌子坐下,随后点了些菜,上了一壶好酒,热热闹闹地就这么吃喝起来。
第1268章
骑士鲍尔
  随着大明的开放,现在的大明就和当年大唐一样,如今的京师就类似于当年大唐的长安,以前极为少见的西方人现在在大明成了普遍现象,走在街上放眼望去,很容易就能找到那些高鼻深目的面孔。
  西方人来到大明的越来越多,这些人大多数是商人,也有各国的外交官员,此外普通人也是不少。
  相比欧洲,大明的政治环境要好得多,而且大明对于阶级也比欧洲更为宽松,再加上东方一直为欧洲所吹捧,对于西方世界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欧洲大战之后,欧洲许多国家因为战后的残败和经济问题导致许多小企业主、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这些人为了生活,往往就选择了离开本土到海外去找寻机会。
  之前,他们选择的目标主要是新大陆那边,而现在大明本土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大明这些年的开放中,许多欧洲商人从大明获得了大量财富,同样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大明,这些人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冒险者”。
  这些冒险者来到大明后,有的借着聪明的头脑和机遇从而翻身发财,也有的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大明找到了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些在大明生活久了,已经融入了大明的社会,根本不再想回欧洲的西方人也是不少。当然了,也不缺少一些作奸犯科的西方人,对于这些群体他们在大明可没有什么生存土壤,官府甚至包括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可不是摆设。
  像现在这几个坐在曹家老店内吃吃喝喝的几个西方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做买卖的,属于那种不算豪商,却在大明贸易中获得一些家产的西方商人。此外,从他们的打扮和交谈中还能看出,这些人在大明至少已经生活了几年了,举止言语之间已有了几分大明人的气息。
  “鲍尔,这次你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几个西方人边吃边聊着。
  一头金发,留着大胡子的鲍尔摇了摇头,对朋友说道:“不回去了,我已经准备留在这,相比乱哄哄的欧洲,大明更让我感到安全。”
  “可是鲍尔,大明毕竟不是欧洲,在这里生活虽然有着保障,但是我们都是外来人。再说了,你可是有着骑士头衔的贵族,如果不回欧洲的话,家族的荣耀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了?”一个身材消瘦,有着和明人类似的黑色头发和黑眼睛的中年男子忍不住问道。
  “马尔科,我的朋友。”鲍尔笑着摇了摇头:“骑士头衔?这有什么用?像我这样的低级贵族在欧洲几乎是多如牛毛,就算是骑士又怎么样,你应该知道当年我从欧洲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马尔科没有说话,默默点点头,作为朋友他当然知道鲍尔的情况,鲍尔作为低级贵族所谓的骑士头衔也仅仅只是个头衔而已,根本就没给鲍尔带来什么利益。而且因为这个头衔,鲍尔的家族还担负了许多所谓贵族的责任,当年鲍尔的祖父、父亲、兄弟都因为这个责任丢掉了性命,就连鲍尔因为这个头衔也面临破产的境地。
  鲍尔是贝恩堡公国的低级贵族,贝恩堡公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位于德意志地区。
  如果不懂欧洲状况的人或许无法了解鲍尔这个所谓骑士的地位,实际上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根本就是一个大杂烩,图有名而无实。
  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拥有三百九十多个公国、侯国和宗教、贵族封地,这些公国各自有着各自的君主、法律、军队,从这点来讲相比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差不多。
  多年前,作为宗主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哈布斯堡家族企图重建皇权,改革宗教,却遭到了公国、侯国、宗教和贵族的强烈反对,从而爆发了三十年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整个地区一片糜烂,生产力直接就倒退到农奴社会,鲍尔的家族同样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不仅失去了大部分亲属,就连自己小小的封地最后也没能保住。
  在来大明之前,鲍尔除了拥有一个骑士头衔外已经没有了任何东西,他的妻子、孩子也在多年前因为贫穷和疾病回归了上帝的怀抱。
  在到大明后,鲍尔虽然没有商人的能力,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战士,德意志雇佣兵在欧洲可是赫赫有名的,正是靠着这个本领,鲍尔担任来往大明的商团护卫长,这才日子渐渐好过了起来。
  要说起来他还得感谢马尔科,马尔科是意大利人,当然现在的意大利和德意志一样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不过这不影响意大利人经商和冒险的头脑,正是他雇佣了鲍尔,这才把鲍尔带出了泥坑,而且这些年来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要结婚了。”见马尔科沉默不语,鲍尔突然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
  “结婚?”马尔科微微一愣,紧接着就问道:“和那位明人女孩?”
  鲍尔点点头,笑容中洋溢着幸福:“是的,我发现自己又找到了爱情,也许大明才是我真正的家,这也是我决定不再回去的原因。马尔科,我的朋友,感谢你这些年的照顾,你对我的帮助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这话不用说了,我们是朋友,不是么?”马尔科摆摆手,随后举起面前的酒杯对鲍尔道:“祝贺你,我的朋友,虽然我也许来不及参加你的婚礼,但是我希望你能再一次找到幸福。”
  “谢谢,谢谢大家。”在马尔科和其他两人同样的祝福下,鲍尔非常高兴地拿起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马尔科询问鲍尔在大明定居是否还需要帮忙,鲍尔笑着拒绝了,他告诉马尔科自己这些年也积攒了些钱,虽然和他们这些商人无法相比,但是定居生活是没问题的。
  等安定下来,鲍尔打算去找一份工作,他身强力壮,又有雇佣兵和护卫的经验,想来找一份合适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实在不行的话他还可以带着新婚妻子去辽东那边,听说辽东的土地肥沃,朝廷也在鼓励关内的百姓向辽东移民,给予的待遇非常优厚。
  总而言之,在大明定居生活下来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将来的事,包括自己的身份应该也不会是什么难事,毕竟大明是一个开放的国家,现在已有不少西方人获得了大明的国籍,甚至还有好些还得到了大明的官职甚至爵位。
第1269章
鲍尔的建议
  祝贺了鲍尔,马尔科心中也不仅感慨,两杯酒下肚后他说道:“其实你这样留在大明也不错,虽然现在的海贸利润丰厚,但是大海风云莫测,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说不定那天在海上遇上风暴沉了船,不仅仅是血本无归,甚至连人都葬身大海。”
  “马尔科先生说的没错,海贸就是如此,可以让人一夜成为富豪,同样让人一夜倾家荡产甚至丢掉性命。”另一位商人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他们都是海商,就算有的没有财力直接拥有自己的船,那也是和其他人一起合伙凑足一船货物的。
  从欧洲到远东,再从远东到欧洲,这条海路虽比起新大陆那边稍微好些,可是出海谁能保证不遇到风暴?再加上一些海盗的存在,海贸的利润和风险是并存的,他们这些人中谁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西方商人因为运气不好直接葬身渔腹,尸骨无存。
  “有时候,我真想就这样结束了,现在赚的钱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商人,可算下来也不是小数。拿这些钱回老家买个小庄园,然后再把多余的资金放在银行里收取年金,虽然比不上现在的利润丰厚,可至少也能舒服地过日子。”那商人感慨道。
  “呵呵,你也就是说说而已,如果你真有这个想法何必在去年的时候借款买了条新船呢?要知道这可是一笔巨额的资金,如果这笔资金作为年金的本金话,就算在巴黎生活也足够了。”另一个商人在一旁笑着揭穿了这位朋友的真相,顿时引起众人一阵大笑。
  是啊,在尝试过之后,谁又会有真正的魄力放弃触手可得的财富呢?
  西方人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无限的,这从大航海时代至今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种追求才拉开了探索世界的序幕。
  “马尔科,我的朋友,如果你想稳妥一些的话,我倒是觉得你可以停止欧洲到远东的航行,包括诸位也是这样。”笑声渐渐停息了下去,鲍尔突然间说了这么一句。
  “为什么这么说?”马尔科微微一愣,顿时询问道,其余人也同样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你们知道,我不是商人,对于商人这一套我并不了解,说起来我只是一个算得上勉强的军人而已。”鲍尔耸耸肩膀先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继续道。
  “你们难道不觉得目前来往欧洲和远东的商人实在是太多了么?而且自欧洲大战后,目前欧洲的局势也不太好,法兰西政府已经破产了,路易十五正焦头烂额对付那些银行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国家也不怎么好过,至于俄罗斯击败瑞典后,当年的那位北方霸主不负存在,而欧洲中部地区我就不用说了,什么情况你们都清楚。”
  鲍尔的话让大家默默点头,鲍尔说的没错,他虽然不懂商业,可他作为一个贵族和军人对于这些还是比较敏锐的,这些年随着东方商道的大开,来往欧洲和远东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欧洲的整体情况摆在那边,从而导致商人的利润在货量增长的基础上反而开始降低。
  此外,还有各国的目前情况,欧洲还没恢复元气,许多奢侈品虽然还有市场,但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人越多蛋糕分的越少。
  “鲍尔,你的意思是?”马尔科略有所思地问道。
  鲍尔伸手向东指了指,说道:“我建议你们可以去新大陆碰碰运气,当然是属于大明的新大陆,也就是新明。我前些时候听说新大陆那边法兰西、西班牙、英国、荷兰、葡萄牙这些国家似乎对新明的贸易展开了封锁,我想或许那边的机会更大一些。而且你们都是和大明做了多年贸易的商人,去了那边也更容易得到大明在新明政府的认同。”
  “居然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一个商人惊讶地问。
  “我知道这事,是刚刚从新大陆传来的,而且这件事似乎只是这些国家殖民政府的私下行为,据说新明总督对此很是恼火。”另一个商人说道。
  “他们难道疯了?”前面说话的商人惊愕道:“难道他们以为可以挑战大明帝国?尤其是葡萄牙,在当年南海海战后,葡萄牙不是和大明走的很近么?还有英国人,他们不是在和法兰西在新大陆争夺殖民地么?怎么会突然联手?就不怕大明的报复?”
  大明的强盛,他们这些商人是最了解不过的。先不去说大明的国土之大,如果加上新明的话,大明堪比整个欧洲的总和。而大明的人口更是欧洲无法相比的,哪怕当年和整个欧洲对抗的法兰西也有不如。
  至于军事力量,大明更是有目共睹。在大明占领柔佛后,现在的南海已经成了大明自家的池塘,大明的舰队不仅控制了整个南海,而且也控制住了东海也就是来往于新明的航道。
  此外,大明海军的触手已经伸到了印度洋一带,而大明的陆军更是强大。之前那占据中原的满清在仅仅几年时间内就被大明强大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而在新明,大明仅仅动用有了新明的军队而不是本土的精锐,就能同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兰西军队和西班牙联军打成了平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