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656

  此外,在沧州一地,十四阿哥还布置了不少大炮,以协助城御使用。当沧州一战开始后,沧州城虽在明军炮火攻击下摇摇欲坠,但却勉强挡住了明军的攻击,非但如此,清军还抽冷子时不时地反击一番,依靠藏在城中的大炮同城外的明军周旋,一来二去倒是打得有模有样,而且还给明军造成了一定伤亡。
  但从整个战局来看,沧州依旧不是明军的对手。十四阿哥在沧州设置防线只不过是想挡住明军的锐气,同时削弱明军进攻势头。沧州最后肯定是守不住的,但能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十四阿哥真正的主力还布置在德州一线,再加上宁津、乐陵等地的清军布置,还有南方江北大营的兵力支援,十四阿哥采取了节节抵抗的战术,另外希望这老天爷帮忙,只要天气一变,明军火器不堪使用的时候,那就是清军反击时候的到来了。
  同时,十四阿哥还向十三阿哥发去了信函,虽说两人平日不对付,但如今毕竟是国战,一旦山东丢失,那么在直隶的十三阿哥就是明军下一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十三阿哥能同山东和江北大营的清军合并一处,联手起来对抗明军,那么这一仗就有了把握。
  更重要的是,江北那边传来的消息令十四阿哥有些心惊。明军攻击山东明显是有预谋的,在江南的明军已有异动,明军长江水师同海军的中小型战舰已开始攻击扬州,大有渡江而击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在淮安的岳钟琪无法抽调更多兵力北上协助十四阿哥,他必须先保证扬州的安危。要知道一旦扬州被明军攻破,那么明军就对山东和江北的清军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所以这时候,十三阿哥在直隶的兵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只要十三阿哥能从直隶而出,联同十四阿哥在山东的兵力先击溃南下的明军主力,只要这一部明军主力被灭,那么不仅能江北可保,而且接下来两军联合还能反击天津卫和北京城。
  可谁想到,十四阿哥虽然算的不错,但十三阿哥却根本就没想过要出兵救援山东的打算。当他接到十四阿哥派快马送来的信件后,看完信十三阿哥顿时仰天大笑起来,因为这份信证明他真正要等到的机会终于到了。
  “来人!升堂!聚旗!点将!”
  命令瞬间下达,仅三刻不到,身着戎装的十三阿哥就已坐在大堂之中,只见他身着盔甲,腰挂宝刀,半斜着身子,一手曲指放在膝上,微眯着眼,看着一个个将领不断进入堂中,而在他的两侧,几个杀气腾腾的带刀侍卫列成两行,目不转睛地站着。
  大帅点将,哪个赶怠慢?何况这位大帅还是当今的王爷,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十三阿哥?如果到的迟了被十三阿哥当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当十三阿哥最后一根手指还未曲完的时候,所有的将领已经全部到达。看着在自己面前按职位高低站好的各位将领,十三阿哥满意地笑了笑。
  “诸位!时机已到!本王刚接十四弟的急信,明军主力正在猛攻沧州,同时江南明军已有北攻扬州迹象,山东局势急剧而下,十四弟同江北提督岳钟琪邀我部尽快东进,以合击明军……。”
  这话一出,众人大惊,大家都没想到明军这么快就拿下了青县,而且连沧州这样的大城也眼看着要挡不住了。几个心急的将军忍不住就开了口,意思是军情紧急,既然十三阿哥已决定出兵,那么就按十三阿哥的意思打吧,东进山东,同山东清军联合,明军就算再厉害,以两部人马的力量联合足以应付。
  谁想到听到这些话十三阿哥顿时大笑起来,接着他开始下令点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目标并非山东,而依旧是北京城。在十三阿哥看来,救援山东根本就是一步臭棋,与其在山东和十四阿哥联手对抗明军,倒不如趁此机会直攻北京城。
  眼下,明军的主力已全部在山东作战,北京城正是空虚的时候,这时候不趁此机会拿下北京城更待何时?再说了,打北京更是好处多多,一来北京城是都城,夺回北京城无论政治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是无可估量的。二来,北京城现在明军兵力薄弱,与其在山东和明军主力正面对抗消耗倒不如捏个软柿子。三来,对于十四阿哥,十三阿哥并不放心,山东是十四阿哥的地盘,他怕一旦进入山东十四阿哥会趁势把自己给卖了,然后任凭他在山东为十四阿哥当替死鬼,而他十四阿哥却能从容后撤以保存实力。
  从这几点来,救援山东并非上策,趁此机会去打北京才是最好的目标。而且,十三阿哥也存着私心,借明军之手给十四阿哥点厉害看看并不算是坏事。只要拿下北京城,随后再挥师天津卫,山东的明军后路一断,必然士气大跌,到时候不仅能轻易攻破明军主力,一举平定北方局势,而且还能挟势压制住十四阿哥,尤其是江北的岳钟琪。
  只要拿捏住这两人,最好把岳钟琪在收入麾下,那么整个北方谁还会是他的对手?到那时候,恐怕隆科多都得看自己的眼色,哪里还会像之前那样把自己不放在眼里?
  更重要的是,到时候他完全可以在北京城以郡王的名义清君策,不仅可以迎回康熙,甚至还能直接把四阿哥扶上太子的宝座,如果八阿哥困兽犹斗的话,那也无妨,大不了好好较量一番。
  兵贵神速,十三阿哥早就做好了准备,大军粮草也一应俱全。在真定的清军除留下五千兵马外,六万八千大军倾巢出动,其中十三阿哥的中军三万人,前锋由他的亲信和泰宁镇总兵图尔升率领,兵力为二万五千人。大名镇压后,并负责后方粮道,浩浩荡荡向保定府开去。
第492章
丰台
  三日之后,大军抵达保定府稍作休整,前锋继续向北进军。由于准备完善,大军进军速度极快,两日后就打到了定兴县。
  明军攻战北京城后,定兴县惶恐不安,很快就主动投降了明军。现在,定兴县的明军驻兵并不多,除了一支五百人的明军陆军驻守外,其余几百明军都是原本定兴县的清军易帜而来。
  面对几万清军来击,这些兵力能做什么用?五百明军稍作抵抗就遭受了不小伤亡,随后明军带着县令和城中几个官员主动撤离定兴县狼狈逃去,明军一跑,定兴县更没丝毫抵抗之意,就此定兴县落入清军之手。
  在保定得到定兴已经拿下的消息后,十三阿哥顿时大喜,下令前锋快速进军,同时中军和后部跟上,以最快速度先拿下丰台大营。
  只要打下丰台,北京城就在自己面前了,到时候在一鼓作气打下北京,这盖世无双的功劳就在眼前。
  定兴一下,清军更是士气大振,就连之前被明军打得胆战心惊的图尔升也早兴奋得嗷嗷叫了。如此大功在眼前,此时不卖命还等何时?何况这一路北上,清军也发现了明军的确抵抗薄弱,虽说各地明军战斗顽强,但毕竟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形成对清军进攻的阻碍。
  在击溃几部明军节节抵抗力量后,清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了丰台。不过在丰台清军终于碰到了硬骨头,丰台作为北京城重要的军事设施,这里有三千多明军驻扎,其中有两千装备精良的新军。
  这些明军面对比自己强大十倍的清军进行了坚决抵抗,一开始清军因为大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亏得图尔升发现情况不对,连忙调整战术,依托人多势众采取了三面围困,再加上用大炮和火器开路的战术。
  不得不说,这战争就是锻炼人,图尔升当初在明军火器下吃了大亏,甚至差一点儿被明军火器打死,而现在,学乖了的图尔升手中的火器虽然比不上明军锐利,但因为战术采取正确,再加上并不贪功,只以消耗明军火器弹药为主步步为营进攻,这一下的确让战局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
  明军的火器虽然强大,但再强大的火器也不是没有弱点的。一来,火器的弹药是有限的,二来火器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射后会导致火器的损耗,尤其是大炮这些,打一定时间就得进行冷却,要不然大炮就无法继续使用。
  图尔升就是利用了点,不慌不忙地同明军周旋,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火器力量果然弱了不少,再加上清军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虽说两军的战损比例依旧是清军高出明军不少,可要知道清军的人数可是明军的数十倍,尤其是当十三阿哥的中军主力到达后,这胜利天平更向清军明显变化。
  这时候,明军已经明白丰台是肯定守不住了,在抵抗了足足两日后,伤亡不小的明军主动放弃了丰台大营,向北京城逃回。当十三阿哥带兵进入丰台大营时,看着大营中四处可见的战火痕迹,他心中却是极为高兴。
  他高兴的是,丰台大营已经在他手中,拿下丰台,北京城的大门等于打开了一半。同时,丰台一战,清军虽说伤亡数千人,但这些伤亡却让他更是信心倍增,这表示他针对明军火器的战术是有效的,在这种战术下,再加上自己的兵马明显多于明军,足以弥补双方火器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直到拿下丰台,明军依旧没有更多兵力前来救援,这就证明了明军在北京城的兵力薄弱。由此可见,明军在北京城的力量充其量也就数千人而已,就算能够紧急调动城中民壮充以军用,依旧无法挡住他的大军。
  “大帅,城中有来信。”正当十三阿哥派人收拾大营,入驻丰台后不久,就有人来报说北京城内的送信人来了。
  把人招了进来,一看没错,正是一直送信给自己的那人。那人见了十三阿哥后连忙跪地请安,十三阿哥笑眯眯地让他起来,先问了问如今北京城内的情况,当得知北京城内接到丰台失守的消息后惊恐万分,如今北京城内已乱相四起,虽然明军在北京城中的力量在极力压制,但毕竟北京是大城,城中人口也多,以明军一个团的力量再加衙役等,根本就是顾此失彼。
  “一个团?”十三阿哥追问了几句,对于明军这个团的编制他还是知道的,但如果城中明军还有一个团的话,再加上衙役等,实际兵力应该比自己之前预料的稍微多些。
  不过这多也只是多一点而已,面对自己的近七万大军,依旧是对方足足数十倍的力量。
  消息听起来不错,更重要的是来人告诉十三阿哥,只要十三阿哥能想办法打破外城,那么城中就可以里应外合,协助十三阿哥拿下北京城。
  “为何是外城?难道本王如打不破外城你们就没办法了?”听到这,十三阿哥冷冰冰地目光向来人身上扫过。
  那人吓得连连磕头道:“回王爷,自朝廷西狩后,明贼在北京城内大肆缉拿,如今奴才等力量实在有限,一旦战端开始,明贼必然先防外城,奴才等要在明贼眼皮子下开外城根本无法做到,只有王爷打破外城,奴才等才有办法同王爷里应外合开城以迎王师呀!”
  这话倒也有道理,其实十三阿哥原本就没把他们算进去,毕竟这些奴才虽然忠心,但明军兵临城下不可能不防备,凭着他们的力量里应外合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成当然是好事,败了也不影响大局。反正在十三阿哥眼里,如今的北京城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问完话,挥手让人下去,十三阿哥这才看起了信。等看完信后,他心里更是有了信心,当即下令让全军埋锅造饭,好生休息一日,等明日凌晨开始攻击北京城。
第493章
夺路而逃
  丰台大营距离北京城仅三十多里地,作为北京城的南部屏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也是清廷在丰台甚至大营的主要原因。
  丰台大营,兵力驻扎最多时高达五万余人,其中设施一应俱全。清军夺回丰台,虽同驻守明军交战中有所损失,但整体结构依在。
  十三阿哥命令下达后,全军上下高高兴兴地开始埋锅造饭,准备在丰台好好歇息一晚明日正式进攻北京城。当夜幕降临,整个丰台大营篝火四起,除巡逻的士兵和各处岗哨外,其余清军已早早入睡。
  但在中军大帐中,十三阿哥还未休息,虽已是春天,但夜里依旧有些寒冷,披着衣袍的十三阿哥手中拿着卷书,就着灯光正在看着。
  不知道为什么,十三阿哥没有丝毫倦意,看书只不过是他打发时间的方式罢了。实际上,这书他并没有看进去,脑子里只是在琢磨着明天即将到来的大战。也许是战前的紧张和即将夺回北京城的兴奋吧,让他在此时反而有些焦虑起来。
  折腾了大半夜,直到三更天后,十三阿哥这才好不容易睡着,正当他迷迷糊糊也不知睡了多久的时候,猛然听到一片喧哗之声,顿时睁开了眼睛。
  “什么时辰了?”十三阿哥喝了一声。
  “回王爷,已是五更天了。”亲兵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虽然只睡了两个时辰,但十三阿哥却很快就从床上起身,招呼了帐外,在帐外等候的亲兵应声入内,服侍十三阿哥更衣。
  当天色开始蒙蒙亮的时候,原本安静的大营已变得一片喧哗。十三阿哥也穿戴整齐,并用了早餐,正当他刚刚踏出大帐之时,突然听得一阵马蹄声快速而来,抬头一看,只见从大营南边一骑飞奔而入,朝着自己方向急驶。
  “报……!”
  那一骑来的极快,转瞬就到了眼前百步,骑手不等马儿彻底停下,就翻身下马,冲着十三阿哥方向快步跑来。
  在十三阿哥身边的几个侍卫连忙围了上来,挡住对方去路,而这时十三阿哥已看清了对方的衣着,来人是自己的斥侯。
  挥挥手,让侍卫散开,放来人过来。斥侯跑到十三阿哥跟前跪下后就急道:“禀王爷,大事不好,我军在涿州的后部遭到明军攻击,李总镇猝不及防已深陷入困境,其部凶多吉少,还请王爷速速发兵救援……。”
  “什么?!你说什么!”十三阿哥一听这话顿时大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的后军被明军袭击了?他没听错吧?这怎么可能?可是在他面前的斥侯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对方一脸焦虑,跑得满头大汗狼狈不堪的模样又不假,这究竟出了什么事?
  十三阿哥急急追问情况,这才知道就在昨天他拿下丰台大营的同时,离自己百余里地的涿州遭受了明军的突然袭击。
  明军来的快,攻的猛,更有着锐利之极的火器。负责后军的李光达丝毫没有防备,仅一个照面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一万多后军在仅仅半个时辰不到就伤亡惨重,李光达拼死突围却始终无法冲出去,只能依托涿州以残部勉强周旋,同时派出人向十三阿哥求援,这才有斥侯从阵中冒死而出,跑来丰台大营报信。
  听到这些,十三阿哥如五雷轰顶,一时间呆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本以为运筹帷幄,精心策划的反击北京城其实却是一个圈套。
  没错,正是圈套!虽然他现在拿了丰台大营,离北京城也只有一步之遥,但从刚刚得到的消息来看,夺回北京城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梦想罢了。
  后军被围凶多吉少,这意味着什么?十三阿哥心里清楚的很。如果明军没有丝毫防备,那么攻击他后军的明军又是从哪里来的?顿时,豆大的汗水从十三阿哥的脑门上流淌了下来,涿州一丢,后军凶多吉少,等于他退往保定的后路断了,这时候他可以肯定在自己面前的北京城非但不是一块肥肉,反而是张着血盆大口的猛兽,正狞笑地等着自己。
  虽然,十三阿哥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明情报显示明军的主力正在沧州,而涿州却突然间冒出了如此强大的明军。但十三阿哥却知道,如今的他已站在了悬崖之边,如应对不得当的话,恐怕就是兵败身死的下场。
  此时此刻,十三阿哥有些慌了,他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同时下令大军立即集结。
  他知道,现在已不是打不打北京城的事,而是如何从这险地离开。向南,已是不可能了,十三阿哥丝毫没有救援后军的想法,因为明军已出现在涿州,后路已断,再向南返回是自寻死路。
  至于向东?十三阿哥也打消了这个念头,丰台位于北京西南,向东就是廊坊,这一路上全部都是明军的控制区域,十三阿哥就算能一口气冲到廊坊也无济于事,弄不好明军早就在那边给自己设下了圈套。
  至于向北就更不用说,向北就是北京城,难道清军硬攻北京城不成?所以,唯一摆在十三阿哥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西。
  向西而走,直接弃直隶朝大同方向,这是摆在十三阿哥面前的唯一一条路。但十三阿哥对于这一条路心中也无多少把握,明军如此引自己入此绝境,难道明军就不会向到自己向西突围么?
  可不管怎么说,向西这条路是十三阿哥唯一可以走的,而且现在也不容他有多考虑的时间,更没有时间让他去了解各个方向的明军情况了。所以就算这条路可能有问题,十三阿哥也只能选择这条路。
  当得知后军攻击,后路被明军突然切断的消息时,整个清军顿时惊慌不已。尤其是那些将领,原本拿下丰台,众人还沉醉在建立不世功勋的幻想之中,但转眼间居然幻想破灭,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绝路的时候,任凭谁都不免得惊恐万分。
  但十三阿哥快速下达了大军向西突围的命令,众人也明白十三阿哥的选择是对的。眼下已不是讨论其他的时候,逃出生天才是最要紧的。如果再在这里呆着,等涿州的明军北上,那么整支大军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原本,清军本就打算天亮开始攻城,但现在这攻城的准备却成了撤退的前奏。丰台大营的清军很快完成了集结,在十三阿哥指挥下直接开出大营,毫不迟疑地就朝着西方而去。
  丰台向西,需绕开野三坡,野三坡是丰台以西的一处山脉,属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界处,它以雄、险、奇、幽著称,对于文人墨客是一个极好的去处,十三阿哥在北京之时也曾经踏足此地,领略了它明媚的风光和如画的山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