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656

  听到这话,岳钟琪的冷脸转瞬又变成了笑脸,笑着对他们二人道:“本帅就说嘛,赫大人和文大人都是朝廷干员,本帅驻扎江北为的不仅是国事,同样也是大家的事。皇上当日圣旨中就交代本帅,在江北要同两位大人精诚合作,两位大人怎么会小气呢。”
  紧接着,岳钟琪伸出一只手来在两人面前晃了晃。
  “再加五万两?”文栋心中微微一沉,如果再加五万两的话就得十万两了,这笔数字可是比他们之前商量的翻了个倍,何况还有军粮没算呢。
  “五万两?区区五万两在二位面前算得了什么?本帅说的是五十万两!”岳钟琪笑眯眯地道:“白银五十万两,粮五万石,如何?”
  这个数字从岳钟琪嘴中说出,赫寿和文栋脸色顿时大变,尤其是赫寿,神色极为不悦道:“岳帅这是酒喝多了说的醉话吧?漕运衙门和淮安府如何能拿出这么多粮饷来?”
  “是呀岳帅,这些年江南被反贼所占,漕运断绝,我淮安府也仅只是一府之地,如要下官同赫大人协助江北大营,下官没有二话,但此也只能量力而为才是,这五十万两白银,五万石粮,其数额实在是巨大!下官是根本拿不出来的。”文栋苦着一张老脸说道。
  “呵呵,本帅却以为两位大人一定是拿得出来的。”谁想到,岳钟琪非但没有松口,反而笑眯眯地如此说道,而且一双玩味的目光望着面前的两人。
  “岳钟琪!你大胆!”这一下,赫寿哪里还坐得住?当即拍案而起:“你乃江北提督,其职是镇守江北,防范贼军,今日却找借口压榨地方,你想做什?你眼里还有朝廷么?还有王法么?”
  说完,赫寿直接一挥袖转身就要走,在他看来这场宴还真是鸿门宴,谁都没想到这岳钟琪胃口居然如此之大,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什么五十万两白银,五万石粮?就是之前说的五万两白银和三千石粮自己一文都不会给他,他倒不相信岳钟琪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对自己下手?要知道自己可是总督,品级还高于岳钟琪一级呢!
  瞧着赫寿要走,文栋哪里还会留着?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岳钟琪或许不会对赫寿怎么样,可要对付自己一个知府还是有办法的,当即文栋也连忙站起,不过他却没有说什么狠话,只是默默向岳钟琪拱了拱手,眼看着就要跟着赫寿离开。
  “两位大人,难道就如此走了?”岳钟琪手中把玩的酒杯,依旧淡笑着坐在那边,但话语中却有着冰冷。
  “怎么?岳提督打算拿我等的脑袋祭旗不成?”赫寿冷眼望去,丝毫不让。
  “哈哈哈,本帅一是不钦差,二也未奉圣命,如何做得了这等大事?”
  “那就得了,告辞!”
  “不过……本帅虽做不得,但有人做得,难道两位大人不怕么?”岳钟琪突然间又说了一句,赫寿和文栋的脚步一顿,同时转身向岳钟琪望去。
  “岳钟琪,你这是何意?”
  “无他,只是提醒两位大人而已。”岳钟琪依旧神色如常,伸手向面前指指道:“不如两位大人再陪本帅喝几杯酒,如何?”
  赫寿迟疑了下,心中虽想直接走人,但又有些吃不准,冷哼一声后坐了回去,文栋当然跟着赫寿,在一旁也重新坐下。
  重新给两人斟了酒,岳钟琪笑呵呵地举起杯来,也不管对方冷脸看着自己,自顾自地喝了口。
  “两位大人,实际上本帅所提出的数额并不多,以两位大人的能力是轻而易举……。”
  “这绝不可能!”不等岳钟琪话说完,赫寿就斩钉截铁道:“前面文大人已说的明白,况且江北大营粮饷一应都是由朝廷拨给,如何要我等来?这没道理!”
  “莫急莫急。”岳钟琪摆摆手道:“皇上曾经下旨,各省各部,尤其是江北需自筹粮饷以应不足,两位大人不会不知吧?”
  “就算如此又怎样?这是你岳钟琪的事,可不是我们的事。”
  “非也,其实是一回事。”岳钟琪猛然间脸色一变,目光冰冷,紧盯着对方道:“两位大人是否听过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赫寿和文栋顿时心中一紧,隐隐约约有了些不好的感觉,但口中依旧道:“你这指何意?”
  “两位大人还记得齐世武之事否?齐世武当初为了十万两就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如是两位大人呢?那会是如何结果?我可是听说两位大人的胃口不小呀,手中可是握了百万之数。”
  当这句话从岳钟琪口中讲出时,赫寿和文栋脸色顿时大变,整个人如同被猛锤一下般。岳钟琪所提到的齐世武,他们如何不知?当初齐世武卷入大明债券一案,为了自行脱罪企图断臂求生,可谁想正是如此恶了康熙,最后处以极刑。
  而这个大明债券,从一开始最早接触的实际上并非是齐世武,也不是京中其他要员,正是赫寿和文栋二人。他们两人前前后后暗中兑换了一百多万两,而且还当了几次二道贩子,只不过这事做的隐秘,一直未被人发现罢了,这岳钟琪又是如何知道的?
  岳钟琪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得他继续往下说:“除此事外,两位大人这几年来可是生财有道呀。前面文大人说的的确没错,自江南被占后,漕运断绝,可实际上明面漕运可是停了,但私下交易却火热的很,赫大人和文大人在其中来来回回忙忙碌碌,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依我看来,两位大人当官实在是委屈了,这天下豪商的本领也比不过两位大人,可惜呀可惜……。”
  “你……你……血口喷人……何……何有此事!”赫寿和文栋顿时冒出一身冷汗,一时间酒意全无,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第397章
暗中谋划
  “我说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岳钟琪幽幽叹道:“两位大人的手段实在了得,只可惜下面办事之人却未有两位大人那般手段,文大人,你师爷可叫周士兴?他可有一个同乡叫张勇?”
  紧接着,岳钟琪又对赫寿道:“至于赫大人有个家生奴叫阿林保吧?还有个亲信叫什么来着?姓穆?穆辛?”
  这几个名字一抛出来,赫寿和文栋面如土色,周士兴是文栋的师爷,也是买卖债券的联系人,至于张勇是从江南购入债券的实际操作者。
  而阿林保是赫寿的家生奴,一直帮着赫寿暗中处理这些事,至于穆辛,掌管着两人同大明之间的私下交易,对外打着商号的名义,实际上是赫寿的“白手套”。
  岳钟琪也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而且知道的如此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狡辩是无济于事的了,既然他能说出四人名字,那岳钟琪手上已掌握了确凿证据,一旦这东西交上去,赫寿和文栋谁都跑不了。
  “咯咯咯……。”文栋吓的全身发颤,牙关情不自禁发出咯咯声,脸色如同死人般灰白。至于赫寿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人虽说勉强端坐着,但他不住颤抖的双手已暴露出他内心的恐惧。
  这两件事,无论是那件事,康熙都饶不了他们。说前者吧,赫寿和文栋私下换取大明债券,总额已超过了一百万两,其中文栋三十万两左右,赫寿八十多万两,如此庞大的一笔巨款,相比之下齐世武的十万两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其外,赫寿和文栋两人勾结,利用漕运便利同南边私下来往,买卖做的是风声水起,私通反贼的罪名扣上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两罪并罚,赫寿和文栋就算多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弄不好还得抄家灭族。
  “岳……岳帅……开恩啊!”文栋是越想越怕,哪里还坐得住,整个人软软瘫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向岳钟琪求饶。
  “岳帅真是好本事!”还是赫寿沉得住气,毕竟他是一品大员,漕运总督,虽然脸色极为难看,但依旧还保持着总督的架子。
  赫寿惨然一笑,说道:“不知岳帅打算如何处置我等?是押解入京,还是……?”
  岳钟琪笑了笑,依旧伸出手来在他们面前晃晃,见此赫寿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
  “五十万两白银,五万石粮,我同文大人答应了!”
  “对对对!下官答应下官答应!”文栋也不傻,顿时也反应过来,犹如快淹死的人抓到了根救命稻草,急忙说道。
  银子是好东西,可也要有命花才行。虽说这五十万两白银和五万石粮,如此巨额数量以漕运衙门和淮安府是绝对拿不出来的,可赫寿和文栋两人私下凑凑还是没有问题。
  虽然,这笔款子拿出来实在是让他们肉痛,但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出血就是要命,孰轻孰重两人还是明白的。
  “这只是初期。”谁想岳钟琪的话还没说完,紧接着他又说道:“以后每月还麻烦两位大人帮忙筹集十万两银和一万石粮,如何?”
  “这……这……。”
  两人顿时傻了眼,这岳钟琪分明是把他们当肥羊斩,如此下去简直就是无底洞啊!
  见两人目瞪口呆的样子,岳钟琪笑眯眯道:“两位大人不必如此,其实岳某也明白两位大人的难处,既然岳某开了口,那么两位大人可尽管放心,只要两位大人答应岳某,那么其他事岳某可当不知,除非两位大人做出损害朝廷的大事来,一切还可照旧,如何?”
  “岳帅真是好算计!”赫寿心里是气得牙痒痒地,这岳钟琪分明就是捏着他们的三寸肆无忌惮敲诈勒索,非但一点都不付出,还要坐享其成。但形势如此,此时此刻除了答应岳钟琪的条件,赫寿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再说虽然岳钟琪的胃口大,但从实际上还是给他们两人留了口汤的,更重要的是捏住了他们命脉,不答应也不行呀。
  赫寿心中琢磨着,既然岳钟琪如此有备而来,那么这事是没办法推脱了,不过他既然拿了这些钱,从长远来讲也许不是坏事,只要岳钟琪上了这条船,那么他以后也是其中一份子了,时间长了,之前所掌握的东西对于大家来说全都是致命的,岳钟琪也不会傻到把自己也搭进去吧。
  “就如此办吧,还希望岳帅说话算话。”赫寿最终还是答应下来,见到赫寿同意了,文栋当然不会反对,脑袋顿时点的如同小鸡啄米一般。
  “哈哈哈!来来来,两位大人忠于国事,真乃国家干臣也,岳某敬两位大人一杯!”岳钟琪满面春风地站起身,举起酒杯左右示意,随后一饮而尽。
  这顿饭终于吃完了,赫寿和文栋也走了。至于那五十万两白银和五万石粮,还有包括后续的粮饷等等,赫寿和文栋是绝对不会拖欠的,估计过个日子就能乖乖送到提督衙门来。
  心情颇好的岳钟琪又为自己倒了杯酒,拿起小口品着,眯着眼嘴角挂着笑容。
  “大帅,此举是否……?”岳柒是岳钟琪的心腹,更是他岳家的老人,替岳钟琪送走赫寿和文栋后,他回来复命,同时又欲言又止。
  虽说岳钟琪如此所为看似解决了江北大营的粮饷问题,要知道随着朝廷赋税的锐减,如今朝廷已有入不敷出的迹象。如果不是新太子八阿哥前些时候整顿户部全部收回了户部欠银的话,恐怕清廷连养兵的钱都要拿不出来了。
  此外,江南丢失,漕运断绝,更使得北方粮食紧缺,如今京中的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同康熙四十七年相比,现在的粮价已是当年的三倍都不止。
  这些也是康熙让各地驻军想办法自筹粮饷的主要原因,以清廷目前的能力已很难全部满足了。更重要的是,岳钟琪就任江北提督后就发现江北各镇欠饷情况严重,已影响到了军队士气,为拉拢军心,树立威信,岳钟琪软硬兼施,总算在江北打开了局面,可现在岳钟琪手上已没多少银子和粮草了,为了大局,他这才不得不用如此办法。
  但这么做同样也是有弊端的,这也是岳柒心中不安的原因,一旦这事要被朝廷知道,岳钟琪同样是欺君之罪。
  “不必多说,本帅心里清楚。”岳钟琪抬手制止了岳柒,他知道岳柒想说什么话。
  “这几日给本帅盯死了赫寿和文栋,一旦两人有所异动,立即报我!”
  “嗻!”岳柒连忙应道,随后退了出去。
  岳钟琪冷冷一笑,这赫寿和文栋如今就像是孙猴子落入如来佛的掌心里,任凭他们如何蹦跶都跳不出去,如果他们乖乖地听自己的话,把银粮送来,那么一切好说,假如三心二意要和自己玩花招,那么也不要怪他岳钟琪心狠手辣了。
  实际上谁都不知道,此事岳钟琪已经悄悄密折报给康熙了,他今天设下此宴是取得康熙同意的,如果不是手握圣意,岳钟琪也没这么大胆子这样做。而康熙虽说对此事极为愤怒,甚至恨不能把赫寿和文栋千刀万剐,但鉴于目前局势和朝廷情况,康熙也极为无奈,所以思来想去康熙还是同意了岳钟琪在密折中的建议,用这种办法来进行处置。
  当然了,事后算帐是肯定的,无论康熙如何暂时咽下这口气,赫寿和文栋两人已可以说是死人了,等这两人失去了利用价值,那么也就是开刀问斩的那一日时候,眼下只是让他们多活些日子,为朝廷做些事罢了。
  除此原因,康熙还考虑到现在清廷内部复杂的局面,随着八阿哥被封太子后,新太子的在经历了户部清理一事在朝中声望日隆,这太子之位也逐渐越坐越稳。
  同时,满清贵族所谓的议政王制度一直未放弃,一些满清王公还在私下企图恢复祖制,从皇帝手中夺权。
  眼下,可以说是康熙继皇帝位亲政后权利最为薄弱的时候,虽然康熙表面上还掌握着清廷大权,但实际上这权利相比之前已削弱了许多。三方力量,康熙看似占优,但太子的势力也在不断上升,再加上满清王公那一面,康熙已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乾坤独断了。
  八阿哥在坐稳太子位后,不仅赢得朝中一片称赞,同时还把手伸进了军中。不久之前,八阿哥主动提出由十四阿哥去山东练勇的建议,这件事顿时得到了不少新太子一党的赞同,就连中立官员也有不少表示此事可为。
  对此,康熙是心知肚明,他非常明白八阿哥这样做的用意,可又不好明面上反驳八阿哥的建议。毕竟八阿哥这事从国事上来讲是好事,而且十四阿哥去山东练勇同样也是加深皇权对军队的掌握,这对于那些嚷嚷着一直要搞议政王制度的满清王公贵族也是一种反击。
  但康熙却知道,自己一旦答应了,同样也会使得八阿哥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所以康熙暗中使了个花招,表面不仅同意了此事,而且还顺水推舟把十三阿哥也拉了进来,在朝中表示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好兵之人,更是皇家的千里驹,既然要皇子练勇,那就让两位阿哥都去办这差,相互间不仅能形成竞争,还能锻炼这两位阿哥。
  同时,康熙还下旨封了两位阿哥为郡王领亲王俸,还在宫中分别设宴同两位阿哥来了两场“父子情深”,好生勉励嘉奖了两人一番,话语中还暗藏着一些令人深思的提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