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656

  正当王东凝思之时,外面传来了刘嗣的声音。
  “何事?”王东从思绪中回到现实,开口问道。
  刘嗣如今是总督衙门的属官,其级别虽然不高,但重要性非常强,而且还兼管总督督标职务,从这点来看足以显出王东对他的信任。
  “章大人回来了,在外求见!”
  “章函回来了?快请他进来。”听闻章函到来,王东连忙起身,刚站起身来风尘仆仆的章函就到了。
  “下官章函见过大帅……。”
  “哈哈哈,我说今天一大早怎么就听见喜鹊叫,闹了半天是你回来了,一路辛苦,来来来,坐下说话。”王东笑容满面地拉着章函的手说道,显得极是亲热。
  潘梦园离开新明后,章函作为平夷城知府自然就成了王东的手下。虽说章函一直是潘梦园的得力臂膀,但是章函归根结底还是大明的官员,何况他是一个心有抱负,有实干才能的人,王东军旅出身一向就喜欢干实事的人,自然依旧重用。
  对于王东来讲,章函有能力有想法,自己手下又缺人,如何不能用?再者,初到新明的王东在接替总督职务时,无论是潘梦园还是章函都极为配合,尤其是后者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式上任后,王东在征询章函意见后让陈清仁接替其位担任知府,至于章函暂代新明布政使一职,不过这职位只是王东的临时任命,并不算是正式官职,其用意是为了新明设省做准备。
  不过很快在章函的提醒下,王东就察觉到了新明发展的一些问题,从而把先行设省进行延后,转手先处理民政事务。至于章函,这些日子的工作就是在新明各地进行巡视和勘测,一来确保总督衙门的行令颁布和执行,二来也是对将来设省做到提前准备。
  这几个月来,章函一直在外面奔波,今日见章函归来,他整个人是又黑又瘦,不过精神头却是不错。
  “谢大帅。”章函同王东一左一右坐下,拱手道:“下官这些日子在外巡查,各地总督衙门的新令推行虽有不足之处,但整体尚可,对此下官已做了记录,还请大帅过目。”
  说着,从怀里取出厚厚一叠记录,王东接过后粗看了下,发现上面记录着某日某月某时,章函巡视何处,地方政务如何,新令推行又如何等等,这些记录异常详细,笔墨整齐一丝不苟,看得出章函是下了大力气的。
  “这些容我稍后细看,大致情况你先说说。”王东点点头,把手放在记录上拍了拍道。
  章函喝了口茶水,当即向王东汇报了起来,听着章函的讲述,王东这才直观地感受到他这一次不易。
  前面说过,之前新明民政比较粗放,地方施政不一,一些官员无论是能力又或者品德都良莠不齐,所以导致地方看似蒸蒸日上,其实却有着诸多问题和隐患。
  章函这一次巡视或者说巡查,其目的就是要拨乱反正,统一政令,推行新令,同时处置一批不合格的官员。
  从章函的讲述来看,他基本做到了这点,这一路下来,处置官员、吏员共计72人,其中46人因为怠政和能力不足等原因被直接罢官免职,剩余26人中问题较大,章函已动用了总督衙门令牌逮捕下狱,押送至平夷城容后处置。
  “大帅,为保证地方政令实施不受影响,下官在未禀明大帅的情况下先行提拔和临时任命了一些官员进行替代,擅作主张,还请大帅责罚。”
  “无妨!”王东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如在军中你就算直接砍了这些狗官的脑袋都不为过,何况仅仅只是挑选合适官员代职,哪里有什么错。再者,你是新明布政使,又是代本帅巡视地方,便宜行事自然有这个权利,后续把人员名单给我,再走手续即可。”
  虽然知道自己这么做王东大概率不会责罚自己,不过章函万万没想到王东居然如此大度,根本就是全力支持的态度,这让章函心中极为感动。
  “对了,有件事正要与你讲。”王东突然间笑了笑,起身走到书桌旁,从抽屉里取出一份东西来递给他。
  “这是……?”章函疑惑地接过问道。
  “之前本帅暂任你权为布政使,虽说本帅有这个权利,可毕竟未经朝廷正式行文。而今朝廷的批复行文已下来了,你看看吧,现在你这个布政使已是名正言顺。”
  “这……。”章函身子微微一震,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个所谓的布政使居然会得到朝廷的正式行文。要知道他之前正式的官职仅仅只是知府而已,虽然之前潘梦园在的时候已担任了部分布政使的职务,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因为这点也无法对各地进行实际管辖,只能在平夷城,包括其周围的几城进行管理而已。
  就算王东后来任命他暂代布政使之职,那一样没有正式的名义,说白了他仅仅只是代表总督衙门罢了,其实在外人眼里仅仅只是王东的属官。
  而现在却不同,朝廷正式行文任命他为新明布政使,等于正式升官,并且成了新明第一任布政使。这点是章函怎么都没想到的,之前他一直以为如果自己想坐稳布政使之职,恐怕也要等新明正式设省后才行,可如今才过了几个月就梦想成真了。
  想到这,章函心情无比激动,他站起身来打开细看,没错,这的确是吏部的正式行文,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任命自己为新明布政使一职。
  “大帅厚恩,下官感激不尽,下官……。”
  “是圣上的恩典,是朝廷的任命。”王东不等他说完,微笑着说道:“要谢就谢皇爷,谢朝廷吧,只要你勇于任事,朝廷是不会忘记的,好好干,不要让朝廷,让皇爷失望才是。”
  章函连忙点头称是,同时正了正衣冠转向大明方向行叩拜大礼,以谢皇帝之恩。
第1140章
新明新政4
  谢恩后,章函平复了下心情,这才继续向王东作起汇报。
  巡视各地的同时,除去吏治外,最要紧的就是其他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总督衙门的新令推行,从目前情况来看,新令推行虽然造成地方和各商行的抵制,不过在总督衙门的强行推行下,终究是执行了下去。
  至于新令所带来的调节结果,目前暂时还看不出,按照章函的说法至少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不过新令的目的是明摆着的,这点无论章函又或者王东本人都极有信心,在他们看来,如果想把新明同本土的差距拉短,使得新明真正成为和大明本土一般,新令的实施是必须的。
  至于第二件事,那就是对于设省的勘察了,这件事章函目前只做了个大概。要知道如今新明地盘广阔,许多地方甚至人迹稀少,别说勘察了,就是绕一圈走马观花也得不少时间。
  所以这件事章函在短短二个多月内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只能以望海城、太阳城、平夷城这三城为中心,先行勘察三城周边区域的山川、河流等地形,循序渐进,随后再慢慢扩大范围。
  “大帅,下官觉得望海城以东二千里,以南一千五百里为界。太阳城向北八百里,向东六百里,向南一千二百里为界。随后再以平夷城为中心,东至一千一百里,西、北各六百里,南八百五十里为界。先划分这三省区域,随后剩余的地方如东北、西北、东南几处缓建三省,整个新明划分六省,如何?”
  王东思索了下,起身来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章函跟在其后,手指着地图向王东解释他的建议。
  这份地图虽然还不完整,但对于整个新明已有了清晰的轮廓,听着章函的建议和解释,再对应地图上一些山川河流的走势,王东想了想后点头道:“这样也好,先设三省,随后再缓设其余三省,不过具体省界如何划分还需细细勘察确定。”
  “这是自然,这事下官已安排人去做了,正是考虑如此才建议先设三省,毕竟望海、太阳、平夷这三城为新明大城,作为三省首府最合适不过,再者周边区域勘察较早,总督府掌握地形也较完整,施行起来比较便利。”
  王东点点头,对这建议表示认可,接着想了想道:“设省之后,新建城也势在必行,尤其是东边和南边,几处建城需尽快,这可是新明的大事!”
  章函对此表示同意,新明的东边和南边各自同法兰西、英国、西班牙三国接壤,虽说边境处已有部队驻扎,可为了保证地方控制力,建城是必须的,而且要建大城坚城,以作为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的保证。
  不过对于新明而言,建城缺少的并不是什么资金,要说资金问题新明如今倒不缺,新明的矿藏丰富,尤其是望海城和望海城以南地区,各类矿藏数不胜数,甚至在太阳城附近还发现了储备不少的金银矿,这些不仅能满足新明的需求,还能反哺本土。
  至于建城所需的石料、木料等等,同样是也如此,新明最不缺少的就是这些。但问题在于新明的人口太少,如今新明总人口已近千万,但这千万人口中真正大明移民不过百万之数而已,其余的都是印地安人。
  虽然这些年归化和主动加入新明的印地安人不少,就连新明军队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归化印地安军人,甚至有不少人还担任了下级军官,就连担任中级官员的也有几位。
  可是相比大明本土来讲,新明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要知道在大明本土,仅仅京师、南京、宁波、杭州这样的大城,城市人口就近百万,就连上海这样的新兴城市,目前人口数量也超过了四十万之巨。
  而在新明,大明近百万的移民分散各地,几座大城还好些,人口最多的太阳和平夷两城不过才十多万人而已,望海城稍少些,在十万之数,其余的城市多则三四万,少则才几千,说是城市倒不如是城镇。
  更多的人口基本分散在各处庄园和自发组成的小镇中。至于那些印地安人,除去早期十多万正式归化已逐渐融入明人群体的部分外,其余印地安人虽已接受大明统治,但依旧保持着原来部落的形式。
  这种情况是无可避免的,毕竟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内,想把这些印地安人全部归化根本不可能,如今能做到这一步已极不容易。按照新明总督衙门的判断,要真正归化所有印地安人,没有二三代人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而且也无法全部确保能够成功。
  这点,远在北京城的朱怡成也清楚,要知道直到二十一世纪时,生活在北美的印地安人还有不少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依旧有许多未能融入现代社会,何况现在的时代?
  不过中国人同化异族的能力之强是全世界其他所有民族都望尘莫及,再加上大明一直宣扬殷地同族的说法,还有明人和印地安人有着类似的容貌,使得印地安人对于大明的接受程度相对顺利,也是造成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巩固通知,完成部分归化的原因。
  当然了,在印地安人群体中也有不满大明统治的部落,或者表面服从私下却依旧如故的存在。对于这些部落,从潘梦园到现在的王东心里都清楚,所以这些年来针对印地安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没有,但小范围的镇压和部分战争一直都存在着。
  所以说,人口基数的不足目前是困扰新明发展的巨大问题,但这个问题暂时还没办法解决,毕竟眼下大明本土方面人口也不是无限制的,何况这些年大明无论是海外还是向辽东、西北、西南各地扩张,为稳定地方都需要用人口来填充。
  就比如如今的辽东,为了巩固辽东,大明甚至采取了以朝鲜人口填充辽东人口不足的政策,从这点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向新明移民的人口数量在很长时间内会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按照王东的计算,到明年时,移民人口增加数量能超过十万就很不错了,说不定这数字更少些。
第1141章
新明新政5
  “建城后需向各城迁移一定数额的人口,另外各地官吏数额也有不少缺口,还请大帅想想办法。”
  王东点点头,这个问题的确是困扰总督衙门的大问题,随着新明移民的数额减少,许多事办起来束手束脚。
  其实在章函汇报此事之前,王东已向本土发去了求援,要求本土继续维持移民数额,并且希望吏部派遣一定数量的官员以充实新明各级衙门。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在其他城市和地区迁移人口,这样一来不就能解决目前问题么?说这种话的人根本就不懂政治,更不明白什么叫民生。要知道自新明从无到有以来,总督衙门都有一定的规划,之前的移民在各处定居、生活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而且其中有不少人已经经营了好几年。
  几年的时间,无论是城镇还是庄园,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一旦政府强行让他们迁移,那么等于之前的心血和投入全部白费,这必然会导致强力的反对。
  再者,就算总督衙门愿意补偿他们的损失,但谁又愿意放弃已经经营好的家园去一个陌生地方重新开始呢?何况这样做更会使得之前移民开拓的庄园从而废弃,根本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买卖。
  所以说,要充实新城人口必须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可是如今新移民虽然未停止,但其数量已远远不如当初,这些人口就算安置在新城区域也是杯水车薪。
  此外,还有章函提出的官吏问题,新明远在海外,吏员或好解决,从移民中选拔出一些识字习文者充当即可,但是官员不同,虽然王东这个新明总督的权利极大,可朝廷的规矩就是规矩,王东可以有提拔中下极官员的权利,可这权利也仅仅只是举荐,真正任命必须要经过朝廷和吏部同意。
  就比如章函,当初任命他为布政使只是暂代,其实职依旧只是知府,直到吏部行文到达,章函这个布政使才是名正言顺。
  普通移民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土失地,或者受灾的百姓,但官员却不同,哪怕就是八九品的小官,很少愿意远渡重洋来新明任职,更不说七品和七品以上的官员了。
  说句不好听的,国人故乡难离得概念根深蒂固,既然能在本土任职又何必跑去新明这么远的地方?何况就算要去海外,琉球、朝鲜、吕宋甚至柔佛,相比新明都近得许多。
  所以说,官吏的问题同样是困扰王东的大问题,为此他特意给朱怡成写了一份奏折,不仅把自己到任后的一些举措详细地向朱怡成做了说明,还请求朝廷继续加大移民数额,并且多派遣官员。
  现在,这份东西就摆在朱怡成的案头,朱怡成反复看了三遍,看完后微闭双眼,默默沉思着,手指放在案边轻轻敲打,过了许久这才长叹了口气。
  “小江子!”
  “奴婢在!”
  “去请蒋大人入宫。”
  “奴婢尊旨……。”
  小江子应了一声,急忙快步朝着军机处方向而去,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偏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后小江子禀报蒋瑾蒋大人求见,朱怡成正了正身,让蒋瑾进来。
  “臣见过皇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