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656

  那些掏钱的商人不是傻瓜,没有用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出钱,这样一来就能帮着解决许多问题。当即黄履庄连声赞好,表示认同。
  朱怡成又提醒道,除了拍卖外,研究所和工部也可以承接一些民间需求的研究,只要对方能够提供经费,皇家研究所当然可以进行研制,对于专利可以共同拥有,同时也能为皇家研究所,甚至工部带来一些利益,以减轻财政负担。
  这就和后世的企业出研究经费,由专业的研究机构承接研究差不多,这也是朱怡成刚刚想到的,他让黄履庄同样和户部还有工部去谈,最后拿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黄履庄连连点头,心中高兴之极,当即表示他会尽快落实此事,不负朱怡成的希望。
  “不急不急。”朱怡成笑道:“朕可是听闻你黄大人要大喜了?可有此事?”
  “这……皇爷如何得知?”黄履庄也是好几十岁的人了,听朱怡成这么一问这脸居然红了起来,神态也有些扭捏。
  瞧他这样子,朱怡成顿时大笑,指着黄履庄道:“你呀你,这成家立业,人之常情。你如今也算是朝中要员更封了爵,而且身价也不低,这些年来一直孤身一人,朕一直忙于国事倒也疏忽了此事,前些时候听人提起这才想起,你不怪朕就好。”
  “皇爷能想起微臣,微臣感激都来不及。”
  “对了,女方是何家小姐?年芳几何?”朱怡成很八卦地好奇问道。
  “回皇爷,乃微臣好友,现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入军机中书行走曾逸书之妹,今年刚过二九年华,前些时日定下的亲事,曾小姐这几日就要抵京了。”黄履庄虽然表情有些扭捏,但神情中却带着喜气。
  “通家之好,这是好事!”朱怡成笑着点点头,曾逸书他是知道的,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在军机处虽然职位不高,但深受廖焕之和邬思道重用,朱怡成也见过几面。
  当即,朱怡成问了问具体的婚事日子,还主动说到时候会给他们送上一份贺礼,如此之喜让黄履庄高兴不已,当即连连道谢恩。
第505章
自立?
  这些日子朱怡成的心情不错,不久前各前线传回消息,在直隶的明军已彻底占住了脚跟,而湖北的部队也北上过江,兵锋直指河南。而在扬州,明军的进攻也未停止,牢牢把江北的清军拖在扬州一带,至于在山东,明军一直对沧州虎视眈眈。
  虽然明军暂时还没彻底打通南北,但在稳扎稳打之下完全占据了上风,而在广西、贵州等地,明军由于并未调走重兵,依旧保持着对两省清军力量的压制,从这点来看,朱怡成当时选择稳妥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时代,用兵不像后世,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史上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的大战,其中真正的战兵只不过只有半数甚至更少,而这些军力中负责后勤运输,尤其是粮草辎重的占了多数。
  这种限制,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战争根本就无法像后世那样进行。就算是骑兵部队,一日推进也不过近百里而已,中国历史上骑兵推进速度最快的当属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达到了近二百里的高速。但要知道这种骑兵速度是无法复制的,那时候的蒙古骑兵正处在历史的最高峰,而且他们所用骑兵都是一人二骑甚至三骑,再加上采取的后勤就敌和不顾后果的清扫屠杀政策,另外还有地形的因素等等,这才能创造出这种奇迹。
  而在普通情况下,骑兵推进速度能达到每日百里左右已经算得上精锐了,就算当年入关的八旗,步马混行推进速度也只是在七十里左右。至于明军方面,骑兵的比例极低,明军的陆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除了很少的部队有着些骑兵编制外,也就是新军中的马匹数量稍多些而已。
  这当然是因为明军从南方起家的缘故,南方的地形和马匹的缺少注定明军不可能在骑兵上下功夫。再者,朱怡成的明军火器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战术中,骑兵的用途除了斥侯和小股突击力量外也不是很大。
  所以说,明军的推进速度同当年八旗最鼎盛的时期相差不大,大约每日行军在六十五里至七十里左右,但这个只是行军速度,如果考虑到后勤压力,这速度还要放缓许多,平均下来大概也就在五十里左右。
  综合以上情况,现在的战争根本无法达到后世闪电战的效果,而且随着战线的不断延伸,这后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路途损耗也是极其惊人的。
  现在,随着各处战争的不断持续,大明的财政压力极大。不过还好,眼下已经拿下了湖北和湖南两省,湖北和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湖广”,自前明中期开始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占据两省后,军机处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尽快恢复两省生产的命令,再加上朝廷对于两省的官员派遣和物资支援,使得地方的种植在极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恢复。眼下离秋收虽还有些日子,但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两省的收获能给大明减轻极大负担。
  但这些从整体来看还是远远不足,为此朱怡成增大了从海外进口稻米的数量。如今大明的海贸已今非昔比,大明商船虽然还未达到纵横四海的程度,但在东南亚一带却已是一股最大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海贸的发展,使得大明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够游刃有余,充裕的粮食成了稳定地方的最好手段。另外,对于朝鲜那边,大明的驻朝鲜大臣已经到位,同时在朝鲜的基地也已上马,估计最多也就两年时间吧,等到那时候,朝鲜就成了大明收复辽东的桥头堡。
  一切正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朱怡成对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那一日信念坚定,满清最终被扫入垃圾堆里已是不可扭转的,只不过是早些和晚些的区别而已。
  其实,满清现在的局面许多人已看出了它最终的结果,相比当初,现在明军在进军中所遭遇的抵抗力量已没有最初那么强了,甚至有些地方明军大军刚到就开城主动投降,人心所向可见一斑。
  而今天,张冉给朱怡成带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倒是让他很是意外,这消息的来源于广西,一直以来和大明作对的赵弘灿居然主动联系了大明这边。
  “赵弘灿可有信件?”朱怡成听闻此事后问道。
  “回皇爷,赵弘灿只是派了心腹找到了锦衣卫在广东的千户所,只带了证明身份的东西,但并无信件。”张冉连忙回道。
  朱怡成冷笑一声:“这赵弘灿倒是小心,他此次同我大明联系有何意?难道说是打算换个主子,投靠我大明?”
  张冉苦笑道:“这赵弘灿让人递来的消息含糊其词,微臣看来,这赵弘灿虽对我大明似乎有些想法,但其人并不可信,实际上是首鼠两端,意图两头下注罢了。”
  “你具体说说。”朱怡成对赵弘灿的现在情况不是太了解,之前赵弘灿在广东兵败后逃至广西,随后朱怡成才知道赵弘灿弃广州而走导致整个广东很快落入明军之手是因为他同葡萄牙人联手的事被康熙知道了。
  康熙得知此事后雷霆大怒,就派人去广东处理赵弘灿,谁想到赵弘灿消息灵通人士提前得知,这家伙也是个狠人,居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广东给丢给了明军,自己跑到广西后靠着他总督的身份和手中的兵力一举就把广西牢牢抓到了自己手里,之后康熙对他也无可奈何,导致赵弘灿在广西实同隔据,犹如一方土皇帝般。
  不久前,清廷的八阿哥下旨给赵弘灿,令其统帅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从这点来看当初故意泄露消息给赵弘灿的就是八阿哥,而现在八阿哥给予赵弘灿重用,并把东南山省亲手交到了他的手里。
  朱怡成所了解的大致也就是这些,不过张冉作为锦衣卫的老大,对于情报的收集和消息就知道的多了许多。听得朱怡成问起,张冉当即解释了起来。
  根据张冉所说,赵弘灿这些日子一直在整合手中的军力,之前湖南的清军败兵进入广西后已被赵弘灿重新进行遍练,再加上他手中的狼兵和其他精锐,赵弘灿手里的力量并不少。
  而且一直以来,赵弘灿都在不断修建和完善广西的各处防御,从这点来看,赵弘灿似乎没有要直接投靠大明的想法。如果他打算投靠大明,怎么会又如此热衷于训练精兵和完善城防呢?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弘灿暗中处置了梁世勋等人,要知道梁世勋可是广西巡抚,虽说一直被赵弘灿软禁着,但他的巡抚之位依旧还在。而现在,八阿哥名义上已对赵弘灿进行了“赦免”,当那份圣旨下达后,赵弘灿不仅成了三省统帅,更等于说清廷已把当初康熙对他的处置一概抹去。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灿根本就不用杀梁世勋等人,如果他觉得要确保权利的话,完全可以继续软禁他们,甚至以圣旨强压。但偏偏赵弘灿没有这么做,反而用暴病身亡的借口送这些人上了路。
  更蹊跷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赵弘灿在处置这些人之前先把阿灵阿送出了广西境,阿灵阿先去了贵州,而现已到了云南。虽说阿灵阿是被康熙发配到广西去的,而且他在广西也没什么权利,可要知道阿灵阿的身份尊贵,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赵弘灿的上级,但不知什么原因居然就这样被打发走了,这赵弘灿为何要如此做,这么做的想法又是什么,不得不耐人寻味。
  朱怡成静静听张冉把这些情况讲述完,一时间也无法确定赵弘灿打什么算盘,当即让张冉说说他的看法。
  “皇爷,以臣看来,赵弘灿似乎有自立的打算。”张冉迟疑了下后说道。
  “自立?”这个判断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朱怡成惊讶道:“就算他赵弘灿拥有三省之地,可实际控制的只不过是广西而已。云贵两省不仅有总督,还有阿灵阿在,赵弘灿如何有把握自立?”
  “皇爷有所不知,还有一件事是关于高进部的,就在前不久高进部已有攻击贵州的迹象,但赵弘灿却没丝毫反应,要知道他现在可是三省统帅,如此实在有些反常,如果臣预料的不错,也许赵弘灿已同高进部有所联系,如果两家合并,说不定就有了自立的资本。”
  听到这,朱怡成顿时皱起了眉头,想了想后又摇头道:“这也说不通,高进可是白莲教,他赵弘灿会同高进联手?到时候谁为主?谁为副?两者水火不相容,没这么简单。”
  张冉也默默点了点头,这只不过是他的猜测,真正的情况究竟如何或许也就赵弘灿自己知道吧。
  最终,朱怡成决定还是让锦衣卫和赵弘灿深入接触一下,同时告诉张冉如果能争取赵弘灿率部投靠大明的话,大明必有重赏。不仅他赵弘灿可保荣华富贵,就算封侯也是可以商量的。
第506章
稳坐
  朱怡成开出的这个条件并不算低,要知道如今大明是没有王爵和公爵的,封了侯爵的只是廖焕之、董大山、王东、马功成等寥寥几人而已。赵弘灿假如反正,投靠大明,那么他的地位就和这些人一样了,等大明完成天下平定,再论功行赏的话,说不定还能捞个公爵的爵位。
  至于官位,赵弘灿为官颇有手段,也有不俗的能力,只要真的忠于大明,给他一个六部的主官也不是不可以,如果想去地方,管理一省也没问题。反正大明的政事和兵事界限划分明显,而且结构和清廷也有大不相同,作为一地行政长官是没任何权利调动军队的,至于清廷的督标兵和抚标兵,在大明也是没有的,所以也不怕他搞什么花样。
  当朱怡成的意思通过中间人传到广西的赵弘灿手中时,赵弘灿倒也没想到朱怡成开出了如此条件,面对这条件,说他不动心是假的,不过赵弘灿至少现在并没有投靠大明的想法。
  其实张冉有一点猜的没错,赵弘灿把阿灵阿弄到云南去,之后又处置了梁世勋等人,说白了就是要达到在广西说一不二的目的。
  虽然,阿灵阿和梁世勋在广西的时候,他赵弘灿已经牢牢控制了广西大权,不过赵弘灿也清楚,无论是阿灵阿还是粱世勋,对于他来讲都是一个隐患。
  赵弘灿是何等聪明的人,而且赵弘灿也是有魄力的人,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直接坑了康熙丢了广东跑到广西来了。作为臣子,如此所为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在这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是传统,赵弘灿如此所为换句话来说已是背叛了满清和君父,已同反贼没什么区别了。
  实际上,赵弘灿自己心里也清楚,当初走出这一步的时候,赵弘灿就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去了。就算现在八阿哥已经接过了大清朝政权利,可这又如何呢?难道说换了八阿哥上台,他赵弘灿就能彻底洗白了?
  赵弘灿不是三岁小儿,没有那么幼稚。如今他看起来似乎威风,统帅三省,可实际上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难道他还不知?先不说云贵两省本就有总督在,有阿灵阿的协助赵弘灿也没丝毫把握控制住云贵两省。
  何况,如果八阿哥真的托付于他,为何不直接撤消云贵总督贝和诺的职务,又他来兼领呢?正是看到了这点,赵弘灿这才下了决断,找了个借口把阿灵阿弄到了云南去,以防在身边多事。
  说自立,赵弘灿不能说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在眼下的情况下,以一省的军力要想自立那是不可能的。他手中虽然有精兵不少,但这些兵力也仅仅只能勉强保住广西而已,别说逐鹿中原了,一旦明军增兵大举进攻,赵弘灿的广西是否能挡住对方,他心里一点底都没。
  而高进那边,赵弘灿的确有暗中联系,现在高进步步紧逼贵州,意图进入云贵,赵弘灿早就知道了,可他偏偏按兵不动,而且还坐视高进部的动作,其实打着就是想浑水摸鱼的主意。
  在天下未定之前,赵弘灿手中握着的筹码绝不会轻易压出去。而且随着局势的混乱,他的筹码也越来越重。主动和大明接触,放出风声,这也是赵弘灿故意而为之,而他现在就在观望着,打算把自己卖出一个好价钱。
  “侯爵,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呵呵!”赵弘灿暗暗笑道,看来自己的动作起到了效果,这不,大明传来的消息已让他动心之极,可他还是努力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打算再看看情况,能不能在大明那边捞到更多的好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这件事,赵弘灿是暗中进行的,派去联络的人也是他的心腹中心腹。对于他的谋划,赵弘灿没有和任何人谈过,就连那心腹也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
  这天下人,利益二字是无法割舍,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就算郭永是他亲近的人,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对于此事他也未透露半点风声。
  只要是人就有想法,这天下为了利益卖主求荣的人多了去,郭永就算可靠那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万一他在利益面前起了什么心思,那么他赵弘灿又何处呢?
  最终,赵弘灿叮嘱了那心腹,让他继续和大明接触,要求大明给予他更多的好处。这样一来既可以拖延时间,同时也可以看看大明那边的反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就当心腹前脚刚刚离开,后脚郭永就急急找了过来,一见赵弘灿就汇报道高进部已经正式攻入贵州,贵州清军发来紧急公函。
  “什么时候的事?”赵弘灿皱眉问道。
  “回大帅,刚刚接到消息,五日之前高进部大军已入贵州,眼下正在攻击铜仁。”郭永把军报递上道。
  赵弘灿接过看了看,这是一份六百里加急,里面的情况和郭永说的一样,在湖南以西的高进部五日前突然大军扑入贵州,直取铜仁,如果铜仁守军正在死守城池,但高进部早有准备,而且兵力雄厚,铜仁一城驻兵只不过三千余人,恐怕难以抵挡。
  “贵州各部现在什么反应?”赵弘灿想了想后问。
  “回大帅,这个卑职暂时不知,此军报是送到我广西提督府的求援信,至于贵州各部卑职还未接到消息。”
  赵弘灿点点头,说道:“这样吧,再等等,毕竟云贵乃贝总督的辖区,虽朝廷命老夫主政三省,但阿大人至昆明到现在贝总督依旧未有回复,这种情况下我广西直接插手实在是不妥当。”
  “大帅,可是……。”郭永一愣,正要说什么,赵弘灿抬手制止他道:“当然,贵州有难,我广西不救也不妥当,万一高进攻陷贵州,朝廷那边也无法交代。如此,你先调集二万兵马做好准备,老夫立即向昆明和贵州询问一下再做决断。”
  说完,赵弘灿端起了面前的茶盏,郭永连忙会意,答应了一声后起身告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