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656

  接过请柬打开一看,陈清仁顿时微微皱眉,嘴角冷笑一声,目光就朝着陈强扫去:“你收了人家多少门包?”
  “老爷,我……。”陈强一愣,一时间结巴着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
  “哼!”陈清仁冷哼一声:“老爷我衙役出身,又干了这么多年的典史,如今又为经历,这些老爷我会瞧不明白?陈强,你好大的狗胆!”
  一巴掌重重拍在桌上,摆在桌上的碗筷都因为这一击噼里啪啦跳了起来,陈清仁的一张脸黑成包公,目光中更是露着凶意。
  要知道陈清仁虽然贪生怕死,可当年也是亲手杀过人的角色,何况这些年来在地方为官,陈清仁早就养出了一身官威,陈强一见老爷如此,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跪了下来。
  “说!”
  “回……回老爷,小的就收了来人一块银元,小的想这李员外在杭州城也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仅仅又只是请老爷赴宴而已,小的猪油蒙了心,小的对老爷可是忠心耿耿啊,老爷……不……五叔,您就饶了侄儿吧。”
  陈清仁对陈强的所为异常恼火,要知道他曾经在家里定下过规矩,下人不得擅自做主,而陈强今日所为表面上虽没有擅自做主,可实际上却已替陈清仁接下了请柬。
  一般来说,碰到这种事陈强应该提前会知陈清仁,只有陈清仁点头认可之下才能接请柬。而这一次陈强却是先接了后再报于陈清仁,这也是陈清仁真正生气的原因。
第1024章
老战友
  按着陈清仁的脾气,陈强必然是要狠狠惩处,可是当陈强抹着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抱着他大腿喊他五叔求饶的时候,陈清仁的心有些软了。
  毕竟陈强不是外人,是自己的侄儿,自己家人再怎么说打断骨头连着筋,总得留几分脸面。
  严厉训斥了陈强一番,并扣了他一月例银,再警告他如有下一回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直接就赶出家门去,这才放过了陈强。
  见着陈强唯唯诺诺地离开,陈清仁无奈摇摇头,随后又看了一眼那精致的请柬,脸上露出厌恶之色直接丢到了一旁。
  请柬的主人李员外陈清仁自然是知道的,就如陈强说的那样,这位李员外在杭州城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仅是地方的大户人家,更是地主和浙商中的头面人物。
  这个李员外原本就是地主,家中算得上殷实,大明复国后,李员外趁着大明大兴海贸的机会联合宁波商行搞起了贸易,在其中着实发了财。再之后,李员外开始单干,不仅弄了两条商船跑南海一带,而且还利用他李家在杭州的便利搞起了种桑养蚕和纺织的生意,一来二去就成了杭州地面上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
  不过虽然发了财,但这李员外的做人却不怎么样,小地主出身的他眼界不高,而且特别抠门,对于财富的追求更是天生的无比贪婪。所以李员外在杭州的风评着实不怎么样,要说土豪劣绅,李员外就是典型,其他商人或者大户人家有钱经常做些善事,无论是铺路修桥又或者扶持地方都是很正常的,偏偏这李员外不仅铁公鸡一毛不拔,还千方百计地琢磨着如何赚钱,用其他人的话来说,李员外这家伙对于财富的贪婪是恨不能从石头里都想榨出油来。
  这些年随着对外贸易的猛增,江南丝绸的价格不断高涨,杭州作为原本就盛产丝绸的地方更是每年产量不断上升。
  李员外除了贸易外,其家中主业就是种桑养蚕和纺织,再加上他在杭州近郊还有一处茶园,每年的出产足够他获得巨大利润。可就算这样,这个李员外依旧心有不足,每日里就琢磨着如何能再多些赚钱手段,为了这个目的他不仅排挤杭州的商界同行,甚至通过开设的当铺、钱庄等方式对于一些中小户人家进行土地兼并,以达到扩充获利的目的。
  在不久之前,李员外利用恶劣的手段逼得一户小商人破产,不仅吞并了对方的小丝绸作坊,甚至还以违约为由企图倾吞对方的五十亩桑田。由于李员外这一次手段实恶劣,而且逼得对方家破人亡,惹了众怒,最终被人直接告了一状,眼下知府衙门对于这事已经立案,对此案收集证据,一旦证据确凿李员外不仅要吐出已经到手的作坊和桑田,甚至还会因为此事吃上官司,就算不坐牢也恐怕要大伤元气。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李员外居然给陈清仁发请柬,还在楼外楼这样的酒楼设宴,其用意是什么傻瓜都能想得到。
  陈清仁又不是傻子,他不可能在这种要紧关头给自己惹麻烦,而且作为很早就投靠朱怡成的老人,陈清仁对于朱怡成的手段是清楚的很,当年就能以投名状逼迫自己几个兄弟效忠,而后来无论是福建案还是前些时候的满清使臣案中,朱怡成的动作之速,决心之大,手段之狠,陈清仁全都瞧在眼里。
  所以,深知官场规矩的陈清仁虽然身为经历,可对于一些不碰的东西向来是异常谨慎,这也是他这些年官声一直不错,而提拔为经历的原因。而且陈清仁他也不缺钱,早在宁波时陈清仁就是很早入股宁波商行了,这些年的积累和经营,虽然陈清仁名下没有实际的商行,但靠着宁波商行当年的股份,就足够陈清仁一辈子花销无忧。
  不再管什么请柬不请柬的事,陈清仁继续用着早餐,等吃完后拿起布擦了擦嘴,随后起身回了屋。
  在屋里,让自己夫人帮着他换上官服,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要去衙门的时候了。
  正当陈清仁走出屋子,准备喊人备轿的时候,陈强突然间又跑了过来。
  “老爷,有人求见……。”
  一听这话,陈清仁顿时皱起了眉头,一张脸瞬间又黑了。这陈强不长记性?这才训了他多久,半个时辰都未到吧?怎么又擅自主张?
  似乎是看出了陈清仁的不悦,陈强连忙解释:“老爷,小的未受对方一文的好处,来人说是老爷的故旧,是特意来杭州见老爷的,小的原本告诉来人老爷不见客,但是来人给了小的一个名贴,说让小的给老爷看看,只要老爷看了必然会见他。”
  说着,在陈清仁的疑惑中,陈强递上了一张名贴,陈清仁想了想接过,翻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个人名,这人名是刘嗣,看着这个人名,陈清仁想了半天都没想起来这个刘嗣是谁。
  “老爷,来人说如老爷想不起来,就让小的告诉老爷当年在桐庐时,田将军手下一起抡过勺子……。”
  “哎呀!”一听到这,陈清仁顿时想起来了,他拍着脑袋道:“原来是刘四,怪不得,怪不得,这小子后来是改了名的,写着刘嗣老爷我就没想起来,快快快,快请人进来,这可是同老爷我当年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很快,刘嗣被请了进来,当陈清仁见到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的刘嗣时,神情中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没错,这小子就是当年的刘四,也就是朱怡成在打下陈家镇,之后领兵前往桐庐的路上撞着的小子。
  当时,刘嗣只是一个普通农户,倒霉的他不巧碰上了朱怡成攻打桐庐的队伍,直接就被拉了壮丁。之后和陈清仁一样,刘嗣交了投名壮成了朱怡成队伍中的一员,而后来又被编入军中作战。
  田文勇死后,刘嗣和陈清仁等人一起归于董大山部下,之后转折数百里去了宁波,而后来和留在地方的陈清仁不同,刘嗣一直都在军中,而且那时候他也把名字从刘四改成了刘嗣。
  一个在地方,一个在军中,起初还经常联系,但后来刘嗣随军征战在外,不过据说他的运气比陈清仁的那两位兄弟要好得多,加入海军后的刘嗣在经南海大战后不仅没死,而且还因为临阵立功得到了重用升了官,再之后就没了联系。
  没想到一晃近十年过去,陈清仁居然还能再见到当年的老兄弟,这让陈清仁心中是激动不已。用力拍打着刘嗣的肩膀,上下打量着这个家伙,陈清仁是无限感慨。
第1025章
差事
  老朋友来了,今天的衙门自然是去不了。陈清仁让陈强替自己去衙门告知一下,然后热情地迎着刘嗣进了堂中。
  让下人上了好茶,两人依次坐定,陈清仁同刘嗣先叙旧,心情极好地聊了会儿,这才想起来询问刘嗣的来意。
  “我记得你后来去了海军?是在南海舰队吧?这么多年都未能碰着,如今又在哪里高就?”给刘嗣续茶水,陈清仁笑问道。
  “谈不上高就,去年跟随王帅在南海那边转了个圈,侥幸立了些微功,眼下积功被王帅调入后军都督府……哦,陈兄恐怕还不得知,过些日子朝廷就会宣布后军都督府改为海军总部,小弟如今领少将军衔,担任右参军之职。”
  这些年,随着大明新军的改制,大明的军衔也有所变动。原本,大明的军官级别是按照边军和卫所两套班子进行的,前者以总兵、副将(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而后者是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千户、百户等。
  自朱怡成编练新军后,开始以新军衔逐步取代旧的军中级别,尤其是新军中早就全部以新军衔取代了旧制,随着新的军制不断推广,眼下大明正处在新军衔对旧制调整的阶段,所以刘嗣的少将军衔几乎相当于之前的参将,官衔为三品,可以称得上是军队的中高级将领。
  听到这,陈清仁心里不由得有些黯然,其实在见到刘嗣时他就知道如今的刘嗣不简单。
  虽然刘嗣是孤身而来,穿着也不是官服,仅仅只是普通的道袍,但是他作为军人的一身特殊气息是瞒不住陈清仁的,而且按照刘嗣从龙的时间,再加上这些年朝廷对于海军的重视,除非刘嗣早早和他一样脱离军队转至地方,要不然定不简单。
  果然,如今的刘嗣已是少将,还担任着海军总部的右参军,无论官职和地位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经历可以相比的。
  不过陈清仁心中的嫉妒和羡慕也仅是一闪而过,很快他的心情就平复了,因为他知道刘嗣之所以有着今日那是靠着他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所谓富贵险中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求得到呢?
  战场刀枪无眼,而且相比陆军海军的危险性更大,陈清仁的两位兄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么?人死灯灭,再有雄心又如何?运气不是人人都有的。
  “没想到你能走到如今的地步,实在是恭喜你了!”陈清仁心中感慨,同时又真的为刘嗣高兴。
  对陈清仁来讲,刘嗣的官位再高也是自己的兄弟,再说他今日能来看自己,也表示刘嗣依旧念着同自己的情谊。
  “都是侥幸。”刘嗣摇摇头,神色中有些黯然:“其实你这样也不错,上了战场这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当年南海一战,就连王帅都差一点儿丢了性命,更不用说我们这些人了。海战凶险尤甚陆战,百舰万炮齐发,能不能活着也只有老天爷才能知道。”
  叹了口气,刘嗣说了几个名字,这几人陈清仁听得耳熟,仔细回忆这才想起来同样是当年在宁波的老兄弟,只不过没有刘嗣那么熟悉罢了。
  刘嗣告诉陈清仁,这几人已都过世,其中三人在当年南海一战随舰而亡,而另一人在执行前往新明中遭遇暴风雨,被巨浪卷入大海中尸骨无存,还有一人在吕宋之战中运气不好,中了流弹当场战死,现在活着的也仅只有他一人而已。
  陈清仁对此感叹不已,提议以茶代酒敬一敬这些死去的老兄弟。当即两人起身,郑重其事地对这些故去的老兄弟敬了一盏茶,随后再把茶水泼在地上,以示祭祀。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敬了茶水后,陈清仁特意说起了其他事,以避开这让人不舒服的话题。随后两人聊了些平常之事,包括各自的家庭、子女什么的。说了一会儿后,陈清仁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开口问道。
  “刘兄弟,你如今为右参军怎么跑江南来了?难不成这一次是告假返乡探亲?”
  “呵呵,陈兄这话倒也没说错,这次回江南的确是返乡探亲。”刘嗣笑呵呵道:“去年跟随王帅在南海呆了一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到本土。王帅对于兄弟体惜,让兄弟入了海军总部,而且还给兄弟两个月假期,兄弟我趁着这机会回江南看看,一来是看看家乡亲友,二来也是见见在江南的几个老兄弟,这不就顺路拜访一下陈兄你嘛。”
  “家里去看过了?家里现在如何?”陈清仁笑着问。
  “父母兄弟当年就接去了宁波,这一次入海军总部原本打算接他们去京师,不过父母年老,觉得在宁波早就住习惯了,北上京师一来路途遥远,二来也不想动弹,所以这件事就罢了。至于我的两个兄弟,这些年在宁波干的也算不错,虽不是大富人家,一个经营商铺,另一个耕种,比起寻常人家好许多,能有今日,这都是皇爷恩德啊!”
  “是啊!想想当年,再看看如今,谁又能想到这天下会是现在这副样子?你我又如何会有今日的机遇?如不是皇爷当年起义军,占宁波,以其地为基,起兵反清,这才有如今的大明江山,有如今的大明盛世!说是皇爷恩德,我是举双手赞同,如无皇爷,哪里又有我等今日?”
  陈清仁顿时感慨,引来刘嗣的阵阵赞同,两人再一次举杯,朝着北方遥祝大明天子万寿无疆,又祝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既然来了,就在兄弟这多住几日,你我兄弟抵足长谈,乃人生一大乐事。“陈清仁放下茶盏建议道。
  刘嗣顿时笑了起来,点头道:“兄长的建议不错,只可惜小弟还有其他事在身,恐怕在此间住不了几日。”
  “怎么?难不成假期将过,你要尽快返京不成?”
  “这倒不是,而且这次回江南,一来是告假探亲访友,二来王帅也交了兄弟一个差事。”说到这,刘嗣冲着陈清仁笑笑道:“其实这差事倒和你有着几分关系,要不我也不会一到杭州就先来找你。”
第1026章
诧异莫名
  陈清仁有些奇怪地望向刘嗣,不明白刘嗣所谓的差事是什么,为什么又同自己有关系。
  要知道自己是地方官,刘嗣是海军中高层将领,两者之间根本不相统属,而且陈清仁他现在仅仅只是都指挥司的经历司经历,要说官位仅仅只是六品,这样级别的官员在整个大明不知有着多少。
  就算陈清仁当年和刘嗣,甚至王东有旧,可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他在军中呆的时间不长,随后就留于地方,一直干到现在。
  所以说,无论是公或是私,王东作为堂堂海军统帅,如今的军机大臣,又有什么事会找上他这么一个小人物呢?这让陈清仁疑惑不解。
  见陈清仁一副茫然的表情,刘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兄长不必多想,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不过说这事前,小弟有些话要问问兄长。”
  “好事不好事的暂且不说,我就是奇怪,想王帅位高权重又如何会有什么差事找我?兄弟有什么话要问就问吧,你我之间何需如此客气。”陈清仁摆手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