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6

  但汪景祺却是这里的常客,通常情况下每隔五六天他就会来这里一趟。而来这里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是住在这庄子里的人,或者说住在里面人所写的东西,才会让他经常到此。
  这些人不是普通人,当年也算是天下闻名的大人物。比如说当年的江南总督噶礼、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八旗参领费尔勒还有在广东被俘虏的范时崇和邹鹤年等人。
  除去他们之外,还有不少或在战场被俘,或是在明军大军攻击下无奈投降的满清官员。这些官员原本是看管在南京的,但在大明还都后,考虑到这些人数量不少,而且其官职的高低不同,朝廷对于这些人进行了重新安置。
  这个庄子,就是安置这些人的一处,也是所俘虏或投降的满清高官中级别比较高的一群人。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级别,还没有住在这里的资格。所以从人数来讲虽然是最少的,但从重要性而言却是显而易见。
  现在,住在这的满清高官原本有三十一人,这几年中因为年老或者急病死了三人,所以还剩下二十八人。
  平日里,他们依旧同当初一样进行劳动改造,其劳动的场所自然就是这处庄子所拥有的农田。三百多亩地,足够这些人自力更生了,何况还有朝廷的正常拨款。更因为这里原来属于皇庄,条件倒比当初在南京时要好许多,再加上他们这些人这些年的劳动改造,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在汪景祺接手修史之后,就把目标对准了这些人,向朱怡成请了圣旨,这些人的管理也从最初的锦衣卫转为锦衣卫和朝廷联合管理,而汪景祺就是能做主的人之一。
  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汪景祺需要利用这些人。毕竟他们都是满清高官,有些还是所谓的王公贵族。对于满清内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外人所不知的事,对于他们来讲却不是什么秘密。
  就这样,在劳动改造之余,这些人又有了一份新工作。同之前在南京写认罪书不同,这一次是要他们写所知关于满清的一切,由自身的经历写起,再写到满清朝廷内部的一些秘闻和要事,反而篇幅不论,越详细越广泛越好,这些资料汪景祺每隔几日就会看上一看,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修史之用。
  今日同样如此,汪景祺到了庄子后熟门熟路地来到了他设在这里的办公室。先喝一口专人为他泡好的茶水,然后就翻起了已经呈交上来的文稿。
  边看边琢磨,看到不错的地方汪景祺微微点头,而看到一些特别之处,汪景祺会提笔特意在上面圈起以作标记。
  这种事,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有些枯燥,但对于汪景祺而言倒是乐于其中。在最初,这些文稿写的还比较含蓄,毕竟写这些东西的人对于这事有所抵触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倒是渐渐放开了,写的内容开始越来越详细,也越来越让汪景祺感觉到有趣,这也是他原本可以在京中等着文稿送来阅读,却反而要亲自过来的原因。
  看了几篇文稿,当汪景祺继续看另一篇时,看了几眼猛然间先是错愕,随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这篇文稿的内容居然提到了满清后宫中的秘闻,其中有段写了康熙因为就寝之事,后宫几个妃子吃醋吵闹,康熙大怒后却无气可出,心里憋着一团火有些闹心的康熙谁都没有临幸,反而因为气恼和无处泻火在后宫花园乱走散心,谁知道恰好碰上一个长相普通的宫女经过,也不知道康熙当时如何想的,居然不顾身份直接拉这宫女去了近处偏殿办事,而这个宫女就因为这一次怀上了“龙子”,而这个后来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之后的八阿哥,眼下的建兴皇帝。
  看到这,汪景祺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要知道他当年作《清宫密闻录》时曾经写过康熙在后宫的淫乱之事,但怎么都没想到事实中还居然有这么一出。
  笑了好一会儿,他看了看这份东西所著之人,原来这居然是曹寅所写,以曹寅和康熙的关系,他写这东西可行性倒是很高,恐怕不会有假。
  笑着摇摇头,汪景祺提笔在这稿子上圈了下,随后特意放到可选用的一堆里。做完这些,看看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近两个时辰了,有些乏的汪景祺站起身来,推开门走了出去,在办公室门外的小花园散步活动下筋骨,过了一小会儿,正当他打算要回转继续的时候,自己一个下属突然间过来,施礼后说是自己明日向他告个假。
  这下属是翰林院的编修,进士一甲第三出身,文笔极好,所以被汪景祺招来协助修史工作。平日里,汪景祺这人很是随意,而且翰林院为官原本比较空闲,上下级的关系也不像朝廷六部那么分明。
  下属提前告假,作为上级的汪景祺自然不会不给假,当即笑着点头答应,同时又随意地问了一句对方告假是家中有事呢,或是身体不适。原本这句话汪景祺仅仅只是随意相问,可谁想到对方的回答令汪景祺很是意外。
第993章
直奏
  “大人,大人……?”
  汪景祺微微出神,似乎在想什么。下属有些忐忑不安地呼了两声,汪景祺这才回过神来。
  “哦,无事,这告假允了,你先去吧。”汪景祺淡淡说道。
  下属这才放下心来,施礼道了声谢随后离开。
  下属走后,汪景祺并没有马上回去继续看那些文稿,而是在院中走了几步,之后他抬头朝院外喝了一声,很快一人快步走来。
  来的那人是汪景祺的书童,这书童年龄不大,但跟着汪景祺有好几年了,这书童很是机灵人也可靠,汪景祺用着顺手,索性给他弄了个吏身,平日里也当作长随。
  “老爷……。”
  “你先回城中替老爷我办件事。”汪景祺开口说道,随后他压低了声音,书童凑近侧耳听着,认真记在心里,等汪景祺讲完,书童道了声是,随后就先离开了。
  在庄子这边汪景祺和平常一般呆到临近傍晚这才离开,等回了城中这天色已经黑了。坐着轿子,直接回了自己的府弟,进了府门自有下人上来伺候更衣,换了身衣服,汪景祺的书童也已进到屋里,先给汪景祺上了杯茶,随后说起了他交代的事。
  一开始,汪景祺的神色还算正常,可随着书童的讲述,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严峻起来。
  等书童全部讲完,汪景祺坐在那边沉思了片刻,这才微微点头道了声知道了,接着也不再说什么,起身去和家人一起用了晚餐,等吃了晚餐后,汪景祺和平常一般放下筷子,一句话都不说转身离开,随后进了他的书房。
  当天夜里,汪景祺在书房里呆了很久,直到半夜三更书房内依旧亮着烛光。
  翌日,太阳同平日一般从东方升起,开始了这古老都城的新的一日。皇宫大内,朱怡成和平常在这时间起身,梳洗之后换上轻便的道袍,随后用着早膳。
  朱怡成贵为天子,在普通百姓眼里定然是每天山珍海味,丰盛之极。可其实早在南京的时候,朱怡成就立下过规矩,皇宫大内的膳食一切从简,禁止浪费。
  在前明,负责大内膳食的机构是光禄寺,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无论是皇帝、皇后、妃子、皇子、公主还是普通宫女、太监等的一应食用都由光禄寺来进行负责。
  满清入关后,其基本按前明的规矩,但取消了光禄寺这个职能,改设御膳房,说起来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无论是光禄寺又或者御膳房,这样的机构存在,铺张浪费是免不了的,再加上皇家用食不仅讲究用料,更注重安全,所以朱怡成在考虑这点之后对其进行了调整,以控制费用支出,减少浪费。
  其实这个问题是每个朝代都避免不了的,这也不是朱怡成能够完全控制住的。无论中外都是如此,就在后世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说,朱怡成现在也只能通过各种手段也尽量控制和压缩,再加上他这个皇帝和其他皇帝不同,对于民间情况不像那样养在深宫的皇帝一无所知,何况如今的皇宫大内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的数量相比之前已减少了许多。
  像现在,朱怡成的早膳就是很普通的包子、稀粥再加些酱菜什么的。由小厨房制作,东西很对他的胃口,说起小厨房就不能不提皇后李娟儿了,这个小厨房当年就是李娟儿为朱怡成弄的,有时候李娟儿还会亲自下厨做些小菜什么的,到如今也已成了朱怡成的习惯。
  今天的朱怡成胃口不错,吃了三个包子喝了两碗稀粥再加一叠酱菜,用完之后,朱怡成放下筷子,从边上取过准备好的毛巾擦了擦嘴,同时目光在不远处一扫,只见一个随从太监正提着笔拿着个本子记着什么,见到这朱怡成心中微笑,同时又有些无奈,因为那太监是在记录朱怡成的起居日常,而现在就在写他今日早膳进了些什么,进了多少,进完之后是否满意的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随着他这个皇帝做的越久,一些规矩也逐步完善。尤其是还都北京城后,许多大内中的条例也按照历朝代的方式开始运转起来。其中起居录就是如此,一开始朱怡成很不习惯,意图直接取消这个规矩,但他的做法却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无论大内或是朝中,许多人认为为皇帝作起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这样也能为皇帝的身体健康着想,就连皇后李娟儿也支持这点,无奈中朱怡成也只能允了下来。
  “以前看书,总觉得有君王讲,皇宫内就是一个大大的笼子,当时还觉得这种说法太过矫情,而现在却身同感受,的确如此呀!”朱怡成心中微微摇头,做个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就连他这样的中兴复国之主都是如此,何况那些普通皇帝呢?
  而且,传统的力量也过于强大,朱怡成有心改变,但也不能想改马上就能改的。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一步步的来。这也是朱怡成先改革皇子教育,从根基上杜绝以后他的子孙当猪养的可能,等到将来民间风气大开,逐渐再以下影响上层的时候,一些规矩自然就能水到渠成地改变了。
  正想这此事的时候,一个太监匆匆跑来,到了殿外轻声向里面的人打着眼色,在一旁伺候的小江子顿时见了走了过去,然后就见他侧耳听了两句,就转了回来。
  “皇爷,太子少师、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右侍郎汪景祺有奏书呈上。”
  汪景祺的太子少师是朱怡成为褒奖他的加衔,同时汪景祺的文采出众,给他这个加衔也是让他有时间教导太子甚至其他皇子学业,所以汪景祺在皇家学院中也有兼职,只不过去的极少罢了。
  以汪景祺的本官来讲,他是没有资格直接用这种方式把奏书呈至大内的,六部官员包括翰林院上奏必须通过军机处,除非是朱怡成特旨的寥寥几人,因为身份地位极高,或者特殊又或者在外督扶地方或领兵的原因,才有密奏的权利。
  但是汪景祺的太子少师加衔却是不同,这个加衔属于东宫属官,是太子属员。说白了在后世用普通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中央顾问委员会成员,负责中枢最高决策人的顾问和包括辅助接班人的身份。
  正是因为这层不同,汪景祺才有这样的权利,但一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而汪景祺是头一个利用这个身份一不是密奏,二不是通过军机处,三不是在朝堂,却直接私下把奏书递到皇帝面前的臣子。
第994章
常朝
  听到汪景祺有直奏上呈,朱怡成倒是有些意外。毕竟汪景祺在朝中虽然官位不低,可实际上他这个人和普通官员不同,做的官实职比较清贵,再加上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着弄《前明史》的筹备,很少在朝堂中露头,他怎么会突然间直奏上呈?
  好奇之余,朱怡成倒是想看看汪景祺上呈何事,当即从小江子手里接过汪景祺的奏书,随意翻开一看,看了仅仅几字后,朱怡成的神色顿时一凝,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看至一半,朱怡成的脸已经沉了下来,随后直接把奏书一合,抬头朝着偏殿中人扫了一眼,小江子顿时会意,连忙把闲杂人员全部赶了出去,就连他也走到殿门口把着,不让任何人靠近。
  在偏殿中,朱怡成过了好久,按时间算算大约近大半个时辰,这才朝外面喊了一声。闻声的小江子连忙进殿,就着从外面照进殿内的阳光,他发现朱怡成的脸色难看之极,心里顿时打了个突,也不知道是汪景祺写了些什么东西,惹得皇帝变成这个模样。
  “传朕的旨意,明日开常朝。”朱怡成冰冷的声音如远方一般幽幽传来,小江子心里更是一颤。
  要知道朱怡成复国之后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朝会方式,除了大朝之外,平日的常朝并非是每日举行,而是有着固定时期的。普通的政务一般都有军机处这个机构协同六部进行处置,然后再转报朱怡成朱笔御批。
  按照时间算,明日原本不是常朝之日,但现在朱怡成直接说明日常朝,那就是等于表示明日的常朝是朱怡成特例通知的。在没有重大情况下,改变常朝的时间可不是一件小事,再联想到刚才朱怡成看了那份奏书,小江子顿时明白十有八九这明日常朝的原因就是汪景祺的奏书。
  但他却什么都不敢问,皇帝既然说明日常朝,作为传旨太监他只需把消息传至军机处和六部包括其他各机构即可,至于其他的不管他事。小江子是个机灵人,更是一个明白人,同样也是个懂规矩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处到如今的地位。
  虽然当初是靠着侥幸入了朱怡成的眼,这才从一个普通的小太监成了皇帝身边的人。但假如小江子没这么点本事,那他也呆不长,恐怕早就被打发到其他地方去,又或者惹了什么事直接处置了。
  “奴裨遵旨,奴裨这就去传旨。”小江子连忙应道,接着磕了个头就要起身,这时候朱怡成如在天边的声音又飘了过来:“如有人问朕为何改常朝,你如何作答?”
  小江子身子微微一颤,连忙道:“奴裨是皇爷的奴裨,只知传旨不知其他,奴裨只知做应该做的本分。”
  “嗯,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是件好事,好了,你去吧。”朱怡成有些缓和的声音响起,小江子连忙又应了一声,这才从地上爬起朝着外面急去。
  到了殿外,小江子才发现短短的几句话交谈之间,自己的后背已经全部被渗出的汗水给打湿了,就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江公公……?”
  一个小江子平日比较要好的太监见小江子出来后有些脸色难看,还以为他身子不好,顿时上前关切地问了一句。
  小江子看了他一眼,随后又看了看退在殿外的那几个太监和宫女,然后就低声对面前的太监道:“刚才所见所闻都给我把嘴闭严实了,如让我知道有那个不长眼的露出去半个字,公公我就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公公……。”那太监顿时吓了一跳,可他马上就明白过来,尤其是见到小江子那凶狠的眼神更是晓得事情的轻重:“公公放心,我马上交代下去,如有少许差错不需公公动手我就先摘了自己脑袋!”
  “好!这边看着点,皇爷有旨,我先行一步。”小江子盯着对方看了一眼,这才点点头,随后转身就匆匆离开。
  第二日,常朝举行。
  在昨天接到传旨,今天突然召开常朝时,满朝文武都觉得奇怪。不过有些人觉得恐怕是因为军事方面的原因,估计是云南那边传来什么消息。而军机处这边倒是觉得或许是其他原因,这原因应该和罗刹国有关。
  毕竟罗刹国那边派使者前来,虽说是通事处安排的,但这样的大事军机处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为了这件事,朱怡成也同军机处的几位军机大臣商议过,却暂时未能有最终决策。
  算算时间,伊万到达京师也有好几日了,假如朱怡成有了决定的话,那么因为这件事特例提前常朝倒也正常。
  但所有人都猜错了,朱怡成真正突然提前常朝其实并非这些原因,而是因为其他一个原因,而知道真正原因的人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人,而这些人中就有始作俑者的汪景祺。
  作为朝中高官,汪景祺的位置比较靠前,仅次于军机处几位大臣和六部部堂之后。今日,他早早起来,换上了朝服,精神抖擞地来到宫外等待,在等待入宫之时,自然有不少人同汪景祺打着招呼,而汪景祺也和平常一般和他们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半点异常。
  上了殿,依着位置站好,汪景祺微微低着头,仿佛在闭目养神。就在这时候,他察觉到似乎有人用目光望着他,感觉到的汪景祺抬头向目光的来源处看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对面行列中的一人。
  那人汪景祺自然是熟悉的很,因为这人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冉。张冉正饶有兴趣地看着汪景祺,目光中带着意味深长,见到此汪景祺微微一笑,对着张冉回了个眼神,张冉见了顿时也笑了起来,但他的笑很快就收敛了起来,随后同其他人一般低下了头。
  片刻,随着一声上朝的喊喝,正主皇帝朱怡成终于到了,只见头戴乌纱善翼冠,身着朝服的朱怡成出现在众人面前,直接迈步上了平台,走到髹金雕龙木椅之前,一挥衣袖,安安稳稳地坐下,随后群臣同时面向皇帝行礼山呼万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