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656

  “按本帅的命令下达!你没听清么?”岳钟琪也不作解释,只是冷冰冰地说了一句,那副将还想劝阻一二,但看见岳钟琪那冰冷的目光却把已到口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声“嗻”。
  “老大,这仗打的爽快!”正当岳钟琪调整部署的同时,在高庄黄殿兴高采烈地拍着朱一贵的马屁。
  朱一贵当初拿下江夏后不久就被调离回了安庆,并且开始做起了攻击江北的准备。而当打通南北战略正式展开后,朱一贵所部直接顺江而上,同从江南调至的部队重新整合,担负了攻击扬州的重任。
  眼下,朱一贵已从副总兵成了总兵官,正式迈入了大明高级将领的真正行列,至于他的小弟黄殿也成了参将,可以称得上“将军”了。
  原本以为打扬州是件美差,朱一贵一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可谁想到江北的岳钟琪极不好对付,说起来两人用兵的方式极为类似,都是以奇著称,只不过岳钟琪奇中有正,而朱一贵更富有冒险精神。
  江北开战后打了好些日子,虽然大小仗打的不少,但原本打算以最快速度拿下扬州却未能成功。而且这些仗中,双方各有胜负,谁都暂时奈何不了谁,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朱一贵还是岳钟琪,都再也不敢小看对方,各自憋着一股子劲要大胜一场。
  “侥幸而已。”朱一贵如今可比当初沉稳多了,听着黄殿的吹捧,他仅仅淡淡一笑。其实打何卫部这一仗的确如他说的侥幸,由于是诱敌,再加上岳钟琪在扬州周边的布置,朱一贵手上的兵力有限,根本无法进行大动作,而且一旦何卫不上当的话,他所布置的这个圈套就是白费力气。
  再者,江北打仗可比在江西等地难多了,尤其是扬州周边水道密布,再加上复杂的地形和变化多端的天气,使得明军最强大的火器并起不上太多作用,而且大军集结也是极难。
  所以,一直以来江北的战斗多是爆发在小规模的战争状态,最多一次也不过数千人的战斗而已。像这一次一口气吃掉了何卫三千精锐,这可以说是江北之战开始后最大的一次胜利成果了。
  打下高庄,扬州西边的大门就打开了,朱一贵接下来就可以直接由南到西两个方向攻击扬州,而不用考虑其后顾之忧。但高兴归高兴,不过朱一贵也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老对手岳钟琪会让他如此舒舒服服地打扬州么?以他和岳钟琪交手的经验来看,岳钟琪绝对不可能如此就范,说不定正憋着一团想办法找回场子呢。
  “老大您可太谦虚了。”黄殿笑呵呵道:“这岳钟琪可不是普通人,听说皇爷可是对他推崇万分的,就连这样的人物都在老大您手下吃了大亏,依我看,这扬州早晚都是老大的囊中之物,等到时候打下扬州,活捉岳钟琪,到时候老大您封侯是一定了的!”
  “你这歹仔,少胡言乱语!”朱一贵喝骂了一声,黄殿嘿嘿一笑顿时住了口,但他心里却是暗暗得意,当年从福建出来的那些兄弟们,也就自己一直跟着老大混,这不,眼下都已经混到参将了,等到江北打完,说不定自己就成了副将甚至副总兵,至于朱一贵嘛,以他皇家身份封侯是肯定了的,这大好前途想想就要笑出猪声啊!
  “黄殿!”正当黄殿乐在心头时,朱一贵猛然道:“让兄弟们休整一日,明日向北进军,记得多派斥侯,以摸清敌情。”
  “向北?扬州不是在东边么?”黄殿顿时一愣,眼中满是疑惑。
  “嗯?”朱一贵一瞪眼,黄殿心里一颤再也不敢多言,连忙应了一声后急急跑出去安排了。
第557章
忠烈之后
  翌日,明军从高庄开拔,大部径直向北,摆出一副直扑杨寿的架势,但行至一日后,朱一贵就接到前面斥侯的回报,探得杨寿的清军已主动撤退,听到这消息朱一贵不由得叹了口气,当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驻防。
  “岳钟琪呀岳钟琪,你就不能等等老子?”
  一记重拳打在了空处,虽然朱一贵早就有所准备,但击空的结果依旧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这岳钟琪的反应也太快了,居然直接撤走了杨寿的驻军,杨寿驻军一撤,朱一贵肯定其余几处的清军必然也会进行调整,这样一来看似清军主动放开了扬州西部的防御空间,使明军能够直接从西、南两部对扬州发起进攻,可实际上岳钟琪这样做却是一着好棋。
  假如杨寿的清军未动,朱一贵就能直接压迫上去,以手上的主力压制杨寿和包括苗巷、毛巷等地的清军力量,如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在杨寿打一场,就算不能消灭对方,至少也可以迫使对方无力顾及扬州,从而确保南路明军对扬州的进攻优势。
  可是现在,岳钟琪居然主动调走了部队,使得这一片区域成了势力空白点。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是明军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岳钟琪在丢掉何卫部后把拳头主动缩了回去,然后躲在暗处舔着伤口谋求给明军狠狠一击。
  如今摆在朱一贵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用兵力控制这片区域,随后由南方的明军主力单独攻击扬州,确保打下扬州。而另一条路就是暂缓打扬州,继续围绕扬州这个地方和岳钟琪较量,等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再攻占扬州。
  其实,从前者来讲,明军真的集中力量打扬州倒也不是打不下,毕竟扬州靠近长江,以明军在长江的水师力量再加上两部明军的战斗力,费点力气还是可以拿下扬州重镇的。
  但是,对整个江北战局来说,仅仅拿下扬州根本不够。扬州虽然是重镇,但打下扬州容易驻守难,一旦拿下扬州,明军不仅要分兵驻扎,同时还要面临四面八方的清军攻击,尤其是在岳钟琪主力未损的情况下,这么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岳钟琪主动把自己的主力放在江都的主要原因,江都离扬州近在咫尺,而且江都的地形比扬州更为复杂,再加上林罗密布的湖泊和河流,尤其还有大运河作为枢纽,岳钟琪进可攻退可守,可明军却失去了水师的相助,再加上江北地形和多变气候的变化,火器的威力也是锐减。
  岳钟琪不愧是名将,他非常清楚双方的优劣所在,而且他更是一个善于运动战的将领,作为同样善于此术的朱一贵自然在这种情况生出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可佩服归佩服,但这仗依旧要继续打,尽快击败江北清军,协助北方的明军打通南北,这是大明目前的主要战略目标。所以,朱一贵必须尽快想出其他办法来。
  “要不……索性就在扬州决战?”这个念头从朱一贵脑海中猛然升起,可他很快又摇头苦笑了起来。如果岳钟琪真的能在扬州和自己决战倒好了,以他对岳钟琪的了解,对方最多以扬州作为诱饵和自己打一场消耗战甚至烂仗,决战是绝对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的。
  如果岳钟琪有着决战的想法,那也不会从一开战就用这种手段和明军周旋了。这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将领,也是一个不以一城一地得失而重的统帅,他非常清楚要想保住江北是绝对不能打这种仗的,只有扬长避短努力周旋,才有一丝赢得希望。
  “大帅,各部已按您的帅令后撤到位了。”江都,岳钟琪的指挥部,一个副将快步进门,见依旧在看地图的岳钟琪上前轻声说道。
  岳钟琪只是鼻子里嗯了一声,眼皮也没抬,目光始终紧盯着面前的地图。
  “大帅……。”副将在一旁站了一会儿,想了想按捺不住问道:“各部如今主动后撤,接下来如何还请大帅指示。”
  听到此言,岳钟琪游走在地图上的目光停顿了一下,他开口说了一个字。
  “等?”副将顿时一愣,他不明白岳钟琪究竟要等什么?眼下清军直接放开了扬州西部和南部,等于把大半个扬州城已经全部暴露在明军面前了。而这时候,岳钟琪就不心急么?一旦明军大举进攻扬州,这又当如何?
  “下去吧,没我的军令不得擅出!如再有何卫之事,斩!”岳钟琪以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副将迟疑了下顿时抱拳领命转身离开。
  等副将走后,又看了一会儿地图的岳钟琪这才起身,他的眉目中有些忧虑,但却没有丝毫害怕和退缩,在他看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很艰难也很危险,也许一个不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不过这些岳钟琪早就有所心理准备,作为将军,马革裹尸不正是将军的归属么?同样也是为将者最高荣耀。
  岳钟琪平身最为佩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先祖岳飞,忠臣名将,古往今来哪里有一位能比得上岳飞的?就算是大清后来因为岳飞的一些特殊原因开始把关二爷捧上圣坛,但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岳王爷的赫赫大名依旧是所有人仰慕的。
  作为岳王爷的子孙后代,岳钟琪自然也要当像祖宗一般的人。不过,眼下的处境却让岳钟琪有些尴尬,毕竟岳飞当年抗的是金,而满清又是金人的后代,而自己作为岳家子孙,汉人子弟,却扶持的大清的朝廷。
  如果没有岳家之前受大清之恩,世代将门的话,或许岳钟琪会选择另一条路吧,但现在他是绝对不可能了,在他看来如今只能扶持大清到底,就算是死也要做个忠臣。
  为此,岳钟琪甚至还斩了一个从南京过来的说客,这个说客在岳钟琪侃侃而谈,以民族大义说到汉夷之分,随后又讲到天下大势,这些话无非就是要让岳钟琪明辨是非,从而“弃暗投明”,但岳钟琪听后只是哈哈一笑,紧接着就翻脸把此人的脑袋生生砍了下来,不仅如此,还脑袋和劝降的信件全部派快马送去了西安,以表示岳家对朝廷的忠心耿耿。
第558章
一动不如一静
  岳钟琪当真的要当满清的忠臣,心甘情愿地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么?其实岳钟琪也有自己的苦衷,作为汉臣,尤其是目前满清唯一手握重兵的提督将军,如果说满清不对他有所防备是绝不可能的。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目前岳家人的情况,岳钟琪远在江北领兵作战,他的叔叔岳超龙现授山西副将,并调归鄂尔泰旗下用差,至于他的堂弟岳钟璜现在被建兴皇帝授蓝翎侍卫,人在西安,而他的父亲,也就是已经返乡养老的前四川提督岳升龙如今被郭亲王胤从四川请出,给了一个参议中军的头衔,令其随军自四川出到了河南。
  这些人都是岳钟琪的血脉至亲,从表面上来看满清是重用岳家一门,对其关怀备至,可实际上是把岳升龙、岳超龙甚至岳钟璜等当成了人质。如果岳钟琪为满清孝忠则罢,一旦有所异心,那么他们这些人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了。
  在这种情况下,岳钟琪还有什么选择呢?就算大明给予他再好的待遇和诱惑,作为从小就受忠孝教育他的无论如何也不会眼看自己的亲人为他而死,所以岳钟琪也只能咬牙从这条不归路走下去,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了。
  “或者,等自己战死沙场,满清就会放过自己的亲人吧,等到那时候岳家也没了利用价值,从而给岳家其他人留条生路。”
  这就是岳钟琪的选择,同样也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坚持。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保全家人,保全整个岳家。
  目前,江北的战事虽然不是太乐观,但岳钟琪对于江北战局的判断并未到糟糕的地步。在他看来,明军想要打下江北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这几个月的屡次交战结果也能证明,他所采取的战术方针是正确的。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江北的僵持,岳钟琪觉得自己能够做到,而他真正担心的是河南那边的战事。眼下,山东的兵力被直隶的明军所牵制,极难调兵南下支援江北,至于河南那边更是面对明军最精锐的主力,一方面要打通南北,另一方又要保持东西方面无忌,在这种情况下,隆科多虽然拥有十多万大军再加上郭亲王胤的支援,可岳钟琪并不觉得隆科多有多大能耐挡住明军的脚步。
  毕竟,河南和江北不同,中原地区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适合大军团作战,隆科多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可明军的力量一直在不断增强,如果岳钟琪预料不差的话,隆科多最多只能支持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一旦河南兵败,那么整个中原包括江北和山东就将产生连锁反应,没了河南的清军主力,江北和山东就成了孤军,至于徽州一带就更不用说了,眼下已是双方势力交错的局势,河南一丢,全局土崩瓦解就在眼前。
  对于这种情况,岳钟琪看得非常清楚,同时也一直做着最坏的打算。他很清楚,决战并不在江北,也不在山东,而是在河南,河南才是真正的主战场。只要保住河南才能勉强保持目前双方僵持的局面。
  虽然人在江北,岳钟琪也一直在同明军周旋,但他知道在江北要打败明军或许有可能,可要从江北扭转局面是根本不可能的。眼下,岳钟琪只有尽量把江北的明军拖进泥潭中,使其无力其他方向,同时自己做好随时从徽州向西支援河南的准备,这才是上上之策。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丢掉江北也不是不可以的,只要能在河南取得胜利,丢失的地盘还有办法打回来。而一旦河南丢了,被明军彻底打通南北的话,那么以天下为棋盘的这一局就再也没有半分胜算了。
  但是这么做难度极大,摆在岳钟琪面前的问题极多。毕竟他只是江北提督,而不是手握尚方宝剑的扶远大将军,能够全面统帅三军。所以,他所能做的只有在他能力范围内,但就算这样,这些日子里,岳钟琪也一直在悄悄准备着,为即将可能到来的最糟糕的结果做好应对措施。
  除了军事上的准备外,对于赫寿和文栋那边的逼迫也是他无奈的选择。如果他有更好的办法也不会这么做,但在目前局势下,他已没更多办法,只有尽自己所有能力积蓄力量,做好充足准备。
  但谁想,计划还没全面展开,何卫的兵败身死导致意外出现。何卫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极其重要,更是他原准备用扬州做篇文章的重要一子。可谁想,何卫求功心切,私自出击导致兵败身亡,这一下就使得岳钟琪原来的准备出现了极大破绽,被逼之下岳钟琪只能果断调整战术,重想办法。
  这时候再去埋怨已无济于事了,怪只能怪自己用人不当吧。眼下,扬州大战极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对于自己的老对手朱一贵,岳钟琪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在眼前也只能试一试了。
  几日之后,朱一贵突然发现扬州的清军开始奇怪的异动,似乎有主动撤离扬州的迹象,这个情报让朱一贵一时间有些纳闷,同时也觉得诧异。
  扬州可不是普通城市,扬州是江北的大府和重镇,放弃扬州等于把半个江北拱手相让,朱一贵觉得除非岳钟琪的脑门坏了才会这样干,难道就因为之前一仗岳钟琪就吓破了胆打算从扬州逃跑?如果是这样的话,朱一贵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
  作为对手,朱一贵对岳钟琪是恨之入骨,要知道他鸭王大名可是名满天下,自福建出道以来,基本没吃过什么亏,就连面对隆科多的大军,他朱一贵依旧可以游刃有余,从而在敌人身上占到不少便宜。
  可自从在江北开战到现在,朱一贵和岳钟琪多次交手却始终没占到多少便宜,双方各有胜负,损失也大致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朱一贵还被岳钟琪逼得狼狈了几回,对于这样的一个敌人,朱一贵心中虽然狠,可也不得不到不承认对方的能力,甚至隐隐约约还有些佩服。
  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会做这这样的决断?朱一贵怀疑岳钟琪这么做肯定有诈,弄不好就是故意这么做给自己设圈套,从而找回之前那一仗的场子。所以朱一贵得知情报后并没马上动作,而是下令按兵不动,打算一动不如一静先看看再说。
第559章
三更
  没多久,另一个消息又传了过来,这让朱一贵更觉得奇怪。
  “江都的清军也动了?”朱一贵顿时一愣,要知道江都是岳钟琪的主力所在位置,正是因为岳钟琪在江都才使得朱一贵对攻击扬州一直有所顾虑。毕竟江都离扬州太近了,一旦扬州大战开始,岳钟琪随时可以由东至西接应扬州,进退自如。
  也就是说,眼下打扬州最关键的其实不是扬州城,而是在扬州东边的江都。江都的清军主力一日不解决,打扬州就无法尽其功,弄不好以岳钟琪神出鬼没的用兵能力,说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给明军狠狠来一下。
  可现在江都的清军都突然动了,而且从情报来看江都的清军正向北运动,难道是岳钟琪真的打算放弃扬州了?
  当得到锦衣卫和派出去的斥侯相同的回报后,朱一贵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决断好了。从心里来讲,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扬州和扬州附近的清军主力主动撤离,那么正是明军趁势打下扬州的最好机会,只要扬州一下,半个江北就落入明军手中,更重要的是控制了扬州等于控制了大运河,对于后续的战略目标是极其有利的。
  但是,岳钟琪是真撤还是假撤?这又让朱一贵无法判断,虽然在江北的锦衣卫探子不少,明军还派出了几部斥侯,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明军依旧无法准确地把握岳钟琪的用意。
  “老大您还想什么呢?打啊!”同朱一贵迟疑不决相反的是他的部下,尤其是黄殿得知这消息后更是兴奋得摩拳擦掌,在他看来朱一贵根本就是杞人忧天,这局面明摆着,何卫部被消灭后,清军围绕扬州的部署出现了漏洞,随着明军占领了高庄,从而控制了扬州西部后,清军就再也无法用之前的办法对付明军了。
  这种情况,重新调整战术是显而易见的,要不岳钟琪也不会第一时间调动附近的部队同明军拉开距离。而现在随着明军立足已稳,扬州大战将开,摆在岳钟琪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在扬州和明军决一胜负,另一条就是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而一向用兵灵活的岳钟琪眼下选择的就是第二条路。
  “让我再想想……。”朱一贵皱着眉头道,摆在椅边的手指不断轻轻击打着抚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