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656

  “王爷,而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拖延,尽量让明军不要出兵。”
  “拖延?这怎么可能?大明的皇帝朱怡成同本王又没什么交情,难道本王派人过去让他不出兵么?”怡亲王没想到阿扎兰拿出这么一个回答,当即很是失望道。
  “为何不可?”让怡亲王意外的是,阿扎兰突然反问了这么一句。
第1045章
乱中求生
  阿扎兰的话让怡亲王一愣,他皱眉思索了下后顿时就笑了起来:“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大明那边恐怕不会答应,之前皇上已派人走了一趟,结果却不怎么好呀。”
  关于清廷派使臣出使大明,提出去帝位称臣一事,大明非但没有答应,还因为这事导致朱怡成一口气处置了不少朝中官员。眼下如果再在大明面前提起这事,恐怕没一个朝廷官员会出头为满清说话,毕竟前车之鉴就摆在那边,谁会再触这个霉头呢?
  “那倒不然。”阿扎兰笑道:“之前的事是朝廷所为,而如今是王爷的建议。这朱怡成又不是傻子,眼下朝廷远在西边,万里之外哪里还管得了王爷这里?辽东之土,当然是王爷您说了算。”
  怡亲王微微皱眉,阿扎兰这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如果是在之前讲讲也就算了,毕竟他和建兴不对付,当初由关中而出,通过蒙古才来到辽东,怡亲王就打着同建兴抗衡的算盘。
  但是如今此一时彼一时,建兴已失去了朝政大权,现在仅仅只是保留着皇帝名义罢了。朝中眼下说了算的是摄政雍亲王,这可是他最为佩服的四哥。
  怡亲王对于摄政雍亲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两人甚至可以讲是一体的。这也是雍亲王在掌握朝政后第一件事就给怡亲王加封亲王的原因,如今阿扎兰再说这些话就不太合适了。
  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阿扎兰,见到他嘴角挂着笑意,怡亲王心中一动,顿时有些明白了他说这话的意思。
  “办法虽好,可就是担心大明那边……。”怡亲王想了想,迟疑道。
  “无论是何办法,能用就好。”阿扎兰向怡亲王拱手道:“王爷知兵,当知兵事是怎么一回事,战场之上,只要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可无极不可。只需王爷到时候以辽东之主的身份告之大明,愿意献出辽东,归顺大明以求自保即可。想来大明断不会拒绝王爷的好意,如此也能达到目的。”
  “这……。”怡亲王有些迟疑,阿扎兰的意思他完全明白了,无非就是丢出一个让大明根本无法拒绝的诱饵,以此来拖延时间罢了。
  而那些什么献出辽东,归顺大明以求自保的话,根本就不做数,辽东地处北地,一年中最好的出兵时间就是四月至九月之间,所以只要怡亲王想办法熬过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大明攻打辽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但是这么做,对于怡亲王也是有风险的,一来是大明会不会相信,二来是能否用这办法来拖延时间。
  对于前者,怡亲王心中想了想觉得倒不是太大问题,只要自己彻底放低身段,然后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前往大明,再给大明提出这个极为优厚的机会,那么大明信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是,就算相信了这事,充其量也只能拖住大明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一旦时间长了,大明必然会有警惕,而到那时候假如依旧无法让大明满意的话,那么大明同样可以趁冬季到来之前进攻辽东。
  想到这,怡亲王把这些盘算说了出来,问阿扎兰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的。”阿扎兰点点头:“一来派人前往大明这时间要算准,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起不到丝毫效果,如果晚了也没任何作用。”
  怡亲王点头,等待阿扎兰继续往下说。
  阿扎兰又道:“之前王爷曾经说过联络罗刹国一事,还记得否?”
  “这当然记得,不过不是说这事没成么?”怡亲王纳闷道,原本为了辽东安全,他也曾经想从罗刹国那边入手,打算联合罗刹国一起抵抗大明可能的攻击。
  但是这件事终究未成,倒不是罗刹国那边直接拒绝,罗刹国那边虽然没有正式拒绝,而且还依旧保持着出售军火给辽东的贸易,但就在几月之前,辽东方面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罗刹国居然派了使者去了北京城。
  这件事大明虽然没正式公布,但也未有真正隐瞒,所以消息还是比较好打听的。根据传来的消息内容,辽东方面得知罗刹国的君主有意和大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且相互承认各自的领土和派设大使。
  虽然最终的协议还未签订,据说是罗刹国方面需要从其首都再派正式的使臣至大明递交国书后方可继续。但从这些消息的内容来看,罗刹国已存了同大明和平相处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罗刹国怎么又可能继续和大明交战呢?
  这些黄毛绿眼的罗刹蛮子狡诈无比,所以当怡亲王知道此事后就清楚再联合罗刹国对付大明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
  “事自然是没成,可是也不是坏事。”阿扎兰笑着回道:“罗刹国如今在漠北,这漠北之地他们如何占得的,恐怕没人比王爷更清楚。”
  见怡亲王默默点头,阿扎兰继续道:“既然这些罗刹人要讨好大明,那么从这点来讲已是敌非友了。王爷可派人至蒙古大肆宣扬此事,就说罗刹人准备开春后配合大明剿灭蒙古各部,只要这消息散布出去,想来蒙古各部不会没有想法。等到那时候王爷再出面,让那些蒙古人替王爷南下同大明打上一仗,这仗无论胜负对于辽东都无坏处,王爷您以为呢?”
  怡亲王眼睛顿时一亮,合掌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这消息散处,草原必然人心惶惶,以蒙古人那脑子如何能猜得到这计谋,再者冬季过后,草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大清退出中原后蒙古人又失了朝廷的钱粮支持,如果想要挨过去恐怕也只有南下的一条路,只要他们一动,这事就成了!”
  “王爷说的没错。”阿扎兰笑道:“这样一来,大明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草原之上,自然不会再打辽东的主意。”
  说到这,阿扎兰又伸出一指道:“除了这两策外,我还有釜底抽薪一计。”
  “哦,究竟何计?”
  阿扎兰伸手向朝鲜方向一指:“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事由朝鲜而出,自然还要从朝鲜身上想办法。大明想要完全控制朝鲜不是件容易事,之前王爷说过,在江对面依旧有着我们的人在,此时朝鲜大乱刚刚平定,内部不靖,恐怕还有暗流涌动,王爷可让人在朝鲜做些事出来,只要朝鲜地方有变,明军必然会把精力放在朝鲜,哪里还腾得出手来进攻辽东?王爷您说呢?”
  “好!就这么办!”怡亲王一拍大腿站起身,斩钉截铁道。
第1046章
铭记在心
  京师,宋国公府。
  初一大朝后,朝廷就正式下旨再次封爵,廖焕之以百官之首封开国一等宋国公,当日他的府邸就换上了由朱怡成亲笔书写的宋国公府牌匾。
  其实不仅是廖焕之一人,朱怡成特意为所封十大公爵每一家都写了牌匾,以示君恩。
  这一次封爵,比之前更广更甚,得封诸人心中感激莫名,这不仅是朝廷对于他的功劳的肯定,同时也是皇帝对他们的奖赏,只要后世子孙中不出败家子,以其勋爵之位,定能于国同休。
  再者,为了避免前明贵勋阶级的没落,以至于几代人后贵勋后继无人的情况发生,早在南京之时朱怡成就对承爵做了严格规定,假如这些贵勋之家后人仅想着躺在祖宗功劳册上混吃等死,朝廷的规矩可不是摆着看的,到时候降爵甚至直接削去爵位都有可能。
  这一点,众人自然心知肚明。更何况朱怡成以身作则,把自己的皇子和公主直接送进了皇家学院,并立下严格规矩,这就是向天下人讲得明明白白,哪怕就是皇族成员,如果无法达到要求的话,一样没有出头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勋贵家族这些年把各自子弟送入皇家学院的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皇家学院的规模急速扩展。如今,朱怡成已在京师重至了一块地,建立起新的皇家学院,并且从翰林院和军中调了部分人才,以充实皇家学院的师资力量。
  从这点看,未来但凡贵勋子弟要承爵者,首先必须要有从皇家学院毕业的资格,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无论是从军又或者从文,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
  朱怡成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彻底打破之前承爵的规矩,改变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爵位的旧规,避免勋贵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发生。二是用这种方式加强贵族阶级的荣耀感和责任感,打造一个同大明真正与国同休的阶级。三是加强勋贵之间的竞争和活力,培养未来合格人才。
  除去这些外,朱怡成还准备建立贵族议会,也就是类似于英国的上议院的模式。不过具体职权却有不同,这个贵族议会暂时的智能和权利仅仅只限于对所有贵勋的培养、考评、管理等等,说白了就等于是打着议会的招牌,组成一个对勋贵阶级进行约束的机构。
  至于其他权利,朱怡成暂时不会下放。作为皇帝的他可没有那么大方,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皇帝的权柄高高在上,朱怡成或许容忍未来自己的子孙受到一定的权利限制,以避免未来的大明之主出一个昏庸的皇帝导致大明的没落,但在他在位之时却是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影响到他至高无上权利的。
  这些都是未来的事了,朱怡成如今才刚三十,正是鼎盛之时,他有的是时间布局,把大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慢慢调整,最终打造成一个强盛而能永远延续下去的国家。
  宋国公府内,廖焕之和蒋瑾坐着喝茶,这两位老朋友在分别近两年后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其实蒋瑾几个月前就已经返京了,但因为年底太忙,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两人除了在朝堂或者军机处时交流外,私下这样悠闲地喝茶却抽不出时间来。眼下正是春节沐休的时候,再加上朝廷刚刚又封了爵位,大家这才有难得的空闲。
  今日,蒋瑾并非以其官职,更不是以他祝国公的身份来拜访廖焕之,而是以老朋友的身份来给他拜年的。
  如果是在以前,廖焕之或许还会避嫌,但现在的廖焕之已放下了这些东西。在封爵之前,朱怡成特意和廖焕之谈了谈,以表明皇帝的态度,这也让廖焕之彻底放下了心。
  再加上廖焕之如今已到了人臣之顶,等春节过后不久,他就会正式退出军机处,从而从中枢重臣的位置上退下来。这也代表着廖焕之即将离开大明的中枢决策层,虽然朱怡成已对廖焕之做了安排,廖焕之也非常满意这个结果,但不管怎么说,属于廖焕之在朝堂的时代即将过去。
  “廖公这些日子的气色可是好多了。”蒋瑾笑着说道。
  廖焕之哈哈一笑,摆手道:“我都如此年纪了,哪里有什么气色不气色的,只是近来沐休,老夫在家倒是比之前清闲了许多,这人一清闲下来,倒也发现清闲也有着清闲的好处,以往为了国事忙忙碌碌,如今在家弄孙含饴,再看看书,写写文章,倒也有几分乐趣。
  蒋瑾听了顿时也笑了起来,老朋友有如此心境他也着是为他高兴。何况廖焕之安然退下,对于蒋瑾来讲也是件好事。不仅为他进一步让了道路,更让他安心不少,至少朱怡成的帝王气度令他心折,功臣有如此结果,这是件让人心悦诚服的事。
  “听闻皇爷打算给廖公一个太师之职?”
  “你倒是消息灵通,的确有此事。”廖焕之笑着点点头,这件事朱怡成已经同他通过气了,廖焕之退下后朝廷授他太师之职,其实不仅是他,王东被授太保,董大山授太傅,王樊授以少师,可以说他们四人不是三公就是三孤。
  “廖公退下后,皇爷可有安排去处?”蒋瑾又问道。
  廖焕之看了蒋瑾一眼,摇头道:“这些年你的功利还是那么重,其实之前有些话我不便于你说,但如今到了如此,说说倒也无妨了。”
  “还请廖公直言。”蒋瑾先是一愣,紧接着起身毕恭毕敬地向廖焕之行了一礼,廖焕之摆摆手让他坐下。
  “蒋贤弟,你我相识多年,当年老夫之所以把你推荐给皇爷,那是因为老夫知道你的能耐。”
  “当年之事,我铭记在心,如不是廖公推荐哪里有我蒋瑾的今日。”听到这,蒋瑾连忙说道。
  廖焕之笑笑道:“这就暂且不说了,你我从龙,虽是意外,但也是天命所在,这是你我的运气,也是我们的造化。但为官之后,皇爷重用我等,你我也忠心耿耿,以报皇爷之恩,这才一步步走到今日。”
  听着廖焕之的话,蒋瑾连连点头,廖焕之说的没错,无论是他还是蒋瑾,能够跟随朱怡成有今日的地位除了自己的能力外也是运气。其实当年朱怡成刚刚起兵时,真正第一个跟着他的是谁?不就是那位周忠良么?可惜的是,周忠良太过聪明,居然弃朱怡成而去,之后又做出了卖主求荣之事,最终导致身败名裂,死无葬生之地。
  如果当年周忠良能一直跟着朱怡成,如今哪里还会有廖焕之和蒋瑾他们的出头之日?这世间造化不过如此,想起来感慨万千啊。
  廖焕之对蒋瑾今日说了些心里话,其实以蒋瑾的能力早应该就进军机了,但是对于军机处朱怡成一直有着自己的考虑,尤其是在军机处刚刚设立的时候,朱怡成为了各方面的平衡特意做了安排。
  比如说当初军机处是五人,这五人分别为廖焕之、邬思道、董大山、王东和王樊。
  其中廖焕之代表的是文臣阶级,邬思道作为朱怡成的谋臣代表的是朱怡成这方面的态度,至于董大山和王东就更好理解了,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两边代表的是军方两派别。排在最后的是王樊,之所以当初选择了王樊而没有选择蒋瑾,那是因为朱怡成对大明未来的考虑,王樊代表的是商人阶级和中小地主,把他作为其中一员,远比蒋瑾更为合适。
  而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朱怡成这个选择的正确性,如今大明商贸大开,其每年从商业上的获利已远超前宋,成了大明的财政支柱。正因为如此,大明已不需要再从地方从农民身上剥削已维持庞大开支,因为仅仅是海外获利就足够维持大明财政的良好运行。
  再加上对海外的扩张,也使得大明风气大变,五民的打破使得大明更增加了活力,这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在那时候,蒋瑾因为个人原因出于嫉妒,对于王樊是多次攻击,甚至联合不少人企图拉王樊下马。这些事朱怡成如何会看不透?更不会因为那些小事就把王樊给撤职了,所以对于蒋瑾的感官自然不好,虽然重用,却又不让他入军机,这足以证明朱怡成对他的意见。
  直到这两年,蒋瑾才渐渐有所改变,尤其是在筹建铁路上立了功劳,朱怡成才给了蒋瑾这么一个机会。这些话如果是在之前廖焕之绝对是不会说的,但今日两人私下会晤,再加上自己马上就要退出中枢了,作为老朋友,廖焕之这才说了出来,以提点蒋瑾一二。
  等廖焕之说完,蒋瑾默默坐在那边一言不发,正当廖焕之以为他心中不悦时,蒋瑾抬起头笑着说道:“廖公此言说的不错,哎……其实我这两年也有些后悔当年所为,当时太过自傲了,这才有这些挫折,不过皇爷终究还是原谅了我,如今想来自己当时太过可笑,廖公,今日之言小弟铭记在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