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6

第1151章
幕府的算盘
  “间部阁下想的太简单了。”新井白石沉咛片刻开口说道:“阁下说的固然有道理,而且这么做对于幕府的好处也远大于外样大名,但是阁下想过没有,这头一旦开了,外样大名就能肆无忌惮地行事。关原之战后,这些外样大名对于幕府从来就不是一条心,尤其是前田家,这些年在幕府的打击下已再无反复之力,可一旦开放日本,哪怕就是由幕府指定场所,他们立即就会和饿狼一般扑上来争夺利益。”
  “此外,我最担心的是外样大名借此事和大明勾结,诸位不要忘记朝鲜是如何灭的,虽说我幕府掌控日本远比朝鲜乱政好的许多,可中国有句古话,所谓居危思安,有些事不得不防。”
  间部诠房顿时反对道:“如在从前,新井大人这话自然是没错的,可此一时彼一时,眼下日本门户已开,大明国力强盛,当年如能拒绝大明何必又开门户?再者,幕府作为执政,自然有能力约束外样大名,难道新井大人担心幕府没有这个能力么?”
  “这不是能力不能力的问题,而是就事论事。”新井白石很是不悦。
  间部诠房摇头道:“有些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有些事也不是想阻止就能阻止的。此次大明虽语气缓和,并没有派兵压迫幕府,可其实他们的意思大家心里都清楚。既然大明提出了这些条件,无视和反对都会给幕府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我等作为幕府家臣自然要为幕府利益着想,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让步,同时卖好与大明,借大明之势打击外样大名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为何又要交恶于大明呢?”
  “间部阁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难道你不懂这个道理么?大明那边幕府可以去解释,甚至吃点亏也没什么,可一旦全面开放门户,其结果难以预料!”
  当即,两位重臣居然当着德川家继的面争吵起来,两人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是反对放开门户,以免外样大名从中获得利益影响幕府统治。另一个是赞成适当开放门户,同时利用大明方面的支持和获得的利益进一步压制住外样大名。
  两人的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德川家继一时间也不知道支持谁好,而且他现在脑子也糊涂着,有些搞不明白里面的道道,只能继续端坐着看着这平日里交情不错的两位重臣争论的面红耳赤。
  “两位大人,将军殿下当面,成何体统!”就在这时,年龄最大的井上正岑忍不住开口了,他真怕两人再这么争吵下去甚至会打起来。
  这种事在幕府内不是没有,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武家出身,平日里舞刀弄剑是很平常,虽然在将军面前不可能拔刀相见,可动起拳头来也不好,到时候总不能让自己这个泥土快埋到脖子的老家伙上去分开吧?
  提高嗓音喝了一声,这才制止了两人继续争吵。可就算不再争吵,两人相互看这对方的目光也不友好,彼此眼珠子瞪得滚圆,一副气愤难填的样子。
  “殿下,不如让臣说几句?”
  “可!”
  德川家继刚才就被这两老家伙吵闹的头都大了,如今井上正岑主动开口喝止双方,同时又要提出建议,德川家继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再说,井上正岑这些年一直担任和大明之间的交往,这一次迎接大明使者也是井上正岑负责,大明的要求和条件同样是井上正岑带回来的,估计井上正岑对这件事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不如听听井上正岑的说法,不管如何总比这样无休止地吵闹好吧。
  井上正岑看了眼两边坐着的新井白石和间部诠房这才道:“臣以为,两位大人的看法都有可取之处,但臣同时也以为其主要问题不在于门户问题,而在于如何控制的问题。”
  “哦,你仔细说说。”德川家继眼睛一亮,身子情不自禁向前微侧。
  井上正岑说道:“其实自十多年前,大明以战舰威胁强行打开日本门户后,当年的闭关锁国之策已名存实亡了。而如今,除去长崎外,就连江户也有部分向大明开放,更不用说其他一些港口。”
  “依臣看来,大明此次要求增加开放门户,硬顶自然是不可的,万一大明是先礼后兵,一旦幕府拒绝,说不定下次来的就不是使臣而是战舰了。”
  顿了顿,井上正岑看了眼众人,见众人对自己所提出的没有异议,这才继续道:“此外,臣要提醒大家一点。这些年因同大明交往,臣倒是知道了不少海外之事。这天下已不是当年的天下,天下之大远无法想象,不仅是大明,那些南蛮各国纵横四海,在海外掠夺土地,其发展之迅猛令人惊叹无比。日本国虽弱小,可如果一直闭关锁国也就罢了,但既然已开放了门户,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以我幕府而言,必先稳定日本内部,再从大明交往中获取利益,增强日本实力,这是臣的一点愚见。至于全面开放门户,臣以为不可取,而且以日本目前的条件也不允许这么做。所以臣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适当让步即可,同时要求大明在交易过程中必须全交由幕府代表,从而从根源上切断外样大名同大明直接交易的可能。”
  “井上大人想的太简单了吧?这样做的话大明那边会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井上正岑很有把握道:“我们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让步,比如大明提出的建立工厂等要求,但这些必须同幕府合作,再者大明这一次只是提出条件,既然是条件就可以讨价还价,不是么?”
  众人想了想微微点头,井上正岑这话又道理,谈判嘛总是可以谈的,至于谈到哪一步就看谈时候的情况了。
  井上正岑这时候笑了笑,说道:“此外,不知殿下和两位大人注意到没有,大明希望由日本招募百姓,为此事臣同大明使臣私下询问了下,得知原来大明在海外领土人口稀缺,希望由日本这边招募人手以填不足。”
  “这怎么说?有什么问题么?”德川家继有些疑惑问道。
  井上正岑笑道:“这自然是没问题的,我日本国人口众多,普通百姓生活困苦,幕府作为日本执政,以此给百姓找一条出路算得上善政。此外我幕府还能从外样大名领地进行百姓输出,这样一来既能让大明感到我幕府诚意,同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削弱外样大名实力,再加上百姓输出时大明那边会给予一定的费用,依臣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箭三雕的好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这,德川家继眼睛顿时一亮,随机就笑了起来:“井上大人的话说不错,作为幕府将军自然要为日本国民着想,如此既能给百姓找一条出路,也能起到其他作用,两位大人,你们觉得呢?”
  将军大人已经表示认可了,新井白石和间部诠房还有什么话可以说?何况井上正岑考虑问题全面,刚才利弊已经都讲了,他们心里也是赞同此举的。
  再说了,用移民的问题和大明再门户全面开放问题上讨价还价,对于幕府来说也算是一个筹码,所以他们并不反对这个做法。
  “殿下英明,臣钦佩万分。”
  当即,新井白石和间部诠房伏身行礼,表示赞同。
  见臣子意见达成一致,德川家继心中很是高兴,手中的折扇潇洒举起,指了指井上正岑,把正式和大明谈判的权利交付于他。
第1152章
外事衙门
  汪景祺在长崎住了几日,他每日都在游山玩水,玩的高兴之余还会作诗一首。
  几日后,接消息他由长崎转道江户,直接住进了为他准备的新住处。相比商业气氛浓郁的长崎,江户又是另一种面貌,这让汪景祺极是高兴,到达江户第二日,他就由幕府随员陪同游览起江户来,特别是江户的几座佛寺,令他流连忘返,甚至还会同庙中主持辩谈一番,从而乐在其中。
  这一日,汪景祺刚刚回到住处,井上正岑就前来拜访。两人寒喧客套一番后,井上正岑告诉汪景祺,关于大明同日本事宜,德川家继将军已全权委托给了自己,双方可以进行细谈了。
  自此,谈判正式开始。
  不过在谈判中,汪景祺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手段,依旧是一副风雅的文人作派。只是在谈判过程中,汪景祺极力宣扬明中友好,相互体携,共同发展这些,对于井上正岑来讲反而是件好事,为此井上正岑试探性地以幕府内部商议的结果进行谈判,果然不出所料,汪景祺虽然表面上有些不悦,但经过劝说后还是松了口。
  就这样,谈判很是顺利,仅仅不到三日双方对于大明所提出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对于幕府而言很是有利,而且大明方面也答应了重点扶持幕府,把原本准备在日本各地开设的工厂等全部建立在幕府直领领地。
  此外,大明仅仅在现开放港口城市以来增设了几个新城,但这些新城都不在外样大名的地盘上。再加上明日贸易中由幕府进行主导,从这点来讲井上正岑已完成了幕府交代他的任务。
  谈判出了结果,接下来就是汪景祺正式和德川家继见面,从而签署协议了。等拜访完德川家继,这个协议也就正式签署,当协议签署后的同时,汪景祺来日本的任务也完成了。
  “上使不在日本停留几日?”
  “我倒想多停留些日子,可圣命难违。此次陛下派我至日本,既然公务完成,作为臣子就要回去复命了。这次来日本,真是眼界大开呀,不过请老大人放心,待我归京后交了差事,或许可再找时间前来同老大人相聚。”
  还是长崎,准备归国的汪景祺颇为感慨地对挽留自己的井上正岑说道,而井上正岑这些日子和汪景祺接触,对他极有好感,现在汪景祺要回国,他作为幕府老中自然要送一送。
  不仅送,幕府包括他自己都有礼物给汪景祺,足足装了几个大箱子,这些礼物都是日本特产,包括精美的折扇、漆器、日本刀等。
  两人在码头依依不舍道别,并约定等汪景祺下次再来日本时,井上正岑一定要陪他在日本好好逛逛,日本各地的风貌众多,不多看看还真是可惜了。
  时间到,汪景祺同对方挥手道别,从而登上了返国的军舰,军舰开出长崎码头,繁华的城市越见越远,最终消失不见。
  “这群傻子,还真是好糊弄。”直到看不见长崎,站在甲板上的汪景祺用旁人无法听见的声音轻笑道。
  其实在到日本之前,汪景祺还担心日本人会看出自己的真正目的,但没想到日本幕府方面根本就没瞧出大明的真正用意,反而在开放门户和贸易利益方面尤其关注。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虽然幕府是日本执政,可毕竟幕府仅仅只是名义上统一了日子,而实际上日本的地方大名,尤其是外样大名对于幕府依旧矛盾重重。
  一直闭关锁国的日本,虽然这些年因为大明强行打开其门户,对于外界的变化开始了部分了解。但在汪景祺看来,日本依旧是坐井观天之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天下如何之大,这海外又如何变化。
  如果幕府真的有魄力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借同大明门户开放的机会由闭关锁国转为向外发展。这样一来,日本不仅能跟随大明获得向外扩张的红利,甚至还能借发展的机会从而巩固统治。
  可惜的是,幕府的鼠目寸光注定他们将失去这个机会,整个幕府在政治上的着眼点依旧是自己在日本国内的权利稳固和对外样大名的防备。
  正是因为这一点,幕府方面根本就没看出大明这次谈判的真正用意,而汪景祺如此聪明的一个人,在同井上正岑初步接触后就察觉到了,随后直接以自己文人的身份麻痹了对方,借门户开放和工商谈判的机会,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朱怡成交代的任务。
  汪景祺这一次到日本的真正任务就是要从日本获得移民许可,而移民许可需要幕府的同意和支持。至于门户开放和工商这些,那是大明考虑到日本的市场做的顺手文章。
  前者是最重要的,而后者能谈多少是多少,并非必须。而汪景祺作为朱怡成特意挑选出来的使臣,极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当汪景祺由日本归国返回京师,面见朱怡成递上合约,同时讲述了一番谈判过程后,朱怡成心中大悦,不仅当面赞扬了汪景祺此行的结果,同时把平日随手把玩的明黄色玉如意赠与汪景祺。
  虽然仅仅只是御赐,但这也是莫大的殊荣。汪景祺喜在心中,双手捧过这柄玉如意,谢过皇恩。
  “汪爱卿,既然合约已签,接下来就是办正事了,新明那边催的紧,这移民一事还得尽快进行。汪爱卿觉得朝中何人可担负其职?不妨说上一说。”
  朱怡成笑眯眯地问道,汪景祺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动,连忙回道:“皇爷询问,臣自然不能不答,不过臣仔细想了想,这朝中诸位恐怕没有比臣更为合适的,故臣毛遂自荐!”
  朱怡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汪景祺还真是机灵,其实在问话之前朱怡成心中就打算让汪景祺负责后续的事了。相比普通政务,汪景祺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忽悠日本人,和日本方面搞好关系以保证后续的移民工作,汪景祺是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而现在,汪景祺毛遂自荐正中朱怡成下怀,当即他就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告诉汪景祺先去做好准备,军机处会从各部抽调人手,随后在日本长崎建立一个外事衙门,由汪景祺担任主官,负责日本工商推进和移民事宜。
第1153章
李卫述职1
  一个身穿短打,面容黝黑的男子由战舰登陆位于台湾的洄澜港。
  洄澜港其实就是后世的花莲港,这个港口新建不久,是台湾东部向太平洋的主要港口,其名因为其港岸际溪水日夜奔注,时刻与海浪冲击而形成萦回的状态而得。这个男子年龄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而且穿着也很普通,再加上他黝黑的面容,同南海许多普通明人没什么两样。
  再加上身边跟随着两个汉子,似乎像是来自南海的商行掌柜一类。但是他从大明军舰中下船,这就不一般了,要知道大明军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上去的,更何况这艘自南海而来的军舰只是在洄澜港停泊补给,随后要继续北上前往天津。
  上了岸后,那男子兴致勃勃地看着岸上的景色,甚至还去附近的海港集市逛了逛。见到一些台湾特产,男子还同贩卖的摊主讨价还价一番,掏钱买了些。
  这一切,似乎更证实了这男子的普通。可是这男子其实并不普通,他姓李名卫字又玠,同时还有个可止小儿啼哭的外号,那就是“李屠夫”。
  大明本土的人或许不知道,可李卫大名在吕宋甚至整个南海都是赫赫有名。尤其是李屠夫的外号更是让人听了胆战心惊,作为吕宋的实际管理者,马尼拉的知府,这些年死在李卫手上的土人可以说不计其数。
  当年作为吕宋主要人口结构的土人,眼下已被李卫杀得差不多了,除了吕宋中心区域,也就是的森林深处还存在一些土人部落外,其余地方的土人基本全被李卫杀了个干净。
  在屠杀土人的同时,李卫不仅稳定了吕宋政局,更让大明的势力由吕宋外围向内陆延伸。如今大明可以说完全占据了整个吕宋,而且除之前的马尼拉城外,在吕宋东西南北和内陆各处修建了新城和新镇,使得吕宋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势头。
  谁都不会想到,堂堂李屠夫居然会这么一副打扮,而且出现在洄澜港码头,如果要被认识李卫的人知道话,肯定跌碎了一地眼镜。
  “大人,我们还是回舰上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