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656

  “我说老大,您怎么官做的越大就胆子越小了呢?”见朱一贵迟疑不决的样子,黄殿忍不住道:“想当年你我兄弟在福建起义,东征西讨面对清军数万大军围剿都没怕过,反而把对方玩的团团转。可现在,我们手上有四万多精锐部队,一个区区的扬州算得了什么?就算他岳钟琪是沾了毛了猴子,大势之下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到这,黄殿深吸了口气,又道:“您如果担心岳钟琪耍花招,那我们就小心点就是,扬州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先打一打看看情况,假如他真的跑了您就顺势拿下,如果他憋着坏水,呵呵,我们也不是傻瓜呀!”
  “这……。”朱一贵被黄殿说的心动,的确江北开战以来,由于一直没在岳钟琪手中讨得什么好处,让朱一贵对岳钟琪始终存备戒心,所以心态同之前不一样了。
  回想当年福建起义的时候,朱一贵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用兵天马行空,带着一帮老兄弟把福建的清军耍得头头转,最终为明军打下福建立下了大功。但现在怎么会突然顾此失彼起来呢?朱一贵自己都觉得好笑,难道是真如黄殿说的那样自己仗打得越多,这胆子就越小了?
  黄殿的话说的虽然不中听,但道理却没错。这扬州无论如何都是要打的,只有打下扬州才能进一步拿下整个江北。既然岳钟琪主动撤离,不管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己打一打就全知道了。
  再说,眼下江北的明军有四万人,这些明军虽说比不上新军的精锐,可同清军相比却是算得上强军,只要自己不大意冒近,稳扎稳打,岳钟琪拿自己也没什么办法。
  想到这,朱一贵终于下定了决定,决心趁此机会打扬州。随着他的军令下达后,明军开始动了起来,扬州附近的明军分为两部,一部朱一贵亲自统帅为二万三千人,另一部从汤庄而出由南向北,其部一万五千人,再加上长江水师的战舰协助,开始向扬州进军。
  最先开打的不是朱一贵的主力,而是汤庄的明军和长江水师,毕竟扬州的地理位置摆在那边,由长江直接向北攻击没多远就能打到扬州城下,随着水师战舰的大炮开火后,扬州城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驻守扬州的清军虽从兵力来讲并不多,但依靠着扬州坚实的城防,虽慌但不乱,勉强挡住了明军的第一波进攻。
  行军两日,离扬州城已经很近了,耳边已传来隐隐约约的炮火声,随着天幕的渐渐昏暗,东方也就是扬州城的方向还能依稀看见红光闪动。
  朱一贵并没一鼓作气连夜赶往扬州,而是在此扎营。这时候也不急这么些时间,而且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来看,扬州的攻击进展顺利,清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其兵力明显不足,明军在确保万无一失和减少自身伤亡的基础上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的话,等朱一贵的大军抵达后,两面进攻之下,扬州抵抗不了多久。
  一切似乎都在往最好的方面发展,但不知道为什么离扬州城越近,朱一贵心中越是不安,他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偷偷躲在暗处死死盯着他。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或者说是朱一贵多疑了,但一向小心的朱一贵还是不敢大意,他在扎营的同时向四面八方派出几队斥侯,以确保安全,同时还亲自看了看营盘的情况,巡视一番确保无误这才回到大帐。
  “岳钟琪真的跑了?”在帐中,朱一贵依旧还在想这个问题,眼下扬州岌岌可危,但江都的清军却没丝毫支援扬州的迹象,而且从情报来看江都清军主力已经向北撤离,留在那边的兵力早就不多了。
  这样一来,打下扬州就是这几日的事,甚至说不定等明日自己大军抵达扬州城下,这扬州城就将告破了。但不知为什么,朱一贵的心里依旧很是不安,他在帐中琢磨了半天也没想通透,随着倦意上来,朱一贵歪着身子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朱一贵猛然间从睡梦中惊醒,只感觉全身都是一身冷汗,神情更是有些狰狞。他睁开眼睛,目光中惊恐还带着迷惘,左右看着过了片刻才渐渐搞明白身在何处,静悄悄的大帐内如此平静,却无法让他猛烈跳动的心脏静下来,朱一贵连忙翻身坐起,顿时朝着外面大喊几句,转眼一个亲兵闻声进帐。
  “传我将令,召集全军!”
  “大……大帅,现在可是三更天……。”亲兵一听顿时傻了眼,这半夜三更的朱一贵要集合部队?这是搞那一出呀?要知道半夜集合部队可是异常危险的,因为之前士兵的营养不良,夜盲症在军中寻常,所以夜间部队基本都是不动的,这是为了避免炸营,一旦炸营,部队崩溃就在眼前,所以这是行军扎营的惯例。
  如今大明的军士不比往前,随着营养的均衡,夜盲症已在军中基本消失,但就算这样半夜集合部队,在未有之前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集合同样也是有很大风险,亲军正想要劝,但谁想朱一贵脸色凶狠,瞧着他如同刀子一般的目光,亲军硬着头皮连声答应,急急出去传令。
第560章
汤庄
  大半夜,随着集结的命令的逐次下达,原本安静的大营很快变得热闹和喧哗起来,营地各处灯火辉煌,一队队士兵带着睡意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在长官的带领下进行集合,但相比平日,这支精锐的明军也用了超过几倍的时间,这才勉强集结完毕。
  毕竟,这是半夜三更,在没任何准备的情况二万多大军进行集结是极不容易的,如果是换成几年前的明军,弄不好这种集结就成炸营了,亏得这些年明军训练有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士兵营养也跟上,士兵中夜盲症也基本杜绝,再加上各级军官的有条不紊地指挥和调遣,这才顺利完成。
  “老大,您这是要唱那一出呀?大半夜的调集部队,您就不怕出事?”黄殿穿戴整齐急急赶来,一见朱一贵就忍不住埋怨道。
  “出事?现在再呆下去才会出大事!”朱一贵冷冰冰地说道,一开口就把黄殿讲得一愣。
  “老大您的意思是?”
  “别多问了,现在部队集结的怎么样了?”朱一贵直接问道。
  “差不多了,不过还有几千人还没整队完毕。”
  “等不了了!”朱一贵抬头看看天色,三更开始下令,现在已过了大半时辰,他当即就说道:“你立即带五千人先行出发。”
  “出发?朝哪里?”
  “还有哪里,当然是汤庄方向。”朱一贵正色道。
  “汤庄?老大您的意思是……?”黄殿猛然一惊,顿时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望着朱一贵。
  “对!就是汤庄!”朱一贵神色严峻,挥手道:“废话少说,尽快出发,我随后就带大军跟进。”
  “是!”黄殿猛然一个立正,虽说黄殿平日有些不着调,不过在重要时刻还是靠得住的,而且这家伙打仗凶狠又不怕死,又是跟着朱一贵从福建打出来的老兄弟,朱一贵只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黄殿就是不放心别人。
  黄殿的速度不慢,一柱香后他就带着五千人离开大营,朝着东南的汤庄急去。望着远去的一条火龙,朱一贵回头皱眉看看还未全部完成开拔准备的大军,心里甚是焦虑。
  “希望此举是多虑吧。”朱一贵暗暗说道,就在刚前的睡梦中,他猛然梦到了汤庄的明军在夜间突然被清军偷袭,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清军趁着明军胜券在握的大意之下如同一下子和地里冒出来一般。整个汤庄大营顿时化成了一片火海,明军在汤庄的辎重和停泊在附近港口的战舰熊熊燃烧着,那些在睡梦中惊醒的明军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虽然有明军军官的大声疾呼和试图组织集结,可这些清军如风一般席卷整个大营,使得明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防御。
  南路一万五千明军就此崩溃,大营内外到处都是喊杀声和惨叫声,而在火光的照映之下,一张张清军狰狞的面孔清晰可见,朱一贵正是被这场如此真实的噩梦所惊醒,从而下达了连夜赶往汤庄的命令。
  说起来也是可笑,也许朱一贵是唯一一个因为一场梦而突然下达这种军令的将领。但是,在朱一贵真正清醒之后,他并没有后悔下了这个命令,更没有中止这命令的实施。
  不仅如此,朱一贵还在黄殿领兵出发前就先派出了一队斥候,令其快速赶往汤庄报信,因为在他心中,觉得汤庄之事极有可能发生,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岳钟琪的异常举动,在他看来岳钟琪是绝不可能如此轻易放弃扬州的,这个老对手之所以这样调动兵力必然有其目的,而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给自己来一记狠的。
  在江北的明军有四万余人,这支明军可以说是攻击江北的主要力量。毕竟,明军的主力部队现在在河南和山东两地和清军主力作战,而目前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驻守的部队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说如今直隶方面,明军总兵力就已超过了三十万,已占了整个大明陆军的近半数。
  大明展开打通南北战略之前,陆军兵力在五十万左右,这五十万兵力不仅包括北方的明军,还有湖南、湖北等地的明军部队和各省的驻军。经过一年多的增兵和整编,如今大明总兵力已上升至了近七十万,从人数来讲这可以说是一支极其庞大的军队,可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七十万人根本就不够用。
  更重要的是,明军一向走的是精兵政策,并不像之前清军搞练勇拉丁等等组成的军队,这也是明军能够保证其战斗力和精锐的主要原因。而现在,江北的四万明军可以说是大明保证江北攻势的主力部队,如果这四万明军有意外的话,大明除了从崇明和浙江两地调集兵力就再也暂时拿不出多少军力了,甚至还会影响到如今最重要的河南战场。
  这也是朱一贵在江北一直没有大举进攻扬州的主要原因,一旦扬州之战打成焦灼,在没有十足把握之下,江北明军主力受损一大,那么就会影响到其他战场的局势。
  而江北明军如今分成两部分,一部是朱一贵亲自统帅,另一部就在汤庄,汤庄的部队虽然人数稍少,可因为有水师的协助,其战斗力并不弱,再加上汤庄又是明军攻击扬州的桥头堡,江北明军的一应物资都在那边,一旦汤庄出了问题,就会给江北明军带来沉重打击。
  朱一贵的大营离汤庄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两者相隔八十多里,如果是白天的话,快速赶去最多也就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可是在夜间赶路,这时间就长了,黄殿出发后把部队分成三队,前队六百人快速进军,同时为后面的队伍做指引,而中军是他亲自带领的三千人,同前队之间大约间隔一里半的路程,至于其他作为后队随时接应,整支队伍排成长龙快速进军。
  黄殿从小就是从福建大山中走出来的,走夜路和山路对他来说并不难,可是扬州附近虽然没有山,但水道密布急不好走,再加上又是深夜时分,道路难以分辨,就算有前队探路,士兵们也是轻装上阵,可一脚高一脚底这速度还是提不起来。
  行了近一个多时辰,算算离汤庄的距离还有近半,黄殿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正当他准备让部队尽量再加快行程的时候,猛然间身边的一个亲兵惊喊了一声。
  “将军,您快看!”
  黄殿猛然抬头,顺着亲兵手指的地方望去,只见远处一片红光,隐隐约约更有一阵阵炮声传来。
  “不好!那是汤庄!”黄殿脸色大变,他没想到真的被朱一贵说中了,汤庄真的出事了!
第561章
狠人
  在出发前,黄殿虽说接了朱一贵的军令,但其实在他心里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毕竟朱一贵判断汤庄那边有事根本就没任何依据,不过对于朱一贵自己这个老大,黄殿一向是心服口服,就算再荒唐的命令下达黄殿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
  这其实也是朱一贵把先头部队交给黄殿的主要原因,但黄殿万万没有想到,他带着部队急赶慢赶,还没等赶到汤庄,那边就先出事了。
  眺望着远处的红光,黄殿清楚这分明就是火光,瞧着样子,汤庄如今一定是大火熊熊燃烧,一片混乱。
  汤庄是江北明军的重要之地,一旦汤庄完了,不仅是一万多明军的丢失,更重要的是整支江北明军的所有物资全部灰飞烟灭。到那时候,就算江北明军在朱一贵的统帅下可以勉强立足,但却失去了和清军正面作战的能力,自然就只能以攻转守,确保防御。
  在这种情况下,攻略江北暂时就不可能了,而且因为这原因也会导致江北清军的压力大减,以岳钟琪的精明,他完全可以抽调部队进入徽州,甚至支援在中原作战的清军,到那时候整个打同南北的战略目标就会发生变化。
  心急如焚的黄殿二话不说,立即带兵拼命地向汤庄赶,只希望他自己来的不晚,还能救出汤庄的友军。
  但谁想到,刚跑出十多里地,眼看着汤庄就在眼前了,黄殿的前队突然间回报,说是遇上了一支数千人的清军阻截。
  “岳钟琪你这个夭寿鬼!奸步雄!”黄殿一听差一点儿吐血,忍不住当场就骂了起来。
  这家伙偷袭汤庄也就罢了,居然还特意在半路上摆下部队进行拦截,难道岳钟琪会算命不成?能提前知道自己会来救汤庄?
  可这时候再琢磨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心急如焚的黄殿满脑子想着尽快赶到汤庄救援友军,万一汤庄真的完了,这事就闹大了,别说自己,就连朱一贵也兜不住。
  “这些清狗子有多少人?”黄殿咬牙切齿地问。
  “天太黑看不清,不过上千人肯定有,而且这些家伙带着弓箭,借着夜色藏在暗出放箭,我部打着火把敌暗我明,很是吃亏。”来报信的军士连忙回答道。
  黄殿想了想,现在这时候丢掉火把和清军混战是根本得不偿失的,虽然明军军械比清军更好,而且他的部队也装备了不少火器,但在黑暗之中交战,火器派不上太多用处,反而会因为火光暴露目标招来对方的袭击。
  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太多时间和对方纠缠,必须尽快赶到汤庄那边。面对这种情况,黄殿最终下达了什么都不顾,直接全军快速突破的命令。
  “可是将军,这样一来我部要遭受不小损失呀。”
  “再大的损失也能只担了,传老子的将令,火把不能丢,用东西护住头面要害,让火铳手放排枪掩护突击,以最快速度冲过去!如果老子猜的不错,这些清狗子不会有太多人。”
  黄殿的命令下达后,所有人全动了起来,明军士兵找出东西勉强护住头面等要害,然后举着火把开始朝前冲,至于部队中的火铳手在前进中几队人交替掩护,朝着黑暗或者可能的清军藏身处放枪射击,以掩护部队前进。
  这样做虽然有效,但正如那军士所说,藏在黑暗中的清军依旧不断袭击前进的明军,随着一支支羽箭从黑暗中射出,缺乏盔甲掩护的明军不时有人中箭倒地,有些人当场毙命,有些人却一时间死不了,在地上翻滚呼号着。
  但就算这样,黄殿依旧没有改变命令,整支部队不顾伤亡继续向前突破。至于那些受伤未死的军士,此时此刻黄殿也管不了他们,只是让部队继续前进。至于这些人,黄殿只告诉大家,朱一贵的大军就在后面,死了的兄弟们不说,那些受伤的兄弟等大军一到自然会有人救治,而他们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冲过去救援汤庄。
  黄殿的判断没错,阻拦的清军人数并不多,而且弓箭无论从射程、杀伤力和频率等来看毕竟有效,当付出了三百多人伤亡后,黄殿的部队终于冲过了这片地界,随后头也不回地朝着汤庄而去。
  “奶奶的,这领兵的家伙还真是一个狠人。”见着举着火把的明军以极快速度突破而去,除了留下一地尸体和受伤的明军士兵外头也不回,藏在刚才伏击处的一个清军游击将军忍不住骂了一句。
  清军的人数实际并没有明军判断的那么多,这个游击将军所带的人只不过一营而已,他们的主要任务正如黄殿所判断的那样就是要阻拦明军对汤庄的支援,力图拖住明军的脚步。
  但是,虽然杀伤了三百多明军,这对于一营清军来讲是一场大胜,可是对于阻拦明军脚步的任务却未能很好完成,前后只不过让黄殿的部队稍稍耽搁了一会儿罢了。
  这游击将军根本没想到,黄殿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突破,饶是他见惯了厮杀的人也忍不住佩服黄殿的决断。
  “大人,还有几十个明军未死,要不我带兄弟们上去砍了他们的脑袋?”一个把总忍不住在一旁建议道。
  游击将军二话不说,眼珠子一瞪抬手一巴掌就扇了过去,同时破口大骂道:“这种破事老子还干不出来!给老子滚一边去!”
  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这把总只能缩着脖子退了回去,此时另一个千总忍不住问道:“大人,这如今怎么办?”
  游击将军叹了口气道:“撤吧,再留着也无必要了,等会明军的主力就要来了,现在再不走就走不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