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656

  “这都是你应得的,如今大明各民无分高下,只要自己有本事,有能力,终究能出头投地!”朱怡成拍拍陈申的肩膀鼓励道。
  “是啊!多亏了我大明出此仁君,这才有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放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陈申感激万分地点点头。
  “对了,黄大人现在在研究什么?他这些日子都在那边?这也太偏了吧?”越走越远,他们快走到研究所的一个角落处了,朱怡成忍不住问道。
  “地方是偏了些,不过也没办法,主要是为的安全。”陈申解释道。
  “安全?难道是和火器有关?”朱怡成一愣,同时脸色有些难看,要知道皇家研究所关于火器的研制另有地方,这些危险的东西是不能和其他项目放在一起的,难道他黄履庄作为主官无视条例?
  “这倒不是。”陈申解释道:“火器怎么可能在这呢,这是要出大事的。”听到这话,朱怡成才神色稍缓。
  接着,陈申继续道:“黄大人现在在研制一种机器,能用水汽驱动的机器,这玩意虽然不是火器,但同样也有一定的危险,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就把地方设在了这边。”
  “水汽驱动的机器?蒸汽机?”朱怡成先是一愣,紧接着心中又是一喜,难道黄履庄现在已经搞清楚了蒸汽机的原理开始进入正式研制了?自己怎么从来没有接到过黄履庄关于这个项目的汇报?
  “这机器成功了?”朱怡成追问道。
  陈申摇摇头道:“哪里这么容易,黄大人还在摸索之中,虽说已有些眉目,但要成功还差的远呢。”
  “现在到了那一步?”朱怡成追问。
  陈申看了看朱怡成,似乎奇怪对方的急迫,不过他还是回答道:“做了几个模型,但效果都不太好,这个……我说也说不清楚,等会您瞧见就明白了。”
  说着话,几人很快就走到了那建筑前,正当陈申打算推门的时候,只听得砰的一声响从里面传来,几个锦衣卫吓得同时一惊,身影一闪,瞬间就把朱怡成牢牢护在中间,同时从怀中拔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火铳。
第503章
蒸汽机
  陈申并没注意身边的动静,他焦急地一把就推开了门,随着大门的打开,里面猛然冒出一股热气,陈申被热气冲的情不自禁向后退了一步,但他马上抬手护住了脸,冲着里面急呼。
  “咳咳咳……是陈申吧?我没事。”黄履庄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陈申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候,朱怡成已制止了锦衣卫的举动,让他们把火铳收了起来。刚才那声声响十有八九是蒸汽机出了什么问题,站在门外,随着里面的热气的散去,朱怡成终于看清了里面的情况。
  一台同马车差不多大小的蒸汽摆在正中,这台机器形状有些怪异,同朱怡成印象中有很大区别,上面的结构是呈圆桶状,下面有个炉子一般的构造,机器的前后左右有着许多铜管和杠杆连接着,而那些杠杆又和另外一个大轮子一般的结构相连。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配件,看起来极有工业感。
  不过现在,这台机器许多地方向外冒着白色的烟气,有一处还很明显,估计刚才那声响就是从这里产生的。至于围着这机器的有五个人,这些人都戴着用竹编的帽子,身上穿的衣服外也套着副竹甲。
  “黄大人,出什么事了?大家没伤着吧?”陈申快步上前询问道。
  “没事没事。”黄履庄摆摆手,摘掉竹帽,只见他脸上黑一块白一块,满头全是汗水:“连接部位的密封不行,这不,又漏气了。”
  “还是老问题?”陈申问道。
  黄履庄叹道:“是呀,只有慢慢再试了,原本以为这回没事了,谁想到运行了一个多时辰就……。”
  摇着脑袋,黄履庄招呼着大家把漏气的部件给拆下来,陈申也上去帮忙,看得出他们这些人对于蒸汽机的结构还是很熟悉的,很快就把部件给拆了下来,紧接着黄履庄蹲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看着部件的连接部位,眉头紧锁。
  “对了黄大人,工部来人找您。”这时候,陈申才想起朱怡成来,一拍脑袋连忙道。
  “工部有人来找我?”黄履庄抬头问:“谁来了?人在哪?”
  “来的大人也姓黄,就在外面呢。”陈申伸手朝着外面一指,黄履庄站起身来,拍拍屁股朝着门口走去,而当他刚走到门口的时候,一眼瞧见正在门外的朱怡成时,黄履庄先是一愣,紧接着抬手揉揉自己的眼睛,当确认自己没看错,急忙就快步上前。
  “皇爷!您……您怎么来了?”
  瞧着黄履庄这副模样,朱怡成顿时就乐了,打量着他道:“黄大人,你这是什么打扮?”
  黄履庄尴尬地看着自己这一身,也不知说什么好。
  “微臣不知皇爷驾道,实在是……。”
  朱怡成摆摆手笑道:“朕只是顺道来看看,无需多理,再说了,现在朕是工部的黄大人。”
  黄履庄虽然是理工狗,可智商不低,当即就明白了过来。此时,恰好陈申也从里面走了出来,黄履庄连忙改口称朱怡成为黄大人。
  “这就是你制造的蒸汽机?”朱怡成指着里面的机器问道。
  “正是,皇……黄大人,其实在欧罗巴,蒸汽机已面试几十年了,威廉曾经同我讨论过此器械,一直以来研究所都在试图防治和改进。但由于进展不大,所以此事并未上报,还请黄大人见谅。”
  黄履庄怕朱怡成怪罪,连忙解释道。实际上他说的没错,最初的工业蒸汽机模型在1679年就在法国出现,随后在1698年进行了初步改进,而在几年前,欧洲已有人试图使用蒸汽机作为船驱动的动力,但目前为止还远未达到实用状态。
  黄履庄对于机械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当初在和威廉探讨时听说了这种机器,在接手皇家研究所后,黄履庄就开始进行试造和研究。
  不过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蒸汽的原理虽然不复杂,以目前大明的技术建造最初级的蒸汽机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要想改进其效率,同时使这种机器进入实际工业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摆在朱怡成面前的这台蒸汽机已是黄履庄多次改进后的成果,同最初级的蒸汽机相比,其中增加了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部件,使得效率比现在欧洲的蒸汽机强得许多。
  但是,效率的提升同样也带来极大的问题,关键就是材料。不仅有部件的材料问题,更多在在于密封材料上。蒸汽机的原理是用于蒸汽产生的压力来驱使运转,当效率越提升,这压力也就越大,随着压力和动力的增强,对于密封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
  黄履庄一开始采用的是普通树胶,但后来发现根本无法达到要求,随后他进行了不断实验,各种不同类型的树胶甚至动物类的胶等等,前前后后测试了几十种,可最好的也只能保持一个多时辰的运行。
  当压力和动力,还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密封材料就不堪重用,而刚才他们在外面所听见的声音就是密封处水汽崩开的响声,幸好其他机械部件做的牢固,再加上黄履庄进行实验时都有保护措施,这才没有伤到人。
  朱怡成饶有兴趣地在蒸汽机边上转了一圈,同时黄履庄在一旁为朱怡成解说着这机器的构造。看得出来,这个蒸汽机从设计和构造来看黄履庄投入了不少心血,而且他的设计虽然和西方稍有不同,但在有些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假如真的像黄履庄解说的那样,一旦解决了密封材料的问题,那么这台机器就可以投入工业使用,而且能够大大地取代人力。
  关于密封材料的问题,朱怡成首先想到的就是橡胶,不过这个时代橡胶并不常见,作为后世橡胶基地的亚洲,实际上现在的橡胶并未在东南亚进行种植。
  橡胶原产地是在南美,欧洲殖民者从南美获得橡胶后才直到十九世纪初才发现它的真正作用,随后才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种植。至于亚洲的种植,那就更晚了些,所以现在在大明根本就搞不到橡胶这种材料。
  没有橡胶,也只能用树胶等进行替代,可这些产品同橡胶有着区别,并不能达到橡胶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天然的橡胶也不是直接可以使用的,用于工业化,橡胶许多方面需要进行硫化加工,这才能投入使用。
  对此,朱怡成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大致的方向还是知道一二,他特意问黄履庄要了些现在作为密封材料的胶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这些材料并没有经过硫化,而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熬制,这种成品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又容易磨损,怪不得当机器运行一定时间就无法承受。
  目前,大明前往美洲大陆的舰队还未回来,当然大明也没有橡胶可用。不过这倒没什么,欧洲人在南美发现橡胶已有几十年了,倒可以想办法从欧洲商人那边暂时获取些。
  至于橡胶的硫化,朱怡成就没办法了,他只知道橡胶硫化这个名词,对于如何硫化的工艺是一概不知。不过,朱怡成还是提醒了黄履庄,告诉了他关于橡胶的事,并且让他先想办法解决橡胶硫化的问题,至于橡胶来源可以直接找宁波商行解决,如果暂时弄不到也没关系,听说无花果树的树胶似乎也可以替代,可以先从那边下手。
  对于所谓的硫化橡胶,黄履庄是从所未闻,但这些话从朱怡成口中说出又不容得他不信。朱怡成可是皇帝,是天子,他既然这么做自然不会作假,黄履庄当即表示他会想办法试制。
  看完了蒸汽机,黄履庄邀请朱怡成去他的办公室,朱怡成正好有些事要和他聊当即就离开了这里,不过久后,朱怡成来到了黄履庄的办公室,虽然他作为研究所的主官,但实际上黄履庄在办公室的时间并不长,平日里经常都在下面搞研究。
  “这茶不错,今年的雨前龙井?”喝了一口黄履庄沏的茶,朱怡成笑着问道。
  黄履庄点头道:“是的皇爷,这是我……。”
  “好了好了,茶哪里来的无需告诉朕,再说,凭你现在的收入喝这些茶还用得如此么?”朱怡成见他忐忑不安的样子顿时笑着打趣道。
  黄履庄一听顿时也乐了,的确没错,现在黄履庄可以说是有钱人,其他的不讲,仅仅是他手上的那些发明设计的专利就足以当个富家翁了。这雨前龙井虽然是好茶,而且价格不菲,可以黄履庄的身价地位喝起来还是轻而易举的。
  “蒸汽机一事你还需多多上心,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向朕汇报。”放下茶杯,朱怡成关照道。
  “请皇爷放心,此事臣一定牢记。”黄履庄连连点头,不过他有些奇怪,为什么朱怡成如此看重蒸汽机?这种机器虽然有不少用处,但是在他看来也就是力大和驱动机械罢了。
第504章
恩典
  见黄履庄有些疑惑的样子,朱怡成也不意外,毕竟科学家的眼光和军人、商人甚至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出人意料,甚至就连发明者都不会想到它广泛的用途。
  对于黄履庄来讲,蒸汽机只是一件比较别致的机械,它能依靠水气产生动力,从而驱动一些其他机械,用于抬起重物,用于冶金和煅造等等,或者驱使纺织机等机器。
  但在朱怡成眼中,蒸汽机的用途远不止这些,要知道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开端,正是有了真正用于工业用途的蒸汽产生,这才掀起了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始。
  虽然说,在工业历史中,蒸汽机的使用并没有后来产生的油料和电力动力来得更适用,但谁都不能否认,正是蒸汽时代的开始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从而使得人类文明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甚至在后世,电子化的时代中,蒸汽机也未有淘汰,在许多方面依旧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旦大明的蒸汽能研究成功,所带来的变化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对此,朱怡成说了说他来路上的所见所闻,尤其是碰到车祸的那件事。
  “用木轴固然是无奈,但也是现实。”朱怡成道:“如今我大明国力大增,商业发达,以朕看来这天下变化日新月异,或许十年、几十年后,我大明会更为富强。到那时候,普通的官道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天下一统,这南来北往路途遥远,交通更是重中之中。”
  朱怡成问:“黄爱卿,你可知当年秦始皇的直道否?”
  黄履庄脑海中一闪,顿时道:“皇爷的意思微臣似乎明白了些,皇爷是不是想说蒸汽机可以趋势车辆,在类似直道上替代现在的马车?”
  “差不多吧。”朱怡成笑道:“太平府那边的铁厂你应该清楚,朕当年让人从山里面的煤矿和铁矿建造了一条铁轨,用铁车架在轨上,随后用人畜驱动进行矿铁运输。如果朕同样从南京至常州过苏州到上海铺设一条类似的铁轨,然后用蒸汽机来驱动,你觉得一次可拉多少货?多少人?”
  不等黄履庄回答,朱怡成继续道:“还有战舰和海船,如今都是用的风帆,假如蒸汽机可以搬到船上,是否可以替代风帆呢?另外矿山的开采,深井的挖掘,甚至其他方方面面,如果都可以使用蒸汽机的话,这又将是如何局面呢?”
  朱怡成这番话让黄履庄呆立当场,朱怡成所说的这些他从来没有想过,但如今一提醒后往细里想却又是如此贴切。说的一点都没错,蒸汽机的用途并非仅仅只是他当初考虑的那些,作为一个对机械极有研究的专业人士,朱怡成这番话等于捅开了一层窗户纸,顿时让黄履庄看到了一个极不相同的天地。
  “微臣今日受皇爷此言,感恩不尽!”黄履庄佩服的五体投地,站起身来就冲着朱怡成行跪拜之礼。
  见黄履庄如此,朱怡成也不去拦,笑眯眯地看着他向自己磕了三个头,等他站起身后这才道:“好了,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要不当初朕也不会如此重用于你。但是,这人的眼光有局限性,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你没想到这些也是自然的,一直以来,朕都要求研究所每月定期向上进行研究报告,其实用意就在此,有些东西研制出来或许是兴趣使然,也或许是无意中弄出来的小玩意,但其实在其他方面却有着极大用处。”
  黄履庄顿时惭愧道:“皇爷说的极是,微臣没有做好些,请皇爷放心,微臣从今日起定事无巨细上报。”
  朱怡成点点头,想了想后又道:“这样吧,你改日同军机处,尤其是王樊和蒋瑾一起沟通一下,就说是朕的意思,每三个月对研究所的各项目,包括研制出来的东西进行删选,先剔除军用产品,然后对其余的项目和发明由工部、户部和研究所三家进行拍卖,具体的章程你们自己商议,形成文字后报于朕决断,所拍卖的款项除朝廷规定的专利费用外,其余收入由三家均分,如何?”
  黄履庄听后琢磨了一下,觉得朱怡成这个办法好。当初户部拍卖北京城的店铺一事轰动大明,他黄履庄也是知道的。如今用这种办法不仅能给研究所创造财富,同时还能让研究所手中积压的一些小发明和其他些不知如何使用的器具得到真正的利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