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贼(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56

  封赏就封赏吧,反正朱怡成是虱子多了不愁,他这么一个光棍监国反对也没用啊,再说怎么封赏还不是袁奇的一句话?当即朱怡成就表示点头同意。
  当具体封赏名单和爵位拿上来的时候,朱怡成一眼扫过就愣住了,其他的先不去说,对于袁奇的封赏居然是进王爵,封忠勇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
  朱怡成不熟读历史,并不知道这些头衔曾经是常遇春的,也就是他的“老祖宗”朱元璋所封,怪不得周忠良前头会拿开平王来说事,弄了半天目的在这呢。但看见忠勇王和右丞相这两个官爵,朱怡成的眼角忍不住就抽了抽。
第29章
论功风波
  一团怒火从朱怡成心中顿时冒了出来,虽说他这个朱明后裔和监国是来得莫名其妙,但不代表朱怡成就能接受袁奇封王。
  打下一个破县城就进封王爵,还弄这么大一堆头衔,要是拿下首府袁奇是不是要当皇帝了?到那时候自己这个监国又算什么?
  想到这,朱怡成就想出口反对,可还没等他开口,就感受到一道锐利的目光向他扫来,朱怡成心里顿时打了个颤,连忙微低下头,半响才从嘴里好不容易挤出一个“准”字来。
  见监国殿下同意,早就有准备的周忠良当即就现场拟好了诏书,等朱怡成用完大印后正式宣布。由此,在忠勇公位置上坐了还不到七天的袁奇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明忠勇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把诏书递给袁奇,周忠良满面笑容地向袁奇道贺,随即高进和王友三也连连向袁奇道喜,至于其他几位首领当然也同样祝贺袁奇进位王爵。
  瞧着眼前一幕,朱怡成简直气得肚子也要炸了,自己这个监国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傀儡,这群家伙完全把自己当成傻子来摆弄。更让朱怡成气愤的是周忠良这老家伙,袁奇进位王爵就是他旁敲侧击,然后又主动拟下诏书,现在又高兴的和娶了新媳妇的样子向袁奇第一个表示祝贺。
  “他们都是一群死人,一群王八蛋加傻逼!”气的咬牙切齿的朱怡成用这种方式暗暗告诫自己为小命考虑千万不能动气。这话倒也没错,因为从后世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场的这些人的确是早就作古的死人了,至于这傻逼的形容,基本也就和阿Q精神差不多了,毕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对傻逼千万不要动气,动气伤身体”的话,至于鲁迅先生是不是真说过,就先权当是就行了。
  袁奇进封王爵,那么其余人当然也要有所封赏,当即袁奇以下各人都按名单逐一进行封赏,只不过他们的爵位并不像袁奇那样直接进爵,大多数只是在兼职和官位上有所赏赐。
  一时间,得到封赏的各人当然是个个笑逐颜开,再加上成功拿下上虞,大家收获的好处也是极多的,经此一战不仅鼓舞了士气,还捞了许多黄白之物在手,腰包鼓了,随后再借上虞之地扩充一下人马,各自实力定会增强不少。
  当然,高兴的人有,不高兴的人也会有。除了郁闷万分暗中咬牙狠狠不已的朱怡成外,在场还有一人非常不高兴。
  “袁大当家!老子的封赏呢?老子提着脑袋跟你一起反清复明,怎么就偏偏漏了老子一个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欺负老子不成?”
  心中愤怒之极,净空教教首刘宗裕当即很不客气地喊了起来,在场所有人都有封赏,唯独就自己没有,这简直是太欺负人了,气愤之余的他甚至叫起了袁奇以前的大当家称呼,惹得众人都是一愣,同时向他看去。
  净空教同是白莲一支,不过他们的起家根据地并不在浙江,而是靠近湖南地区,近些年来才渐渐往东南方向渗透。在平日里,净空教众是以行游僧人的方式作为掩护暗中传教,刘宗裕作为教首一直也是做僧人打扮,刘宗裕的身材很胖,扮作僧人的时候和颜悦色笑起来蛮有点得道高僧的样子,虽说现在没穿僧袍,不过一颗亮堂堂的大光头在众人中很是显眼。
  净空教因为接到消息来的晚,是最后加入义军的,加入义军的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大约在200人左右,作为教首的刘宗裕也因此被封了个伯爵。本来,他见袁奇进封王爵时心中还暗自高兴,觉得自己怎么着也能进上一步,就算不封侯至少也拿下个总兵官的职位吧,谁想到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都有封赏唯独没听到自己的名字,最后更见周忠良宣读完毕都没提到自己,脾气向来火爆的刘宗裕再也按捺不住了,当即就跳出了直喊不公。
  “大胆!”周忠良连忙跳出来喝道:“刘宗裕,你居敢对王爷如此无礼?”
  “王爷?哈哈哈!当了几个天狗屁公爷现在又成了鸟毛王爷?袁大当家,江湖道义难道你都忘了……?”
  “刘伯爷,别胡说八道,还不赶快给王爷道个不是。”
  “对呀对呀,都是自己兄弟,说不定是王爷一时间把你给漏了。”
  “有话好好说嘛,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反清的义军兄弟,有什么不好商量的?”
  瞧着刘宗裕越说越离谱,在这场合居然胡言乱语提了什么江湖道义,旁人连忙劝了起来,可越劝刘宗裕心头的火越大,嚷嚷着非得评个是非曲直不成。
  相反,此时的袁奇却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又是拍胸又是跺脚的刘宗裕,当周忠良又一次要喝止刘宗裕的时候,袁奇反而阻止了他,示意让刘宗裕先把话说完。
  叫骂了一大通,刘宗裕依旧不依不饶,气呼呼地非要个解释,这时候袁奇才开口问道。
  “本王封赏的皆为有功之臣,刘伯爷,你刚才说自己提着脑袋反清复明,但本王却不知你有何功在手?”
  “功劳,功劳不是明摆着么?这上虞县都是兄弟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难道这不是功劳?”刘宗裕不服气地反问。
  听到这话,袁奇顿时就笑了,只见他哈哈仰天长笑几声,随即脸色一正就问:“那么我问你,第一个冲进城门的是谁?是荡寇侯!带军杀散城中兵士的是谁?是平寇侯!攻下县衙的是谁?是武威侯!稳定城中局势的又是谁?是安平伯……。”袁奇一一说道,凡是他提到的人个个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尤其是拿下县衙的武威侯祝建才更是开心,在这场攻城战中,他的功劳仅次于袁奇和率先进城的王友三,另外占据县衙他还捞了不少实在好处,可以说是赚大发了。
  一个个功劳论下来,唯独就没有刘宗裕的名字,听到这刘宗裕脸色未免有些难看,但尤不服道:“别扯这些没用的,老子也是带人杀进城的,老子的人也没少杀人,刀口都舔了血的,怎么就没功劳?”
  “对!你和你的人的确是没少杀人,可同立下功劳的诸位将领相比,你刘伯爷杀的却是百姓!杀的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妇孺!”
  袁奇脸色一变,满面全是杀气:“刘宗裕!本王为大明竖起义旗反清,为的是天下的苍生,为的是拯救我汉家江山,更为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我等手中刀剑杀的是清狗,救的是百姓,而你呢?借大战之机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做,非但无功更有大过,你居然还有脸自称义军?自称有功不成?”
  “我……我……。”刘宗裕张了张嘴,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袁奇说的的确没错,他和他的手下进城时战局已经确定,整个上虞县除了几处外基本没了抵抗,在这种情况下刘宗裕直接就带兵一路烧杀抢掠,连灭了好几家大户,净空教上下非但没有一个人伤亡,反而全捞足了好处。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再说这勾当又不是老子一个人干的,你们就没干过?”无法分辨的刘宗裕一耿脖子,当场嚷嚷起来,谁想到在场众人连忙否认,个个指责,毕竟谁都不希望脑袋上被扣上这么个不好的名声,做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一回事,你刘宗裕这家伙也太不上道了,就因为没了封赏就打算把大家伙一起拉下水不成?
第30章
事与愿违
  要说在场的人哪个在上虞县手里没沾老百姓的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义军攻进县城,整县的百姓死伤高达千人,城中富户更被一扫而空,谁家的腰包里没装沾血的银子?作为头领的袁奇在开战时的故意放纵更是难辞其咎。
  相比其他人来,刘宗裕只是个倒霉的出头鸟罢了,再加上他带人入城后光忙着抢银子抢女人了,其他什么事都没干。要知道作为义军,袁奇可是打出了朱元璋当年的口号,眼下已拿下了上虞县,这时候总要做点高姿态。
  除此以外,袁奇早就想对刘宗裕动手了,说白了也就是杀鸡给猴看,就算不选择他也会有张宗裕李宗裕之类,借此机会在义军中竖立起说一不二的威望,以完全掌控这支队伍。当然了,这个猴不仅指在场的其他首领,更指坐着的监国朱怡成,可谓一箭双雕。
  刘宗裕也是倒霉,何况这家伙情商又不高,被逼急了瞎嚷嚷的几句话就把所有人全得罪了。再者,其他人都得了封赏,又事不关己,在这种情况哪里还会有人再给他说好话,当即大家异口同声地反驳刘宗裕,甚至有两个抢掠杀良狠的家伙为了洗脱自己,对刘宗裕的落井下石更是起劲。
  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搞成这样,此时此刻刘宗裕脸色大变,他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妙了。
  “袁奇!你难道要过河拆桥,拿我人头立威不成?”
  刘宗裕惊惶大喊道,目光不住的朝着门口方向看去,一手更是握在了刀把子上。
  “刘宗裕,冒功杀良,还不赶快低头伏罪?”
  随着袁奇这一声大喝,刘宗裕的心更已经沉到了底,他知道想保命只有拼死杀出一条路来和外面部下汇合,一不做二不休,刘宗裕咬牙就把钢刀给抽了出来,不管不顾地就转身朝外逃去。
  刚跑出几步,就见一箭从侧面而来,此箭来的又急又快,刘宗裕发觉后举刀格档已经来不及了,这箭转眼间就射穿了刘宗裕的脖子,一声惨叫中,只见他握刀的手在空中无力挥舞两下,整个人扑地而倒。
  片刻前还意气风发站在这里的刘宗裕转眼就成了一具倒在血泊之中的尸体,射此一箭的并不是别人,正是高进。
  “刘宗裕身为大明义军,杀良冒功,事败企图谋害本王,特此诛之!”
  袁奇冷冰冰地声音响起,为刘宗裕之死下了定义,同时目光如剑一般朝在场众人扫去。被这变动吓得不轻的这些人连忙反应过来,你一句我一句都说起了刘宗裕的不是,甚至有人还神情悲愤地表示义军中居然有刘宗裕这样的败类实在是义军之耻,这种害群之马早就应该除之了。
  朱怡成昨天在场者和旁观者,同样看着眼前这一幕的发生,在惊恐之余更是感到一阵冰凉。刘宗裕之死究竟为了什么原因,所有人都不是傻瓜,朱怡成心里更是一清二楚。
  看着这些人,包括周忠良在内全对袁奇唯唯诺诺俯首听命的样子,朱怡成第一次清醒地认识现实,太祖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话给他上了现实一课,让他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
  杀掉刘宗裕立了威,达到目的的袁奇心中很是得意,当即下令把刘宗裕的首级砍下挂在城内,同时派人去接手刘宗裕的部下,但凡有违抗者格杀勿论,同刘宗裕一样首级示众。
  不仅如此,袁奇还特意颁布了一道安民令,用刘宗裕的人头来拉拢民心。当然,那些死掉的老百姓也就算是白死了,至于抢掠的财物更是被袁奇充于自己军中,也算是刘宗裕为反清复明大业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袁奇的决定当然引来大家一片称颂,至此净空教在义军中已成了历史。但当离开这里时,所有的首领个个心有余悸,有几个连吓的后背也全湿了。
  等回到自己的驻扎地,和部下在一起,他们才有了一份安全感。其中就有拿下县衙的祝建才,之前的满心欢喜经此一幕已烟消云散,眉头紧皱的他连夜安排起应对之策。
  八卦教在义军中算得上一股比较有势力的力量,相比刘宗裕的净空教,他祝建才手中兵力足是对方的三倍左右,何况拿下了县衙,祝建才在义军中立下大功,袁奇想动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未雨绸缪,这个道理祝建才还是懂的,难保谁不会是下一个刘宗裕。别看他在袁奇面前一副慷慨激昂,恨不能一斧子砍死刘宗裕的样子,回到营地的祝建才脸色可阴沉的紧。
  祝建才立即派人连夜给袁奇送去了2000两银子,这笔银子是他此战收获的近三成,虽说拿出银子来很是肉痛,可这时候这笔银子必须得出。
  除此而外,祝建才还拿了笔银子派人私下拉拢几个关系比较近的首领,用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壮大自己在义军中的地位。至于其他打算,他也着手开始进行,扩充人马更是急中之急,只有手握更多的力量,他祝建才还有和袁奇抗衡的资本。
  不仅是祝建才一人,这些活动其他首领也悄悄在做,随着安民告示的贴出和刘宗裕及其数十个部下的人头挂在城中,县中的百姓稍稍安定了下来,可他们没想到这仅仅是苦难的开始,随着义军各部疯狂地开始拉壮丁,上虞县和附近各村的青壮几天内就被一扫而空。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这也是袁奇没有想到的。虽说他是整支义军的领导者,更是忠勇王,反清大元帅,可袁奇对于义军各部也仅仅只是带头而已。老君门的实力扩充虽然迅速,但除了精心打造的老营尚可,其余手下义军说白了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杀掉刘宗裕,袁奇原本的目的是要更好的控制住这支义军,但没想到也是这个动作让义军各部产生了危机感,从而义军的发展开始偏离了他原来的计划。当各部拉壮丁,裹协百姓的消息传来,袁奇猛然发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可事已如此他也没了其他办法,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各部疯狂扩充吧?
  这时候,袁奇也立即果断发布了裹协令,毕竟义军中他的实力最强,当哈占带兵在余姚扑了空,然后又被袁奇往南的举动错误判断,白走了一次四明山才接到上虞县被攻陷消息掉头北上的时候,上虞的义军已扩充到了三万多人。
第31章
对战
  “还有多远?”哈占沉着脸问,在余姚扑了个空,当得知袁奇率军南下时,哈占第一个反应就是反贼要故伎重演逃入四明山,急急带兵就朝四明山方向追去。
  可谁想这一路上马不停蹄都没追上,正当哈占即将赶到四明山的时候,上虞被攻占的消息传来,恍然醒悟居然被袁奇给耍了,哈占暴跳如雷,心急如焚急忙率军掉头。
  算算时间,袁奇部攻下上虞已有三日,从四明山到上虞的路并不近。从宁波府出发,哈占本想是打义军一个措手不及,以雷霆万钧之势力把袁奇部消灭在余姚。谁想到袁奇如此狡猾,不仅主动撤出了余姚,更虚晃一枪引自己南下,他反而掉头北攻上虞了。局势变化太快,接连两县被义军先后占领,这对哈占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
  “回主子,离上虞还有约30里地。”
  旗下马甲勒马大声回道,看看日头,哈占毫不迟疑地下达加速前进的命令,他要赶在日落之前到达上虞。
  “将军,这一路赶来军士疲乏不已,眼下离日落也只有一个多时辰了,接消息上虞陷落至今已有三日,现城中情况又不明,依卑职之见我们还是先派人打探一二,大军在此休整一下,等明日凌晨在进军也不迟啊。”
  守备黄虎天在一旁劝道,从宁波出发先赶到余姚,再马不停蹄地一路追赶至四明山,然后又掉头北上往上虞,这几天哈占的旗兵因为有马还好些,而他的绿营只靠两条腿赶路早就疲惫不堪,急需休整,再加上敌情不明,哈占现在如此猛进很有可能吃亏。
  “不行!”哈占想都没想一口否决:“正是上虞已陷落三日,反贼随时会和余姚一般脱城而走。这些反贼一旦离开上虞,再想聚而歼之就难上加难了。何况已连失两城,万一再失一城怎么办?这可不是小事!谁能担得起?”
  “可是……。”黄虎天怎么会不明白这道理,但手下队伍的情况也摆在这,这30里地赶过去估计人都累的连刀都提不起来了。
  不等他说完,哈占就抬手打断了他的话:“不过黄大人你所虑的也不是没道理,这样吧,就由我骑兵为先驱,绿营在后缓进,如何?”
  哈占把话说到这,黄虎天虽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不妥,但也只好接受。毕竟哈占是旗人,更是佐领,无论身份还是官职都远远在自己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