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56

  但是眼下,这野三坡却是挡住大军西向的一个障碍,要往西只有绕道而行,路有两条,一条是向南,一条是向北,考虑到涿州的明军情况,十三阿哥当然不可能向南绕道,所以他只能向北绕道,也就是从门头沟一带走。
  实际上,从门头沟走,这道路也不好走。北京城向西最好走的官道是顺着怀来走宣化一线,这也是当初清廷西狩的道路。但在这时候,十三阿哥已不可能绕这么大的圈子,要知道如果要走那一线的话,清军等于要绕北京城小半个城墙,眼下时间根本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走门头沟虽然道路难走些,但只要翻过门头沟一带,十三阿哥的大军就等于逃出生天了。
  虽然十三阿哥治军极严,统兵能力也不差,而且他得到消息后应变速度极快,但事实却给了他严重的打击,当由西撤军的命令下达后,起初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清军顿时惘然起来,可很快后路被断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了出来,当得知明军已在昨日就围攻了后军,眼下后军已凶多吉少,退往保定的后路已经没了,这清军的士气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
  被断了后路,北京城的明军又在严阵以待,清军个个胆战心惊,惊恐不已。而且眼下他们还未安全,更让所有清军心中惊恐万分。这时候,要想再保持全军的稳定已是不可能的了,十三阿哥只能勉强约束各部尽量维持大军整齐。
  可实际上,清军已开始有混乱的迹象,再加上十三阿哥大军的主力是他一手练出来的兵勇,这些兵勇虽然训练有素,装备也好,十三阿哥更是在其中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和无数的银子,但不要忘记这些兵勇中许多人都是直隶当地的百姓,眼下清军要向西撤退,直接一口气撤至山西,也就等于清军放弃了直隶之地,作为直隶人,背井离乡,甚至可能埋骨他乡再也无法同亲人见面,这更让部队的士气荡然无存。
  甚至当大军出发后不久,清军中逐渐开始有了逃兵,无论是绿营还是兵勇,起初是三三两两,随后变得成群结队。如不是发现的早,十三阿哥大怒之下直接砍了十几人行了军法,这才勉强制止了这种情况,但还依旧挡不住零星的逃兵出现。
第494章
一战定音
  一口气跑出四十多里地,十三阿哥的部队已拉得老长,前前后后如一条长龙似的,尤其是后面的清军逃散者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十三阿哥气得脸色发白,可又无可奈何。
  “王爷,前面就是门头沟了。”
  站在马背上,抬手向前方眺望,十三阿哥让前锋快速穿过门头沟,同时留意四周埋伏,交代完后,继续向前,当前锋过了门头沟不久,还没等十三阿哥放下心里,突然就听到一阵阵炮响,十三阿哥脸色瞬间大变。
  “王爷!不好了,前方有明军!”一个将领慌忙策马跑来。
  “有多少人?”十三阿哥急问。
  “黑压压的一片,就守在门头沟西边,足有万人……。”
  心里一沉,这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看来明军早就有准备,料准了他会走门头沟,要不然如何会在门头沟设下埋伏?
  但这时候十三阿哥已没有时间后悔,更没有任何退路了。眼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底。
  “传我令,全军攻击门头沟,无论如何给本王打开道路,如无法突出去,就是死路一条,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将领心里也清楚,眼下只有拼命冲出去这一条道了,冲过去就是生,冲不过去就是死,再也没有第二条路。
  一时间,门头沟大战正式爆发,一面是严阵以待的明军,另一面是要夺路而逃的清军。虽然明军的兵力并不多,也就是一万人左右,但明军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而且准备得当,早就摆开了架势等着清军往口袋里钻了。
  至于清军,虽然有五万多人,但清军如今士气低落,何况相比明军门头沟的环境并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地形狭窄又有起伏,清军虽说人多,却正面交战摆不开来,而且清军的火器,尤其是大炮还在后面,一时间也拉不过来,两军初一交手,明军就打得清军溃不成军,虽然清军困兽犹斗,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可明军以工事加火炮和火器的阵列迎敌,牢牢地占住了上风。
  仅仅一个时辰,清军就在门头沟伤亡数千人,而明军依旧驻守阵地,半步都未退后。
  在战场上,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还有无数横七竖八的清军尸体,见到如此模样的十三阿哥心中又痛又恨,焦虑万分,却又不能不继续下达进攻的命令,他只希望能以人命填出一条道来。
  门头沟之战从中午一直打到下午,清军士气越打越弱,怎么都无法攻破明军阵线。这时,十三阿哥也豁出去了,他甚至派上了自己的亲卫部队,以期能打破明军防线,但事实给了他重重一击,三千亲卫最终撤回来的仅只有半数,就连他最看重的亲卫将领都身丧阵中没能回来。
  “王爷不好了,后面有明军来攻!”
  “什么?”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正当清军被明军堵在门头沟的时候,突然间明军从后面而来的消息成了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一瞬间,清军后部一片大乱,本就士气低落的清军哪里还有同明军交战的勇气?战场之上,到处都是逃跑的清军,至于那些大炮、军械甚至战旗等等,谁还顾得上?丢得满地都是。
  而从后方出动的明军不慌不忙,步步而进,更是给了清军极大压力,这时候,十三阿哥已快控制不住军队了,眼看着在夕阳之下到处乱窜的大军,还有远处不断越来越近的炮声和枪声,他脸色苍白,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王爷!王爷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跑?往哪里跑?”十三阿哥惨然笑道:“天要绝我,无路可走,难道我大清真的没救了么?”
  万念俱灰的十三阿哥长叹一声,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用力拔出刀来,抬手就要朝自己的脖子抹去,边上侍卫一见连忙一把抱住十三阿哥,夺下他手中的刀。
  “把刀还我!我乃太祖子孙,只有战死的皇子,没有被俘的皇子!”十三阿哥怒声大喝,拼命挣扎。
  “奴才得罪了。”侍卫头领道了一声,劈手就把挣扎的十三阿哥打晕,随后对另外几个侍卫吩咐道:“快快,帮我把王爷的衣服换了。”
  说着,指着一人道:“你同王爷身材相似,把你衣服脱下给王爷换上,其余人等带着王爷直接向南入野三坡,无论如何都要护着王爷周全!”
  众人连忙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换上十三阿哥盔甲的那侍卫在其余人掩护下朝着门头沟激战的方向而去,而这时候已换了普通侍卫衣服的十三阿哥在另外几个侍卫协助下悄悄朝南而走,企图绕开战场潜入野三坡,然后再借野三坡地形翻山而走。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支清军已被困在门头沟以西狭长的地带,清军这时候已没了任何士气,而且十三阿哥失踪的消息也传了开来,这时候级别最高的图尔升见此已无任何突围的可能,他以总兵身份下令全军投降。
  等到第二日天亮,除战死和之前逃离的部分清军外,门头沟剩余的四万余清军全部投降,当这些卸下武器盔甲,排着长龙的清军垂头丧气地在明军押解下被俘虏后,仅仅前后才一天的门头沟之战就此结束。
  这一仗,几乎歼灭了直隶清军全部主力,除了留守的几千清军外,整个直隶的清军力量全部在此一举被解决。这时候,北京以南直到开封一带,清军的力量几乎是一扫而空,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抵挡明军的脚步。
  只可惜,最后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清军主将十三阿哥居然不在其中。事后才知道,十三阿哥化妆潜逃入野三坡,其下落不明。明军当即派出几百人搜索野三坡,力图抓获在逃的十三阿哥,同时明军押送这些清军俘虏向丰台撤退,由于俘虏太多,丰台大营暂时成了收拢俘虏的战俘营,而那些清军在经历了一日之后,以俘虏的身份又一次进入了丰台。
第495章
求援
  “这个混蛋!白痴!”
  德州,十四阿哥气得双手发抖,不顾身份破口大骂。而在他左手边坐着的岳钟琪却一声不吭,但脸色同样难看之极。
  几日前,门头沟一战的消息传来,令十四阿哥和岳钟琪惊愕不已,他们谁都没想到十三阿哥居然会独自领兵攻击北京城,更要命的是拿下丰台大营后仅仅一日之间就在门头沟战败,这一败令得清军六万多大军顿时灰飞烟灭,此战之后清军在直隶各地的兵力几乎一扫而空,除了加起来不到一万的各处留守部队外,整个直隶等于全部向明军敞开。
  以军事才能来讲,十四阿哥更胜十三阿哥一筹,门头沟之败把整个山东包括江北都推入了极危险的境地,失去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直隶已成了明军的嘴边肥肉,接下来明军南下的步伐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更要命的是,丢失了直隶的部队,山东和江北就完全孤立起来了,原本两者联手,虽无把握取胜于明军,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可现在十三阿哥如此大败,依靠山东和江北的力量已独木难支。
  实际上,无论是十四阿哥还是岳钟琪,接到战报后惊愕之余马上就明白了十三阿哥原本的用意。十三阿哥之所以亲自领兵北攻北京城并中了圈套,完全是打着明军在沧州的算盘,在十三阿哥看来,既然明军主力正猛攻沧州,那么北京城必然兵力空虚,这也是十三阿哥如此大胆出兵的主要原因。
  但这么做,等于是把十四阿哥和岳钟琪当成了诱饵,让他们在沧州吸引住明军的主力,从而为他自己建立功勋。但十三阿哥万万没有想,这一切都是假象,志得意满的十三阿哥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道跳进了陷阱中,导致如此大败。
  “不顾大局,自以为是,他……他就是一个罪人!”十四阿哥咬牙切齿地骂道,如果十三阿哥能顾全大局,增援山东的话,就算明军设下埋伏也不至于如此。何况,两军合并,击破沧州明军把握同样很大,可他偏偏把兵事当成了儿戏,更不顾兄弟之情,擅自行事,使得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此事已无可挽回,王爷,如今还是想想办法如何应付现在的局面吧。”岳钟琪叹了口气,在一旁劝道。
  十四阿哥和岳钟琪两人年龄相仿,虽然朝廷的旨意是让岳钟琪为主,不过岳钟琪比较会做人,在十四阿哥面前一直以副手自居。再加上岳钟琪无论练兵还是用兵都有不俗的能力,十四阿哥虽然性格骄傲,但他个性爽直又重情谊,平日里更佩服有本事的人。同岳钟琪交道下来,很快就认可了岳钟琪的能力,两人从合作至今关系算得上很不错,相互之间已算得上朋友。
  “胤祥这个混蛋!现在弄成这样,如何收拾?”十四阿哥依旧心中愤怒。
  “王爷,再如何也得收拾,这不仅是为我大清,同样也是为王爷您啊!”岳钟琪劝道。
  岳钟琪的话让十四阿哥稍稍冷静下来,他叹了口气道:“东美你这话说的虽然不错,可如今山东和江北局势你我都清楚,沧州的明军虽不是主力,可也不好对付,现在明军又在门头沟大败我军,其大军随时可以南下,一旦聚兵一处,别说沧州保不住,就是我们所在的德州恐怕也难以抵挡。再者,扬州那边……。”
  说到这,十四阿哥紧锁眉头,没了十三阿哥那边的七万多大军,他身上的压力大增,南京的明军已开始攻击扬州,这腹背受敌,如何是好?
  “明军要南下也没这么快,眼下至邯郸一线很难守住。兵败如山倒,何况十三阿哥如今又下落不明,直隶丢失已不可避免。”岳钟琪如此说道,然后又道:“眼下只有想办法保住安阳一线,只要安阳不丢,这大局依可挽回。不过要想保安阳,以你我兵力极难,王爷可立即飞书给隆科多,他的大军已撤回河南,只要他牢牢守住安阳一线,就可挡住明军南下势头,随后再作打算不迟。”
  听岳钟琪提到隆科多,十四阿哥顿时眼睛一亮,一拍脑门自责怎么就忘了他呢?岳钟琪说的没错,眼下除了山东和江北大营外,也只有中原的隆科多能稳住局面了,只要隆科多守住安阳,至少可保稳住阵脚。
  当即,十四阿哥连连点头,马上让人拿来笔墨,写了份急信后用了印,岳钟琪在上面一起署名并加盖了江北提督大印,然后让人快马送至隆科多处。
  做完了这些事,十四阿哥的表情缓和了许多,不再像刚才那样气急败坏。这时候,十四阿哥忍不住夸了岳钟琪几句,赞他在如此情况下依旧不慌不忙,不愧是大清名将。
  “王爷过奖了,我如何算得上是名将?”岳钟琪摇头苦笑道:“如是名将,明军偏师攻沧州时就能看出来了,要不然也不会致使直隶兵败。”
  “这不然。”十四阿哥正色道:“明军攻击凶狠,火器甚多,再者你我也从未同明军真正交过手,那种情况下判断有误也是正常的,何况这种判断对于战局来讲并无影响。如果不是老十三利益熏心,自以为聪明的话,也不会有门头沟之战,东美啊,此事不要放在心上。”
  “谢王爷宽怀。”岳钟琪拱手道:“沧州那边还需派兵过去,既然是偏师,明军拿不拿下沧州已无不可,再者以我看来,接下来明军主要目标还是在直隶,沧州明军只不过是钳制我军而已。”
  “东美判断的没错,本王也是如此想的。”十四阿哥点点头道:“沧州那边东美尽管放心就是,本王已有安排,不过扬州那边就要托付给东美了。”
  岳钟琪闻言起身,抱拳道:“王爷尽管放心,我即可就动身南下。”
  “好!等隆科多稳住安阳,大局稍定后,你我兄弟再聚!”
第496章
勒马
  同岳钟琪和十四阿哥判断的差不多,沧州的明军的确没有真正打下山东的想法。
  从一开始,林建章就做了好准备,他真正的目标是直隶的十三阿哥。至于沧州的明军,除了一个团的新军外,其余部队都是普通陆军和天津的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虽然有一万多人,战斗力也不俗,可要同真正的新军主力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能打下沧州是最好,打不下也没关系,这支部队的用意就是要大张旗鼓造成明军攻击山东的假像。而且,这支明军仅几天时间就先拿下了青县,兵临沧州城下后又以炮火对沧州城猛攻,如此一来,不容得清军判断失误。
  现在,门头沟一战,直隶清军主力几乎一网打尽,所以沧州这边的明军也主动放缓了攻势,等十四阿哥的援军到后,这支清军主动撤回了青县,以青县为前进基地继续向沧州施加压力,同时明军主力开始从北京城南下,收获摆在面前的胜利果实。
  此战,由于明军巧妙设下圈套,在获得巨大战果的同时,明军实际损失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十三阿哥的主力一战而歼,这令拿下整个直隶已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在进行这场战役的谋划之前,林建章一直顾虑的是新军的兵力和战场不确定的因素。毕竟,相比清军来,新军的兵力并不算多,虽然明军的力量强大,可一旦战线拉长,无论是后勤还是交战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前面说过,新军最强大的就是火器,可同样新军也不是万能的。新军的机动力不强,火器部队对于后勤和天气的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明军兵力有限,在整个直隶根本就摆不开,一旦十三阿哥同明军进行游斗的话,明军很难发挥优势。
  如果这样打,明军只能采取步步蚕食的战术,但就算如何,也会遇到清军阻碍,所以,在林建章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举消灭清军的主力,只要清军的有生力量被明军干掉,那么打直隶就容易得多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建章在得到穆忠明的报告后决议设下圈套,如果这计能成的话,就能一举消灭直隶清军。如果不成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继续采取之前战术而已,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十三阿哥居然还真中了计,毫不迟疑地一头就扎了进来。
  此战后,明军更是气势如虹,门头沟之战结束后,明军快速南下,仅一月之间就打到了邢台附近,这时候驻守邢台的清军不过不到万人而已,面对如此局面,清军是人心惶惶,初一交战,清军就丢了邢台,继续向南撤至邯郸。
  “将军,大帅有令!”拿下邢台的是贾成,贾成在新军中和张昭齐名,都是新军的猛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