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656

第858章
如此类似
  十三阿哥笑的极是大声,阿扎兰脸上同样也挂着笑容,嵩祝笑容中带着若有所思,只有永谦有些惘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几天都如此兴奋,二十万石粮说起来不算少,可对于整个关外来讲却只是杯水车薪,至于五千民夫更是不值得一提,朝鲜人是什么德性久在关外的他清楚的很,用得着这样么?
  永谦觉得,假如朝鲜送来的是二百万石粮,四五万人,那还算马马虎虎,现在送来的这些又能顶多少?
  见永谦还未明白过来,阿扎兰笑着解释道:“朝鲜自归大明后就同我大清断绝了来往,而现在虽未正式重投我大清,但有这二十万石粮草和五千民夫足以证明如今朝鲜朝野上下的态度。”
  “我说二叔,这也没什么吧,依我看,要人要粮直接抢来就行,何必如此麻烦?朝鲜蕞尔小国,当年弃我大清转投于明,简直就是猪狗不如!如今又转着脸又要投我大清,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永谦很不以为然道。
  “你不懂,朝鲜此地用好了大有用处,哪里有你想的如此简单。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当年太宗皇帝早就把朝鲜给灭了,又何必留着他们?”阿扎兰笑着摇头道。
  嵩祝在一旁也说道:“二爷说的极是,钱粮人口多少暂且不提,关键是这个态度,看来王爷当初预料的极准,奴才佩服万分。”
  说着,他用着后世粉丝看偶像的眼光向十三阿哥投去,眼中满是小星星,十三阿哥虽然受用,但却摆了摆手。
  聊了一会儿,由于永谦和嵩祝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了,等他们走后,十三阿哥这才同留下来的阿扎兰细说朝鲜之事。
  三人中,阿扎兰可以说是十三阿哥真正的铁杆心腹,所以有些不便同别人讲的事反而十三阿哥会私下同阿扎兰沟通。就像现在这样,十三阿哥和阿扎兰细说在朝鲜的布局,虽然进展不错,但十三阿哥却依旧有些担心,忍不住又问了问。
  “王爷放心,先不说朝鲜上下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大明还在济州牧驻有军队,就算汉城也有驻朝鲜大臣衙门在,眼下仅是暗中所为。不过王爷,依我看来,这就足够了。等第一批物资到后,朝鲜那边就等同和我们坐了一条船上,就算他们之后想再翻脸,那也得仔细琢磨琢磨这个后果。”阿扎兰说着说着,最后嘴角挂起了一丝冷笑。
  十三阿哥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现在的目的。不过对于朝鲜国政方面,他倒是要问问阿扎兰是如何考虑的。
  “李焞如今病重无法理政,现是王世子李昀代理国事,其朝中的争斗本王就不多说了,你自然心里清楚,眼下本王想问问你,如接下来扶持那个更好些?”
  阿扎兰沉咛片刻,现在满清这边同朝鲜各方私下都有接触,无论是老论派还是少论派,甚至包括王世子李昀也在其中。除了他们外,阿扎兰还同延礽君李昑和延龄君李昍同时接触,这两位王子都是王世子的弟弟,同样也是朝鲜国中各势力拉拢的对象。
  “有句话也不知当问不当问。”迟疑了片刻,阿扎兰开口道。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问的,直说就是。”十三阿哥直率道。
  阿扎兰点点头道:“王爷对于朝鲜是打算行当年太宗事还是太祖的手段?”
  十三阿哥没想到阿扎兰会问这个问题,阿扎兰这么问其实就是想知道十三阿哥对于朝鲜的真正态度。究竟是要和当年皇大极一样留着朝鲜,或者还是和当年努尔哈赤曾经想的直接灭掉朝鲜,这个问题其实阿扎兰一直放在心上,之前不问那是因为朝鲜那边还未表态,十三阿哥也未像现在这样迫切,但现在既然十三阿哥提起,他就不得不问。
  十三阿哥想也不想直接笑道:“我当你要问什么,放心,我的脑子没有糊涂,太宗雄才大略,我等子孙自然效仿祖宗。”
  听到十三阿哥如此说,阿扎兰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也感到有些欣慰。
  他就担心十三阿哥急于求成,一旦那么做了必然会引出许多麻烦。而现在十三阿哥这句话给他吃了定心丸,阿扎兰也放心下来。
  “既然如此,我觉得王世子是个不错的选择。”阿扎兰胸有成竹道。
  “咦,这是为何?”阿扎兰的话让十三阿哥有些意外,原本他以为阿扎兰会说延礽君李昑,或者延龄君李昍,可谁想到他选择的却是王世子李昀。
  毕竟他们都清楚王世子李昀的情况,虽然说王世子李昀是朝鲜国的储君,可实际上他的储君位并不安稳。一来是因为李昀的生母张禧嫔的原因,二来是李昀在其生母死后受了刺激,身子一直不好。三来是李昀没有子嗣。
  这三点一直是朝鲜国内反对王世子的派系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也极为正当。如果不是李昀年长,在生母出事之前一直性格仁厚,在国内有不少支持者,再加上朝鲜国王李焞一直未行废世子之事,这才稳稳坐在储君的位置上。
  “延龄君李昍最幼,而且身体并不好,再者他也未有子嗣,从这两点来讲于王世子相同。如扶持于他,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多也就维持关系即可。”
  阿扎兰先说了延龄君李昍,十三阿哥听后微微点头,接着继续听阿扎兰往下讲。
  “延礽君李昑却同其兄其弟不同,此人有其兄当年的仁风,而且身体健康,已有子嗣,朝鲜国中有不少人认为以其替王世子是最为合适的。但是王爷,您别忘了,如果朝鲜国中国君、储君都在,而群臣都知延礽君仁德,却一直未能换储,这其中的意义难道您不明白么?”
  这话一出,十三阿哥顿时就反应过来了,他马上就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康熙其他诸子的情况。
  一想到这些事,十三阿哥嘴边的肌肉就情不自禁地抽动着,当年康熙废太子,故意由让群臣推荐太子,转而囚了大阿哥,训斥八阿哥一党……这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因为大明的突然北击和满清的内斗,让所谓的八贤王行险逼宫,侥幸捡了便宜,哪里会有后来的那些事发生?
第859章
格局
  十三阿哥对建兴皇帝是恨之入骨,虽然名义上建兴是大清的皇帝,是十三阿哥的八哥,可是在十三阿哥心里从来没有把他当成皇帝看。
  在他看来,大清的皇帝是康熙,能够继承康熙之位的只有自己的四哥,那怕就是当年的太子二哥继位也好过现在坐在宝座上的八哥。
  其他的不说,仅仅是这个当年所谓的八贤王,如今的建兴皇帝,自他掌握大清权利后,这大清就变成什么样了?
  对外,在战场上对大明是一败又败,如今就连整个中原全丢给了大明。对内,打击兄弟,任人唯亲,把大清搞得是一塌糊涂,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为人君当天子呢?
  想到这,十三阿哥就忍不住捏起拳头,牙齿更咬得暗暗直响。
  “王爷!”阿扎兰轻声唤了一声。
  十三阿哥这才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吸了几口气,恢复了平常。
  “延礽君李昑的情况我知道了,但我不明白一件事。”十三阿哥幽幽地问道。
  “王爷请问。”
  “如我扶持延礽君李昑争储,挑起朝鲜国中内斗加剧,这对于我大清并非是坏事,为何又不能做呢?”
  “王爷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阿扎兰点点头道:“扶持延礽君李昑争储的确可以起到如此效果,何况朝鲜国中支持他的人也是不少。但是王爷,一旦朝鲜内乱大起,对于我等又有多少好处?王爷可想过否?”
  “这……。”十三阿哥顿时一愣,阿扎兰的话提醒了他。是啊!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成为后盾的朝鲜,如今朝鲜国中无论是国王、世子、王子、各派势力等等错综复杂,但这些都和他没有太多关系,而他需要的是借用这些复杂的势力来达到他的目的,从朝鲜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至于朝鲜国中最终会变成什么样,是打出脑子来还是一片和气,也同大清无关。所以,所谓的扶持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大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但究竟做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把握。
  阿扎兰比自己想的深,在阿扎兰看来,手段仅是手段,不管朝鲜怎么样,目的才是第一位的。
  缓缓点了点头,十三阿哥叹声道:“这事你比我看得清楚,我是自在局中不自知啊!亏得当初想起朝鲜还是我的想法,可最终还需靠你来实施呀。哎,当年先皇常说我有侠气,可为一良将,那时候我心中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先皇夸奖于我。如今回头再想,这哪里是夸奖,还是先皇看人看得透,如果是四哥在此,恐怕他早就想到了这些……。”
  “王爷不必如此,其实王爷如今已做的极好了……咳咳咳……咳咳……。”阿扎兰出言安慰,但话没说完就剧烈地咳嗽起来,一时间停息不了,脸色涨得通红。
  见他如此,十三阿哥急忙上前又是拍背又是抚胸,还端来茶水让他喝,好一会儿阿扎兰的咳嗽这才渐渐停止,涨红的脸也恢复了平常。
  “你无事吧?”
  “让王爷见笑了,我这身子骨,一到气候变换之时就容易这样。今年开春后一直用药,有好些日子没这样咳嗽了,原本以为大好了,谁想依旧……。”阿扎兰轻声说道,同时微微摇了摇头。
  作为老朋友,十三阿哥自然是知道阿扎兰的身体的,他一向身体不好,据说是当年在娘胎中就带来的,小时候就经常小病不断,尤其是在浊气的地方更容易生病。
  当年阿扎兰在北京被授一等侍卫,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不是后来病重一场,恐怕阿扎兰早就成为大清重臣了。可惜就是因为这身子骨,阿扎兰无奈返回关外修养,这些年远离浊气,身体倒是康健了许多,原本十三阿哥都以为他大好了,谁想还是未能断根。
  “这些日子无需操劳,再静养几日,这药还需继续吃。”十三阿哥轻声叮嘱着。
  “我知道……。”阿扎兰表情倒是很平静,或许多年的病他早就习惯。
  “王爷,漠北之事您是如何看的?”十三阿哥没想到,阿扎兰突然间问起了漠北之事。
  一想到漠北如今的情况,十三阿哥就忍不住暗叹一声,当初自己前往漠北,企图求助于土谢图汗部,意图联合漠北三部为己所用,从而同建兴相抗。
  可惜的是,土谢图汗部目光短浅,不听他劝,不仅不肯帮他,反而意图软禁于他。至于其余二部也是墙头草,各自打着算盘私下搞着小动作,他们似乎觉得只要自己这样就能两头讨好,而且拿自己当成筹码来获取利益。
  谁想到建兴皇帝如此毒辣,直接联合了罗刹国和蒙古各部以雷霆万钧之势趁三部不备突兴刀兵,面对如此强敌和多方围攻,毫无准备的漠北三部如何能抵挡得住?就此三部成为了历史,而如今漠北也被各方瓜分。
  如今控制漠北大部的是罗刹国,这场战争中罗刹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地盘,并且收拢了战败的三部牧民,使其在远东力量大增。
  至于靠南边的,自然被其余蒙古各部所瓜分,得到好处的人可是不少。其中科尔沁蒙古获利最多,毕竟他们离漠北三部原来的地盘就近,再加上其部一直都是大清忠狗,为了表彰科尔沁蒙古的忠心,建兴皇帝故意做了如此安排。
  十三阿哥缓缓说了自己对漠北三部的看法,同时也表示了对其自寻死路的愤怒和惋惜。假如当初漠北三部能够全力支持于他的话,哪里会有后来的事?而且现在他除了关外之地还有漠北的力量在手,也不会有如今的烦恼,对付目前情况将更轻松许多。
  “王爷说的没错,土谢图汗部等鼠目寸光,只是可惜了漠北大好草原。不过王爷,我问的并非是已灭的三部,而是罗刹国。”
  “罗刹国?”十三阿哥顿时一惊,情不自禁站了起来,难道说罗刹国现在已有南下的举动?自己怎么不知道此事?
第860章
意志
  见十三阿哥如此反应,阿扎兰连忙说罗刹国暂时未有举动,如今拿下漠北大片领土后,罗刹国正在经营漠北,同时不断移民那边。漠北地域广阔,一时间恐怕是不会南下的,再者建兴皇帝那边不是一直都想让罗刹国出兵联合其部南攻大明么?但罗刹国却未作出丝毫回应。
  “那你提罗刹国又有何意?”十三阿哥有些不明白地问。
  “火器!”
  阿扎兰轻声说出两字,这两字顿时让十三阿哥愣了一下,随后有些明白过来了。
  十三阿哥是和大明打过仗的,自然知道火器的厉害。当初在直隶一仗虽说他是中了明军的圈套,可如果不是因为明军锐利的火器,十三阿哥也不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此战过后,十三阿哥更明白了大清和大明的差距在哪里,面对日新月异的火器,依旧以弓马为主的清军很难抵抗大明的力量。
  其他的不说,仅仅只说火枪吧,如今大明军队,尤其是新军的火枪是大明最新研制的隧发枪,这种火枪无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远超普通火枪,再加上大明的军阵和火炮,在战场上发挥出的力量是极其惊人的,普通的骑射在这种火枪部队的攻击下根本就无法抗衡。
  而在满清这边,火器的比例低下不说,就连火枪也远远不如大明。作为统帅过大军的十三阿哥非常清楚,就算是满清最精锐的火器营,他们手中的火枪也是老古董,有些甚至是百年前前明的遗留下来的东西。
  不仅是火枪,大炮同样也是如此。盛京是有装备大炮的,但那些炮的历史可以说比大清还长。那些还是当年后金在关外和前明作战时的战利品,这些玩意虽然看起来还算样子,但领教过大明新式火炮的十三阿哥却清楚,它们仅仅只能吓唬人罢了。
  其实这点不仅是十三阿哥,就连建兴皇帝也是一清二楚。正是因为如此,建兴皇帝已在研制新式火器,不仅仿造各式火器,还不断从罗刹国那边采购以装备清军。
  这点,十三阿哥倒是觉得建兴皇帝是做对了,可惜的是就是做的太晚了些,假如大明在江南崛起的时候大清就能反应过来,或许这天下也不会到如今的局面。
  “你的意思是从罗刹国那边购入火器?这恐怕有些难度吧……?”十三阿哥心有所动,却同时又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