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656

第398章
老十的愤怒
  “他也不想想是谁让他当的这个王!”
  东宫,十阿哥神情恼怒,一脸愤愤不平。
  “来来来,十弟,这可是今年的雨前龙井,等闲是弄不到的,尝尝。”八阿哥笑眯眯的摆弄着面前的茶具,倒了杯茶摆到他面前。
  雨前龙井,虽然是名茶,但对于他们这种皇室子弟,尤其是太子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别说这种茶了,就算是更好的茶大内哪里没有?不过江南丢失后,朝廷就断了贡品,眼下这些茶要搞倒的确不容易,八阿哥手里这些好茶还是下面的门生费了不好功夫才弄来孝敬他的。
  十阿哥按捺着心头怒气拿起茶犹如喝酒一般一口倒进了嘴里,喝完嘴巴还叭叭二下,似乎没品出这茶有多好似的。
  “这样喝茶还真是牛嚼牡丹……。”一旁的九阿哥瞧着他这样子不由得摇摇头,只见他用两指捻起茶盏,先放鼻前闻了闻,随后这才用唇轻抿了一口,芬芳的茶香顿时充满口腔,令人回味无穷。
  “那还不是一样,最终都是喝进肚子里。”十阿哥如此说道,顿时引来八阿哥和九阿哥一片大笑。
  不过他们对于这老十的性格是从小就知道的,十阿哥大大咧咧习惯了的,如果让他和文人似的倒就不是他十阿哥了。
  “这老十四也太不是东西了!”喝了茶,十阿哥忍不住由埋怨道:“如不是八哥您的推荐,这皇阿玛如何会放老十四去山东?而且还直接封了郡王!此事八哥出力不小,按理说怎么都应该来八哥这里走动走动,好好谢过八哥才是。这小子倒好,今日我去找他让他一起来见八哥,谁想这老十四居然说什么皇命在身诸事忙碌,没时间过来!你们听听,这都是什么屁话!”
  “老十四其实说的也没错,皇阿玛已经下了旨,这些日子他可是忙的很,几日后就将离京去山东,暂时没时间过来也是正常的。”八阿哥慢条思理地摆弄着茶具,悠悠说道。
  “我说八哥,你……这话你也信?”瞧八阿哥如此模样,十阿哥顿时就急了,忍不住又道:“依我看啊,这老十四当了郡王,又马上要去山东领兵,自觉得了不起了,所以才特意不肯过来的,我说八哥,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轻信于人,当初我就说老十四……。”
  “好啦!”不等十阿哥把话说完,八阿哥抬手就制止了他往下说:“老十四终究是自己兄弟,有些话就不要讲了,少年人嘛,心气高也是自然,别因为这些伤了兄弟之间的情份。”
  “我……。”十阿哥听到这顿时不由得翻翻白眼,在他看来八阿哥就是太善良,太过于相信人,太重兄弟感情。这老十四以前看着似乎不错,可现在再看看就是条白眼狼,前脚刚封了郡王,后脚就迫不及待要和八阿哥划清界限,他也不琢磨一下自己是怎么弄到这个机会的。
  一直没说话的九阿哥此时突然说了一句:“昨晚,老十三去老四那边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十阿哥这一下再也忍不住了:“虽说老四和老十三一直同我们兄弟不怎么样,可看看人家,再看看这老十四!同样是封了郡王,同样出京练勇,可这人就和人……。”
  “够了!”话还没说完,八阿哥顿时喝了一声,十阿哥一愣,还未说完的话顿时停了下来。
  八阿哥重给两位兄弟倒了杯茶,正色道:“这些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不管老十四如何,他终归都是自己兄弟,既然是兄弟,这情份就是最重要的!何况老十四也没做错什么,此事就如此吧。”
  “八哥……哎……。”
  十阿哥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依了八阿哥,不再说这些话了,但他心中的不平却无法消除。
  而九阿哥表面虽然平静,但他和十阿哥是一样的,此时此刻对十四阿哥尤其不满。
  八阿哥当了太子后,为朝廷和兄弟们做了多少事?这些日子眼看着八阿哥连头发都有些白点了,这不是操劳出来的么?对于兄弟,八阿哥可以说仁至义尽了,为帮十四阿哥,八阿哥好不容易给他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如今总算康熙点了头,而且还借此弄了个郡王之位。
  如果没有八阿哥的谋划和努力,十四阿哥怎么会有这个机会?可他倒好,得了好处后一转身就忘了八阿哥的恩典,甚至还迫不及待要划清界限,难道他真以为皇阿玛是重用他么?
  康熙顺水推舟,不仅同意了八阿哥的提议,而且还把十三阿哥也拉了进来,同时封两位阿哥为郡王并分别出京练勇,难道其用意还不明显?这分明就是拉拢分化之策!亏得十四阿哥平日自以为聪明,而现在却在利益免去昏了头脑,简直是目光短浅之极!
  眼下朝中局势明眼人都瞧得出来,随着八阿哥的太子之位越坐越稳,这康熙心里对于八阿哥也就越不待见,原本在康熙心中八阿哥就不是太子人员,何况八阿哥是如何当上的这个太子大家心里也清楚。
  借此机会,分化瓦解,康熙的手段是炉火纯青,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拆散他们一党。此外,还把十三阿哥弄进来搅局,也是用来打压八阿哥的一步,难道八阿哥就看不出来?
  八阿哥当然看得出来,实际上他心中比两个兄弟都明白。八阿哥是多么聪明的人,康熙如此所为他早就明白了,但这种情况下他又能如何呢?此事是他作为太子主动提议的,而且朝廷和康熙也都认可了的,眼下事已成,难道他这时候再反对不成?
  这样一来,他堂堂太子不就成了嫉妒贤能,出尔反尔的小人?八阿哥如何能做这种事?所以现在,八阿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此事,再说了,康熙真的以为自己得计了?这父子两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交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日子还长的很呢。
第399章
皇权
  “皇上……十三阿哥昨夜去了四阿哥府上,今日九阿哥十阿哥去了东宫,十四阿哥去了兵部和户部外一直呆在府里……。”
  乾清宫,一个太监低声说道,康熙微闭着眼听着,听完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挥挥手,太监连忙应了一声,倒退着离去。
  康熙如今越发见老了,岁月已经刻下了浓浓痕迹,一张麻脸在昏暗的殿中看上去是又暗又黄,如不是身穿龙袍,就如同一个民间将朽的老者一般。
  但他的双眼依旧明亮,也只有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那双锐利的目光才能告诉众人,他还是之前那位皇帝,那位掌握着亿兆生民,千万沃土的大清皇朝最高统治者。
  刚才,太监的话让他稍有心安,这些日子,焦虑无时无刻缠绕着康熙,当了五十多年的皇帝,康熙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真正感觉到孤家寡人的寂寞,而伴随着寂寞的又是对权利的热衷和忐忑。
  一直以来,整个大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康熙也认为他能够把这种掌控一直延续到自己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可是现在,虽然表面上依旧如此,但康熙却清楚的知道,这种掌控的力度已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弱了。
  自几年前,江南叛乱开始,原本以为能尽快平定的叛乱非但没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如今江南半壁已落入贼子手中,朝廷官兵尽力围剿却力不从心。而在朝中,随着风云变幻,一直自傲的康熙也不得不对现实妥协,把自己并不喜欢的儿子送上了太子之位,同时还得和自己不齐心的满清王公贵族争斗。
  这种事,如果在几年前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可现在却偏偏就发生了。这令康熙在无奈中又有着愤怒和怨恨,在他看来,这都是对自己至高无上权利的挑战。
  对此,康熙从来没有屈服过,作为皇帝的他如何能够屈服臣子?那怕就是自己的儿子也是不行的!
  这一次,康熙借力打力,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放出去,其意就要想要挑起皇储之争,然后再渔翁得利。
  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作为皇帝,同时也作为一个父亲,康熙对自己几个儿子知之甚深,可以说康熙的所有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无论是文采出众,同读书人走的极近的老三,还是表面忠厚暗地里阴险狡诈的老四,或者说被称为贤王能力卓越的老八,还是多才多艺的老九,看似莽草包一般的老十,还有兄弟性格肖似都爱兵的老十三和老十四……。
  这几个儿子都不是寻常人,尤其是如今的太子老八更是出类拔萃,其智谋,能力可以说首屈一指。可偏偏康熙就是不喜欢他,他当太子,在康熙看来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耻辱。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虽不喜八阿哥,但也不得不承认八阿哥的能力,在太子这个位置上,他做的比之前的太子要强得多。
  如今,八阿哥的太子之位已渐稳,这更让康熙心中尤为不安。此次康熙顺水推舟,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放出去,并且摆出一副父子情深,大力重用的姿态,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两位阿哥有一种错觉,而这个错觉就是皇储之位。
  康熙善辨人心,他非常明白权利的诱惑对于一个皇子意味着什么。只要这两位阿哥起了争储之意,那么原本死气沉沉的皇位争夺就将再起波澜。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作为皇帝的康熙就能在其中获利,从而渐渐把原本失去的部分权利用其他方式拿回来。
  至于那些满清王公贵族,所谓的议政王制度,别看现在依旧闹的厉害,可实际上在八阿哥登上太子之位后就逐渐变得雷声大雨点小了。八阿哥也不是傻瓜,作为太子他当然清楚皇权的重要性,康熙也是利用这点勉强联手压制住了这些声音,使得皇权巩固。
  只要拿回全部权利,康熙相信这些声音翻不起大浪,这些人充其量就是跳梁小丑罢了。而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南边的战事,只要南边能够赢得战争,这大清王朝依旧是自己说了算。
  但这战争真的能赢么?假如在两年前,康熙是不会怀疑这个问题,可现在康熙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放两位阿哥出去,固然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可同样也是对于战事有所不安所采取的措施。河南一地,隆科多虽然赢了,却没赢得彻底,无论是王致清还是祝建才最终还是被他们逃了出去。
  眼下,湖北大战,隆科多始终没有打开局面,而在江西,局势更是危急。康熙鞭长莫及,对此也没太多的办法,他只能期望隆科多再给予自己惊喜,如果能在湖北赢得明军,那么就能稳住战局。
  至于在江北,康熙设置江北提督和江北大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后手。一旦湖北有变,江北那边至少可保。
  说句实话,在康熙心中,隐隐约约已有了同明军划江而治的想法,但这只是一个想法,目前还未到那种时候。至少,如今大清还是最为强大的,除非江西、湖北甚至湖南三省全部丢失,那么康熙才会出此下策。
  更重要的是,划江而治这种意见康熙作为皇帝是绝对不可能自己提出来的,要提也只有下面的奴才来提,作为主子的康熙如何能做这种事?奴才为主子分忧,成事了是主子英明,坏了事是奴才死罪,这不就是当奴才的本分么?
  “皇上,张廷玉张大人来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监的声音响起,把康熙从思绪中拉到现实。
  “让他进来。”
  转眼,张廷玉入了宫门,到了康熙面前打着马蹄袖给康熙问安。
  “起来吧。”康熙平淡地说道。
  张廷玉是上书房大臣,而且自马齐和阿灵阿前后离开上书房后,原本排名靠后的张廷玉就成了首席大臣。虽然后来马齐回到了上书房,但康熙却没把首席大臣的位置还给马齐,而马齐也当作不知,安安稳稳地当起了张廷玉的副手。
  其实从能力来讲,张廷玉的能力比马齐强得多,只可惜张廷玉是汉人,但他常在康熙身边,当了多年康熙的“私人秘书”,这份信任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张廷玉谢恩后起身,微低着头垂手站在康熙面前。
  “差事都安排好了?”康熙问道。
  “回皇上,都已安排妥当了,三日后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就可启程,还请皇上放心。”
  “嗯,你张衡臣办事朕还是放心的。”康熙点点头道:“前些时候岳钟琪上的折子你也看了,对此有何想法呀?”
  听到这话,张廷玉心里打了个突,岳钟琪上的密折康熙的确是给自己看了,这密折里说的是漕运总督赫寿和淮安知府文栋二人的事,朝中谁都没想到,此二人会如此大胆,不仅贪墨巨大,还私下购入百万伪明债券,更该死的是这二人还和伪明那边有暗中勾结,利用漕运衙门和地方关系走私获利。
  这折子到现在已过去好几天了,当初康熙也没说什么,更没问起什么,张廷玉只觉得这事就如此过去了,或者说康熙私下另外有了处置。谁想到今天康熙突然间又提出这事,张廷玉心中有些惶恐。
  暗暗一咬牙,张廷玉顿时道:“此二人枉顾君恩,贪墨、通敌,罪不容诛!依臣之见,当抄家问斩!”
  “哦,衡臣真是如此以为?”
  张廷玉连忙下跪,磕头道:“臣认为仅杀其二人不足以警示天下,如此大案非二人能为,定有其同党,臣恳请皇上彻查此案,一并拿获,从重处置!”
  康熙眯着眼看着张廷玉,张廷玉虽然趴在地上,但他感受到康熙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过,一颗心悬在半空。
  似乎过了许久,可实际上仅仅只有片刻,只听得康熙长叹一声道:“好了好了,你起来吧。此事朕自有决断,这件事你就不要再管了,也无需让他人知晓,明白么?”
  听到这话,张廷玉的心才落了下来,他猜的没错,康熙是早就有所打算,只不过用这种方式考验并提醒自己罢了,亏得自己没有丝毫迟疑,要不然康熙定会有什么想法。
  磕头谢恩,张廷玉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内衣已全湿了。
  作为康熙的近臣,又是上书房首席大臣,张廷玉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康熙和以前的康熙不一样了。
  以前,康熙虽然高高在上,但往往对于臣子都是一副仁和的模样,有时候还会和臣子间开些小玩笑。但这几年来,康熙变得越来越阴沉,也越来越多疑,尤其是对于汉臣更是防备有加,而近些日子来,因为满清王公贵族闹议政王制度,又使得康熙对满人也开始不满起来。
  平常问答之间,康熙时不时会出言试探,如不小心说错了话,康熙虽然不会当面惩罚,但却再也不会重用,甚至还会找个由头事后夺去官职,打发了事。
第400章
指血
  张廷玉判断的的确没错,康熙如今是越来越多疑,别说他们这些臣子了,就算他自己的儿子都要算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