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56

  1500人的队伍当即一分为二,哈占率领旗下400余正蓝旗主力朝上虞快速进军,而黄虎天的千余绿营兵丁在后跟随。
  哈占是老行武,他很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何况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依据,一旦袁奇等人和在余姚一样脱城而走,那么接下来的麻烦会更大。时间对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他必须要赶在袁奇还在上虞的时候灭掉这股胆大妄为的反贼。
  至于袁奇现在有多少人,哈占并不太在意,在他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土鸡瓦狗,满清本就骑射起家,骁勇善战才拿下这花花江山,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威风依在。
  30里地,以骑兵的速度赶到也就半个时辰左右,当哈占率军到达上虞,一眼就瞧见城门未关的时候,他的心一下子就激动起来。
  “天赐良机!诸位!为大清立功的时候到了,随我杀贼啊!”
  抽出马刀,哈占狂呼一声,催马就朝敞开的城门扑去,而在他左右两侧400正蓝旗主力同时发出了震天的喊杀声。
  上虞县被攻陷,义军势力在这几日集聚扩张,其触角已深入上虞周边。作为现在义军驻地,城门自然是有人看守的,不过由于这几日义军各部到处在拉壮丁,人来人往非常频繁,看守城门仅是由一个百人队负责,何况这些义军大多都是乌合之众,许多人是刚刚被硬拉进队伍的农民,哪里懂得真正的行军布阵之道?起懈怠是必然的。
  哈占来的快,义军根本就没提前察觉,当哈占率军冲下城门的时候,看守城门的百人队还惘然不知,直到马蹄声和喊杀声传入耳中时这才发觉不妙。
  这时候,想关上城门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甚至不等在城外的十几义军往城内逃,刚一转身就被一支支箭给射翻。
  八旗的骑射的确名不虚传,如今离八旗入关的日子所去并不远,八旗还没沦落到百年后提鸟笼混日子的地步。再者,哈占所带的这些都是他正蓝旗精锐,个个骁勇善战骑射精湛,别说这群加入义军不久的泥腿子了,就连当年吴三桂手下的叛军在同等人数下都不敢正面抗衡。
  一眨眼的功夫,哈占就冲到城门口,杀散城门守备的百人队,指挥人马就往城里猛冲。城门如此轻易得手,义军如此不堪一击,这让哈占信心大增,此时此刻他要凭旗下这400余人踏平上虞,活捉朱、袁。
  如席卷风云一般冲进上虞城,哈占率军继续往城内突进,但他怎么都想不到的是上虞的义军虽然战斗力远不如他的旗下精锐,但人数却远远超过。
  哈占得手的确非常轻易,攻进城内面对四散奔逃的义军也如切菜砍瓜一般轻松,一路杀来除旗下有几个轻伤外再无折损,这更加强的哈占一鼓作气的决心。
  但哈占万万没有想到,如今的上虞已成了义军的大本营,整个上虞居然有三万多人义军在此,这么多人足是哈占部下的近百倍。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这只不过是特例,当双方绝对数量达到一定差距界限的时候,人海战术是非常可怕的。
  更何况,骑兵的优势本在于野战,而巷战是步兵占优,当城中义军各部反应过来,开始调集兵力对哈占所部进行反击的时候,哈占所承受的压力开始越来越大。
  仅仅半小时不到,之前的狂飙猛进就变成了寸步难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义军是数不胜数,虽然他们的武器不足,大多人手里拿的只是一杆装了铁枪头的长矛,身上更没有什么盔甲,但挡不住人真是多啊!
  旗丁善射,可所带的毕竟不是机关枪,要知道箭可是有数的,何况拉弓开箭也会极大消耗气力。射翻一个义军就会有三个五个甚至更多的义军冒出来,拿刀砍死一个,同样也会有更多的义军冲上来,一转眼的功夫,哈占所部虽然杀敌无数,可自身损耗也开始急剧上升,不时有旗丁被长矛戳中坠下马去,就连身先士卒的哈占在劈翻一个义军的同时差一点儿就被边上扎来的长矛给捅个窟窿,惊得他猛一身冷汗。
  “杀清狗啊!”
  “千万不要让这些清狗跑了,杀啊……!”
  “反清复明,杀杀杀!”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四处传来,失去冲刺速度的骑兵被团团困在一条街上,而以这条街为中心,城中四面八方更有无数的义军向这聚拢。骑在马上的哈占见势不妙,心头略有悔意,但在这时候他已来不及考虑其他了,急急招呼一声,聚集队伍立即掉头,催促骑马强行奔跑,朝着来路拼命突围。
第32章
如山倒
  一路好不容易拼死冲杀到城门口,这时候哈占身边只剩50多骑了,而且个个带伤,看见如此惨状,哈占心里如同刀割一般。
  其实哈占之前估计的没错,同他的精锐旗丁相比,袁奇的义军就是一群刚拿起武器的乌合之众,如在野战之中,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性和打击力,袁奇这三万大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或许真会被哈占一举杀败。
  这就像是当年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的后金军仅六万人,而对阵的明军总兵力却高达十一万人,军力几乎是后金的两倍。何况,当年明军装备精良,武器盔甲一应俱全,还拥有大量火器,领军的各路总兵也都是身经百战的人物,其中总兵刘綎更是有明朝第一猛将之称。但此战的结果又如何?努尔哈赤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打击战术,在野战中逐一把各路明军消灭,最终在萨尔浒之战获得大胜,这战也导致了明末军力衰败的开始,从此后金在辽东彻底崛起。
  哈占个人勇武或许不让先辈,但他却忘记了满清起家的骑兵战术要点,更在没有摸清对手势力的情况轻兵冒进,一头就冲进袁奇的大本营,城战中更因为地形等各方面要素大大限制骑兵作战,等义军反应过来反被杀得大败。
  除此之外,哈占还犯了一个极大错误,那就是他把黄虎天的绿营给抛在了后面,如果开战有1000多绿营协助,那战局就将完全两样,骑步相互配合,袁奇的人再多也只有兵败的下场。
  可惜,战争是残酷的,更没有后悔药吃,明白过来的哈占已失去了战局的主动权,最后他当带人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策马杀出上虞城门之时,身边的50余已剩下了半数。
  “主子,您快走,奴才替您挡住!”
  人疲马乏,冲出城门时身后的义军依旧如潮水一般杀来,此时的哈占狼狈不堪,不仅胳膊挂了花,脑袋上的顶戴也不知道掉落到哪里去了。见追兵势大,旗下拨什库同其余十人拨转马头,回头冲着哈占大呼道,紧接着呼喊着杀了回去。
  “兄弟……!”
  哈占回望一眼,一转眼的功夫他们就重新冲入了义军阵中,拼命拦截追兵,这一幕哈占是看的双目赤红,但他心里也清,如果自己不能及时脱身,那么这些人的牺牲就算白费了。
  眼下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尽快和黄虎天的人马汇合,哈占当机立断咬牙奔逃,身后的杀声越来越响,随着震天杀声还有那清晰可闻的惨呼声,让哈占心痛万分。
  这时候,已带老营赶到城门的袁奇见此是大叹侥幸,如果是在野战中,以八旗的攻击力没准备的义军溃散是肯定的,但在城战中,溃散的义军根本就没地方可跑,再加上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用挤压死拼的打法居然生生把这支精锐八旗给耗死了。
  抹了一把冷汗,袁奇心有余悸之余同时又兴奋异常,此战居然能硬碰硬灭掉几百八旗骑兵,这足以能让义军声势大振。远远看着哈占同身边几骑狼狈逃窜的身影,袁奇更不迟疑,直接指挥手下老营连同各路义军一路追杀。
  城中大战之时,黄虎天的部队仅仅走出了几里地,当哈占领着残兵败将逃出上虞一刻,黄虎天部离上虞还有十来里路。十来里路,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如果站在高处已能望到上虞城墙,再前行一段路,黄虎天依稀听到远处的喊杀声,他顿时脸色大变,连忙指挥队伍停止前进,就地聚集结阵。
  黄虎天打仗马马虎虎,不过这人行事向来小心谨慎,要不之前也不会向哈占提出建议。在结阵的同时,黄虎天立即也派人向前侦察,试图搞明白哈占和义军交战的情况,但他根本就没想到哈占会败的这么快,也败的这么惨,探子才刚刚派出,仓皇而逃的哈占和手下四骑就到了。
  “黄大人,快!快救我!”
  远远瞧见黄虎天摆开阵势的绿营,哈占如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救命稻草,心中大喜过望,口中急呼道。
  “大……大人,怎么会这样?”黄虎天不可思议地望着狼狈不堪的哈占,再瞧他身边同样满身是血的四骑,这才多久,正蓝旗的旗丁精锐就完了?
  战局的变化之快令黄虎天胆战心惊,哈占的旗丁精锐实力他非常清楚,如果仅以战斗力而言,哈占的旗丁精锐远比他指挥的绿营更强。从时间推算,哈占似乎只是和对方交战没多久就大败而归,更要命的是逃回来的人加上哈占仅仅只有五骑,这个结果让黄虎天吓得脸色都变了。
  连哈占都几乎被打的全军覆没,自己的绿营能挡得住追杀的义军么?黄虎天在一瞬间就做出了答案,如果被气势如虹的义军包围,那么凭他现在的千把人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啊!
  与此同时,掩杀的义军已经赶到,先锋离黄虎天仅一里多地了,远远瞧见漫山遍野,喊杀震天的义军大部,别说黄虎天了,那些早就疲乏不堪的绿营兵丁个个是脸如土色,双股打战。
  “撤!快撤!”这时候,黄虎天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那就是指挥队伍快速撤离。在这种情况,如果黄虎天能有勇气结阵迎头而上,同义军直面交锋的话,虽然无法在野战中彻底扭转局面,但至少能挫义军锐气,等战局稳定再徐徐而退,主力或可保存。
  但这时候,黄虎天未接战就直接下令撤退,使得已经惶恐不安的部队顿时士气大跌,随着打了顺风仗已经杀红眼的义军铺天盖地冲来时,黄虎天的部队在一瞬间就自行崩溃了。
  许多士兵哪里还顾得上按部就班的撤退,这时候所有人都恨不得多自己爹娘给他多生几条腿出来,千多人的队伍如雪崩一般瓦解,战场上人人丢盔卸甲四处奔逃,这种情况下黄虎天就算是有天大的能耐也挽回不了局面了。
  事已至此,黄虎天无奈也只能由亲兵护送下和哈占汇合不顾一切地奔逃起来,这一跑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他们也不知道跑出了多远多久,直到身后的追杀声彻底听不见后才停了下来。
  这时候,哈占和黄虎天的身边连百人都没有了,甚至许多人在逃跑过程中连兵器盔甲全都丢得一干二净,看着这群惶恐不安的残兵败将,哈占犹如被人猛锤般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当场就晕了过去。
第33章
虎视
  此战义军伤亡3000余人,这3000余人的伤亡基本都是死伤在哈占的旗丁手下。八旗骁勇的确名不虚传,仅凭400多人就造成了对手几乎十倍伤亡,如果不是哈占大意,居然以骑兵的劣势在城中交战的话,这场胜负的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伤亡虽大,但义军的收获同样极大。成军连一个月都不到的义军居然一举歼灭了整支正规官军,更令人鼓舞的是其中还有400多正蓝旗精锐。这样的战果对义军而言是毫无疑问的大胜,不仅把义军的士气一下子鼓了起来,更让义军各首领对反清复明大业充满信心。
  追击至日落结束,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此战彻底结束。倒不是袁奇没有乘胜追击,把哈占和黄虎天等人彻底消灭的想法,关键在于这时代几乎很少有夜战的发生。
  同后世不一样,这时代的人因为营养缺乏,更没有那么多丰富的食物可以均衡补充,所以许多人都是患有夜盲症的。其实在民国时期同样如此,军队夜战并非想战就战,领着一群夜盲症患者去打仗?这简直是笑话,这些人天一黑连东南西北都看不清楚,在夜里就是瞎子一个,一旦这仗真打起来自己就先得溃了。
  所以,战争基本都发生在白天,夜战只是极少数。当天渐黑时,大获全胜的袁奇就下令停止进攻,开始打扫战场,领大军掉头转回上虞。
  回到城中,清点战果,上下是一片沸腾。如此大胜令义军士气大振,1500多官军除逃脱少数外,其余均被消灭。至此,袁奇在义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再加上他忠勇王的身份,可以说已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之前还因为刘宗裕之死私下里对袁奇有所非议的声音经此一战彻底消失,当然至于那些首领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就管不着了,至少整支义军的凝聚力同以前已是天壤之别,就连城中那些首义军之苦的老百姓们也暗暗惊愕,心中打起了鼓,难道这天还真的要翻了不成?
  战争是锻炼队伍的最好方法,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此战过后,本还在考虑如何走下一步的袁奇已经坚定了继续扩张的想法,他一方面着手重新整遍队伍,另一方面已把目光移向了西边的绍兴府。
  上虞地处浙江东部,其地理位置并不算太好,义军想要发展必须要跳出余姚、上虞一带。而方向一般有三个。第一个是向东,以宁波府为主要目标,拿下宁波府及周边县镇,占据浙江东部。但宁波向东就是大海和舟山群岛,除非袁奇想学当年郑成功出海,要不然这个方向并不算首选。
  其二,向南进军,跳出浙江朝闽地而去,这更不是一个好去处。先不说闽浙两省,闽地无论人口还是财富都远比不上富饶的浙江,何况闽地山多,虽能依托大山同官军进行周旋,却失去了快速壮大的时机,一旦被困在山中,整支义军的未来可想而知。
  第三就是朝西北了,上虞向西北,先是绍兴府,然后就是省府杭州。这些全是浙江最繁华的城市,更是大清王朝的赋税重地,如果能拿下杭州,基本整个浙江都在义军手里,不仅能获得在军事、人口、财力等各方面的优势,更能给大清王朝带来重大打击。
  更有一点,杭州继续向北就是江宁,江宁乃六朝古都,更是朱明发家的龙兴之地,当年朱元璋就是占据南京后才取得的天下。更何况,拿下江宁后,依托长江之险就能同整个大清王朝抗衡,就算无法一举打下天下,那么划江而制的机率同样是极大的。
  不得不说,袁奇的战术眼光还是不错,他最终选择了绍兴府——杭州——江宁的攻击方向。要知道后世太平天国同样也是如此,金田起义后一路北进,攻杭州占江宁,最终定都南京,搅得大清王朝翻天覆地,差一点儿就被亡了。
  几日后,声势浩大的义军整军完毕,正式朝绍兴扑去,而此时绍兴府已得知了上虞之变的消息,紧接着哈占兵败的消息又接连传来,绍兴府上下听闻大吃一惊,一道道求援信从绍兴发往杭州,同时绍兴府抓紧军备,做好防守准备。
  但绍兴府没想到袁奇会来的如此之快,还未等周边各州县的援军到达,袁奇的三万多义军已出现在绍兴。同上虞不同,面对有防备的绍兴,义军汇集城外布开阵型,团团把绍兴围住后就开始了疯狂的攻城战。
  这一次,义军经余姚、上虞两地的补充和扩张,不仅拥有三万多大军,更有了充足的攻城器械。绍兴并非军镇之地,何况哈占的战败消息传到后,绍兴上下已是人心惶惶,攻城战一开始义军就气势如虹,高呼着反清复明和无生老母的口号扑向城墙,义军上下悍不畏死,仅仅第一天,绍兴守军就伤亡惨重,如不是知府吴文思调集人马亲自上阵拼死抵抗的话,城就破了。
  可吴文思万万没有想到,当夜正当他着手想办法如何加固城防以应第二日的攻城时,一个消息让他陷入了绝望。守备鲍坚居然投敌了,眼看着义军势大,绍兴即将不保,守备鲍坚杀了监军同知打开城门,放义军入了城。
  就这样,绍兴府落入义军之手,汹涌而入的义军进城,官兵彻底失去了士气一触及溃。当吴文思得知消息时局势已无法挽回,在城中最终战死。而其余官员除少数趁乱逃脱外,大部分不是被杀就是被义军捕获。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绍兴府已挂上了大明的旗帜,随着绍兴的陷落,对义军的恐慌四散,周边各州县哪里还敢同义军直接抗衡?急急召回派出的援军进行兵力收缩,以保自身,同时求救公函如雪片一般发往省府和各部。
  拿下绍兴,义军更进一步扩张,朱怡成和袁奇大名同时响彻整个江南,各地民间力量更是相互呼应,仅仅几日里浙江各州县到处冒出了杀官造反的大小十多起起义,江南一片糜烂在即。
  当杭州方面巡抚黄秉中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救援绍兴时,有人急急来报,当他得知绍兴在两日内就被攻陷的消息时,顿时大惊失色。而这时候袁奇已聚众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盘据绍兴虎视杭州,整个江南局势危机万分。
第34章
同病相怜
  “出了什么事?”
  杭州将军傅保坐在黄秉中上首,见他看完信后脸色大变急急问道。
  黄秉中默然无语把手中信递了过去,傅保扫了一眼顿时站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