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656

  不过这个不容易搞到物资并非是绝对的,其实大部分商道的确封锁了,可依旧还有很小一部分商道依旧维持,这其中或许有着一些为了钱甘愿冒险的商人所为,同样也和锦衣卫脱不了关系。
  那些为了挣钱什么都不顾的商人暂且不说,对于这些商人锦衣卫和地方官员会继续严查,无论在官方或者民间,自山西出了针对商人的如此大事后,这种人的所为就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了,不仅是触犯了大明的规矩,更让整个商界所不耻,只要一旦查实,等待他们的恐怕是凄凉的结果。
  而对于后者来讲,张冉的锦衣卫,或者同锦衣卫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特殊身份的商人却在私下里依旧同清廷进行少量的交易。但这样做的目的却是和前者不同。锦衣卫利用这个渠道其目的是为了更深一层渗透清廷,同时从清廷那边获取所需的情报。除此之外,张冉又利用商道封锁,清廷控制区域物资紧缺,物价高涨的机会顺便为锦衣卫赚取一些经费,这点也是必然的。
  这件事朱怡成是知道的,但对于这件事朱怡成没有做任何批复,只是当做不知而已。毕竟这事只能暗地里进行,而无法摆到明面上,作为大明的天子,他朱怡成总不能对着天下人出尔反尔吧。
  今日也是朱怡成单独面见张冉,如果是在其他大臣也在的场合,打死张冉都不会说出前面那番话。
  示意张冉继续说,张冉这才把一颗心放了下来,定神继续讲道:“正因为如此,清廷如今对物资的需求已达到了极为迫切的地步,依臣的计算,再如此下去清廷恐怕支持不了多久。而范毓馪作为清廷唯一的皇商,又是天下闻名的商贾,无论为清廷或为他范家,想办法重新打通商道也是自然的。故臣一开始觉得范毓馪私下派其长子入大明,而且还隐名埋姓,自称方致远,或许正是为此。但臣再深想后又觉得恐怕真相又不是如此简单,或范毓馪另有考虑。”
  “那你说说,这真相为何不是如此简单,而范毓馪如此做又有什么考虑?”朱怡成直接问道。
  “臣以为有三点,其一:其所派之人虽是范家长子,但其人并无太大出息,无论其才能或是在范家的重要性并比不上他的几位兄弟,在范家的地位也不算高。如范毓馪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打通商道,为何不派更合适的人呢?可偏偏让他这个不怎么争气的长子去做?”
  “其二:臣派人去查过保定的庄子,这个庄子并非近期购置,而是在十多年前就已购入,当时我大明还未复兴,这天下依旧是满清的天下。可范毓馪购入这个庄子的时候并非用的是范家的名义,而是用了方致远的名义,至于这方致远是否真有其人,这恐怕已经无法查清了。但由此可见,保定的庄子是范家的后手,范毓馪如此做是为了让范家有一条退路,以在必要时可启用,以保范家未来安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范毓馪假如想让其子打通商道就不应该启用这个庄子,并且让他冒以方致远的身份,这实在是不值得。”
  张冉分析的很有道理,朱怡成基本已经明白了张冉的判断,同时对于张冉的判断也表示认可,不过他还是想听听张冉所说的第三点是什么。
  “至于其三:经历山西事件后,范毓馪曾大病一场,臣以为范毓馪如今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对于清廷忠心了。虽说范家兴起于清廷,可如今却很可能因为清廷而衰败甚至灭门,何况山西局势他范毓馪也应该看得明白,我大明拿下山西只不过是时间而已,鄂尔泰就算再有能耐,也绝无法继续保住山西,一旦清廷无论是自行撤离又或者被我明军攻下山西,他范家都没有好结果。由此可见,范毓馪如此安排其实是为范家找寻出路,以留下其长房一支血脉罢了。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其长子在范家地位不高,不引人注目,让其离开也不会让各方注意……。”
  说到这,张冉笑了笑道:“如要证实臣的猜测其实有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把这个范大少一家抓了就是,等入了锦衣卫的大牢,严刑拷打之下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朱怡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张冉此话说的有趣,这个范大少纨绔子弟,自然是不可能扛住锦衣卫的手段的,其实这天下又有几人能扛得住锦衣卫的手段呢?
  不过朱怡成这时却并不想让张冉直接抓人,无论这范大少的来意是什么,范毓馪的真正安排又是什么,现在抓人都不是合适的时候。所以朱怡成交代张冉继续密切盯着范大少一家,等以后再说。
  “皇爷,难道就这样任凭其在保定逍遥?”张冉有些意外的问。
  “逍遥?哼哼!”朱怡成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杀气,范家之前靠着出卖祖宗,趴在前明身上吸血才有后来的富贵,这样的家族如何能轻易放过?不仅是范家,就连山西那些死在清廷手中的商贾也都是死有余辜!
第923章
光州董铭
  张冉离开,朱怡成继续拿起未看完的奏折细读了起来,他所看的奏折都是由军机处转过来的,各处的事件全部先交由军机处,然后等军机处按事件大小轻重缓急等再进行初批,然后再交由大内朱怡成决断。
  其实这种操作方式在前明就有,这就是前明的内阁制度,不过内阁制度有着批复之权,而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里,后来又交由太监以司礼监的名义处置。而现在军机处替代内阁,朱怡成直接就剥夺了之前内阁的决定权,而把最终权利全部拿到了自己手里。
  换而言之,军机处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处,他们的工作是作为皇帝的秘书来进行协助国事。但考虑到随着大明越来越大,各地要务也越来越多,朱怡成也稍稍下放了些初批权,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要不然每日仅看奏折都看不完。
  送上来的奏折都是每日的全部,军机大臣绝对不可能私自截留奏折,不过这些奏折也都是经过整理的,紧要的事或需要皇帝亲自决断的全部贴着条,而普通奏折基本都已经过初批,朱怡成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挑选翻阅,或者直接发还军机处执行即可。
  除去这些正常渠道的奏折外,在外三品大员的官员,包括军中总兵级别的将领,还有密折的权利。对于密折,这种方式却是学自于满清,满清毕竟是外族入主中原,为了加强中央控制地方,所以建立了这种密折制度,而这种制度在康熙年间并不多见,历史上真正实施是雍正时期,而且起到的效果也极为明显。
  对此,朱怡成直接就把这密折制度拿来使用,用下来一试的确感觉不错,所以现在除了正常奏折外,密折奏事已成了大明的一项确定下来的新制度,这对于皇权的控制和地方沟通是极为有利的。
  翻阅着奏折,朱怡成时不时提起朱笔在上面画个圈或者写上几句话,然后再把它放到另一边,随后再拿起一份再看。聚精会神之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怡成又看完了一份奏折,随后画了圈摆到一旁,继续又拿了另一份。
  翻开看,看了没几行朱怡成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神色微微变得有些凝重,随后他粗粗翻阅一遍,接着再仔细看最后军机处的初批。
  而他看见军机处的初批是空白的时候,朱怡成的表情更为凝重,想了想就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皇爷……。”
  “去宣廖焕之、孙嘉淦、何显祖和曾逸书来见朕!”
  小江子连忙应了一声急急向军机处而去,朱怡成把这份奏折单独摆在一旁,随后继续翻看了其他奏折,约过了小半个时辰,随着一阵脚步声,廖焕之、孙嘉淦、何显祖和曾逸书四人赶了过来。
  让小江子把四人引进殿内,四人上前向朱怡成行礼,待他们礼毕后,朱怡成指着下首的椅子让他们坐,四人也不说话,按照座次依次坐了下来。
  他们四人其中廖焕之是首席军机,而其余三人虽然还不是正式军机大臣,但身上都有军机行走的差事,再加上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和朱怡成让他们入军机行走的用意,其实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即将都是后一任的军机大臣,眼下说白了只不过是在“实习期”而未正式转正罢了。
  今日朱怡成突然把他们四人找来,却未喊同是军机大臣的董大山和同样在军机处行走的庄岩,这四人就猜出朱怡成要找他们的来意了。
  毕竟军机处中虽然各军机大臣除排名外地位基本相等,不过各人侧重点不同,董大山和庄岩都是军中代表,对于军事自然有发言权,可对于政事却欠缺些。而廖焕之他们四人都是文臣,在军机处主要负责的是政事一块,朱怡成让他们四人入宫那么要问的就只能是政事了。
  再者,看了一眼朱怡成摆在手边的奏折,四人心里就更有底了,毕竟这些奏折都是由军机处转上来的,奏折中的内容四人都知晓一二,而且有些比较特殊的奏折也是经军机处内部讨论后才转递,而这一次转递的奏折中有一份奏折和其他奏折不同,因为这份奏折上军机处并没有进行初批,因为军机处内部对这份奏折中的内容有所不同看法,并没有达成一致,而且奏折中所提到的事件也牵连过大,他们不敢擅专,只能直接转递。
  “这份奏折朕看了看,却未有军机处的初批,这是如何?”果然不出所料,当众人都在琢磨着是否是因为那份奏折的原因时,朱怡成开口了,拿起单独放在一旁的奏折问道,同时把它交给了在一旁的小江子。
  小江子连忙接过,随后把奏折递给了廖焕之,廖焕之接过翻开看了一眼,然后给了身旁的孙嘉淦,孙嘉淦再给了何显祖,之后又转到了曾逸书手上。
  皇帝询问,臣子自然要回答,廖焕之是首席军机,当即开口道:“回皇爷,此奏折臣等都看过,却未能统一意见,故此只能原封转递皇爷,并非臣等故意怠政,不作初批,还请皇爷明查。”
  对于廖焕之的回答,朱怡成倒不意外,其实他看了奏折中的内容后基本就猜出了军机处这么做的用意。这份奏折虽然说的是实事,可却同朱怡成所定的国策有所冲突,而且言词中颇有过激,再加上还牵涉到地方施政,军机处各大臣之间意见不统一也是正常的。
  “军机处对此事各自是如何看的,廖大人讲一讲吧,让朕听一听。”朱怡成平静地问道。
  廖焕之似乎早就明白朱怡成会有这么一问,其实这份奏折上书者是光州知州董铭。此人原本是康熙时期的举人,却未入仕,直到大明复国后在南京科举中第,为进士科三甲二十四名,之后被授以官职。
  在浙江担任县令任期满后,董铭因为政绩调任光州并升迁知州一职,董铭此人为官清廉,性格刚直,颇受地方百姓爱戴,几年考评都是卓越,要不也不会升迁知州。
  光州在河南东南部,属于汝宁府,下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这四县,地方不小。再加上此地历来都是中原要地,更是传统产粮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董铭在光州安心呆上几年,以他的资历和能力等任期满后直接胜任知府或调任六部都是极有可能的。
  可就是这个董铭突然间上了这么一道奏折,奏折中对如今大明现在所制定的以商兴国,大力发展科技的做法大肆评论,同时更直指此举已经危害地方,导致地方百姓为逐利而毁坏传统庄稼,直接改种经济植物,使得产粮区的产粮大幅下降,导致地方粮价上涨,更因为民间作坊工厂大兴,百姓由此聚集,恐有民心不稳之患……。
第924章
各持己见
  董铭的这道奏折措词激烈,字语中虽有些过处,但拳拳之心却显于其中。这也是朱怡成看完后并没有生气,反而把军机处这几位找来的原因。
  廖焕之在来前早就想过此事了,对于朱怡成询问他的态度倒也不觉得奇怪,当即侃侃而谈起来。不过廖焕之的话中却空洞无物,说了一大堆东拉西扯的话后却不点重点,听到后来朱怡成没好气地摆了摆手,廖焕之才停了下来。
  “廖卿,你的意思是这董铭虽有过激之处,却有为民之心?让朕不要下罪于其人?”
  “皇爷英明!”廖焕之回道。
  朱怡成又问:“那廖卿对于董铭所提之事又有何看法?”
  “回皇爷,农为国本,商为国策,其两者皆不可缺,臣以为董铭此言只限于一地,未见大局,思虑中难免有所偏差。但臣又以为,董铭所虑也当考虑一二,所谓世间万物都分阴阳,只有阴阳平衡,方能混元一体,国事同样也是如此,臣以为国策固然重要,国本乃国家基础,需当重视才是……。”
  朱怡成缓缓点头,他算明白廖焕之的意思了,这老家伙分明是打着和稀泥的手段,说了些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却没下任何决定的话。
  想到这,朱怡成有些不舒服,廖焕之为人谨慎,这朱怡成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他的能力也不差,再归于大明后这些年战战兢兢,为大明做了不少事。大明有如今的气象,廖焕之作为首席军机自然是功不可没。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廖焕之性格中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军机处正式成立之后,一开始廖焕之还是很有担当的,但后来先是邬思道退出军机,之后又是史贻直入军机为值,紧接着又是大明还都等各种事,这廖焕之自然也有了些他的想法。
  说句实话,随着任期将到,廖焕之心中早就有了退意,现在处事但凡求稳,只想着安安稳稳退下去,随后享受富贵荣华罢了。对于他的小心思朱怡成自然是看得清楚,同时也有些生气。不过仔细想想,廖焕之这么做也是韬光养晦,以为自保罢了。
  念其往日辛苦,朱怡成也不好说什么,他朱怡成不是朱元璋,对于功臣还是有几分照顾的,如廖焕之就这样安然退下,日后史书评论起来倒也是一段君臣佳话,所以朱怡成也没打算责备他的意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军机处的紧要是天下皆知的,作为军机大臣尤其是首席军机大臣必须要有魄力能担当,廖焕之这么继续下去对于军机处的运作和朝廷施政并没有什么好处。
  暂时把这事放到一旁,朱怡成把目光投向了孙嘉淦,询问孙嘉淦对此事的看法。
  相比廖焕之,孙嘉淦倒是旗帜鲜明地支持董铭,他直接指出目前不仅是光州一地,随着商贸的发展,尤其是科学院的各项先进技术的运用,眼下大明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比如说江南,由于丝绸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民间把农田大片改成桑田,以种桑养蚕以谋取利益。而蒸汽机在纺织业的运用,山东、江北包括中原等地出现了不少布厂,这些布厂对于棉花的需求也不断放大,导致此类作物的价格上升,从而使得民间产生董铭奏折中所说的情况发生。
  此外,矿业和冶炼业的发展,也吸纳了大量百姓参入。这些包括其他各类工厂的不断兴建,使得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在数千年来,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普通老百姓都是靠着土地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都是如此。
  可现在这一切已经开始打破了,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格局产生突变,再加上农业在工商业影响下遭受的冲击,隐隐有失衡的担忧。
  这点也是董铭之所以写这份奏折的真正原因,历来都是无农不稳,如果农业发生问题,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孙嘉淦同样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他提出建议朝廷固然要重视工商业,但更需重视农业,绝对不能让农业出现问题。
  “臣以为董铭此言切中实际,所虑乃是我大明天下,朝中有董铭这样的臣子是我大明之幸,陛下之幸!还请皇爷为我大明永固着想,下旨严令各地不得擅自毁农,约束工商,严惩一二,召告天下,以确国本!”
  孙嘉淦最后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一番话,说完后他朝着朱怡成行了一礼,这才坐了回去。
  “孙大人的话我不敢苟同。”孙嘉淦的话音刚落,还没等朱怡成开口,坐在孙嘉淦身旁的何显祖就说话了。
  何显祖起身,先朝着朱怡成行了一礼,随后转向孙嘉淦道:“孙大人刚才所说无农不稳,此话何某赞同,但孙大人不要忘记还有两句话,那就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至于国本之言,郎仁宝也曾说过:招揽天下富商已实国本的话。而我大明自复兴后,以农为基,以商为脉,以工为兴!此次而定国策。”
  扫视一圈,何显祖道:“前明时期,天下年岁多少数?想来诸位都知晓,满清之时最盛年岁才几何?而如今年岁又是多少?诸位身为军机,自然更是清楚!这些岁入从何而来?其税又从何而得?难道靠的是农?”
  何显祖这话说的没错,前明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才几百万两,碰到天灾人祸之时这收入更少。说前明是如何亡的,有说亡于党争,有说亡于流寇,也有说亡于满清。而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财政问题,国家财政的崩溃导致各项问题的暴露,最终使得前明轰然倒塌。
  而现在,大明在朱怡成手里采取了新的国策,眼下大明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高度,全年岁收超过了二亿五千万,这个数字要放在以前是任凭谁都不会相信的。
  而且这个数字依旧在不断上升,随着北美也就是新明的开拓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大明本土对于新明的投资逐渐减少,反而新明依靠出产和资源今后会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至于南洋这边,吕宋的拿下,也使得大明从南洋获得了一片海外领土和财源,接下来就是柔佛,一旦再拿下柔佛,那么整个南海就成了大明的后花园,从而成为大明更一处源源不断的聚宝盆。
  何显祖之前久在海外,在琉球之时他不仅肩负任务,同时也是负责琉球贸易和大明对外开拓商贸的负责人,对此他非常清楚这里面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何显祖表现出了和孙嘉淦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大明现在的国策绝对不能改变,不仅不能改变更要加强对工商的扶持,至于农业方面虽然重要,却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董铭奏折中所写完全是危言耸听。
  “何大人!”孙嘉淦顿时坐不住了,当即起身道:“何大人所言虽是事实,可何大人可知一点,如无农的话这天下又如何稳妥?但凡历朝历代,这天下之所以动乱是何原因?不就是因为老百姓没了饭吃?如果一味逐利,忽视农桑,就算有再多的金银又有何用?难道金银就能当饭吃不成?何大人别忘了,如今我大明封锁清廷,正是我大明的封锁清廷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物资,这不就是证明了这点么?”
  何显祖顿时哈哈一笑,反问道:“按孙大人所说,那么如果清廷能买到物资呢?这金银不就有用了?再者,如今我大明海外沃土何止千里?海贸昌盛,每年由海外运来的粮食难道还少?以其之利换其之需,这不就是为商之道?更是平衡之道!”
  “但如今地方毁田改桑种棉已成风气,这粮食在地方价格一涨再涨,普通百姓又如何承受得起?一旦长此以往,地方必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