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656


第1265章
对外布局
  还是在偏殿。
  不过今天并不像昨日那样那么多人,仅只有通事处邓秉一人而已。
  昨晚会议一直到深夜才结束,朱怡成睡下没多久天就亮了,前后也不过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而已。
  同平日一般起身,梳洗后朱怡成略有疲乏的来到了偏殿,这时候邓秉已经等着了。
  “小江子,给邓爱卿上一碗参汤。”
  邓秉的黑眼圈很重,分明也是没有睡好,坐下后朱怡成对门口的小江子吩咐道,小江子应了一声连忙端来一碗参汤,朱怡成笑着让邓秉先一起饮了参汤后再说事。
  起身道了声谢,邓秉几口喝完了参汤,随后把空碗放到一旁。
  等朱怡成也喝完,小江子上前收拾,接着端着东西直接退出了偏殿。
  “俄罗斯那边都安排好了?”朱怡成直接询问道。
  “回皇爷的话,臣都安排妥当了,不过是否可以起到效果臣暂不敢保证。”邓秉谨慎地回答道。
  “无妨,通事处做事着眼于远处,不急于一时,有些棋子现在看不出效果,或许又朝一日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朱怡成轻松说道。
  “皇爷高见!皇爷此举臣望尘莫及。”
  摆摆手朱怡成道:“这哪里是什么高见,情报工作就是如此,你在锦衣卫呆过,无论是通事处或是锦衣卫,其实干的活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已。相比锦衣卫,通事处的探子更为辛苦些,尤其是对于那些西方各国,不能用锦衣卫原来的一套办法来做事,所以找寻和安插一些为我大明所用得夷人也是必然的。”
  邓秉连连称是,其实这早在几年前朱怡成就关照过邓秉,邓秉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不过相比之前,现在的通事处工作范围和强度要比以往多得多。在大明刚刚复兴的几年中,通事处成立之始,通事处主要的情报工作无非是对大明周边的这些国家。
  这些国家包括最初的琉球,现在的日本和已经被大明吞并的朝鲜。除此之外还有南洋各国,这些国家都在亚洲,从地理位置而言属于大中华圈,通事处的探子可以直接用各种办法融入其中,并且获得情报来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影响力逐渐越大,尤其是和西方诸国的外交关系建立后,大明的触角已从亚洲一地延伸到了世界各地。
  在这种情况下,通事处原本的探子就不适合进行工作了。试问,一个明人的面孔和打扮如何能融入西方国家中进行情报工作?虽然事无绝对,可这先天条件就造成了约束和弊端,所以说通事处的人员结构也随之改变,从纯粹的明人转为明人和西方人同为通事处所用得结果。
  对于这个选择是必然的结果,邓秉这些年通过来往大明的各国商人和普通人,在其中挑选适合纳入通事处成为间谍的人员,然后再使用各种办法,比如金钱、比如美女、比如威逼、比例其他利诱等等手段,从而使得他们为通事处来做事。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事处的外籍成员已是不少,根据邓秉给朱怡成的报告中,这些人的数字已经突破了两百。
  这些人中有各自不同的国籍和身份,在通事处经过各种方式控制对方后,然后再让他们成为通事处的耳目,从而为大明所用。
  就像俄罗斯,在俄罗斯建交之前,也就是最初俄罗斯派人来同大明接触的时候,通事处就通过这些办法使得两个俄罗斯中下级军官成了通事处的密探。
  而之后,俄罗斯和大明帝国正式建交,随着双方的正常贸易往来,通事处故伎重演,又发展了几个人进了通事处,从而获得了直接由俄罗斯向大明传递情报的来源。
  昨天的会议上,邓秉所提到的关于俄罗斯对辽东满清和西北满清私下的交易信息就是来自于此,要不然通事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轻易从俄罗斯远东总督府那边直接获取信息。
  眼下,大明已经决定尽快解决满清,随着辽东满清主动弃辽,蒙古科尔沁部和怡亲王部即将合流,西北满清开始内乱的机会,大明的战争机器又一次开始启动,朱怡成打算在至多两年内彻底消灭满清。
  这可以说是大明自中原大战后的又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而且这次军事行动不仅只是消灭满清残余,而且还关系到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归属。
  为了军事行动的可靠性,大明绝对不允许发生其他意外,尤其是北方的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俄罗斯的情报就尤其重要,而且朱怡成需要大明能够通过俄罗斯内部的政治影响从而改变俄罗斯可能对满清的扶持和大明敌对,从而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是通事处建立以来最重的一项任务。对此,邓秉丝毫不敢怠慢,这也是今日朱怡成在昨天会议后刚结束就把邓秉召来问话的原因。
  “俄罗斯的政局关键还在于圣彼得堡,这点你必须注意!”朱怡成叮嘱道。
  邓秉连忙称是,他非常清楚这的确如此,俄罗斯和大明一样是皇帝制,只不过俄罗斯的皇帝称为沙皇而已。现在的俄罗斯沙皇是彼得,这是一位英主,不仅带领俄罗斯在国内政治和文化上发生了极大改变,而且还提升了俄罗斯向欧洲各国学习的基础。
  同时,沙皇彼得在位后更是开疆拓土,为俄罗斯击败了强敌从而赢得了俄罗斯上下贵族和平民的拥戴。
  前几年,俄罗斯刚同和瑞典的战争中获得大胜,从而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而现在,这位沙皇已被俄罗斯国内称为“大帝”,其权威如日中天无人可比。
  要想阻止俄罗斯对大明在满清的最后一战中搞花样,仅仅从远东总督府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朱怡成要求通事处必须想办法在圣彼得堡那边打主意,如果能够直接影响沙皇彼得的决策是最好不过了。
第1266章
出宫
  算算时间,距离历史上彼得大帝去世的日子不多了,不过朱怡成却不知道彼得具体的死亡日期,只依稀知道他是生病去世的。不过目前从俄罗斯传回来的情报来看,彼得还活得生龙活虎呢,根本就没丝毫得病的迹象,再加上自朱怡成在江南起事以来,这个世界早就变得天翻地覆,谁又能确保彼得能如期去见他的上帝?
  除了派遣间谍拉拢俄罗斯的贵族,利用贵族阶级来影响彼得对远东的决策外,朱怡成同时还做了另一步的准备。
  这个准备就是联系刚刚被俄罗斯击败的瑞典王国,在十多年前,俄罗斯先是在乌克兰击败了卡尔十二世的大军,迫使卡尔十二世逃亡奥斯曼帝国。之后,卡尔十二世联合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开战,此战俄罗斯战败,以归还亚速、允许卡尔十二世过境回国为条件,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停战协定。一蹶不振的卡尔十二世因此得以返回瑞典。
  回到瑞典的卡尔十二世重振旗鼓,在国内实施改革,意图恢复国力。可惜彼得并没有让他有喘息的机会,俄罗斯接连不断向瑞典发动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进攻,迫使瑞典退出芬兰。面对这种情况,卡尔十二世依旧没有放弃,几年前他重整军队亲征挪威,要以战场上的胜利一雪前耻。可惜的是在挪威一战中,卡尔十二世身中流弹阵亡,此战之后瑞典不仅战败,而且还损失了他们英勇的国王。
  卡尔十二世是瑞典的英主,更是一个战场上的英雄。假如没有彼得的存在,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在世界上大方异彩。
  只可惜,既生瑜何生亮,卡尔十二世碰到的对手是俄罗斯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在面对强敌之下,卡尔十二世虽然竭尽全力,却没能力挽狂澜身死战场,不能不感慨命运的无常。
  卡尔十二世死后,其王位由他的妹妹乌尔丽卡.埃利诺拉继承,这位瑞典女王对于俄罗斯怀有深仇大恨,她和她哥哥卡尔十二世一样,绝不承认俄罗斯从战争中从瑞典手里夺取的利益,意图恢复瑞典北欧霸主的地位。
  根据情报得知,瑞典女王暗中和英国进行私下沟通,意图和英国联盟对抗俄罗斯,所以从这点来看,瑞典女王的这种做法恰入大明下怀,朱怡成觉得这是一个极好利用的局势。
  除去瑞典,还有奥斯曼帝国,这同样是俄罗斯在西方的强大对手。中国人是谋略的专家,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从而逐一击破强敌最终统一天下。
  而现在,大明面对北方的俄罗斯也可以使用这种手段,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所以邓秉所在的通事处要完成的任务就在于此。
  这些日子,朱怡成已经从各方面的情报,包括通事处的汇报中感觉到了一些针对大明的迹象。尤其是高进拿下缅甸后,西方各国对于大明的警惕和防备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加上南陆的开发,大明直接拒绝了西方各国企图染指南陆的打算,更让西方各国对大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虽然在明面上没有马上显露出来,但却不得不防备。
  本土还好,在新明那边王东和通事处送来的情报显示,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甚至包括英国这些国家在新大陆对新明采取了一定贸易封锁,当然这些封锁并没有摆在明面上,可实实在在给新明带来了不少麻烦。
  眼下,王东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件事,他准备先从西班牙着手处理,可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西方各国接下来的反应是什么,暂且还无法准确判断。
  同邓秉的谈话持续了一个上午,由北方谈到欧洲,再由欧洲聊到新明,然后又转回南海。
  等谈完后已过了午时了,等邓秉离开,朱怡成这才感觉到饿,让人上了膳食,朱怡成草草用了膳后继续处理政务,直到傍晚时分才停了下来。
  “皇爷,要掌灯了。”天色降晚,小江子带着几个小太监进了偏殿,如同平常一般先提醒了一句。
  停下了的朱怡成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看了眼天色思索了下,随后摆摆手:“今天不必掌灯了,就到这吧。”
  “那皇爷是否现在用膳?”小江子一挥手,让其他小太监退下,随后小心问道。
  “等会吧,过一个时辰在寝宫用膳。”朱怡成随口道,随后起身说了一句:“朕去走走,无需这么多人跟着。”
  小江子应了一声,疲惫时候朱怡成喜欢在宫中御花园走上几圈,这种时候朱怡成一来是放松自己,二来也是借着这种方式思考一些问题,对于这小江子早就习惯了。
  出了偏殿,朱怡成向北边而去,皇宫的花园面积不小,装饰也极为精致。但住了这么多年,朱怡成能逛的也早就逛过了,能看的景色也早就看完了,而且现在又是初春,京师位于北方,天气依旧有些凉,这草木还是一片枯黄之色。
  走了几步,朱怡成感觉到有些无聊,听着耳边风吹过树木的声音,还有四周的静肃,让朱怡成心中非但没有宁静,反而有些烦躁起来。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远远跟着的小江子,小江子连忙小跑过来。
  “带朕去更衣,朕要出宫一趟。”
  “皇爷,夜间出宫?恐怕……。”小江子一愣,这位皇帝居然现在要出宫,这可是夜里啊!黑灯瞎火的,白龙鱼服跑出宫去,虽说是京师可是……。
  “带路!”朱怡成用不允许否决的口气说道,小江子哪里敢再反驳,只能带路领着朱怡成去更衣,在更衣的空隙,小江子让人去通知了侍卫统领,让他马上亲自带人过来换便装保证皇帝出宫的安全。
  等到朱怡成换好了便装时,侍卫那么也安排好了,由小江子和两个身手极好的侍卫作为皇帝身边亲随一起出宫同行,至于其他侍卫都化妆成了普通人,分别在四周暗中守护,另外京师的锦衣卫那边也把消息传了过去,由张冉亲自领人在井市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
第1267章
老客户
  朱怡成平日也会出宫走一走,不过相比在南京的时候,来到京师后他出宫的次数少了许多,另外就算出宫也都是白天的时候,像今天直到天色擦黑时再出宫却是头一回。
  京师的格局是一个很大的回字形,最中间的自然是紫禁城了,紫禁城外一圈称为皇城,以作为拱卫紫禁城的区域。在皇城外,属于内城。
  内城的格局是当年元大都时代形成的,自满清入关后清廷驱逐居住内城的汉人,并宣布内城只能居住满人,直到朱怡成的明军攻占京师后这才变了回来,把之前居住在内城的满人全部驱走,从而恢复了汉人在内城的居住权。
  现在,居住在内城中大多数都是朝廷官员和商贾巨商的府邸,必经这块区域普通人是居住不起的,要换在后世也就是二环的存在。
  出了内城,就是外城了,这才是真正京师百姓居住的场所,包括许多京师的市集等都在外城。
  相比之下,外城更有人气,也更能体现京师的风貌。朱怡成径直由皇城到了内城,然后再由内城一路向前,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到了外城。
  “真够热闹的。”站在街口,朱怡成看着不亚于白天的人流,尤其是张灯结彩的各处店铺和传来的阵阵叫卖声。
  “回爷的话,我大明废除了满清的宵禁,京师夜市自还都之日起就开了,这几年可是越发的热闹,有些地方直到三更天还有不少人呢。”小江子在一旁轻声解释,朱怡成点点头,心中颇为满意。
  要说起宵禁令,这是满清颁布的玩意,其实再宋明时期除非是战时或者特殊情况下,像京师这样的大城或者一些地方府城很少直接宵禁,夜市虽然不归官府直管,却在控制下很是热闹。
  毕竟古人不像后世的人那样,每天晚上可以在家上上网,拿着手机刷刷视频什么的。古人平日里的娱乐并不多,除去吃酒打牌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法也就是些寻常事了,漫漫长夜要打发时间,总不能老是天一黑就钻被窝吧?这样下去身子骨如何吃得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