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56

  早在一个多月前,十三阿哥就派人去联系了撤至襄阳的隆科多,同时还带去了他的亲笔信。
  湖北一战,清军主动后撤,明军趁势占了湖北大部,如今并挥军南下进入湖南,而湖南一地的清军投降者甚多,看样子整个湖南丢失也是注定的了。
  作为清军在中原的主力,隆科多因为撤退及时,他手中力量依旧强大,而且隆科多除了派军牢牢守住襄阳外,其余主力已继续渡江返回河南,以确保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的稳定。
  “回王爷,隆大人说中原不得有失,他的兵力无法抽调,另外……他……。”
  “另外什么?”十三阿哥厉声喝问。
  “另外,隆大人让奴才给王爷带个话,他说王爷只是皇上派至直隶练勇大臣,并无统帅他部之权,而且朝廷也未有旨意,如王爷有什么想法的话可直接报于朝廷,由兵部和上书房各位大人上奏皇上……。”报信之人胆战心惊地说出了这番话,十三阿哥一听就怒火中烧。
  “这个混蛋!”一声响,十三阿哥抓起手边的茶盏就劈头丢了过去,那人跪着连躲都不敢躲,茶盏啪的一下直接在他脑袋上砸了粉身碎骨。
  只见一条血痕混着茶水从他脑门流下,那人只是不住冲着十三阿哥磕头求饶。
  气炸了的十三阿哥恨不能一刀砍了面前这人的脑袋,但理智让他冷静下来。这人只不过是个传信的人,而且还是自己派出去的,砍了他根本就无济于事,何况现在又是用人之时。
  “来人!”十三阿哥按捺着怒火喊了一声,随后指着面前那人道:“把他扶下去,另赏三十两银好声养伤。”
  “奴才谢王爷开恩,奴才谢王爷……。”
  死里逃生,那人不住磕头道谢,但十三阿哥那里会听这些,挥了挥手自然有人把他给搀扶走。
  等人离开后,十三阿哥在屋里不停转着,心中的那股气依旧出不来,这一次他直接拔出剑来,对着面前一张椅子挥剑就劈,直把那椅子砍得一地碎片这才收手,这时候心中的怒火才消散了许多。
  其实,一直以来十三阿哥虽然不同三阿哥和九阿哥那么儒雅,也不同四阿哥那么阴沉,更不像八阿哥那般君子如玉,但也不同十阿哥那么莽撞。康熙的这些皇子中,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可两人无论相貌还是脾气都极为相似,不过相比十四阿哥来,稍稍年长的十三阿哥更有一股子侠气。
  要在以前,十三阿哥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但现在不同往日,自来到直隶后,一开始还算顺利,可随着明军突袭天津卫,然后又以极快速度攻击北京城,紧接着在天下人目瞪口呆之中,明军仅仅几天就拿下了北京城,逼迫清廷西逃后,十三阿哥的脾气就渐渐变得坏了起来。
  明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当接到了明军已开始攻击北京城时,当时在邢台的十三阿哥还没来得及整顿兵马,而当他刚刚完成部队集结准备北上勤王的时候,这北京城丢失的消息就传来了,顿时惊得十三阿哥瞪目结舌。
  明军强大的攻击力令清军胆寒不已,而且那时北京城已在明军掌握中,凭着十三阿哥手中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反击北京城,之后十三阿哥又接到了旨意,让他整顿直隶各部兵马,先以稳住直隶各地,以防局势恶化,然后再徐徐图之。
  接到这份旨意,十三阿哥也没多想,而且这旨意的要求并未有错,清军在天津卫和北京城连续大败,丢掉了数万精锐部队,就连保定的泰宁镇也损失惨重。
  可过了没多久,消息陆续传来,十三阿哥这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而当他得知康熙居然被八阿哥软禁,八阿哥以太子之位直接监国后才主动放弃北京城时,十三阿哥顿时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八阿哥贪生怕死,以子囚父猪狗不如,如能坚守北京城,以北京城的墙高城厚再加城中兵力,只需耐心等各地勤王军到达,这北京城又如何能丢得如此之快?
  现在,北京一丢,这清廷士气大跌,不仅是北京周边的几个州县望风而降,就连古北口的清军也投降了明军。尤其是那个已被封为直隶提督的董象纬都投降了明军,这更让十三阿哥愤怒不已。
  何况,还有四阿哥被迫一同西狩,更让十三阿哥心如火焚。一直以来,十三阿哥都是四阿哥的铁杆亲信,两兄弟几乎不分彼此,为了四阿哥,他十三阿哥甚至可以赴汤蹈火。
  而现在四阿哥居然和康熙一样被八阿哥软禁起来,一起给带去了西安,这使得十三阿哥哪里能忍得住这口气?同时,对于清廷的所谓圣旨,在十阿哥看来根本就是八阿哥的意思,一直瞧不起八阿哥的他,再加上康熙和四阿哥之事发生,十三阿哥如何还能乖乖地遵守朝廷旨意?
  在他看来,所谓的朝廷实际上已是八阿哥手中的傀儡,无论作为皇子还是练勇大臣的王爷,他十三阿哥是不可能和这些乱臣贼子走一条道的。冷静下来后,十三阿哥觉得如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想办法先夺回北京城,把明军的势力从北方彻底消灭,随后再迎回康熙,或者退一步把四阿哥弄回来,这样大清才有真正的主心骨,大清才不会在那些乱臣贼子手中消亡。
  但要打回北京城又谈何容易?十三阿哥费尽心血练了五万兵勇,再加上两部仅仅二万余人的绿营,总兵力也就是七万多人而已。这些人马如对于普通的明军十三阿哥或许还有把握,可要对于北京的明军新军,十三阿哥却不敢轻举妄动。
  虽说他未经历天津卫和北京城之战,但逃回来的泰宁镇惨相他可是见到了,而且泰宁镇各部军官也向他详细描述了明军新军火器和战法的强大,十三阿哥是个明白人,两者一比较就清楚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
  自己一部没这个能耐,但如果能联合几部或许可能成功。但是,离自己最近的恰恰是山东的十四阿哥,对于十四阿哥,十三阿哥虽然性格和相貌两者酷似,可他们两人却从来不对付。
  别说十四阿哥是八阿哥的人,他十三阿哥是四阿哥的人,再加上十四阿哥和他一样心高气傲,是不肯居于人下的,同他联手,别说十三阿哥自己不愿意,恐怕十四阿哥也是绝对不肯的。
  正因为如此,十三阿哥才把主意打到了隆科多身上,隆科多是康熙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又是自己的舅舅,无论于公于私,眼下康熙失去了权利,作为领兵大将当以国事为重,而他十三阿哥要反击北京城,他隆科多就应该大力支持,派兵援助自己。
  要知道隆科多现在手中的兵力加起来足有十多万,还有数千精锐骑兵,既然已放弃了湖北,那么调兵北上同自己合兵反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且为了这事,十三阿哥还亲自写了一份信给隆科多,在信中情真意切,洋洋洒洒数千言,对隆科多阐明厉害,尽情拉拢,许以厚利,并且要求他以大清基业为重同自己合兵夺回北京城,等拿下北京城后再横扫北方,以清君侧之名接康熙还都,建立不朽功勋。
  原本,十三阿哥以为隆科多见了此信后必然会支持于他,但谁想不到隆科多非但按兵不动,反而还说出那番话来。
  让人带回来的那几句话,分明就是隆科多讽刺十三阿哥不自量力,居然敢质疑朝廷的旨意,还挖苦十三阿哥完全可以去朝廷请旨,只要朝廷同意,他定然遵守。
  这些话摆明着就是在嘲笑十三阿哥,甚至伸出手在十三阿哥凑过去的笑脸上噼里啪啦狠狠地抽了几下耳光?一向自视甚高的十三阿哥哪里忍得下这个恶气?在他心目中,隆科多这个所谓的舅舅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是该千刀万剐的混账。
  “隆科多!好你个隆科多!你这王八蛋!本王就不信了,没了你,本王就不成了?哼哼,等到以后,本王必然要你好看!”十三阿哥咬牙切齿咒骂道,暗暗发誓终有一天要让隆科多后悔莫及。
  但这些狠话可惜代表不了事实,没有强劲的后援,十三阿哥凭自己这些力量也不会傻呼呼地自己领兵打北京城去,眼下也只有想办法积蓄力量,以待天下局势之变。
  可十三阿哥万万没想到,仅仅数日之后,一个消息突然从北京城那边传来,这个消息让十三阿哥顿时看到了希望,他似乎觉得这是老天在眷恋他,如果这消息确凿无疑,那么他十三阿哥必然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而大清也将在他手中翻天覆地。
第490章
成竹在胸
  十三阿哥做事并不鲁莽,接到消息后他马上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同时各方面部队进行集结,同时调动了南边的大名镇北上。
  第二件事,十三阿哥再派人打听这消息的真实性,以确保消息来源可靠。
  第三件事,十三阿哥向北放出探马,以监视明军的一举一动。
  数日之后,直隶各部兵力开始集结,而陆续传来的消息表明之前送来的消息虽然不能完全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可能性极大。而当清军的探马斥侯带回来的消息送到十三阿哥面前时,十三阿哥立即打开细看,综合各处反馈的消息同最初的消息来印证,最终十三阿哥兴奋地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消息是真实的。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十三阿哥忍不住仰天长笑,多日的忧愁如今在他脸上彻底消散,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到了,而且居然来得如此之快,这不是老天爷帮忙还是什么?
  “王爷,此事还需谨慎从事才是。”当十三阿哥召集众将宣布他准备北击夺回北京城的打算时,众人听后顿时面面相觑,无论是两镇总兵还是各位副将,甚至包括十三阿哥亲手提拔起来的几位将领全都吓了一跳。
  “怎么?你们怕了?”十三阿哥冷冷地看着众人问道。
  “王爷,非本镇胆小,北京城自被明军占后,丰台大营也落入明军之手,如今在北京的明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再加上其火器锐利,何况再有北京城为依托,我各部兵力就算多过明军,强攻北京城恐怕也是无可奈何呀。”泰宁镇总兵图尔升当初和明军新军交过手,如果不是逃得快早就成了枪下之鬼了,第一个出言劝道。
  “图总兵是和明军打过的,怎么?明军有火器,我军难道就没火器了?你不会是被明军的大炮炸出心病了吧?”十三阿哥毫不客气地反问。
  图尔升顿时脸上红一阵青一阵,堂堂总兵也是有身份的大员,就算你是王爷也不能揭人的短呀。这时候大名镇总兵李光达连忙出来打圆场,说图尔升不是那个意思,只不过明军力量强大,在无任何把握之下反击北京城恐怕会得不偿失,建议十三阿哥谨慎从事,万一反击失败,不仅拿不下北京城,弄不好丢了直隶各地就糟糕了。
  李光达这话一出,众人连连点头。原本大家以为十三阿哥调集兵力是准备进行直隶防御的,谁想到这位王爷居然异想天开要去打北京城?这北京城是这么好打的?如果好打当初清廷也不会狼狈西狩了,十三阿哥这念头非得打消不可。
  十三阿哥也不说话,静静坐着,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句,脸色是越来越黑。
  他手下的兵勇将领还好些,毕竟是他一手提拔和带起来的,可那些绿营将领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似乎都被明军给吓破了胆,尤其是图尔升,一提到明军新军脸色就发灰,像这样的家伙还能领兵?将都如此,下面的兵还有战斗力可言?
  “够了!”十三阿哥一拍桌子,巨大的声音把在场众人全吓了一跳。
  “这仗还没打,就如此畏敌如虎?诸位,别忘记你们的身份,你们是武将!我大清的武将!你们的血性哪里去了?难道敌人厉害,打都不打就退缩不成?如是这样的话,还不如脱了这身衣服回家安稳度日,留残身养老得了。”
  面对十三阿哥的愤怒,许多人不由得低下头来,而一个年轻将领却站起身,当即道:“王爷,末将愿为王爷先锋,就算敌军再厉害,末将也定会奋不顾身杀敌沙场,就算死又有何惧?碗大的疤而已,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王爷,末将也愿跟随王爷反击北京,死则死尔!”
  “末将也愿意……。”
  “王爷,我也愿意!”
  随着第一个人站了出来,陆陆续续接连几个将领主动站出身来,表示无论是刀山火海都赴汤蹈火。而随着挺身而出的人越来越多,之前那些心有畏惧的将领也渐渐神色变的坚定起来,最后就连图尔升也站起身来表示大不了就是一死尔,死没什么可怕。
  “好!这才是我大清的好男儿!”见到这一幕,十三阿哥心中极为高兴,看来自己这些手下还是可以一用的。兵不多没关系,没后援也不要紧,但关键这士气是最重要的。
  只有有了士气,上下一心,这才能打出胜仗来。如果带着一群未上战场就胆怯的部队,那么这仗也不用打了。十三阿哥前面之所以这么故意说,目的就要看看这些人的士气和勇气是否还在,而现在这个结果让他信心倍增。
  “诸位!”十三阿哥抬手向下压了压,说道:“诸位血勇本王已看见了,大家都是带兵之人,当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打仗打的是什么?当然打的是人,这火器再厉害,还不是人操纵的?他明军也不是天兵天将,而我各部同样拥有火器,真打起来,勇气当先,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顿了顿,十三阿哥又道:“当然了,本王也不会让大家白白送死,本王又不是傻瓜,难道明知道是败还带着大家往火坑里跳么?如是这样,本王还是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了事,也省得几万兄弟和诸位陪着本王丢了性命不是?”
  话音刚落,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非但没有把鼓舞起来的士气跌落,反而让大家变得轻松了一些。
  十三阿哥暗暗点头,见火侯差不多了,他这才道:“攻击北京城,此乃大事,本王自有运筹,如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本王也不会莽撞行事。诸位放心,等再过几日,答案自然揭晓,到时候你们就明白本王为何这么说了。”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难道十三阿哥如此成竹在胸有妙计在手?但打击追问之下,十三阿哥就如诸葛之亮含笑不答,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势就差手中拿把鹅毛扇了。
第491章
北攻
  几日之后,十三阿哥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消息,北京城的明军开始动了,不仅是他从北京那边递来的消息显示,就连他派出去的斥侯也在不断回报,明军主力正在向天津卫方向集结,而且从天津卫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表示,驻扎天津卫的明军海军也有南下的迹象。
  接到消息后,十三阿哥并未轻举妄动,而是继续耐心等待着,十多日后,明军在天津卫完成集结,随后开始南下,其首要目标就是青县,青县位于天津卫和沧州之间,算得上是沧州的屏障,也就是明军一旦拿下青县,沧州就直接暴露在明军的打击之下。
  此时,之前那些疑惑十三阿哥为何有把握北攻北京城的将领陆续也明白过来,这分明就是十三阿哥早就得到了明军要攻击山东的消息。既然明军已调兵直向山东,那么北京城必然兵力空虚,这对于直隶的清军来讲的确是一个好机会。
  “王爷真是神算!如此攻击北京大有把握啊!”
  “是呀是呀,王爷运筹帷幄,在下远不能及……。”
  众人心中大定,就算明军南攻山东会在北京城留下驻守部队,可别忘了十三阿哥手里可是有七万大军在,而且这一年来,十三阿哥的部队中火器也不少,虽比不上明军新军的火器配置,但至少大炮是不缺的,大大小小的炮加起来也有近百,再加上人多势众,北京城又那么大,明军要守起来并不容易。
  何况,十三阿哥能如此准确地把握明军动向,那也就是表示在北京城里十三阿哥手里有牌,等兵临城下,一打起来,说不定里应外合这北京城就能轻易拿下了。一想到这,原本就被十三阿哥鼓舞起来的士气更是高昂,众人甚至开始主动建议立刻出兵。
  但这时,十三阿哥倒不急了,他否决了立即出兵的建议,依旧按兵不动。虽然各方面消息证实明军已开始攻击山东,但十三阿哥觉得这时候还是等一等的好,有道是诸葛一生唯谨慎,他十三阿哥虽然不是诸葛孔明,但兵事凶险,谨慎一些还是好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消息不断传来,如十三阿哥所预料的那样,青县并未挡住明军的脚步,仅仅几日时间,青县就被明军所攻破,青县失守,清军狼狈撤至沧州,依托沧州地形继续同明军交战。
  打下沧州,等于明军正式敲开了功略山东的大门,所以沧州无论对明军还是清军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山东的十四阿哥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得到明军南下青县时,十四阿哥就抓紧调兵布置沧州防务。
  十四阿哥虽然年轻,但用兵的确有一套,不愧曾被康熙称为诸皇子中最能用兵的一人。
  他非常清楚明军的强大,尤其是明军火器的威力,所以十四阿哥在沧州所布置的防线尤其注重对火器的防御。再加上十四阿哥防守沧州以城墙依托,甚至了多道防线,并不直面明军,以减少面对火器的伤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