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796

  “多谢太师!”
  众人特别是众武臣闻言顿时大感放心,同时对李三坚饱含感激之情,一些人甚至眼睛已经湿润。
  “先别忙着谢我!”李三坚微微一笑后道:“只一样特殊,那就是土地,赏地只赏使用权,而不赏所有权。”
  众人闻言顿时大感疑惑不解。
  大多数人均是未听明白,不过只要是赏地,又管他是什么使用权、所有权的?众人又转念想到。
  于是大宋戒奢从简之风便由吴王、太守、宰相李三坚提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变革便由土地开始了。
  这就是李三坚今日宴请众心腹、亲信的目的。
  ...........................
  “哎,你这孩子,又喝这么多的酒?”吴王府老夫人符二娘见李三坚喝得伶仃大醉,被人搀进内堂后,于是起身扶着李三坚心疼的说道:“多大人了,还不知心疼自己?”
  “是啊,娘...”李三坚其实并未喝多,只是头有些晕,脚步有些不稳...说话还是可以说的,于是李三坚笑道:“已经人至中年了,还是孩子?”
  李三坚确实已经人至中年了,却被老娘在众妻妾、孩子面前以“孩子”相称,使得李三坚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你就算八十岁了,在娘面前也是个孩子。”符二娘拍了一记李三坚笑道。
  “是,娘说的是。”李三坚闻言点头道:“孩儿自幼便立下宏愿,让母亲大人过上富贵日子,可现在贵是贵了,可富字却沾不上边,哎,孩儿食言了。还有你们...”
  李三坚随后看着蔡绒雪等妻妾说道:“李某何德何能,让你们跟着我受苦?”
  李三坚什么都好,就是在这女色之上,始终无法控制自己,女人是一个接着一个,这大概是李三坚的弱点吧,话说人无完人,就连圣人也是有弱点的,更何况李三坚?
  富贵荣华,这个富字,李三坚始终不能给她们,心中颇有些过意不去。
  “食什么言?你别不知足,现在可是好多了,还要怎样?”符二娘闻言笑着呵斥道。
  大宋王爷啊,云端之上的人家,这在从前,符二娘是想都不敢想的,琼台儋州小渔村的穷苦人家,能够吃饱穿暖,符二娘就阿弥陀佛了。可现在李三坚贵为大宋吴王、太师、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尽掌大宋朝政,李府也是大宋万众瞩目之家,符二娘等人也是尊贵无比,符二娘已经异常满足了。
  至于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什么的,符二娘是不在乎的。
  从前琼台儋州小渔村之时,符二娘什么苦没吃过?与从前相比,现在已经是天壤之别的。
  “富贵,富贵,世人皆言有贵必有富或有富必贵...”吴王府吴国夫人蔡绒雪微笑道:“官人现在地位尊贵无比,想要富,如探囊取物,甚至比探囊取物还容易,可官人却力拒之,是官人高风峻节,是官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夫如此,妾身等已经很知足了。”
  穿金戴银、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在很多时候,为地位低下之人,为了博得世人的另眼相看,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如豪商大贾等,真正的地位尊贵之人,是不会太在意这些的,蔡绒雪心中暗道。
  蔡绒雪为宰执之女,是见过世面的。
  “哈哈!”李三坚闻言大乐,借着酒劲,搂着蔡绒雪大笑道:“真乃吾妻也,不过夫人谬赞,你们的官人可不是你们想象的这么好的。”
  “哎哟,好肉麻哦,官人哥哥,囡囡我也知足了,想当年,官人哥哥于灵山县之时,买件衣服都考虑良久呢。”李三坚的七夫人,常山夫人黎氏笑道。
  “哈哈...”众女闻言均笑了起来。
  “就是,就是...”王府三夫人,淮阳夫人徐婷婷也笑道:“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当年官人你却只送人家一幅破画...”
  “破画?”李三坚闻言“怒”道,捏了一把徐婷婷的俏脸后笑道:“你官人我现在的字画在世上可是被人视作墨宝呢,千金难求!”
  “画?我也有,我也有三哥的画,千金难求?”王府二夫人,南阳夫人王雯听闻李三坚自吹自擂,不由得笑道:“谁要买,就买去好了...三哥,奴家也知足了,阿爸、阿妈都夸你好呢,说我黎家往上数几十代,也未出这么一个重情重义、尊贵无比的人呢,嘻嘻。”
  “哈哈,雯儿,那幅画你还留着?”李三坚闻言不禁笑道。
  当年琼台儋州小渔村之时,年幼的王雯确实向李三坚求了一幅画,不过这幅画却是李三坚随意画的“破画”。
  “我有办法了!”王府六夫人,河间夫人陈璎珞忽然大声说道,顿将众人吓了一跳。
  “六娘,什么什么办法啊?”王府五夫人,华阴夫人蓝瑶瑶闻言诧异的问道。
  “官人他不是愁钱吗?”陈璎珞答道:“让官人专门写字作画好了,我们拿去卖不就行了?千金难求,一字一金呢,我李家可是要发财了。”
  “呸,你拿去卖好了,可别叫我。”蓝瑶瑶闻言不禁啐道。
  众女闻言又是一阵嬉笑,堂堂吴王、太师、宰相,闲的没事,在家写字作画,然后众夫人出去卖字画?世人闻之,岂不是会笑掉大牙?
  “嘻嘻...”王府八夫人,常山夫人种佩竹笑得喘不过气来,指着陈璎珞嬉笑道:“我看你是想发财想疯了...”
  “那是官人他大话唬人的。”王府四夫人,鲁郡夫人蔡樱雪开口说道:“什么画这么值钱?官人他瞎说的,还不如让官人去街上舞剑赚钱呢,官人他不是颇得‘迎风三破浪’之要吗?是吗?官人...”
  “你们...”李三坚气得站起身来,指着陈璎珞、蔡樱雪二女“怒”道:“你们一个让我去作画,一个让我去街上舞剑?”
  “哈哈哈哈...”李三坚话音未落,众女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官人他还会弹奏古琴呢。”王府九夫人,景城夫人紫贞仙君实在忍不住了,抿嘴笑道。
  苍天啊!这些是什么样的女人啊?李三坚闻言顿感一阵无语,不禁仰天长叹,随后一阵天旋地转,酒劲上头,倒了下去。
  “坚儿,官人!”符二娘与众位王府夫人大惊,慌忙将吴王府“赚钱工具”给抬了下去...
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祥吉兆
  宋琼台儋州海边小渔村
  小渔村为大宋吴王、太师、宰相李三坚的出生地,原本是个无名偏僻小渔村,村中有渔民、蜑户三十余户,人口百余人,后李三坚状元及第,小渔村便命名为了“状元村”。
  小渔村命名为状元村之后,附近乡民是慕名而来,均是想沾沾状元的喜气,官府也在状元村修庙立碑的,一些乡民也定居在了状元村,使得状元村是越来越热闹,久而久之,状元村聚居的乡民就达百五十余户,人口五百余人,成为了儋州一个不小的村落。
  “妈祖护佑,护佑我等一切顺利!”
  “祭拜上苍,恶波、海鬼远离!”
  此日状元村的百余蜑户准备前往珠池采珠,设下香案,摆上三牲、果蔬等,祭拜海神、上苍,之后就拔锚起航。
  百余蜑户前往珠池采珠,前来送行的,看热闹之人多达数百人,聚集在岸边,或担心垂泪,或千叮万嘱,小儿拍手踏水嬉戏,场面较为热闹。
  “呼...呼...呼...”
  正在此时,一直风平浪静的海面之上忽然刮起一阵海风,咸咸湿湿的扑面而来,掀起了众人的衣角,扬起了众人的发梢。
  海面也忽然起了一层薄雾,朦朦胧胧的,像青烟,像薄纱,薄雾之中,海水荡起了些许波涛,撞击着海礁、岸边,发出一阵“哗哗”的声响。
  “老爹,这...还能前往珠池吗?”天气忽然发生变化,使得采珠蜑户有些担忧,于是一名蜑户问向领头的老蜑户道。
  海边起了一些海风、薄雾、波涛不足为奇,此为常事,而蜑户们担心的是风越刮越大,从而造成采珠的困难与危险,同时天气忽然发生变化,也非吉兆。
  “再等等看吧,不行就过些日子再去吧。”老蜑户看了看海面后答道。
  李三坚经略江南以来,虽广南西路的琼台儋州并非他的辖地,但李三坚奉母之命,曾经发公文至广南西路、儋州,望他们多加照顾家乡之民,轻徭薄税等等,而广南西路、儋州的官员也不得不给李三坚这个面子。此时李三坚独掌朝政之后,他们就更加照顾状元村的乡民了,轻徭薄税,给他们另寻生计等等,因此状元村的蜑户、渔民等此时也不一定非得去珠池采珠,才能够糊口的,种地、打鱼捞虾或者做些小买卖,也是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的,日子过得还是较为滋润的。
  广南西路或儋州的官吏,还经常下来嘘寒问暖的,以求进身之机。
  “船...船...老爹...船...船...”
  “哪里来的船啊?”
  正在此时,许多人都看到了,薄雾之中忽然驶出了一条大船,大船乘风破浪,缓缓而来,但却未靠近岸边,只是停在了远处海面之上。
  海边众人顿时被大船吸引住了目光,纷纷跳入海水之中,看着这条不知来自哪里的大船。
  “船上有人,是名女子?”一名目力极佳的蜑户看见了大船桅杆之上,似乎有一名女子正在翩翩起舞,于是吓得指着大船桅杆大声喊道。
  众人闻言连忙抬眼望去,桅杆之上确实有名女子,朦朦胧胧的看不清面容,只是看到了上身为海蓝色斜大襟上衣,下身为上红下黑拼接的宽腿直筒裤。
  蓝衣女子边舞边歌,歌声渺渺,舞姿轻盈优美。
  “妈祖娘娘下凡了!”
  “妈祖娘娘!”
  “湄洲神女护佑我等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妈祖娘娘”,众人顿时吓得跪倒在地,并五体投地,向着“妈祖娘娘”跪拜。
  相传妈祖本名林默,出生于仕宦望族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自小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此传说她能乘席渡海。此外,林默还会测吉凶,必会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当地人又说她能“预知休咎事”,故称她为“妈祖娘娘”或“湄洲神女”。
  宋哲宗皇帝元佑元年,官府以“湄洲神女”像祀于一座旧庙里,号为“圣墩祠”。
  船上女子舞毕,在渺渺的歌声中,掷下一幅锦帛,随后便乘船而去,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众状元村的村民。
  说也奇怪,大船驶离后,便烟消云散,大海之上又是风平浪静了,甚至还出现了一道彩虹。
  “是妈祖娘娘留下的旨意,快快取过来!”老蜑户可是众蜑户之中唯一一个见过世面之人,于是指着海面大声说道。
  众蜑户闻言慌忙驾船出海,在海水之中捞起了这幅锦帛。
  “此为何意啊?有人看得懂吗?”锦帛递到老蜑户手中后,老蜑户便小心翼翼的放在木桌上,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了四个篆字,老蜑户识得一些汉字,却不识篆字,于是问向众蜑户道。
  众蜑户一齐凑过来,随后一齐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