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656


第995章
我们冤枉
  今日的常朝从一开始就透露着一种不寻常的气息,尤其是当众臣呼完万岁,抬头起身向着宝座那边望去的时候,当见到朱怡成扳着一张黑脸端坐,神色中没有丝毫喜怒之时,一些重臣和近臣同时心里一颤。
  今天的朱怡成顿时让这些人想到了当年福建案的时候,那一次朱怡成同样是如此表情,这令大家不由得心中忐忑不安。
  “难道……地方又出了什么事?”相同的念头在许多人心中闪过,但众人又那一个敢问出口的?只能默默无语,微低着头站在位置上,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常朝开始,似乎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各部按照次序依次上奏,朱怡成或对国事咨询相关人等,核实情况当殿作出决断,又或者交由军机处和相关部门进行跟进等等。
  很快,半个多时辰就过去了,正当大家以为刚才的感觉只是错觉,也许今日朱怡成仅仅只是因为心情不好的缘故,这时正当朱怡成问谁还有事上奏的时候,一个人猛然间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怎么是他?”
  “他怎么要上奏?”
  “难道……?”
  当众人看见站出来的人是谁时,许多人心中刚平复下去的心猛然间又提了起来,甚至还有人情不自禁露出了惊愕之色。
  因为这一次上奏的既不是六部官员也不是科道官,而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冉。
  以张冉的身份,出现在朝会中并不算什么,毕竟他不仅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同时也有着爵位,所以他是自然有资格站在这里的。但由于锦衣卫的身份特殊,一般来说张冉在朝会中基本都是个打酱油的角色,除非朱怡成开口让他说话,平日里都在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
  但今天却让人大为意外,张冉居然出身说要上奏。当看见张冉的身影从人群中走出,大步走到正中时,机灵些的官员已感觉到了不妙。
  “所奏何事?”朱怡成淡淡问道。
  “陛下,据锦衣卫所查,如今朝中有官员私下勾结满清,身为大明之臣却受敌方诱惑,不仅收取贿赂,更暗中替满清使臣谋划,私下串联,妄图以坏我大明国本,近而蒙蔽陛下……!”说着,张冉把手中的奏本直接上前一送。
  张冉不说而已,一言惊人。当他的声音在殿中回响之时,满朝文武全变了脸色,一些人更是惶惶不安,瞪大着眼睛看着站在正中的张冉。
  “呈上来……。”朱怡成平静但透着冰冷的声音从平台传来,小江子急忙上前几步,接过张冉的奏本,随后双手捧着到了平台一侧,朱怡成先是扫了殿下一眼,然后接过奏本翻开。
  此时此刻,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有朱怡成翻阅奏本的沙沙声传来。
  站在前面的军机处诸大臣和六部部堂还稍好些,不过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其中廖焕之微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站在他对面的董大山倒是一副平常模样,仿佛一切如常。而何显祖悄悄看了眼在正中的张冉,心中若有所思。史贻直是满面怒气,握着双手……。
  至于其他人也各有心思,除去这些外,还有不少人脸色苍白,额头渗出汗来,小腿甚至情不自禁地打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平台上的朱怡成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顿时在殿中回荡,可谁都听出来皇帝的这笑声中没有半丝欢愉之意,反而带着愤怒和冰冷。
  “李祺!顾凯!萧文波!戴锦书……。”朱怡成冷冰冰地开口,从嘴里几乎是一字一句地挤出这些人的名字,当听到自己的名字从朱怡成口中被呼出的时候,那人顿时浑身一颤,脸色死灰,整个人颤抖着从行列中站了出来。
  这还算是好的,有些不堪者甚至当时眼前一黑,整个人软软跌倒在地,而在他身旁的同殿官员却谁都不敢出手相扶,反而悄悄离那人稍远了些。
  一口气,朱怡成点了七个人的名字,这七人都是朝臣,其中各部包括科道都有人在其中,甚至头一个点到名的李祺还是大理寺左少卿,能称得上是朝中重臣。
  见这些人一个个站出来,刚才昏过去的那人也已转醒,勉强着站到正中时,朱怡成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幅度,冷笑道:“经锦衣卫所查,你们这七人同满清使臣私下勾结,除此之外,朝廷各处,包括六部、六科、翰林院、国子监等各处也有不少人参与其中?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又有何自辩?”
  听到朱怡成这么讲,不仅是站出来的那些人,就算还在行列中的众人也是大惊,许多人根本没想到这件事不仅仅只是这七人而已,只不过有资格上朝的人中有他们罢了。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各部的中下级官员,甚至还包括了翰林院、国子监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骇人听闻。难道张冉所奏的是真的?他们真于满清私下勾结?但这不可能啊!一些头脑比较清新的人情不自禁想到,可见站出来的这七人一副死了爹娘的样子,又表示锦衣卫恐怕也不是白白冤枉他们。
  “陛下!”大理寺左少卿李祺还算冷静,毕竟他的本官是大理寺任职,作为大理寺左少卿,自然和普通官员不一样。在经历了之前的惊慌失措之后,李祺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尤其是当朱怡成接着开口让他们自辩的时候,李祺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连忙出声喊道。
  “陛下!臣身为大理寺左少卿,如何能做出勾结满清之事?更不用说收取贿赂,为其出谋划策的无君无父不耻之行。这分明就是锦衣卫的诬陷!陛下,臣要弹劾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冉,张冉依仗陛下信任,其势滔天,指使小人欲行排除异己之事,诬陷朝臣,狼子野心昭然,以图蒙蔽圣上啊!”
  “陛下!李大人说的没错,这分明就是锦衣卫的诬陷,臣一片赤心为我大明,怎能做出那种事来?还请陛下明查!”
  “陛下,臣当年曾上书弹劾锦衣卫,定是张冉为那事怀恨在心,这才故意诬陷为臣,自臣为官以来,无不忠于大明,每日战战兢兢,怎会同满清勾结?再说了,如今满清败亡就在眼前,臣已为大明四品官员,这时候去投满清?这话说出去让天下人如何相信?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臣冤枉!臣也冤枉……!”
  随着李祺的自辩,其他人猛然间都回过神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大呼冤枉,同时还直接掉转矛头指向张冉,口口声声说这一定是锦衣卫的诬陷。
第996章
政治正确
  李祺作为大理寺左少卿,他的职位摆在后世就是妥妥的最高法院副院长级别,对于法律的精通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一开始,他的确是被吓到了,可后来随着他的自辩,心里也逐渐有了底气。何况对他来说,自己并没有被叛大明,正如其他人说的那样,他们这些有资格上朝的朝臣,在大明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哪里需要放弃如日中天的大明反而去投靠已经马上嗝屁的满清呢?
  谁的脑子坏了才会这样去做,更何况李祺这样的人。当然,锦衣卫也没说错,他李祺的确是和满清使臣有过来往,可这只是出于同乡之谊和同窗之情罢了,之间也仅仅只是吃了几次酒,一起逛了逛不可描述的场所,在文人之间这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满清使臣来大明这又不是秘密的事,前些时候他们还直接觐见过大明天子呢,当时他李祺也在现场。至于所谓的受贿,李祺更不可能承认,他又不是缺钱的人,以他的级别眼下朝廷的俸禄足够他用了,再说对方也没有送他什么真金白银,只是文人之间交流时收了几本前朝善本和字画罢了。
  还有什么私下谋划,动摇国本,蒙蔽圣上更不用说了。在李祺看来,他之所以在酒后和对方说了一些话,可这些话也是为了大明着想。毕竟大明复国之后已同满清交战多年,对于他来看,现在的满清既然已经要自去帝位,向大明称臣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成,天下停战,刀枪入库,这对于大明是件好事。
  所以李祺是赞同满清请降的一员,也觉得这是极好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如此,再加上前面的那些关系,他也答应了对方在有机会的时候会在朝堂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成全此事,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动作,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心中如此想,李祺自然也越觉得自己没错,而其他也逐渐回过神后大多的想法也都是如此。随着他们这些人的自辩,朝堂之上倒是有些人觉得这件事锦衣卫有些过了,这分明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岔么?
  “陛下,臣有话说!”不等其他人开口,张冉先抢先道。
  见朱怡成点头,张冉转身面对身后站着的那些人,指着其中一个就道:“萧文波,七日之前你受查慎行之邀,同其余三人在京中闻香楼喝酒作曲可有此事?”
  开口一问,不等萧文波回答,张冉继续又道:“当日一共五人,一桌酒菜加上听曲在闻香楼就花了250元,之后你还受了对方一副书画,这副书画据查价值300元,如今就挂在你家中的书房里。此外,当夜你还留宿在闻香楼,又耗资100元,其余的就不讲了,仅仅以此一夜,在你身上查慎行就花了450元有余。你倒是说说,你一月俸禄是多少?受用这些又如何讲?”
  紧接着,张冉转身,又指向另一人,毫不客气地说出了那人的情况,和萧文波差不多,这人也受收了查慎行那边的好处,只是拿的不是书画而是一对价值不低的梅瓶。
  当张冉一个个讲下去后,被讲到的人个个脸色难看之极,同时也是哑口无言。最后,张冉对李祺冷笑道:“至于你,李大人,论其官位你是最高,要论其职你也最重,查慎行给你的好处也自然是最多的了。”
  随后,张冉直接说出了李祺前后同查慎行的三次见面,一次是所谓的文会,一次是所谓饮茶,还有一次同萧文波一般同样也是在闻香楼,只不过因为他身份原因对方是单独招待。
  前后三次,对方在李祺身上的花费和所送之物加起来已超过了4000元之巨,这笔钱足以称得上巨款。
  李祺脸上一阵青一阵红,被抓到了把柄却依旧不肯认罪,大声辩解着这只是正常交往,而且他也从未同对方勾结。
  这时候张冉直接指出李祺私下同查慎行保证联络朝中官员,以上书劝说大明天子同意接受满清请降要求,而且还指点查慎行可以去同谁找找关系,谁人又喜好什么的私下之言。
  当听到这时,李祺整个人就觉得天悬地转,更惊愕无比,这锦衣卫又是如何知道的这么清楚的?难道在自己身边有什么耳目不成?这不可能啊!当时他说这些的时候根本就没外人。
  “陛下!臣如此所为完全是为了我大明!天下征战已久,百姓也苦了那么多年,如今既然满清肯降,我大明为何不让其称臣?以内养生息?陛下!天下无不以仁德治国,我大明也自当如此,一旦兵戈停止,刀枪入库,这乃天下之福,乃万民之幸啊!陛下,臣如此做并未有半份私心,臣是为了天下,为了大明,为了陛下啊!”
  李祺这时候已经没了退路,索性一咬牙直接上前几步,重重跪倒在地,磕头向朱怡成说道,而其他几人也顿时明白过来,知道这时候是他们的机会,也连忙一起跪下,情真意切地说自己同样也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
  看着他们的姿态,说句实话朝中倒有不少人觉得李祺等人虽然有错,但其出发点却是好的。他们的确是收受了好处,这点是无可非议,但是要说他们投靠满清什么的,这就过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大明,只是方式有些不妥罢了。
  这些人中不仅有普通朝臣,就连军机处中也有人如此觉得,不过相比普通朝臣,军机大臣的城府要深了许多,而且今日这么一出下来,他们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种原本就是朱怡成安排的味道,所以暂时都不说话。
  朱怡成微微皱着眉头,看着跪在下面的七人,还有那些已有想站出向他们求情的臣子。正当朱怡成思索着要怎么讲的时候,这时一直没出声的汪景祺站了出来。
  “陛下!”汪景祺出身后直接说道:“臣以为李祺等人其罪难恕,罪以当诛!”
  汪景祺这话一出,满殿大哗,许多人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可见到旁人惊愕不已的目光才反应过来汪景祺的话的确是那么说的。而李祺等人同时一愣,紧接着看着汪景祺的目光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尤其是李祺更是满面通红,愤怒不已,大声就骂道:“汪景祺!你这小人!如此胡言乱语简直就是血口喷人,想要害我等,难道你就不怕天下人所唾骂?”
  “唾骂?呵呵。”汪景祺冷冷一笑,看了看李祺等人:“如要被天下人所唾骂,那也是唾骂尔等才是!尔等食我大明俸禄,却又为满清谋划,如此反意昭然,还妄为明臣?自视忠良?呸!尔等分明就是乱臣贼子,投敌卖国之举!”
  “你胡说八道!我等如此是为了我大明!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陛下仁德!”
  “为我大明?为天下百姓?为陛下仁德?”汪景祺反问道:“那我倒要问问你,当年我大明是如何失的中原,又是何人入关夺的我大明天下?这天下皆知,当年的满清才是罪魁祸首!如不是满清在辽东反叛,当年我大明又如何会顾此失彼,以至地方大乱,反贼四起?如不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之后的多尔衮这些贼子,毅宗皇帝当年又如何会坐困京师,以身殉国?之后,弘光南朝被灭,监国鲁王、桂王先后身死,这些又是谁做的?你倒是讲讲!”
  说着,汪景祺锐利的目光朝着这些人扫去,目光如实质一般压的他们透不过气来:“至于天下百姓,或者你们已忘了杨州十日,嘉定三屠?又忘了当年满清屠我亿兆子民,去我中华传统,驱其为奴的故事了?圣人有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尔等都是读书人,当知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道理,难道就如此忘却过往,无视百姓苦楚么?”
  最后,汪景祺神色中又露出无比悲切,回身朝着朱怡成行了一礼,然后又道:“至于你们所说为了陛下仁德,更是天大的笑话!当年康熙狗贼害了陛下先考先妣等,如此深仇大恨不报难道还能称为人子?如今尔等不顾先皇血海深仇,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可尔等不思如何灭满清之缭,反为其用,不是乱臣贼子又是什么?”
  汪景祺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朝堂众人哑口无言,尤其是李祺等人更神色大变,惊恐万分。
  听到这,廖焕之心中长叹一声,到这时候他终于彻底明白朱怡成心中所想了,看来这事已经无法挽回,现在只能求得朱怡成不要大兴牢狱,过于牵连了。
  可还没等他准备站出来说什么的时候,在一旁的何显祖却提前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臣以为汪大人所言极是,李祺等人枉顾君恩,身为明臣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他不论仅私下勾结满清使臣就是大罪一件,臣请陛下严惩不怠,以警示天下!”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看明白风向的众人一个个全跳了出来,再也没人会帮李祺等人说话,反而咬牙切齿咒骂不已。
第997章
老父亲很欣慰
  几日后,萧永藻被直接赶出北京城,查慎行却没这么好运气了,因为事发被锦衣卫直接抓捕,虽然考虑到使臣的身份不会杀他,不过接下来面临的遭遇就和曹寅、李煦等人差不多。
  至于同查慎行接触,尤其是赞成满清称臣,并私下给查慎行搞串联出主意的那些人一个都没落下,前前后后有上百人卷入其中,级别最高的自然是李祺,其余大多数都是中下层官员又或者国子监的读书人。
  李祺和十九人直接罢官丢职,交由三司论罪处置。至于其他人,有的直接丢了乌纱,有的被削了功名,还有的被判流三千里……。所惩处不可谓不重,但让满朝上下觉得庆幸的是,这一次朱怡成没有像上次福建案那样大开杀戒,这让许多人忐忑不安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紧接着,宣传部方面更是大力宣扬此事,以昭示天下满清之狼子野心,随着宣传机器的开动,大明天下民意顿时沸腾,民间对于满清此举痛骂不已,同时那对那些因为此事而牵连其中的官员、士子等也是一番痛骂,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人是非不分,敌我不明,分明就是读书读傻了的白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